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苯丙胺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泛滥,作为一类精神刺激药物,世界范围内对其神经毒性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功能影像学等各种技术的快速发展,甲基苯丙胺的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日益深入,但是其防治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27篇,对其神经毒性及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神经行为毒性是神经科学、神经药理学和神经毒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价生态系统质量和研究有害因素或药物在生物神经系统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鱼类中枢神经系统发达,对水环境中化合物极为敏感,其神经系统能够对各种刺激产生综合协调的应答反应,影响其运动功能、应激反应以及学习/记忆,改变游泳行为和社会行为,产生神经行为异常,诱发神经行为毒性效应。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以鱼类为受试对象的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表明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其成果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渔业生产、神经系统机制探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鱼类作为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物种,补充经典哺乳动物模型的不足,提供了高通量体外细胞分析和经典哺乳动物模型之间的关键模型。文章从鱼类生物学特征、实验鱼类品系和全基因组测序3个方面阐明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综述了微塑料及其吸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2类典型污染物和酒精、咖啡因、苯二氮卓类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4类药物对鱼类的游泳行为和社会行为影响,探讨鱼类产生剂量或时间依赖性的神经行为毒性效应,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神经行为毒...  相似文献   

3.
HIV-Tat蛋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基因编码的一种被称为反式转录激活因子,是HIV转录和复制所必须的一个很重要的调控蛋白。HIV感染细胞的早期即表达该蛋白,Tat蛋白能够由被感染细胞合成并释放到细胞外,脑脊液和血清中,能改变非感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从而促进艾滋病(AIDS)脑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就是说在中枢神经系统,HIV病毒对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多为间接损伤,主要依靠其合成蛋白,如Tat蛋白。Tat蛋白进入脑后,可以选择性地对中枢神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神经元的凋亡,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改变,如艾滋病痴呆(HAD)和艾滋病相关性脑炎(HIVE),然而HIV-Tat蛋白的神经毒性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综述将讨论HIV-Tat蛋白神经毒性及其可能的机制,为将来的研究和艾滋病脑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自噬、迁移、侵袭等多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大量饮酒最终可引发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造成患者神经精神损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也参与了慢性乙醇暴露诱导神经毒性的过程。本文综述了miRNA参与慢性乙醇暴露诱导神经毒性的机制,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薇  赵文芳 《昆虫知识》1994,31(3):181-182
有机磷杀虫剂引起动物迟发性神经毒性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在生产上必须对所使用的农药评价它对人及非靶标生物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应用后的潜在影响。迟发性神经毒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Johnson[1~3]用母鸡鸡脑作材料,研究有机磷化合物的迟发性神经毒性问题,发现只有当鸡脑中水解苯基乙酸苯酯或戊酸苯酯的神经毒性酯酶被抑制时,才出现迟发性神经毒性的综合症状。而在急性或慢性中感时,该酶不受抑制。因此可通过测定神经毒性酯酶是否受抑制来作为有机磷化合物近发性神经毒性的部分测定指标。我们基本上按Johnson的方法[2]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7.
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多的纳米材料,因其优越的抗菌性能,广泛使用于纳米技术强化的消费品。释放到环境中的Ag-NPs随污水收集系统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市场上Ag-NPs产品日益增多,Ag-NPs与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污水中Ag-NPs去向和形态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Ag-NPs抗菌机制以及污水中Ag-NPs暴露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去除有机物、氮、磷等微生物的影响。为了降低Ag-NPs在水环境中的风险,今后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研究不同暴露时长下,Ag-NPs在污水中的形态转变,确定各种形态银的数量,寻求控制或消除Ag-NPs对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毒性作用的有效措施,为全面评估水体中Ag-NPs的环境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昆虫神经毒性酯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针对昆虫建立的神经毒性酯酶(NTE)活性检测方法以及据此法所测得的棉铃虫幼虫的NTE活性。将测定脊椎动物NTE活性的方法改进并微量化以适用于无脊椎动物昆虫体内NTE活性测定。对于棉铃虫幼虫,该法测得其头部、中肠和脂肪体等3个部位的NTE活性分别为5.30,1.40和14.50nmolminmgprotein。  相似文献   

9.
为了模拟体内脑组织细胞的三维生长环境,高效开展脑疾病和有关药物的研究工作,文中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新型高通量三维脑细胞芯片.芯片由多孔滤网和三维脑细胞颗粒构成,装载于常规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上使用.多孔滤网和细胞颗粒模具采用计算机建模、3D打印阳模、琼脂糖-PDMS两次翻模等技术制造,三维脑细胞颗粒是将小鼠胚胎脑细胞与海藻酸...  相似文献   

10.
姜瑢  李勖之  王美娥  陈卫平 《生态学报》2023,43(21):9061-907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活动加剧,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突出,不仅威胁人体健康,同时也严重威胁动植物及微生物的安全,生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但是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目前主要关注人体健康,对生态系统的关注较少,缺乏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及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及标准。准确评价土壤污染生态毒性效应,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实现生态风险评估及预警与管控的重要基础。针对土壤污染生态毒性效应评价问题,分别对土壤污染生态毒性效应特征、评价方法、评价终点、暴露-效应关系构建、生态毒性效应外推,以及群落水平与复合污染生态毒性效应评价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展开了讨论,指出目前土壤污染生态毒性效应评价主要是基于单物种的急性毒性测试,利用个体和亚个体水平的指示物作为评价终点,缺乏针对群落及生态系统高水平评价终点的生态毒性效应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污染物尤其是复合污染物对土壤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土壤污染生态毒性效应评价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建议今后重点开展以下3方面的工作1)群落及生态系统水平评价终点的筛选;2)土壤污染生态毒性效应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及影响机制研究;3)土壤复合污染联合毒性效应定量评价及...  相似文献   

