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了探讨富氢盐水是否可以减轻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8~12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富氢盐水和生理盐水7 d后,背部给予5%的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 cream,IMQ)的同时,继续给予富氢盐水或者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 d。采用改良的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疾病临床参数进行独立评分。皮肤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利用Baker进行评分。应用ELISA试剂盒以及定量RT-PCR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以及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活性进行血浆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和富氢盐水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临床和组织学改变均符合银屑病的表现,同时富氢盐水组的这些表现较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减轻(P<0.05);与生理盐水组小鼠相比,富氢盐水组小鼠的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IL-6、IL-17A水平以及血浆中IL-1、IL-6、IL-17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抗体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IL-6抗体治疗对银屑病小鼠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影响。方法:30只6-8周龄SPF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ormal组、Model组和IL-6组,Model组和IL-6组小鼠通过在背部脱毛区涂抹咪喹莫特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IL-6组小鼠通过在背部脱毛区皮下注射IL-6抗体进行治疗。比较三组小鼠皮损组织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表皮厚度和血管数、血清TNF-α、IL-17和IL-23含量、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h17细胞和Th22细胞比例以及皮损组织IL-6、IL-21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IL-6抗体治疗后,Model组和IL-6组小鼠皮损组织PASI、表皮厚度和血管数,血清TNF-α、IL-17和IL-23含量,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h17细胞和Th22细胞比例,以及皮损组织IL-6、IL-21和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Normal组小鼠(P<0.05);与Model组相比,IL-6组小鼠皮损组织PASI、表皮厚度和血管数,血清TNF-α、IL-17和IL-23含量,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h17细胞和Th22细胞比例,以及皮损组织IL-6、IL-21和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IL-6抗体对银屑病小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影响Th17/Th22和树突状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炎症应答系统筛选,发现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C717R蛋白可诱导炎症反应,本研究旨在首次鉴定C717R蛋白功能,通过构建C717R重组慢病毒并感染BALB/c小鼠,探究其对炎症应答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炎症小体表达系统筛选出诱导炎症应答的C717R蛋白,并构建C717R重组慢病毒。利用C717R重组慢病毒感染小鼠,使C717R在小鼠组织中表达。经实时荧光定量、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C717R慢病毒包装、蛋白表达以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FN-β的变化。【结果】C717R蛋白在小鼠组织中正常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发现,表达C717R蛋白的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FN-β及IFN-γ分泌水平显著升高。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表达C717R蛋白的小鼠组织证实,C717R、TNF-α、IL-1β、IL-6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蛋白质免疫印迹证实,C717R可诱导小鼠不同组织caspase-1和IL-1β的成熟。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表达C717R蛋白的BALB/c小鼠和对照组和相比,肝脏、心脏、肺脏等器官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对照组更严重。【结论】ASFV的C717R蛋白表达诱导BALB/c小鼠产生炎症应答,为鉴定和阐明C717R蛋白介导的促炎新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任兆强  邢维聪  孙勇  刘菲  林存智 《生物磁学》2014,(23):4471-447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及青岛胸科医院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差异及意义。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8、8.126、8.066、7.221;P=0.000、0.000、0.000、0.00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诊断临界值为201.45 pg/mL、41.91 pg/mL、21.55 pg/mL、33.78 U/L;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3%、93.5%、91.2%、89.1%;特异度分别为91.0%、92.1%、89.9%、90.1%。结论:胸腔积液中IFN-γ、IL-2、TNF-α及ADA的表达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SGL-1 缺失对遗传基因工程小鼠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并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GFBP-6、TNF-α和MIP-1γmRNA 表达水平.方法 用血常规检测方法检测正常C57/BL/6 小鼠和PSGL-1 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PSGL-1 -/-小鼠)的外周血中血常规的差异;其次,提取两种鼠的血液的mRNA,逆转录为cDNA,采用real-time PCR 方法,检测C57 小鼠与PSGL-1 -/-小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TNF-α和MIP-1γmRNA 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C57 小鼠相比,PSGL-1 -/-基因工程小鼠在12 周龄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倡P <0.05)、淋巴细胞(倡倡P <0.01)和白细胞细胞(倡倡倡P <0.001)总数显著增加炎症因子TNF-α以及MIP-1γ表达增加(P <0.05).结论 PSGL-1 的缺失改变了小鼠细胞因子并影响了外周血的血细胞组成,MIP-1γ和TNF-α炎症因子上调,有可能影响了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译丹  王和平 《生命的化学》2023,(12):1886-1895
银屑病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T)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疾病,以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各型细胞因子均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细胞因子中以白介素(interleuk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作用较为重要。各因子相互影响,形成网络状细胞因子通路。其中,肿瘤坏死因子、IFN-γ具有起始炎性反应的作用,通过炎性反应,增加作为银屑病发生发展的核心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表达,同时上调促炎因子[TNF-α、IFN-γ、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引起细胞增殖及分化异常、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等病理性改变,共同构成银屑病患者体内炎性微环境。70%以上的患者会在此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IFN-γ、IL-12及TNF-α在脊柱结核病人血清和病灶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清和病灶中IFN-γ、IL-12及TNF-α的表达水平与脊柱结核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纳入符合标准的脊柱结核病人46例为实验组,椎体骨折病人48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IFN-γ、IL-12、TNF-α的平均浓度;病灶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IFN-γ、IL-12、TNF-α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实验组血清中IFN-γ,IL-12,TNF-α平均浓度分别为26.82±7.81 pg/mL,25.93±12.84pg/mL,68.13±16.24 pg/mL,对照组血清中平均浓度分别为46.89±7.81 pg/mL,49.45±22.38 pg/mL,26.65±10.11 pg/mL;实验组病灶中IFN-γ,IL-12,TNF-α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73±0.076,0.380±0.054,0.306±0.052,对照组病灶中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092±0.024,0.183±0.034,0.180±0.031。