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蛋白质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是将蛋白质的分析微缩到小型芯片上进行,利用荧光或酶显色进行探测,最后用特 计算机软件加以分析。该技术在基因表达、抗原抗体检测、药物开发、疾病诊断等研究方面显示出快速、高效、高通量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的糖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质的糖组学主要研究单个个体所包含的所有糖蛋白上聚糖的结构、功能等生物学作用。糖组学的出现使人类可以更深刻理解第三类生物信息大分子——聚糖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目前,糖组学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糖电泳、糖芯片等新技术的出现和质谱技术的应用对糖组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芯片是继基因芯片后的又一种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如蛋白质组学研究,新药的开发以及疾病的临床诊断等。就蛋白质芯片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应用状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顾锐  胡静  尹健 《生物技术进展》2018,8(6):489-499
近数十年来,糖芯片逐渐成为分析糖介导的识别和结合作用的强有力工具,具有样品检测用量少、特异性强和高通量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糖生物学研究的效率。主要介绍了通过糖库的构建、共价结合和非共价吸附法等方法制备糖芯片的过程,糖芯片的检测方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糖芯片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糖组学研究策略及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新兴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聚糖结构与功能.通过与蛋白质组数据库结合,糖捕捉法能系统鉴定糖蛋白和糖基化位点.糖微阵列技术可以对生物个体产生的全部蛋白聚糖结构进行鉴定与表征,提高了聚糖分析通量.而化学选择糖印迹技术简化了聚糖纯化步骤并提高了糖基化分析的灵敏度.双消化并串联柱法通过双酶消化双柱分离,在分析聚糖结构的同时也鉴定蛋白质的序列,并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兼容.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蛋白质芯片是近年来兴起的生物检测技术,本文简要综述了该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及在基础研究和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糖芯片是一种分析糖-蛋白质相互作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对目前糖芯片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影响糖芯片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及其对底片材料和固定方法的整体要求,进而对该领域发展方向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糖组学是研究糖链组成及其功能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糖组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阻碍糖组学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糖链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和研究技术的限制.微阵列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分析技术,已经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其应用于糖组学研究必将推动糖组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立对体液细胞进行自动捕获的凝集素芯片体系,利用凝集素对糖链的特异亲和作用捕获细胞,提取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肺癌胸水和肝腹水中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凝集素芯片捕获,激光扫描仪检测捕获细胞的荧光信号,常规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并进行免疫化学反应,流式细胞仪验证凝集素芯片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凝集素芯片可以对体液中的癌细胞进行自动捕获,对癌细胞膜表面糖链进行识别.芯片检测的细胞浓度最少可达每mL10^4个左右.芯片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这种凝集素芯片可用于临床体液中癌细胞的检测分析,对癌细胞膜表面凝集素亲和位点进行即时、高通量的检测,为了解细胞膜表面聚糖在癌变过程中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糖组学:全面了解生命基础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21世纪以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及其所遇到的问题,开发下一代DNA合成技术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基因芯片技术和DNA大片段组装技术是建立下一代DNA合成平台的关键技术力量。方法:为了开发具有工业化标准的DNA芯片一基因组合成平台,我们首次利用电化学DNA芯片和DNA大片段组装技术合成了72kb的Ostreococcusmud的全叶绿体基因组。结果:首先,我们使用电化学DNA芯片合成仪合成了564条150bp的OligoMix,并成功扩增分离了其中96%的Oligo序列,剩下的基因组序列是通过传统的固相亚磷酰胺三脂合成法合成。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DNA重组技术将564条150bpOligo片段分三步克隆到了一个pGSYN系统。通过高通量测序,我们证实叶绿体基因组被成功地人工合成。整个合成成本大约是目前传统基因合成成本的10%.20%。结论:研究证实基因芯片技术和DNA大片段组装技术的应用是能够明显的降低现阶段基因组合成工艺的成本。新技术的成熟推广和成本的有效控制也会进一步加速科学家对基因组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合成生物学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微芯片电泳-紫外检测系统分析蛋白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芯片电泳是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MEMS)工艺,在芯片上的微管道中完成电泳检测过程的新型技术.依据紫外吸光度分析法,对蛋白质样品进行电泳分离与紫外检测.实验采用自控接口模板对进样及分离电压进行了系统的程序化控制,从而准确地控制整个电泳、检测流程,提高了微芯片电泳的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夹流进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分离混合蛋白,可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13.