11.
纳米银因具备抗菌谱广、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性,其医疗制品在临床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现普遍认为纳米银可通过释放银离子(Ag+)和诱导活性氧自由基的表达等方式达到杀菌目的,但其发挥抗菌作用的效果受到表面正电荷和粒子直径等因素影响。本文就纳米银的抗菌机制及临床实践应用进行综述,对现有的各种抗菌材料进行分类,重点探讨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和抑菌原理,以及其在抗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纳米银抗菌应用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甲胺磷诱发母鸡迟发性神经毒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年鸡为实验动物,对甲胺磷原药诱发鸡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进行了研究。检测了甲胺磷对鸡脑神经病靶标酯酶(NTE)的体外抑制情况以及急性中毒后期鸡神经组织NTE活性变化。毒性试验发现,甲胺磷对京白母鸡(Gallus domestics)的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未见有明显的迟发性神经毒性症状。结果表明,本实验未能通过经口及经皮两种染毒途径在母鸡上建立甲胺磷诱发的迟发性神经毒性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刘文娟  戴雪伶  姜招峰 《生命科学》2011,(10):1022-1026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eptide,Aβ)的过量表达和异常聚集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为线索,阐述分泌酶对Aβ生成的影响,不同聚合状态Aβ的神经毒性以及Aβ毒性作用机制,总结Aβ生成、聚合、清除过程中神经毒性的相应防治措施,对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敌百虫对成年来航母鸡的毒性试验发现,敌百虫对成年母鸡的毒性机理为急性中毒,未见有迟发性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机磷化合物诱导的迟发性神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一军  冷欣夫 《动物学报》1996,42(4):436-443
很多有机磷化合物了易使人和动物产生急性事毒性,还能引发一种迟发性毒性,即“有机磷化合物诱导的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本文综述了有关OPIDP的症状学,病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杀虫药剂的神经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伍一军  冷欣夫 《昆虫学报》2003,46(3):382-389
大多数杀虫药剂都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它们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靶标不同。有机磷类杀虫剂不仅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影响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且还具有非胆碱能毒性,有些有机磷杀虫剂还能引发迟发性神经毒性。新烟碱类杀虫剂作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激动剂,作用于该类受体的α亚基;它对昆虫的毒性比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大得多,乃是因为它对昆虫和哺乳动物nAChR的作用位点不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神经细胞钠通道,引起持续开放,导致传导阻滞;该类杀虫剂也可抑制钙通道。另外,这类杀虫剂还干扰谷氨酸递质和多巴胺神经元递质的释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昆虫的选择毒性很可能是因为昆虫神经元的钠通道结构与哺乳动物的不同。阿维菌素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它能促进GABA的释放,增强GABA与GABA受体的结合,使氯离子内流增加,导致突触后膜超级化。由于这类杀虫剂难以穿透脊椎动物的血脑屏障而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受体结合,故该类杀虫剂对脊椎动物的毒性远低于对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类杀虫剂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nAChR作用,引起Ach长时间释放,此外,这类杀虫剂还可作用于昆虫的GABA受体,改变GABA门控氯通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氧化胁迫在硝基苯致小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氧化胁迫在硝基苯致小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硝基苯对小鼠进行灌胃染毒,每天1次,共30d;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小鼠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用试剂盒检测脑抗氧化功能。结果:试验组小鼠的中毒症状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明显;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脑各项抗氧化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氧化胁迫在硝基苯发挥神经毒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过度剌激和对抗其神经毒性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学习与记忆是大脑的重要高级功能,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为探索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突触的可塑性变化可能是记忆形成与巩固的分子与细胞机制,随着神经联结的形成,大脑构建出不同的记忆通路,不同类型的记忆又享有各自的记忆系统。对记忆的脑机制研究能够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提高记忆。论述了记忆的形成与巩固的神经机制,脑的记忆系统以及如何有效地提高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多种药用植物水提液绿色合成纳米银粒子,测定分析其对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的毒杀活性和作用机理,探索绿色合成的(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在白蚁防治方面的潜力,拓宽AgNPs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分别利用药用植物大黄Rheum palmatum根茎、白毛夏枯草Ajuga nipponensis全株、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根和鱼腥草Houttuy niacordata全株的水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银粒子,采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纳米粒度分析仪验证AgNPs的生成并表征其粒子大小、形状和聚集程度等;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AgNPs对台湾乳白蚁工蚁的毒杀效果。通过测定800 mg/L AgNPs处理7 d的台湾乳白蚁工蚁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滤纸酶活性(filter paper activity, FPA)水平,来探析AgNPs对白蚁的毒杀作用机理。【结果】4种药用植物水提取液合成的AgNPs颗粒均呈球形,粒径在69~180 nm之间;7 d内AgNPs对台湾乳白蚁工蚁的LC50值分别为150, 340, 342和309 mg/L;800 mg/L AgNPs处理7 d后台湾乳白蚁工蚁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AchE活性和FPA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4种植物提取物合成的AgNPs对台湾乳白蚁工蚁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它们可通过降低白蚁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AchE活性和FPA来影响其存活,说明绿色合成的AgNPs在防治台湾乳白蚁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