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色素瘤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在全球内不断上升。尽管近年来靶向治疗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耐药性仍是重大障碍,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通过各种机制参与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为介导黑色素瘤耐药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研究相关机制有助于寻找逆转黑色素瘤耐药的方案。本文就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脂肪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对黑色素瘤靶向治疗耐药性的相关作用机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动物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疾病的相关研究,例如异种移植观察肿瘤转移、抗肿瘤药物高通量筛选和安全性评价,此模型能够使我们更好的认识肿瘤与机体活动的关系。恶性黑色素瘤是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一种恶性肿瘤,致死率高且转移性强,且近年来,患病人数激增且呈年轻化趋势。斑马鱼与人类的黑素细胞发育和功能具有高度的保守型和一致性,同时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和转移涉及到的信号通路在斑马鱼上高度保守,因此斑马鱼是研究黑色素瘤的发病机理和转移的新型常用模型。本文论述最新的斑马鱼模型运用于黑色素瘤疾病机制的研究的相关成果,及利用斑马鱼进行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筛选和研发的现状,最后总结了斑马鱼模型在黑色素瘤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将为黑色素瘤发病发生机制、寻找疾病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恶性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VEGF过度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有关,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VEGF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为以VEGF为靶的抗转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中VEGF-A和VEGF-C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VEGF—A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83.33%(30/36),在色素痣中阳性表达率是15%(3/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05)。VEGF—C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88.9%(32/36),在色素痣中阳性表达率是10%(2/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A和VEGF—C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形态、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但与淋巴结转移和封闭血管环形成有关,VEGF-A和VEGF—C阳性病例淋巴结转移率和封闭血管环出现率显著高于VEGF-A和VEGF-C阴性病例。有统计学意义。对VEGF-A和VEGF-C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状态的关系分析显示,VEGF-A和VEGF-C表达阴性的病例的生存期和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EGF-A和VEGF-C表达阴性的病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A和VEGF-C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结转移、血管形成和生存期相关,这两种蛋白过度表达反映黑色素瘤处于进展状态和预后差,可以作为黑色素瘤诊断、预后和复发预测的指标和靶向治疗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巢蛋白(Nestin)和SOX2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黑色素瘤21例患者(研究组),另选黑色素痣患者21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stin和SOX2,并比较两组Nestin和SOX2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和转移的关系。结果:研究组Nestin和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tin、SOX2阳性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Nestin、SOX2阴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tin、SOX2阳性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与Nestin、SOX2阴性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stin和SOX2表达阳性与恶性黑色素有关,且与恶性黑色素瘤的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5.
黑色素瘤是常见的皮肤肿瘤,它放化疗的效果差,达卡巴嗪仍是目前晚期黑色素瘤化疗药物治疗中公认的金标准,但有效率仅8%~12%左右。现抗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单抗和针对基因突变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增加了治疗的手段并取得了好的疗效。这些药物在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期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有可能对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进行彻底的革命,这为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带来希望,在目前常用的药物中,虽然威罗菲尼和易普利姆玛被用来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但他们都有局限性。威罗菲尼有效应答时间短,而易普利姆玛应答率低。本文就恶性黑色素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未来几年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及新的有效靶点的发现可能会成为黑色素瘤治疗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6.
恶性黑色素瘤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一旦转移致死性极高。上皮–间充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恶性黑色素瘤的侵袭转移、耐药、免疫抑制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多种相关因子,例如: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Twist、Snail、Slug、Zeb1、Zeb2、波形蛋白及mi RNA等参与了EMT过程。该文回顾了EMT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目的在于深入发掘EMT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潜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皮肤肿瘤,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黑素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对黑素瘤的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的正常黑色素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细胞间的转录组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差异倍数及错误率分析测序数据,鉴定出1 436个新的mRNA和4 086个差异表达的已知mRNA。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s参与了149个调控途径, 主要集中在疾病调控、细胞周期调节和环境信息调控方面。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调节细胞增殖、迁移的Pdgf-B、Integrin-β1和Integrin-β5以及调节黑色素颗粒增加的Mitf、Tyr、Tyrp1和Tyrp2在B16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正常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皮肤肿瘤,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黑素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对黑素瘤的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的正常黑色素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细胞间的转录组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差异倍数及错误率分析测序数据,鉴定出1 436个新的mRNA和4 086个差异表达的已知mRNA。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s参与了149个调控途径,主要集中在疾病调控、细胞周期调节和环境信息调控方面。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调节细胞增殖、迁移的Pdgf-B、Integrinβ1和Integrinβ5以及调节黑色素颗粒增加的Mitf、Tyr、Tyrp1和Tyrp2在B16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正常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黑色素瘤具有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死亡率高等特点,而且对常规放射治疗不敏感,因此,提高黑色素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构建了辐射诱导型过表达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2(RAC2)和敲低RAC2的黑色素瘤细胞系,通过测定其辐照后的克隆存活率、γH2AX foci水平、ROS产额以及NADPH氧化酶活性研究了RAC2基因对于黑色素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发现RAC2能通过增强NADPH氧化酶活性和提高ROS产额显著增强黑色素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黑色素细胞是皮肤中的特殊细胞,它产生黑色素,并将其传递给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从而决定皮肤的颜色等,其来源于黑色素母细胞.因此,了解黑色素母细胞如何迁移至靶点,对改善个体肤色以及诊断和治疗黑色素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黑色素母细胞沿神经迁移这一模式的过程和相关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个体肤色改善以及黑色素瘤术后复发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近年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肿瘤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表观遗传如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组蛋白修饰(histonemodification)、染色质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及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等改变在人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阐明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已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人类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所特异的表观遗传改变:CpG岛的异常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染色质重塑以及microRNA在黑色素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并对应用表观遗传修饰治疗人类黑色素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与根特大学(UGent)研究人员合作,来自鲁汶大学(KU Leuven)的VIB科学家们揭示了恶性黑色素瘤与非编码RNA基因SAMMSON之间不同寻常的联系。SAMMSON基因会在人类恶性黑色素瘤中特异性表达,而且引人注目的是,这种凶险皮肤癌的生长高度依赖于这种基因。研究结论可能为改进诊断工具和皮肤癌的治疗铺平道路。这项最新发表于《Nature》期刊的研究由  相似文献   

13.