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及病灶中IFN-γ、IL-12及TNF-α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病人的血清IFN-γ、IL-12浓度呈低表达,TNF-α浓度呈高表达;脊柱结核病人病灶中IFN-γ、IL-12及TNF-α表达增加;检测脊柱结核病人IFN-γ、IL-12及TNF-α血清水平含量能为其机体免疫力的状态、判断结核病情程度和进展及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质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5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结核中心病灶TGF-β、TNF-α、IFN-γ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TNF-α、IFN-γ、TGF-β及IL-10在结核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P<0.05)。TNF-α和IFN-γ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干酪性病变,TGF-β和IL-10在干酪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病变(P<0.05)。增生性病变中,IFN-γ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低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TNF-α、TGF-β及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干酪性病变中,TNF-α在非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坏死性肉芽肿,TGF-β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IFN-γ和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骨组织细胞数相比,增生性病变与干酪性病变组织的成骨细胞数低,破骨细胞数高(P<0.05)。结论:TGF-β、TNF-α、IFN-γ及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骨质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鼠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及脾和胸腺中CD8+CD12T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方法检测CD8+CD122+T细胞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NF-α,IL-1β,IFN-γ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脑缺血组织中均有CD8+CD122+T胞浸润,且随脑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侧脑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5d和7d组差异显著,与非缺血侧相比,P5d〈0.05,P7d〈0.05;MCAO小鼠脾及胸腺中CD8+CD122+T细胞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经OGD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高,PIFN-γ〈0.01、PTNF-α〈0.001、PIL-1β〈0.01;CD122-blocked组与CD8+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明显增高,PIFN-γ〈0.05、PINF-α〈0.05、PIL-1β〈0.01;CD8+组与HBSS组相比,IFN-γ表达降低,P〈0.05;IL-1β表达有降低的趋势。结论:CD8+CD122可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通过CD122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FN-γ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β-防御素2(HBD-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在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皮肤科确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30例健康对象作为健康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HBD-2、MMP-9、TNF-ɑ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银屑病皮疹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法(PASI)评分的关系。研究发现,病例组患者皮损中HBD-2、MMP-9、TNF-α蛋白光密度值显著的高于健康组皮肤,并且MMP-9指标最大;根据PASI将银屑病患者分组,皮损中HBD-2、MMP-9、TNF-α蛋白光密度值组间比较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银屑病患者皮损中HBD-2、MMP-9、TNF-α蛋白光密度值与PASI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BD-2、MMP-9、TNF-α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判断指标,也为进一步探究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鼠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及脾和胸腺中CD8+CD122+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方法检测CD8+CD122+T细胞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NF-α,IL-1β,IFN-γ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脑缺血组织中均有CD8+CD122+T细胞浸润,且随脑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侧脑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5 d和7 d组差异显著,与非缺血侧相比,P5d0.05,P7d0.05;MCAO小鼠脾及胸腺中CD8+CD122+T细胞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经OGD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高,PIFN-γ0.01、PTNF-α0.001、PIL-1β0.01;CD122-blocked组与CD8+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明显增高,PIFN-γ0.05、PTNF-α0.05、PIL-1β0.01;CD8+组与HBSS组相比,IFN-γ表达降低,P0.05;IL-1β表达有降低的趋势。结论: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通过CD122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FN-γ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和尿酸(UA)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确诊为UC的患者90例(UC组)和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9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UC组按Truelove-Witts病情程度分级标准和Mayo评分分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研究对象STB和U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分析STB和UA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的关系。结果:STB在UC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UC重度患者STB水平低于轻度、中度患者(P<0.05),STB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增加而降低(P<0.05);血清UA、TNF-α、IL-1β和IL-6在UC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增加而升高(P<0.05);STB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UA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和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TB和UA在UC患者中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UC的炎性反应过程,二者均与病情有关,可以用来辅助评估UC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质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5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结核中心病灶TGF-β、TNF-α、IFN-γ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TNF-α、IFN-γ、TGF-β及IL-10在结核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P0.05)。TNF-α和IFN-γ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干酪性病变,TGF-β和IL-10在干酪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病变(P0.05)。