Blood group analysis techniques are some of the most in demand immun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transfusion praxis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order to aid the advance towards higher throughput and increased sensitivity, analytical solutions dealing with a minimal amount of blood samples and the miniaturization of diagnostic equipment using microchip technologies have been evolving into an optimal solution. Here we review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various types of microstructure on microchips, related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characterization approaches. Our focus is on examples of microchip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 used for blood group analysis ranging from classical serological methods of glycoprotein detection and solid phase assays, to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Molecular typing using microchip-based techniques is emerging as a supplement to standard serological methods. Microchip technology will play its key role to support blood group analysis at the molecular scale by using microliters of blood samples for extremely sensitive, quantitative, and high throughput analyses.  相似文献   

14.
细胞培养是细胞研究的基础, 微系统技术的发展给细胞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在微系统平台上进行细胞研究,能够充分利用微流体和微结构的性质, 对细胞进行操控, 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药物筛选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介绍了一种利用SU-8负性光刻胶模具制作双层细胞培养微芯片的方法, 该芯片通过狭缝将细胞培养区和微通道区隔离, 既保证细胞培养区域的相对独立, 又可以利用微流体的特性调节细胞外基质的性质, 给基于微芯片进行细胞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The moderately thermophilic acidophilic bacteria 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 strain 1269, S. thermosulfidooxidanssubsp. asporogenes, strain 41, and the thermotolerant strain S. thermosulfidooxidanssubsp. thermotolerans K1 prefer mixotrophic growth conditions (the concomitant presence of ferrous iron, thiosulfate, and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medium). In heterotrophic and autotrophic growth conditions, these sulfobacilli can grow over only a few culture transfers. In cell-free extracts of these sulfobacilli, key enzymes of the Embden–Meyerhof–Parnas, pentose-phosphate, and Entner–Doudoroff pathways were found. The role of a particular pathway depended on the cultivation conditions. All of the enzymes assayed were most active under mixotrophic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Fe2+and glucose, suggesting the operation of all of the three major pathway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under these conditions. However, the operation of the Entner–Doudoroff pathway in strain 41 was restricted under mixotrophic conditions. After the first culture transfer from mixotrophic to heterotrophic conditions, the utilization of glucose occurred only via the Embden–Meyerhof–Parnas and Entner–Doudoroff pathways. After the first culture transfer from mixotrophic to autotrophic conditions, the activity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enzymes decreased in all of the strains studied; in strain K1, only the glycolytic pathway remained operative. The high activity of 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 remaining in strain 41 cell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suggests the involvement of this enzyme in the reactions of the Calvin cycle or of gluconeogenesis.  相似文献   

16.
糖生物学和糖组学,虽然都是研究糖类在机体中的作用,但是,它们分别有不同的视角。糖生物学是沿袭了糖化学、糖生物化学发展而来,着重研究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而糖组学则源于基因组学,以基因编码糖基转移酶为起始,由这些酶得到糖组,进而开展糖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微芯片——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工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芯片(有人称其为生物芯片biochip)是用硅、玻璃等材料,经光刻、化学合成等技术微加工而成的、大小1 cm2左右的芯片.它可以用来对生物样品进行分离、制备、预浓缩,还可以作为微反应池进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CR(ligase chain reaction)等反应.最为吸引人的是,芯片上制成多种不同的DNA阵列,即可用于核酸序列的测定及基因突变检测.对微芯片的制作、作用原理、性能及用途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The Cambridge Healthtech Institute's Fifth Annual Proteomics – From Proteins to Drugs of Beyond Genome 2001 series was held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21–22 June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