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通过遗传与非遗传两种途径产生的分子靶向药物耐药性是临床治疗失败和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低毒高效、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优势,能为调控黑色素瘤耐药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诸多中药单体可以调控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遗传与非遗传耐药机制,如调节胞内异常信号通路、干预细胞表型转换、抑制代谢重编程和调节表观遗传变化等,进而阻止黑色素瘤耐药的发生和发展。该文对中药单体通过调控遗传与非遗传机制抑制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耐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中药逆转黑色素瘤耐药提供理论支撑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度恶性肿瘤如肝癌或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即使手术治疗,仍然有相当多的病人预后不好,或发生转移。本文研究了自行合成的4-氨基苯酚维甲酰胺(4-HPR),一种维甲酸的衍生物,通过观察对肝癌细胞和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发现该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肝癌细胞迁移能力,7721-k3肝癌细胞的迁移细胞数从对照组的201(27.2,经过6h的作用后即下降到58±5.03(p<0.05,n=4);黑色素瘤细胞则从302±30.1下降到254±25.04(p<0.05,n=4);侵润能力也显著下降,7721-k3细胞穿过人工模拟基底膜的细胞数从对照组的27±13.1下降到11.2±3.3,黑色素瘤细胞则从67.5±10.1下降到24.3±3.2(p<0.05,n=3)。而且发现3μmol/L 4-HPR作用B16黑色素瘤细胞48h可诱导37.11±0.94%细胞的调亡,与相同微克分子浓度的维甲酸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但是不能显著诱导7721-k3细胞凋亡。4-HPR诱导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利用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有关的乳糖基神经酰胺磺酰基转移酶(CST)基因,转染B16细胞使之高表达以后,可以部分抑制这些细胞对4-HPR诱导凋亡的敏感性,但是不能完全抑制。4-HPR是目前已知毒副作用最小的维生素A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或肝癌治疗的一个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一篇发表在《PLOS Medicine》杂志上的文章,有三种药物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但它们不太可能会增加患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来自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男性服用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等药物只会轻微增加病人患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这似乎可以解释为是由于晒太阳太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皮肤镜的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良性肿瘤等疾病的临床随访和术前诊断。皮肤真菌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真菌镜检及培养等检查,费时、操作要求高且阳性率低。而皮肤镜操作简单,耗时短,与真菌学检查互补,可作为辅助诊断皮肤真菌性疾病的有效工具,提高诊断准确性。本文就皮肤镜在皮肤真菌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皮肤黑色素瘤在全世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对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研究,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最近,转基因鼠的技术突破,导致了可以建立鼠皮肤黑色素瘤模型的可能。目前,还没有对皮下黑色素瘤的生长进行定量研究的报告。我们首次应用一种被称为超声背向散射显微镜(UBM)的影像学方法,以轴向30μm和横向60μm的空间分辨率对鼠早期黑色素进行影像研究。从最早期的检测,鼠的B16F10黑色素瘤已经成像,直到几天后,它们的径长到2-5mm。用UBM测量黑色素瘤与肿瘤组织的病理检查有极好的吻合性。用UBM测量的黑色素瘤的高、宽相对的rms的误差分别是8.7%和4.2%,早期黑色素瘤的平均增加是0.37±0.06mm/天。影像图的三维显示获得黑色素瘤的体积,由计算机测得其大小,并与肿瘤进行比较。用假设的肿瘤的椭圆模型,用UBM测量的体积的相对误差小于17%。这些结果表明,用鼠的皮肤模型进行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研究是有益的,有助于用高频超声图像进行皮肤黑色素瘤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恶性黑色素瘤家系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进行家系调研和家系图谱绘制,并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共33人,确诊黑色素瘤患者10例,死亡2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36岁。结论:中国汉族人群黑色素瘤家系具有发病年龄较轻,其中发病年纪越小其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而且黑色素瘤的高侵袭性同样具有明显家族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19.
咖啡可能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不仅对大肠癌、肝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对膀胱癌、恶性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的效果。咖啡的摄入量、种类和其中的化合物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咖啡对癌症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小干扰RNA(Ang2-siRNA)对裸鼠移植性恶性黑色素瘤血管形成及其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恶性黑色素肿瘤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在体内使用pNL-EGFP—Ang2-siRNA慢病毒干扰裸鼠移植性恶性黑色素瘤Ang2基因的表达,观察统计各组肿瘤(空白组、空载组、实验组)生长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Ang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CD34单克隆抗体作为血管内皮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表达,以评价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成功建立了恶性黑色素瘤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实验组肿瘤Ang2基因mRNA水平、微血管密度、肿瘤体积显著小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0.01),空白组和空载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L—EGFP—Ang2-siRNA慢病毒能沉默Ang2的表达,显著抑制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的生长,可能为临床恶性黑色素肿瘤的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