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Anitracker系列国产追踪器GSM动物追踪器基本型/功能型/增强型/超级型/旗舰型/国际版体积较国际同类型产品更小。功能:定位与数据传输、死亡报警机制(即掉落报警机制)、陀螺仪功能(可测定动物运动方向及速度)、摄像头和MIC phone功能、FOTA升级功能、系统还原(一键还原)功能以及全球定位功能。重量:20~35g VHF动物追踪器属于无线测向,平原有效距离20 km,山区有效距离10 km。极大地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在-10~50℃内保证频率准确度与灵敏度,属于工业级产品。重量:1.5~35g  相似文献   

2.
<正>双模追踪器天津市浙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Tianjin Blueoceanix Technology co.,LTD)独立自主研发生产的双模追踪器,通过GPS或LBS定位后将数据信息传送至客户端,电子地图上显示动物坐标等信息,支持数据下载,轨迹回放,设备默认为LBS定位,在搜索不到基站信号的情况下自动启动GPS定位模式,保证设备定位数据的即时性及稳定性。特点在于重量轻,体积小,双模转换,高效节能,具有防水、防震、耐高温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市浙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Anit-G2001卫星追踪器在动物追踪领域又获新进展。以下是该设备在1号黑颈鹤迁飞过程中捕捉到的定位信息,所有数据均真实可靠。目前该系列产品数据传回率非常高,为广大科研人员及动物保护人士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正>双模卫星追踪器产品特点重量轻,体积小;防水、防震、耐高温特性,外壳坚固可有效抵抗禽类破坏;存储GPS定位数据;双模转换(设备在城区内默认为LBS定位,出离城区后,自动切换至GPS);支持夜间工作;支持网页查询;支持轨迹回放  相似文献   

5.
安静  梁涛  周彤  郑鹏  时磊 《四川动物》2020,39(1):41-4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追踪技术也得到改进,基于GPS的动物追踪器功能强大且定位精准。但对体型较小、形态及行为特殊的夜行性刺猬,如何解决设备背负及个体标记至关重要。本研究设计了一款用于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的GPS背包,该背包由1个GPS追踪器和人工缝制的布袋组成,用万能胶水将布袋固定到大耳猬背部,便于安放和更换GPS追踪器。2019年4月28日-5月3日追踪大耳猬17只、重捕15只,共获得有效GPS数据位点3226个,追踪期间没有发现背包对大耳猬的正常活动、进出洞穴和体质量变化等有不利影响。此外还改进了个体标记方法。该背包设计及个体标记方法是一种简便且经济的短期监测大耳猬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奇  刘振  蒋学龙  施鹏 《遗传》2021,(7):626-628
回声定位(echolocation)是指动物通过发出声波和接收回声来获得空间环境信息,进而实现目标定位、躲避障碍物、导航、觅食等活动的一种定向行为[1,2].回声定位作为一种特殊的感觉系统,能够帮助动物在视觉无效或低效的环境下提高生存适合度,因此是动物的一种适应性的复杂性状.自1942年通过严格的实验方法首次证实蝙蝠具...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七星列岛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鱼类群落现状, 于2014年秋季(11月)和2015年春季(5月)进行底拖网调查。利用生态位测度、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等级聚类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功能群组成及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鱼类可划分为浮游生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和杂食性6个功能群。浮游生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和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功能群是秋季优势功能群, 浮游生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和杂食性是春季优势功能群。秋季, 主要鱼类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28-3.84, 其中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六指马鲅(Polydactylus sexfilis)、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尖头黄鳍牙鱼或(Chrysochir aureus)和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的生态位宽度值较高; 春季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36-3.16, 其中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刺鲳(Psenopsis anomala)、龙头鱼和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的生态位宽度值较高。秋季, 主要鱼类生态位重叠值在0-0.94之间波动; 春季, 主要鱼类生态位重叠值在0-0.92之间波动。以丰度数据平方根为基础, 利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等级聚类分析, 主要鱼类秋季可以分为4组, 而春季可以分为3组。上述结果表明, 保护区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较好。  相似文献   

