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苗木栽培对园林的发展意义重大,园林苗木是园林植物的后继力量,做好园林苗木栽培有助于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园林苗木栽培技术多样,归结起来,大致有容器栽培、苗圃田间栽培以及苗木反季节种植等几种。本文以容器栽培、苗圃田间栽培为例对园林苗木栽培技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对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实播育苗、苗木物候期生长及不同试验点与不同培育方式的苗木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树种种子经催芽后发芽率达90%以上,苗木高与地径生长期主要在4~10月,10月后进入木质化状态,生长期较短是影响生长量的重要原因;高温与强光照对苗木顶芽与幼嫩叶产生灼伤影响,高温季节需进行遮荫;在高温高湿季节,易遭受病虫害为害,需加强病虫害防治。不同育苗方法表明,该树种大田裸根苗培育比容器苗更有利于苗木生长;不同生长类型的生长情况表明,良好的遗传个体在苗期表现良好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的改善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植树造林便是改善自然环境的优选方法之一,同时,这给植树造林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由于以往传统的林业育苗技术的成活率比较低,严重的影响了造林绿化的工作的成效,目前,随着我国造林绿化工作大范围地开展,所需要的苗木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迫不及待地要求林业生产部门培育出大量的满足成活率较高、幼树在生长初期成长较快、根系比较发达、高度比较适宜、抗逆性强等特点的优质苗木。本文就是对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耐瘠薄优良个体无性系不同主干茎段穗条在不同季节扦插的生长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顶芽穗条扦插成活率高于不带顶芽主干茎段穗条,当年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也达显著差异;不同季节扦插明显影响成活率与当年苗高、地径年生长量,在3月、5月扦插,当年生苗木高、地径生长超过国家标准,6月底扦插,苗木因生长期较短,苗木高、地径生长偏小。6月以前进行不带顶芽茎段扦插,当年培育苗木质量能达到杉木无性系国家标准的Ⅰ级苗,适宜进行不带顶芽茎段扦插培育,可有效提高扦插穗条的利用率,有利于无性系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白Pian体细胞胚悬浮培养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PiceameyeriRehd.etWils.)是我国特有的云杉属树种,在林业生产和环境绿化中均具有重要地位。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一方面可用于优良种质的大规模快速繁殖,为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提供优质苗木;另一方面可作为遗传转化的再生系统,进行树种遗传...  相似文献   

6.
白(PiceameyeriRehd.etWils.)是我国特有的云杉属树种,在林业生产和环境绿化中均具有重要地位。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一方面可用于优良种质的大规模快速繁殖,为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提供优质苗木;另一方面可作为遗传转化的再生系统,进行树种遗传…  相似文献   

7.
在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施用以KClO3为主要成份的龙眼促花调控剂对龙眼促花和果实质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按龙眼树冠直径每米施药量180g处理,不同季节施药的促花效果存在显著差别,干旱少雨季节促花效果较佳,湿润多雨季节促花效果较差,促花效果与气候条件、龙眼树体长势及枝梢老熟程度有密切关系;不同季节成熟收获的龙眼果实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反季节与正造栽培收获的龙眼相比,可食率提高,果核变小,但糖份含量等品质指标则较差,其中以春末夏初收获的果实个大肉厚,外观较佳,市场销售价较高,因此夏末至秋初干燥季节施药处理、春末夏初收获龙眼的调控方案较适合茂名等冬暖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今春团中央将在延安举行黄河中游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号召青年少年们以自己的双手,绿化伟大的祖国。我们一定热烈响应这个有意义的号召,来完成这个庄严的任务。植树造林是应用最广而且比较可靠的绿化方法。所谓植树造林,就是用培育好的苗木(在特殊情况也有采用野生苗木)栽到造林地使之长大成为森林。现在将植树造林的主要环节简单说明如下: 一.树种的选择选择树种应注意两方面:第一适合造林目的,第二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就适合环境条件方面来说,又可分为两点:(1)造林树种要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我们知道每一树种都有它所适合的一定的气候范围,如果超过了它所适合的限界,栽了就不能活或虽活但生长不良.虽然米丘林教导我们,我们可以改变各种生物的遗传性,可以改造它们使之适合新的生长环境;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各种生物随便地培养在生长环境不同的新环境。尤其像树木是多年生的,栽植以后经营管理上也不能多加人工。如大规模造林通常是不灌溉,不施肥,冬季冷了更不  相似文献   

