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材引入大量的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和实验。由于课时紧张,受各学校实验室条件、季节、课时等因素影响,有高考中生物实验占的比重比较大,除了高考还有实验考察。实验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出真知,生物学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课程,很多现象和结论都需要通过实验来发现。而且实验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向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高中实验主要集中在必修一,主要以生化实验为主。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创新,使之更适合本校师生的实验活动,以确保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师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对学校课堂教育也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教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趋势。传统教学课堂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加上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已经阻碍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进步。高中生物实验是生物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受到实验经费的影响,学校生物实验室硬件环境较差;对于众多教师来说,研究性学习模式较为陌生,不能将其正确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课堂中。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坚持领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索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张友贵 《生命世界》2009,(10):102-104
生物实验在整个中学阶段的生物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绘图能力、思维和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如何利用实验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用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生物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探究学习,独立处理学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林荣坤 《生物学杂志》1991,(3):28-29,20
演示实验是解决课堂教学中重点或难点的非常有效的直观手段之一,是教师为配合讲授新教材而设计的。它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的实验操作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行为规范。故教师应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学生对演示实验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一)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心理学表明,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经过意志来实现的注意。为  相似文献   

6.
增强实验探究性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实验内容,旨在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学生实验,往往是课本上指定实验材料、试剂,结合实验方法和步骤,要求学生按部就班严格操作来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步骤不假思索。虽然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理解相关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第一门实验课程,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正确把握和一系列教育教学手段的有效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在实验教学的起始阶段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可以为后续实验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形成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继松 《生命世界》2008,(12):87-87
探究性实验即是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陛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陈代谢与酶"一节的学生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陈代谢与酶”一节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了酶的发现、酶的概念和酶的特性。对酶的特性教材中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学会探索酶的特性的方法.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切身体会到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这种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和探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8月 ,我们结合新版生物教学大纲对教学评价的有关要求 ,在本校开展了“生物教学多元化评价”的课题实验 ,目的是通过运用多元评价主体、多项评价项目、多样评价方式 ,达到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目的 ,促进学生学习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摒弃传统评价方式中由于内容单一、片面而带来的对评价对象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下是对本次实验的简要总结。1 “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内容构成“生物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是力图把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的各项教学目标尽可能地纳入该评价体系 ,它们包括 :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 ;…  相似文献   

11.
郄银东 《生物学通报》2000,35(10):17-18
苔藓植物在植物界的系统演化中 ,代表着从水生生活逐渐过渡到陆生生活的类型。学习本节内容 ,对于中学生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和了解植物界进化的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学生对苔藓植物缺乏感性认识 ,而教材中对于苔藓植物的主要结构知识 (如 :没有维管束 )及其对自然界的意义等知识主要是通过抽象的文字描述的。为了运用直观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及其意义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补充了如下几个实验辅助教学 ,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1 葫芦藓的假根与小麦幼根的对比观察实验笔者在葫芦藓根的教学中 ,并未直…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生物》“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表达与交流中 ,课本对学生提出了“如果用其他有害刺激代替盐粒 ,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吗 ?”我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把知识迁移 ,设计了“草履虫对各向磁铁的反应”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 ,加深了学生对草履虫的认识 ,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科学实验的素质。1 实验原理原生动物对于外界或内部的刺激 ,均可引起适当反应。刺激与反应之间 ,便发生了行为。2 实验目的本实验利用磁铁在草履虫四周所产生的磁场 ,试以各个方向刺激草履虫 ,观察和探究其反应。3 材料及用具  草履…  相似文献   

13.
高中选修《生物》教材(全一册)中的实验三“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是一个技能性实验.实验要求学生理解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初步学会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本实验对材料的选择、用量以及实验过程有较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实验材料特殊,即芽孢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学生在实验中稍有不慎,或机体抵抗力下降,均易引起感染或致病。  相似文献   

14.
如何上好实验课 ,切实达到培养学生生物学能力 ,这是生物教师长期以来教改的课题。在实践探索教学中 ,我尝试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 ,将验证实验改革为探究实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1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探究式实验课 ,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如果学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不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 ,探究式实验将失去其意义。因此在上实验课之前 ,教师要充分启发学生提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如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后 ,教师启发学生 :你是否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于是学生开动脑筋想…  相似文献   

15.
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2)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3)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相似文献   

16.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实验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体验从复杂细胞混合物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该实验虽然操作难度较大,但原理清晰,动手机会较多,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下面结合人教版教材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黎世清 《生命世界》2010,(6):106-107
<正>实验是实验者、实验仪器、实验对象三部分组成的。其中,最活跃的是实验者的思维。而高中生物教材中编写的多数实验是学生应该完成的学生实验。这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是学生社会化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能力,根本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是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技能。高中生物实验恰好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发展。因此,对高中生物实验重  相似文献   

18.
沈雁 《生物学通报》2002,37(1):56-57
初中生物课是中学生首先接触的第一门以实验为中心的自然科学课。我在努力创造条件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科学实验素质和探索精神的同时 ,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 ,尝试开展了连续性实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 ,深切地感受到了用小麦种子做连续实验的乐趣和益处。用新鲜的小麦种子 ,寿命在 2年左右 ,连续做以下实验。1 探究种子的成分本实验是生物学起始课教材中引发学生探索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奥秘的较好内容 ,也是初步培养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生物第一册 (上 )第四章 ,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 ,由于要用大量的天竺葵 ,并且要通过黑暗和光照处理 ,难以进行学生实验 ,很多教师教学中往往是进行演示实验或者是讲解实验 ,学生很难从根本上了解实验的本质。为了使这个学生实验能顺利进行 ,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 ,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最后选用校园内的观赏植物木芙蓉作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材料 ,并对实验的步骤进行了改进 ,使实验易于操作而效果非常明显。现将实验的有关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1 …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实验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实验教学手段 ,它改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教法 ,不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内容 ,可根据需要课内、课外结合 ,拓展一些研究性的范围。研究性实验 ,教师只提出课题 ,或摆出某一事物的现状、困难和问题 ,让学生去设计实验方案 ,分析观察方法 ,提出假设问题 ,记录过程数据 ,归纳结论成果 ,完成实验目标。这样可充分挖掘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能 ,教师在共同参与的前提下 ,只作启发、引导 ,防止不必要的失误 ,绝不包办代替。1 研究性实验课题的提出经常发现学生很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