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居的个体能够更好的躲避天敌的捕食,增强与同种其它种群的资源竞争,增加生殖机会与生殖成功率,使信息在个体之间顺畅的交流等。但是群内个体又会在有限的资源下产生群内的个体竞争,从而引起动物群的分裂,失去群居的利益。为了保持动物群的聚合力,当动物群内出现冲突时,需要在群内个体间形成协调各种冲突以及在群内达成共识的机制。依据动物社群组成的不同,领导力机制和自组织机制是协调群内冲突,形成一致决策和联合决策的两种主要机制。从行为生态学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动物群内共同决策的类型,群内冲突的协调机制,共同决策的制定过程,比较了信息因素与利益因素在共同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旨在藉此推进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展, 为群居动物社会与行为生态学研究者启发思路,并为保护群居濒危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个体的生长是其适合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个体水平上非破坏性地测量草本植物的生长速度非常困难。本研究基于准确的非破坏性地面生物量估算方法,旨在评估某些物种的个体相对生长速率,识别其环境驱动因子,并检验其对群落模式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三个具体的科学问题:(1)环境条件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个体植物生长在不同样地间的差异;(2)在相同样地内和不同样地间,植物个体生长的种内差异有多大,以及(3)相同样地内,平均每个物种的个体生长相较于整个植被的优势/劣势,与群落水平的物种等级是否有关?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在法国中央高地沿古气候梯度的18 个永久草地内监测了4种常见的多年生植物的个体生长。我们测量了土壤性质、资源水平和气象参数,以表征样地的环境条件。这使我们能够评估环境条件对个体生长的影响,以及在相同和不同样地之间个体间生长变异的相对程度。我们通过植物学调查确定了每个样地内四个物种的等级,以评估物种平均个体生长相对于整个群落的优势劣势与物种在群落中的等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条件解释了个体生长变异性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这部分变异在物种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光照有效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降雨量和潜在的蒸散量,而土壤性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小。我们的结果进一步强调了相同样地内个体间生长变异的程度是中到高,而且物种等级与物种平均个体生长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四种一年生荒漠植物构件形态与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然  陶冶  常顺利 《生态学杂志》2015,34(3):648-655
1年生草本植物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夏秋季节草本层片的主要组成部分。选择4种藜科1年生草本植物(刺沙蓬、沙蓬、角果藜和对节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各物种构件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以及它们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沙蓬个体最大,其次为刺沙蓬,角果藜和对节刺个体最小;对节刺具有最大的根冠比(R/S),其次是刺沙蓬,沙蓬和角果藜R/S最小。4种植物构件形态与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强烈的协同变化趋势。R/S与绝大部分指标间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随个体增大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小。4种植物各构件形态、地上及地下生物量间大部分呈指数1.0的异速生长关系,但各物种间的异速生长指数绝大部分无显著差异且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研究表明:尽管物种不同、个体大小迥异,但4种1年生植物构件特征间多具有相同的生长速率和协同变化特征,体现了1年生植物这一生活型内的不同物种对干旱荒漠环境的趋同适应。  相似文献   

4.
邱东  张静  吴楠  陶冶 《植物研究》2019,39(6):835-845
植物性状是植物对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综合反映。目前对苔藓植物个体水平功能性状的研究较为匮乏。以安徽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布的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雌株为例,在其孢子体成熟期测定地上部分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系统分析了植株性状变异特征、异速生长关系及协变(整合)格局。结果表明,东亚小金发藓配子体形态性状变异性高于孢子体,且二者生物量变异系数最大。孢子体高度是配子体的2倍,但其生物量仅占地上部分的23%。孢子体和配子体功能性状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形态性状(Y)与生物量(X)之间多为指数<1.0异速生长关系,而孢子体和配子体生物量之间为等速生长关系(指数为1.135±0.158)。孢子体生物量分配比例随个体增大而显著减小,体现出显著的负的个体大小依赖。主成分分析表明,东亚小金发藓孢子体和配子体主要个体性状具有不同的协变方向(即两个不同的性状群),其中孢子体生物量是两类性状群的关键结点。综合来看,东亚小金发藓个体性状间具有与维管植物相似的协变关系。  相似文献   