8.
新疆天山雪莲(Sasussured involucrata)具有较高的极端低温耐受特性,为低温耐受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模式植物。新疆天山雪莲转录组注解知识库(http://www.shengtingbiology.com/Saussurea KBase/index.jsp)是基于网络数据资源的综合性数据库,由html、Perl、Perl CGI/DBD/DBI、Java和Java Script编程所设计的前端界面和用于数据存取、注释及管理的后端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rel SQL构成。知识库包含基因组数据、转录组原始数据、质量控制数据、GC含量、功能基因序列及注释、功能基因代谢通路、功能基因的注释统计、雪莲与其它物种的转录组或基因组比较分析数据和生物分析软件包等资源。该数据库不仅有利于低温功能基因组学及低温耐受机制研究,而且为冷耐受性状物种的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平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运鹏  于黎 《遗传》2015,37(1):25-33
作为哺乳动物第二大目的翼手目(Chiroptera;俗称蝙蝠)在飞行能力、回声定位与听觉系统、食性、冬眠、免疫防御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显著而独特的适应性进化,是研究生物对环境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的热点模型之一。文章综述了翼手目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基因组水平上开展的相关研究,显示出更为复杂的分子进化模式和功能分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翼手目物种基因组数据的产生,将有望揭示新的进化机制,并为后续的功能实验奠定基础,促进人们对翼手目这一类群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为系统认识动物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主动行为及其选择有利生存条件,乃是借助于动物的空间定向(定位)机制来实现的。各类动物借助于不同的定向机制识别其空间位置与移动方向,如感官的生理机能、“记忆力”、电与电磁感应等等均可能作为定向机制。  相似文献   

