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象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象(Curculio chinensts Chevrolat)是危害油茶果实的一种主要害虫,果实被害率为22.3—60.2%。在湖南为二年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内越冬.其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与温、湿、光照有密切关系。 当年人土幼虫,到翌年8—11月化蛹,蛹期25—30天左右,羽化成虫在土室内越过第二个冬天,至第三年的4月下、5月上旬出土为害。成虫寿命为250—300天左右,每雌产卵28—120余粒:卵期为10—15天。幼虫四龄,全期16—21天。 幼虫入土翻耕灌水或暴晒,均可消灭大量幼虫,适当修枝,增强林内光照,可抑制成虫活动产卵,是防治上的重要措施。成虫期以90%敌百虫1∶600—800倍:50%马拉松1∶600倍喷雾2—3次,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茶地蜂生活史及相关生物学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 Wu 是江西、湖南等地油茶花期主要传粉昆虫之一。2006–2007年在江西宜春对油茶地蜂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幼虫和成虫的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该蜂在江西宜春1年发生1代。成虫10月中旬开始出巢活动, 雄蜂早于雌蜂3 d左右出现,完成交尾后数日死亡,雄蜂出巢后寿命18 d左右,雌蜂约38 d。卵期约8 d。幼虫期24 d左右,幼虫取食完花粉球后长成老熟幼虫进入滞育期,滞育期约241 d。翌年9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约30 d。出土后的雌蜂当天就可以交配,交配后的雌蜂在羽化地点附近选址筑巢,采集油茶的花粉和花蜜于虫室中制成球形蜂粮并在上面产卵,每粒花粉球上产卵一枚。  相似文献   

3.
红腹柄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红腹柄天牛是阔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戴云山2a发生1代,当年以幼虫、次年以成虫在被害木虫道内越冬。雌成虫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是产卵末期。卵期7—17d。幼虫共8龄,历期约为481d。成虫出孔后即可交配,每雌虫最大产卵量69粒,最少为20粒,在1株树上产卵量4—46粒不等。雌雄性比约为1:1。  相似文献   

4.
宽索鳃金龟是为言猕猴挑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福建建宁县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土为害,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害盛期,成虫可整夜取食猕猴桃叶片和花器,成虫出土及人土的时间较为整齐.5月上旬雌虫开始在土中产卵,5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3龄,在土中1-20cm处活动,以8-10cm处占绝大多数,幼虫取食土壤中腐植质和根皮,截根.9月上旬开始化蛹,10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但当年不出土,逗留在土中。并越冬.采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液防治幼虫:80%敌敌畏乳油1000倍.帅%乐果800-1000倍、25%溴氰菊酯5000倍等药液毒杀成虫均有良好效果,亦可人工捕杀和灯光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5.
蚕豆象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昌,蚕豆象Bruchus rufimanus Boheman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成虫必须取食蚕豆花后才能正常交配和产卵。4月为交配盛期。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最喜欢把卵产到生长已有1l—20天的嫩蚕豆荚上,但不在豌豆荚上产卵。产卵历期约为9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共四龄,在豆粒内的死亡率随着单个豆粒上侵入孔的增多而增高。8月为化蛹盛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出的成虫绝大部分藏在豆粒内越冬。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约需120天。成虫寿命一般为212天,最长达295天,但不能度过两个冬季。  相似文献   