5.
植物代谢速率与个体生物量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的各项生理生态功能(例如,呼吸、生长和繁殖)都与个体生物量成异速生长关系。West, Brown及Enquist基于分形网络结构理论所提出的WBE模型认为:植物的代谢(呼吸)速率正比于个体生物量的3/4次幂。然而,恒定的“3/4异速生长指数”与实测数据、植物生理生态学等研究之间存在矛盾,引发激烈的争论。论文分析了不同回归方法对代谢指数的影响,重点对植物代谢速率与个体生物量异速生长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得出了植物代谢指数在小个体时接近1.0,并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系统减小,且其密切依赖于氮含量的调控的结论。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代谢速率个体生物量关系需要解决的一些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在浩瀚的地球上,生活着这样一群原生生物: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造,既像动物又像植物,传统的系统分类学将其归位于植物与真菌之间,属于菌物的一种,现在将其归类为原生动物。它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普普通通的单细胞生物,有时候却可以长成真正的"外星物种"形式,生长到3平方米那么大。特别是它们中的一部分种类,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居然可以生成多细胞体。这种古老、怪异、行为复杂的神秘生物类群就是黏  相似文献   

7.
非人灵长类社会等级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等级结构在群居生活种类中普遍存在,在非人灵长类尤为突出。该主要对近年来有关灵长类等级现象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述,认为等级现象与个体的年龄、性别、母亲的顺位以及呆在群内时间长短等自身因素相关,也反映在个体之间的攻击、理毛、爬跨和近距等社会交往行为中。等级结构在不同动物中又不尽相同,故研究中需要对具体物种做具体分析。等级现象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而且对动物个体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进化选择压力下,灵长类动物大多数群居生活,群体中的动物个体也面临来自群内成员强度不一的社会压力,压力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通常用其体内的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来衡量。季节性繁殖的黄山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群体内的个体有严格的社会等级,是研究等级顺位与社会压力水平之间关系的理想研究对象。我们采集13只野生短尾猴雄性个体的新鲜粪便样品,并测定其皮质醇水平。本研究发现,雄性短尾猴的粪便皮质醇水平表现为交配季节显著高于非交配季节。在交配季节,中等顺位雄性个体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高顺位个体和低顺位个体,而在非交配季节3种等级类型的雄性个体之间则无显著差异。本研究首次测定了野生短尾猴的粪便皮质醇含量,并分析了季节、等级顺位对粪便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祖石 《昆虫知识》2006,43(1):122-122
群种群遗传模型认为建群和扩散是不同的行为。然而,建群和扩散是否真正反映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是不清楚的。一个检测这个假设的可能是在严格的雌性个体恋家的物种中估计常染色体和线粒体的遗传结构模式,例如群居繁殖的Bechstein蝙蝠。在这个物种中,线粒体DNA只能当雌性个体建立新的群体的时候才能扩散,常染色体只能在雌性个体与出生于外群的单独生活的雄性个体交配的情况下在群体间传播。  相似文献   

10.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竹笋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睿  维.  MJA 《植物生态学报》1997,21(1):53-59
 本文从克隆植物生长的调节与适应的角度,研究了毛竹竹笋群的时空动态。竹笋的单位面积产量及个体大小在年际之间变化很大。环境有利的年份出土的竹笋要比条件恶劣的年份多得多、高得多、壮得多。而且,自始至终较早的同生群的竹笋总比较晚的同生群的要高得多、壮得多。较早的同生群的竹笋刚出土时要经历一段生长缓慢的时期,而较晚的同生群的竹笋一出土生长就十分迅速。不管竹笋何时出土,它们几乎都同时进入最快生长期。竹笋高度日增量最快时可达每天100cm左右。本文解释了亚热带竹子在春季不同时间出土的竹笋为何及如何几乎同时抵达林冠顶部。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竹林经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区间植物区系亲缘关系研究方法问题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谱)中各类型所占百分比的类似性不能实质性反映各地区间植物区系的亲缘,因为亲缘关系疏远的不同分类群(属)可以有同样的分布区类型。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的类似性只反映了不同地区植物区系各地理成分的比例关系的类似性,并非直接的亲缘关系。地区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应是指它们的分类群的类似性,即血缘或共同起源关系,通常是由它们共有的植物科、属、种相似性系数,特别是其共特有分类群相似系数来反映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交配系统了解植物生殖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花粉或者种子——来传递它们的基因 (即适合度 )。雌雄同体的植物不仅可以依靠种子生产获得雌性适合度 ,而且还可以依靠花粉途径获得雄性适合度。从种群角度看 ,这两个途径完全是均等的 ,在重要性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每个二倍体生物都只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对于一个繁育种群来说 ,通过种子途径传递的基因与通过花粉途径传递的基因在数量上必然是相等的 ,虽然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早期的植物学家几乎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种子生产上 ,基本上忽略了植物个体的雄性适合度组分 ,似乎…  相似文献   