9.
植树造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同时植树造林工作也应该与国家的基本国情相互吻合,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值的植树造林效益。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植树造林工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为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栽植造林,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造林方法。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当前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天然林资源受到严格保护,木材生产逐步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渐次展开,那么,植树造林、增大森林覆盖面积很有必要。文章对植苗造林的方法及技术做出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NP配施对平茬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各器官N、P、K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分析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根、茎、叶、萌条)的ω(N)∶ω(P)、ω(N)∶ω(K)、ω(P)∶ω(K)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各器官间N、P、K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及其变异来源。采用N、P二因素三水平的3×3回归设计开展不同施肥试验,并对苗木采样测定,研究NP配施对平茬后云南松根、叶、茎及其萌条N、P、K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茬后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分配没有统一的规律,展现出丰富的变异。随着施肥季节的变化,ω(N)∶ω(P)在根、茎和萌条中逐渐下降,在叶中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差异不大。单施N肥、P肥和NP配施均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产生一定差异,总体来看NP配施更有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且以处理5(N1P1)表现为极显著(P<0.01)。云南松苗木各器官N、P、K化学计量比主要受N×P交互作用的影响,其次是N,影响最小的是P。除在根和叶中ω(N)∶ω(P)与ω(N)∶ω(K)之间相关性发生改变之外,其余两两间的正负...  相似文献   