6.
灰胸突鳃金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胸突鳃金龟是沙区的重要地下害虫,以幼虫为害花生等作物的地下部分。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表明:该虫1年多发生1代,以3龄和2龄幼虫越冬。幼虫期326.3天;蛹期24.4天。成虫羽化一般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雄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雌成虫趋光性较弱,成虫寿命20天。每头雌虫产卵8~74粒,散产在5~10cm深的松温沙土中。室内饲养:卵历期平均18.45天,田间观察卵孵化盛期在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7.
跗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是甘草上的重要食叶害虫,成虫、幼虫危害甘草叶片及幼嫩组织。该虫在河北省保定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土缝、洞穴或者枯枝落叶下面的疏松层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交配产卵,卵产于寄主根部10~15mm的疏松土层。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上旬孵化,各代幼虫均能对寄主造成严重为害,幼虫3龄。记述该虫的寄主、生活年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系统研究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江西龙南(24°9′N,114°8′E)种群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该虫仅在春季和秋季发生为害,以成虫在土中越冬和越夏。由于成虫滞育期的差异,该虫显示出生活史多样性,有些个体隔年繁殖;有些个体是一化性,仅在春季或秋季繁殖1代;有些个体是二化性,在春季和秋季各繁殖1代;有些个体是多化性的,春季1代,秋季2~3代,因此,在田间1年可发生1~4代。春季,滞育成虫于2月中旬至4月初陆续出土繁殖,羽化的成虫于4月上旬至5月中旬陆续入土越夏;秋季,滞育成虫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陆续出土,羽化的成虫于9月中旬至12月中旬陆续入土越冬。成虫一生能多次交配,在25℃下,春季世代雌虫产卵期为8~29d,平均产卵量为776粒;秋季世代雌虫产卵期为9~39d,平均产卵量为1003粒。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18~28℃间,卵为8.66~3.85d,幼虫为19.37~7.92d,蛹为8.57~3.41d。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11.5和11.9℃。滞育成虫的寿命为5~28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新入侵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在吐鲁番市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周年发生规律,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性引诱剂定点监测、野外网室笼罩饲养以及室内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葡萄花翅小卷蛾生活习性及其种群发生规律。【结果】该虫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市1 a发生5代,以蛹在葡萄藤皮下越冬。越冬蛹翌年3月底—4月初(葡萄开墩)开始羽化,4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清明节前后),中旬为羽化末期。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花芽上,4月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第1代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羽化结束;第2代成虫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3代成虫于7月底开始羽化,8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4代成虫于8月底开始羽化,9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越冬代幼虫10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大部分幼虫更趋向于在老树的藤皮下化蛹。成虫的飞行、取食、交配、产卵等行为多发生在黄昏。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花序萼片以及花蕾上;第1~3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果实表面,第4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二次开的花絮上,卵单产,单雌产卵量为20~40粒左右。第1代幼虫取食葡萄花絮,第2~4代幼虫危害葡萄果实,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糖醋液(红糖:醋:酒:水=6:3:1:10)对成虫有一定的诱杀效果。【结论】该虫在吐鲁番1 a发生5代,各世代划分明显,越冬代发生数量最大,无世代重叠现象,随温度升高各世代和虫态的发育历期缩短,幼虫在葡萄整个生长季节均造成危害,第3、4代幼虫危害成熟果实,引起果实大量腐烂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大猿叶虫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是江西山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食叶害虫,以成虫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由于成虫滞育期的差异,该虫的化性显示了明显的种内变异。有些个体隔年繁殖;有些个体是一化性的,仅在春季或秋季繁殖1代;有些个体是二化性的,春季和秋季各繁殖1代;有些个体是多化性的,春季1代,秋季2~3代。因此,大猿叶虫在田间一年可发生4代。在春季,滞育成虫于2月底至4月初陆续出土繁殖;在秋季,滞育成虫于8月中旬至10月初陆续出土繁殖。春季羽化的成虫于4月底至6月上旬陆续入土越夏,秋季羽化的成虫于9月中旬至12月底陆续入土越冬。大猿叶虫一生能交配多次,大多数雌虫的产卵期超过1个月,最长达67天。平均每雌产卵量:春季世代为644粒,秋季世代为963粒,最高达1.950粒。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15~30℃间,卵为13.78~3.14天,幼虫为22.83~6.95天,蛹为12.10~3.18天。发育阈值温度:卵为10.7℃,幼虫为8.8℃,蛹为9.6℃。非滞育成虫的寿命约为1~2个月,滞育成虫的寿命为5~38个月。滞育成虫均入土蛰伏,在土中的蛰伏深度为9~31 cm 。  相似文献   

11.
黑绒金龟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绒金龟子为防护林区主要害虫之一, 在东北地区每年发生一代, 以成虫在土中越冬, 越冬成虫4月上旬出土, 4月下旬到5月下旬为发生盛期, 成虫的发生消长和一定温度有关外, 更大程度和降雨量、湿度关系更为密切, 在通常情况下其发生高峰和多雨季节相吻合。成虫食性复杂, 不同饲料对其取食量、产卵量、产卵期有很大影响, 对于榆树叶的取食量最大、产卵量最多、产卵期也最长, 其余树种则次之。幼虫有3龄, 平均第一龄期19.29天, 第二龄期14.96天, 第三龄期31.42天。22—25℃温度范围的土层适合于1—2龄幼虫的活动。老熟幼虫潜入深层化蛹, 蛹期一般为半个月, 羽化后成虫在土中有升降活动, 当年一般不出土, 少数个体虽有出土活动或取食但不交配产卵。黑绒金龟子由于不同发育阶段受到不同温度的影响, 在土层中有不同深度的分布。部分成虫可以经二次越冬, 但第二次越冬后的成虫是否能正常产卵繁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忍冬细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危害金银花的中国新记录种——忍冬细蛾Phyllonorycter lonicerae(Kumata)。对该虫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虫在河南封丘县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金银花老叶内越冬。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致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能力,严重影响金银花树势和产量。在越冬代、第1代成虫发生盛期,用25%灭幼脲3号胶悬剂3000倍液喷雾;在各代卵孵盛期,用1.8%阿维菌素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可。  相似文献   

