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理念与目标陈旧、教学能力与资源不足、信息化融合程度低、局限课堂有限时空和教材有限内容、忽略学生思政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等问题,不适于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生物化学课程团队从理念目标、魅力能力、平台资源、知识体系、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思政育人、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了课程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通过树立“全面育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开放共享”教学理念,提升团队教学能力与课程优质平台资源,构建“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式新育人模式、“3+X”复合型新知识体系,教学与育人相融相促新教学模式、多维度过程式新评价体系,使课程凸显出新时代“金课”特征,提升了学生思政素养、课程成绩、综合能力,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协同,并成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相似文献   

2.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可以划分为基础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综合能力目标和就业能力目标。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可以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双语教学改革首先要确定双语教学目标,包括专业目标与语言目标。其次要构建双语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原有的公共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还应该将畜牧兽医专业英语课程融入其中。再次要创新双语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更高效、更灵活、更充满调动作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抵触心理。最后要完善双语评价体系,将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与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结合在一起,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验考核是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结合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特点,构建了以网络预习考核、基础性实验课堂考核和设计性实验实训考核为核心,以科学评价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全过程多元化微生物实验考核体系,并就考核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发挥考核的积极反拨作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作为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及连续性与承接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分子生物学"课程对于构建研究生知识体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竞猜、翻转课堂、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法,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设计过程化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一种适合于本校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研究生参与教学效果评估及科研成果随访的结果表明,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型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结合长治学院的学科建设,探讨了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建立了由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开放学科实验室为学生搭建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借助微信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交流学习,构建了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后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是教学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如何建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为着眼点,探讨了以学生为本、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模式,以期有益于高校本科生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和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郑平  胡宝兰  梁璐怡  张萌  王茹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0):2480-2486
环境微生物学是专业基础课,它是开启环境类专业科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破解环境类专业工程难题的一件利器。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学校专业核心课建设,课程组对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构建了以解答微生物"是什么"、"有何用"和"怎么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以"学生兼课"、"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课程论文"和"综合评价"为标志的课程理论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深化基因工程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为内容的教学改革.既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注重传授学会"学习"的方法,旨在提高基因工程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满足生物工程专业和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实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育人模式,我们自2003年起在全校率先开设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模块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本文从项目的开设历程、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过程育人的主要关注点、多元化量化考核体系、教学效果反馈与反思等方面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实践表明,食品微生物检验专题作为"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特色和亮点,在实验准备模式、方案审核模式上具有良好传承,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素养、信息素养、团队精神和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专题实验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和同行的一致认同。过程评价等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教学效果,学生对实验效果和学习满意度的评价较高。下阶段可以从教学指导队伍的加强和学生的学习负荷的减少来进行改进。食品检验专题实验实现了多维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符合"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学生就业后对计算机基础能力的要求,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思考,从论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赟  宋波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2):0295-0298
针对中学新课改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对高师院校现行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出发点,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和实验教学人员等方面入手,尝试建立一套适合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从高水平专业比赛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依托强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构建具有“生物创客”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了生物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满足了生命科学飞速发展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海洋科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海洋科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海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青年海洋微生物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海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例,挖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课程建设、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4.
在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中,打造一流"金课"要求严格围绕"两性一度"的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进行课程建设。南开大学国家级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在"微生物生理学"课程已有的基础上,重新精心编排了教学内容,制作了微生物生理学在线课程。课程组利用在线课程开展了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难度,学生课上课下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课程内容上增加了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上则通过IT辅助教学工具等充分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教学中严格把控课堂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利用雨课堂、蓝墨、智慧树等新技术新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包括考勤、课堂激活、课堂随堂测验、有效测评和总结等教学活动;通过开展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表达的能力;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体系和课程考核方式,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该课程已成功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通过微生物生理学在线课程的建设和运用,成功地将此课程从"知识传授型"课程转变为"能力培养型"课程。  相似文献   

15.
分析目前在畜牧兽医专业中动物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畜牧兽医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动物生理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突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适宜于高职高专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理论够用,突出技能培养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的原则,旨在探索和创新一种全新的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化学在农业院校遗传学教学中的渗透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平  罗培高 《遗传》2010,32(5):524-528
农业院校多数专业的课程设置里面, 化学是一类重要的基础课程, 而遗传学是核心的专业基础课。怎样将先修的化学知识向遗传学教学进行渗透, 从而在逻辑上体现专业基础课对基础课的“承上”功能, 是遗传学教师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作者认为, 在农业院校的本科遗传学教学中, 应充分利用先修课程特别是化学的知识原理, 采用“渗透式”教学, 分析学科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加深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探索综合竞争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文理兼招、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中,以微生物检验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导,课程设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应用及单元实训四大模块,将微生物学理论知识融合于技能训练项目之中,构建"串行体系"结构的课程体系,部分实验内容采用学生自主设计,并且教学方法多措并举,考核方式多元化。结果表明: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飞速进步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限制,本文基于新农科背景论述了农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提升大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跨学科发展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模式落后及资源欠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实验教学体系落后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等现实存在的困境,进而,以广西大学为例,通过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资源,深化校企协同融合发展,优化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探索,切实提升农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农科人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培养新农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激发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实例,从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模块化分层次教学、强化预习和结果分析与讨论、不拘泥于"正确结果"的教学模式以及合理的成绩评定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验实践教学的实施和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华东理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教研组以布鲁姆教育目标体系为指导,构建了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三个模块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综合考评体系。该考评体系通过在两个教学周期中的实施,实现了对学生全方位的训练、考核和综合评价,从而有力提升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