12.
根呼吸是林木根系获得吸收养分和水分所需能量的重要生理活动.为了探讨林木根系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离体根系法(Li-6400-06叶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研究了水曲柳(Fraxinus mandushurica Rupr.)苗木各径级根呼吸速率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曲柳苗木根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且与气温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同,其中比根呼吸速率在0.5732 μmolCO2 · g-1 · s-1(直径≤2 mm,10月份)~7.1861 μmolCO2 · g-1 · s-1(直径≤2 mm,7月份)之间变化,表面积呼吸速率也是7月份最高,达到0.6848 μmolCO2 · cm-2 · s-1(直径>5 mm),10月份最低,仅为0.0132 μmolCO2 · cm-2 · s-1(直径≤2 mm);比根呼吸速率随根直径变大而降低,表面积呼吸速率变化规律则完全相反.供氮水平对水曲柳苗木根呼吸速率的影响随气温升高明显增强,其在6~8月份各径级根系中均达到显著水平(0.00072mm)Q10值范围为2.07~2.96,Q10值随根系径级增大而降低的现象表明水曲柳苗木细根对温度变化反应更为敏感;细根Q10值在供氮水平间差异显著(P=0.0392<0.05),粗根则不明显,表明土壤供氮水平主要影响细根的Q10值变化.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而森林资源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解决人们的需求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有效恢复森林资源及加强对土地的开发力度,加快对造林整地以及植树造林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必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也将加大我国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的步伐,基于造林整地的重要性本文着重对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五味子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五味子苗木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施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不同比例,分析了叶片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根系及茎叶中全氮含量、生物量等季节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五味子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味子苗木在不同生长时期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利用存在明显差异,NH4+-N和NO3--N对五味子幼苗生长有显著的联合效应。在五味子生长前期,五味子主要以吸收和同化NH4+-N为主,并以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为75∶25时地上部生物量积累较多;而在五味子生长的中后期,五味子主要以NO3--N吸收和同化为主,并以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为25∶75时地上部生物量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15.
珍稀乡土树种福建柏苗期DRIS营养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珍稀乡土树种福建柏的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对苗期的DRIS营养诊断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D-最优饱和设计法进行了福建柏苗期N、P、K3因素10处理盆栽施肥试验。与以往的研究仅以某月份或特定时间的取样制定的营养诊断标准不同,以整个生长季节(6~12月份)内选取的共计10 0份苗木叶片养分含量测定值为依据,成功制定了DRIS图解法及指数法的营养诊断标准,经检验其诊断正确率较高,验证了DRIS营养诊断方法可以排除1年生苗木不同月份叶龄的影响。福建柏苗期叶片3元素浓度最佳比值范围为N/ P=11.4 12 1±1.4 137;K/ N=0 .5 0 32±0 .10 39;K/ P=5 .6 16 8±1.0 6 0 4。DRIS诊断标准分别经各月份苗木叶片养分元素含量回代检验,所诊断的苗木N、P、K需肥次序与实际施肥量基本一致。以生长中期的8月份各处理苗木为例,列出各元素的DRIS诊断指数及相对需肥次序,诊断正确率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植物造林主要是为了增加林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在林区相关工作中,植树造林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而且符合国家环保事业发展的需求,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情况中,植物造林的方法较多,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特性,由于植树造林过程易受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有关林业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本文主要以植树造林技术及管理措施为研究对象,根据腾冲植树造林的实际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针叶树,不仅为植树造林所需大量苗木开辟了一条快速高效的新途径,是生产优良无性系的捷径,而且也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针叶树品种改良的前提条件。它将在林木种苗产业化和林木良种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叶树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一直是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领域。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无性系育林业的日益重视,针叶树组织培养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3]。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造林及绿化树种,其木材和松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种子园种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国黄土高原春季干旱、少雨和多风的气候特点,使得这一地区的造林条件极为恶劣。在苗木移栽过程中,由于具吸收功能的根毛和幼根大量受损,造成根系吸水能力显著降低,同时在幼芽萌动过程中,也会增加了水分的散失,从而使其生长变得十分缓慢,有时甚至导致造林的失败。为了使沙棘在黄土高原上造林能取得较好的成效,针对上述问题,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利用墒情,合理布局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干旱少雨,而夏秋季节多雨墒足,应是造林的大好季节。此时可将沙棘造林重点放在墒情最差的梁峁和山坡阳坡。春季沙棘造林,正值少雨干旱季节,应在墒…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超深栽苗木在沙地造林后的地上部生长及根系发育,本研究以白榆(Ulmus pumila)2年生苗木为对象,于永定河下游沙地采用深根苗和普通苗进行超深栽和常规栽(即深根苗超深栽1 m、普通苗超深栽1 m、普通苗常规栽0.3 m,以下分别简称为深超、普超、普常),在栽植后第2年,调查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以及苗木地上部生长和根系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季节,与浅层土壤(0~40 cm)相比,深层土壤(60 cm以下)的含水量保持相对稳定且水平较高。(2)造林后各处理苗木生长差异显著,其优劣顺序为深超普超普常。(3)造林后苗木总根系生长差异显著,表现为深超优于普超和普常。(4)各处理的总根系与细根根系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规律一致,但各处理之间的分布规律不同,表现为:深超主要集中于0~20 cm土层;普超主要集中于0~20 cm与80 cm以下土层;而普常在80 cm以下土层中未发现有根系分布。综上所述,深根苗超深栽造林后生长情况显著优于普通苗超深栽和普通苗常规栽,其根系发育特性与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相契合,更有利于充分吸收土壤水分。鉴于普通苗超深栽同样具有较合理的根系分布且运输成本低廉,因此二者均可用于干旱沙地造林。  相似文献   

20.
红皮云杉外生菌根菌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外生菌根真菌对红皮云杉苗木促生长效果为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菌株配对培养的方法对获得的云杉外生菌根真菌进行混合接种菌株组合筛选;采用沟施菌剂方法,对3年生红皮云杉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菌株组合野外混合接种试验,同时以各菌株野外单接种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红皮云杉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及菌株组合对红皮云杉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菌株L15促生长效果最佳,接种100d苗木高生长高于对照30.88%,地径高于对照15.29%。组合L15/025与L15/009促苗木生长效果低于单接种L15的效果,高于单接种009和025的效果。接种菌株010和组合L15/025的苗木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差异显著,叶绿素a水平分别高于对照59.15%、54.61%,叶绿素b水平分别高于对照76.34%和67.78%。除接种菌株010的苗木外,其他处理苗木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所有处理苗木的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综上,外生菌根菌高效菌株与一般菌株混合接种会弱化高效菌株自身接种效果;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苗木根系活力与苗木的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