13.
条纹小斑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敏  黄芳  杨东  薛芳森 《昆虫知识》2009,46(3):411-414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羽化时间多出现在上午7~10时,羽化后当日或次日下午交配,交配时间集中在下午3~6时,交配一般可持续12个h左右。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蜜做补充营养才能充分产卵。产配后次日即可产卵。第1代成虫常将卵数十粒聚产于幼嫩叶片的背面,以后各代主要聚产于花蕾上,平均每雌产卵量为43粒。幼虫为4龄。第1代主要取食叶芽、幼枝及嫩叶,以后各代主要取食花蕾。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卵为4~7d;幼虫为10~14d;非滞育的茧期(指幼虫结茧后的预蛹至成虫羽化的日期)为8~11d,越夏茧期为32~40d,越冬茧期为205~224d。成虫寿命为3~13d。  相似文献   

14.
1.本文所述的两种金龟子,其一为茶色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中的Rutelinae亚科,其二为铜色白纹金龟子,属Cetoniinae亚科。 2.茶色金龟子在莲塘一年发生二代。其第1次成虫盛期多在6月。第2次则在8月;铜色白纹金龟子,一年仅发生一代,其成虫出现期为6至9月,少数可延长到10月中旬。 3.茶色金龟子的成虫,为夜出性,傍晚7时半后,即开始出土,停息在多种寄主植物的叶片上,取食或交配,拂晓时飞返土中。铜色白纹金龟子的成虫,为日出性,取食成熟果子,玉米苞穗及多种树木的浆汁,亦喜取食。既钻入后,可连续数日不出。 4.两种金龟子的幼虫,都栖息在土中。茶色金龟子幼虫以在菜园土中、丘陵黄土地及属于粘壤性质的田塍内为多,对于土壤性质选择,较不严格。铜色白纹金龟子幼虫则多集中在腐熟的堆肥及腐殖质极丰富的土中,对于土壤,有比较严格的选择性。 5.关于防治方法:茶色金龟子在成虫期曾试用了0.5%γ体666粉及25%DDT乳剂(1份加水250份〕喷撒,第1种药适用于叶面较粗糙的植物,第2种则可用于叶面较光滑的植物,只要喷撒1次,便能在整个成虫发生期中,避免其飞来取食。铜色白纹金龟子的成虫,则可采用竹筒诱杀,筒高12—16寸,筒内盛腐熟果子及蜜,贴靠枝杆悬挂,能将圆内所有成虫,全部诱入筒中。此外,前一种成虫,并可利用外出  相似文献   

15.
沟眶象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vier)是臭椿林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宁夏银川地区该虫1年发生1代,世代不整齐,以成、幼虫越冬。卵期7~10d,幼虫共有6龄,化蛹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蛹经过10~14d羽化为成虫。成虫主要啃食椿树枝条幼芽和韧皮部,幼虫危害衰弱木,有时危害生长健旺的幼树韧皮部或木质部。成虫具有假死性,喜光,活动高峰在11~17时。雌、雄虫间的单次交配时间可持续10~20min;有重复交配现象,交配的时间间隔大约是20~40min;交配结束后,雄虫仍伏于雌虫背上达20~30min。雌虫蛀孔产卵,每产1粒卵约需15min左右,每雌平均产卵40粒左右。  相似文献   

16.
大分舌蜂Colleles gigas Cockerell是江西、湖南、广东等地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花期主要传粉昆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油茶林区及周边林区。2011-2014年在江西新余等中国南方地区对该蜂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蜂在我国南方地区1年1代。成虫11月中旬开始出巢活动,雄蜂早于雌蜂5 d左右出现,完成交尾后数日死亡,雄蜂寿命25 d左右,雌蜂约45 d,卵期约9 d。幼虫期35 d左右,幼虫将花粉球消耗完后变成老熟幼虫并进入滞育期,滞育期约230 d。翌年10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约35 d。出土后的雌蜂当天就可以交配,交配后的雌蜂在羽化地点附近选址筑巢,采集油茶的花粉和花蜜于虫室中预先做好的玻璃纸状包膜中并制成糊状蜂粮,每个包膜中的蜂粮上产卵1粒,偶有2粒。  相似文献   