13.
对生长,分化和发育概念含义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长、分化和发育这几个名词,现已在生物科学中广泛地使用,但是在不同的作者和著作中,它们所包含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就植物生理学方面来讲,目前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种认为生长、分化和发育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由吴相钰等编的《植物学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分册》中就是这样规定的:“生长(growth)是由于原生质的增加,引起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以及新器官的形成和分化”。“分化(differentiation)即特异化”,“是植物体各部分存在异质性的现  相似文献   

14.
泽米铁科三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光镜下观察了泽米铁科分属于3个属的3种植物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差异显著,一定程度上证实了3属是自然的分类群。在鳞秕泽米铁(Zamia furfuracea)中发现了气孔簇。本文还对3种植物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为了充分利用阳光、地力,往往在一块地里种上几种作物。然而,如果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事与愿违。其结果不是一方受害,就是两败俱伤。因此,我们应合理搭配,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提高作物产量。合理调节植物种间竞争夺高产自然界对同一生境内生长的植物所提供的生活条件(包括空间)是有限的,生长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王满堂  赵志刚  周显辉  程栋梁 《广西植物》2018,38(10):1391-1398
生物量分配影响植物生长和繁殖,是植物生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了解植物生活史性状对放牧的响应,该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毒杂草展毛翠雀为对象,分析了放牧干扰对展毛翠雀的花期繁殖分配和性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著降低了展毛翠雀的总生物量、个体大小和繁殖投入; 放牧未改变展毛翠雀的营养部分与繁殖部分的等速生长关系,但显著增加了繁殖部分的生物量分配和总花数; 展毛翠雀的个体大小与总花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性分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毛翠雀的总花数与单花大小、单花的花瓣比例均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表明总花数与单花大小之间、总花数与单花的花瓣比例之间均存在权衡。因此,在放牧条件下,展毛翠雀的繁殖分配和性分配均表现出显著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7.
荫生鼠尾草的雄蕊变异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薇  穆彬  徐丹  刘宁 《生命世界》2004,(1):34-35
为适应昆虫传粉的鼠尾草属植物,在其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它们的雄蕊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杠杆结构,这已是人们早就知晓的事实。生长在北京郊区小龙门地区的荫生鼠尾草(Salivio umbratica),它与其他鼠尾草属植物一样,在雄蕊结构上与传粉的昆虫之间相互形成了巧妙的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昆虫传粉的鼠尾草属植物,在其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它们的雄蕊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杠杆结构,这已是人们早就知晓的事实。生长在北京郊区小龙门地区的荫生鼠尾草(Salvio umbratica),它与其他鼠尾草属植物一样,在雄蕊结构上与传粉的昆虫之间相互形成了巧妙的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正持续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异速生长关系被认为是生物界中的一种普遍规律, 但我们对于气候变暖如何影响植物异速生长特征所知甚少。该文采用开顶式增温小室对野外自然生境进行模拟增温的方法, 研究了气候变暖对江西武功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异速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野古草和芒的大多数形态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生长关系和异速生长关系, 气候变暖强化了两种禾本科植物大多数形态特征之间的异速生长, 或改变了其原有的生长关系。气候变暖还导致野古草和芒的基部茎粗与其高度、穗长间由原有的等速生长关系转变为异速生长关系; 野古草基部茎粗与小穗数间的异速生长随着温度升高而趋于增强。气候变暖导致野古草个体高度与其叶片长度的异速生长关系转变为等速生长关系, 而芒有相反表现。同时, 增温促进了野古草株高及叶鞘长的生长, 较强增温则改变了芒株高和叶鞘长之间的生长关系; 野古草和芒的叶片形态特征之间几乎都表现为类似的异速生长关系, 增温对其异速生长指数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不同植物和植物构件具有差异性影响, 这种差异性往往与植物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多胺与植物激素(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多胺与植物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及乙烯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花芽分化、抗逆性及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