增生性病变中,IFN-γ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低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TNF-α、TGF-β及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干酪性病变中,TNF-α在非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坏死性肉芽肿,TGF-β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IFN-γ和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骨组织细胞数相比,增生性病变与干酪性病变组织的成骨细胞数低,破骨细胞数高(P0.05)。结论:TGF-β、TNF-α、IFN-γ及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骨质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LR7通路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Fas-/-MRLlpr/lpr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5周龄MRLlpr/lpr小鼠骨髓提取DC体外培养,以TLR7激活剂咪喹莫特处理48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0、MHCⅡ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结果咪喹莫特处理后,树突状细胞表面抗原提呈相关分子MHCⅡ和CD80分子均降低,分泌的IFN-γ、TNF-α和IL-10均明显增加。结论 TLR7通路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小鼠MRLlpr/lpr小鼠DC抗原呈递能力,具有影响免疫应答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小鼠为模型研究日常烹饪时家庭厨房所产生的PM2.5对于诱发致敏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通过对小鼠肺部6种(TNF-α,IL-1β,IL-6,IL8,IL13,以及IFN-γ,产生炎症相关的基因表达量的检测,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可以明显发现实验组小鼠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4 %鸡蛋清白蛋白与2 %的Al(OH3)共同致敏小鼠,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鼠模型40只,将模型大鼠分别使用低、中、高剂量(0.2、1.0、2.0 g/kg)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孟鲁司特钠进行干预,1次/日连续干预14 d,于干预14 d时采集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注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气管及肺组织,对各组BALF中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嗜酸性粒细胞、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差异开展比较,对各组小鼠肺组织黏膜上皮增生程度评分、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评分、病变总评分差异,以及TLR4、MyD88、p65蛋白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显著降低哮喘模型小鼠BALF中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同时还能够改善小鼠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与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状态,且干预后小鼠肺组织中的TLR4、MyD88、p65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改善小鼠哮喘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够调节TLR4、MyD88、p65蛋白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和免疫反应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正丁酸钠预处理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给小鼠腹腔注射正丁酸钠(500 mg/kg)0.5 h后,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水平;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肝组织HMBG1的表达与释放。结果显示,正丁酸钠预处理能明显降低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1);显著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和IFN-γ的水平(P0.01);显著抑制肝组织HMGB1的表达与释放(P0.05或P0.01)。以上结果提示,正丁酸钠预处理对Con A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产生及抑制HMGB1的表达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单独作用膀胱肿瘤细胞、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后细胞生长情况及各自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0、IFN-γ)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卡介苗治疗膀胱肿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并原代培养大鼠膀胱肿瘤细胞及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别用BCG,普通培养液和细胞培养的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结果: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0的浓度改变有显著差异,而IFN-γ的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BCG可以直接刺激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0)参与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脓毒症小鼠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小鼠分为Sham组、模型(Model)组、BMSCs组、GM-CSF-BMSCs组,每组1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GM-CSF基因表达;记录24 h小鼠尾出血时间;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凝血酶(ATⅢ)、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VCAM1)、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BMSCs比较,Transfection组BMSCs细胞GM-CSF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小鼠血管形态结构有明显的损伤,小鼠尾出血时间、Fib含量、血清IL-10水平和血管内皮组织AT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T、APTT、TT时间、血清IL-6、TNF-α、IL-1水平、凋亡率、血管内皮组织TF、TFPI、VCAM1、PAR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BMSCs组和GM-CSF-BMSCs组小鼠血管形态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小鼠尾出血时间、Fib含量、血清IL-10水平和血管内皮组织AT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T、APTT时间、血清IL-6、TNF-α、IL-1水平、凋亡率、血管内皮组织TF、TFPI、VCAM1、PAR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GM-CSF-BMSCs组各项检测指标优于BMSCs组(P<0.05)。结论:GM-CSF转染的BMSCs可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分离于新疆的球形孢子丝菌临床株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后不同炎症因子分泌表达的特征,初步预测这些炎症因子的功能。方法菌株来源于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将该菌配置成不同浓度的菌悬液(1×10~4个/mL~1×10~7个/mL),刺激小鼠DC(细胞悬浮液浓度1×10~6细胞/mL),分别收集6 h、24 h、48 h、72 h时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免法检测IL-1β、IL-6、IL-4、TNF-α、IFN-γ的含量表达。结果以最低浓度菌液(1×10~4个/mL)刺激DC,被刺激后的DC分泌了IL-1β、IL-6和TNF-α,不同时间点分泌量分别为:IL-1β(6 h:21.26±3.03;24 h:24.04±4.25;48 h:24.90±4.31;72 h:27.29±6.09)、IL-6(6 h:44.38±3.73;24 h:101.72±12.28;48 h:133.10±8.67;72 h:180.38±13.84)、TNF-α(6 h:860.36±20.64;24 h:356.03±11.46;48 h:457.43±17.39;72 h:1454.53±19.46),但是IFN-γ和IL-4未见分泌表达。IL-1β和IL-6分泌水平有随时间和剂量依赖而逐渐增高,但是TNF-α释放量呈现不规律表达。结论 DC参与了球形孢子丝菌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分泌的关键炎症因子是IL-1β、IL-6、和TNF-α,表达量为TNF-α IL-6 IL-1β。其中IL-1β和IL-6分泌表达量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