17.
谭仕东  韦金道 《昆虫知识》1996,33(3):151-153
筛阿鳃金龟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在广西南宁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成虫出土取食为害,直至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交配产卵,8月下旬或9月上旬为幼虫化蛹盛期,9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随之出土取食为害,11月下旬入蛰。其主要以成虫为害植株的新梢嫩叶,而且每年出现两次为害高峰期,分别在当年9~10月和翌年4~5月。用40%氧乐果或50%甲胺磷乳油800~1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丽绿刺蛾是许多农林作物的重要害虫。在广东广州,一年2—3代,以老熟幼虫于茧内越冬。卵成块产于叶背,5—7天孵化。幼虫一般6—8龄,历期30—48天。幼虫早期群聚,末期分散。蛹期16—97天。成虫羽化后次日交配,第3日开始产卵。成虫寿命4-8天。 幼虫感染颗粒体病毒,常造成流行病,是控制此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对幼虫喷敌百虫、敌敌畏、马拉松、杀螟松、除虫菊脂或颗粒体病毒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Obraztsov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食心虫是我国东北地区大豆上的重要害虫。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冬。成虫于七月下旬至九月上旬间出现,盛期在八月中旬左右。于成虫盛期后3—5天和10—12天为卵及幼虫孵化盛期。卵及幼虫孵化盛期历年比较一致,而成虫发生盛期个别年有所不同,其原因主要与气象条件有关,尤其是和降雨关系比较密切。成虫的寿命与产卵和温、湿度有密切关系,高温、低湿成虫寿命短,同时也影响到卵的发育和孵化。新孵化的幼虫在豆荚上停留时间很短,入荚时在荚面筑了一个丝网,为药剂防治造成一定的困难。幼虫在入荚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死亡,不同大豆品种中幼虫死亡率是不同的,最高达92.0%,最低仅为16.0%,可见在大豆中有较好抗虫性品种的存在,这是值得利用的一个因素。幼虫于豆荚内取食至老熟即脱荚,于土内3—15厘米处筑茧越冬,潜土深度以3—6厘米最多,作茧部位以壠台上为主。幼虫在土内生活期长达十个月以上,其越冬死亡率平均为14.26%,但在化蛹前死亡率高达45.33—82.27%,蛹前幼虫死亡率高主要是生活力减弱所致,而蛹对环境适应力更较幼虫为低,如埋于3厘米以下或土壤湿度低于5%时,则完全不能羽化。因此,利用农业防治具有很大意义。 关于防治此虫的办法:栽培抗虫品种,如铁荚四粒黄及吉林一号大豆品种,可较现有一般推广品种(小金黄一号)降低虫食率50—70%,其次是推行耕、耙豆后麦茬,提倡较远距离轮作以及使玉米混作大豆及大豆小麦间作等均能减轻为害。在为害严重地区须进行药剂防治:在成虫发生盛期撒布6%666和6%666+5%DDT(4:1)混合粉剂。于幼虫孵化盛期前撒布6%666+5%DDT(4:1)混合粉剂均有良好效果(70%以上),但后者在多雨年份效果不稳定,宜采用2%百治屠粉剂,雨季使用效果亦能稳定在70—80%。  相似文献   

20.
吴铱  彭中允 《昆虫学报》1954,(2):125-138
1.沟金针虫需2年以上完成一代生活史。越冬成虫2月下旬出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产卵在1至2寸表土内,卵于5月初孵化,卵期为5至8星期。老熟幼虫8月下旬开始化蛹。9月中旬起羽化,蛹期约2星期。成虫羽化后即行越冬。 2.越冬幼虫2月底至3月中旬开始向表土活动(10厘米处地温8—12℃左右),3月中旬及4月全月是为害盛期(80%以上幼虫集中在1至2寸之表土内),8月至12月表土之幼虫密度极小(仅有虫1.2—6.8%),不致为害成灾。 3.沟金针虫之天敌除一种壁虱(Cheyletus sp.)和一种蜘蛛及蚂蚁外,尚有寄生菌2种,具中一种经鉴定为冬虫夏草(Cordyceps sp.)之一种。 4.小麦整地时适当深犁(5—7寸)并精耕细作能毁杀大部分蛹体及成虫,并可将幼虫翻上来供鸟类捕食(9,10月间97%老熟幼虫,在5—7寸土内化蛹及羽化,同时88%幼虫分布于1—7寸土内)。此外以芝麻与豆类为小麦前作及夏季休间结合翻耕曝晒亦能减少虫害损失。 5.沟金针虫在河南的主要为害期系在春季,所以早春於麦行间耩666毒土或毒沙以毒杀向表土上升之幼虫是值得继续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