11.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ADF/cofilin)是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植物细胞中,ADF/cofilin通过与肌动蛋白相结合,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外界刺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此对各种动态生命活动进行调控。该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ADF/cofilin家族的序列结构特征及定位,与肌动蛋白的互作机制、促进细胞生长、抗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能力等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磷酸化作用、环境pH、PIP2对其功能影响的调控模式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为ADF/cofilin新的抗逆功能机制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骨形态发生蛋白1(BMP1)是一类属于虾红素家族的金属蛋白酶,它在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以及调控TGFβ信号通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MP1基因在动物卵泡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表达,并以某种形式参与了动物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开展对BMP1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基因角度进一步阐明动物卵泡的形成和胚胎发育的机制,对医学和畜牧业等领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着重从BMP1基因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功能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大型底栖动物根据食性可分为浮游生物食者(planktophagous, Pl)、植食者(phytophagous, Ph)、肉食者(carnivorous, C)、杂食者(omnivorous, O)和碎屑食者(detritivorous, D)五个功能群。本文根据2007-2008年度和2013-2014年度在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2种生境调查获得的各4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 分析了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生境差异、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2007-2008年度采集到26种大型底栖动物, 低于2013-2014年度的36种。无论是2007-2008年度还是2013-2014年度, 茳芏、海桑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均以植食者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最高, 碎屑食者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最低。生境比较得出, 茳芏生境大型底栖动物浮游生物食者(Pl)的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均高于海桑生境。年度比较得出, 在茳芏和海桑生境, 2013-2014年度浮游生物食者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2007-2008年度, 这是因为2013-2014年度采集到红树蚬(Gelonia coaxans)和彩虹明樱蛤(Morerlla iridescens)等, 而2007-2008年度没有采集到。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的精心呵护下,今年接受救助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已具备放归条件。2014年12月12日,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将东方白鹳送往江西鄱阳湖进行野外放飞。为观测东方白鹳放飞后的生存状况,工作人员在东方白鹳身上配戴了天津市浙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Tianjin Blueoceanix Technology co.,LTD)自主研发的ANIT-G1001型卫星追踪器,该设备每天能够传送8~20个点(阳光下即能工作),已获得国家专利(ZL 2014 2 0548444.4)。目前此设备已从江西鄱阳湖返回定位信息。天津电视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ETN)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CIA)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n=10):(1)对照组;(2)生理盐水治疗组(NS组);(3)(0.5 mg/kg)依那西普治疗组(ETN组)。其中(2)和(3)组的鼠在炎症分值达到两分及以上时随机分组开始治疗。药物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导Wistar大鼠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周测量足趾容积和体重,治疗4周后处死,ELISA检测血清TNFα、Ang-1、IL-1β、IL-6、IL-8水平;取足趾部位肌肉提取胞浆和胞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NF-κB含量及其亚细胞定位。结果:依那西普治疗组较之生理盐水治疗组能显著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症状、降低TNFα以及下游炎症因子水平(P0.05);能抑制炎症状况下NF-κB的核内定位增加、胞浆定位减少的状况。结论:依那西普可通过抑制TNFα/NF-κB信号通路缓解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与人类社会生态高度融合,已成为人类解析认知进化理论、进行比较认知研究、开展人类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的一种自然模型动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一种非侵入式、安全的能反映生物体大脑神经活动时空分布的神经影像学技术,近年来被应用于家犬行为认知特征神经机制的研究。本文简介了fMRI技术;概述了部分研究者使用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实验范式对家犬大脑开展fMRI,定位不同实验范式下被激活的大脑功能区,从而揭示家犬认知的神经机制;总结了fMRI技术在犬认知研究中技术和方法上的挑战。以期为国内开展家犬等动物认知研究者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PIWI(P-element-induced wimpy testis)蛋白在动物生殖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为动物生殖细胞发育分化所必需。piRNA(PIWI-interacting RNAs)是最近在动物生殖系细胞中发现的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这类小RNA特异性地与PIWI家族蛋白相互作用。PIWI/piRNA"机器"通过沉默转座元件和调控编码mRNA等方式在动物生殖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PIWI/piRNA"机器"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对近期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相似文献   

18.
莱州湾鱼类群落同功能种团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11年5月、8月、10月和12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莱州湾海域鱼类同功能种团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全年调查共渔获鱼类49种,全部为硬骨鱼类。根据鱼类的摄食习性,调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杂食性种团和碎屑食性种团共7个同功能种团,其中底栖动物食性种团种类数最多(14种),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次之(12种)。碎屑食性种团生物量在全年处于第一优势地位,占32.8%;其次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占31.6%;再次为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种团,占25.0%。同功能种团多样性(HFD)和种类多样性(Hs)季节变化趋势相同,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冬季达到最低值;两者关系使用指数方程拟合效果最佳。浮游动物食性种团平均营养级为3.71、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食性种团为3.83、底栖动物食性种团为3.43、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种团为3.75、游泳动物食性种团为3.86、杂食性种团为3.73、碎屑食性种团为3.34。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调查结果相比,目前莱州湾碎屑食性种团比例明显上升,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比例大幅下;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和游泳动物食性种团的平均营养级明显下降,碎屑食性种团平均营养级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9.
草食动物采食对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是放牧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该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的长期放牧控制实验为平台, 从既有草地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偏食性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荒漠草地植物多样性对草食动物采食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 1)荒漠草地植物对草食动物采食呈现4种响应模式: 放牧“隐没种”、放牧“敏感种”、放牧“无感种”、“绝对优势种”; 2)在群落尺度上, 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 与不放牧小区相比, 重度放牧(HG)与适度放牧(MG)小区植物多样性均下降, 且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功能群多样性, 灌木半灌木这一功能群内物种多样性对放牧干扰较敏感; 3)在草地既有植物的基础上, 以不放牧小区为参考系, 草食动物对植物功能群偏食性的排序为: 一二年生草本(AB) >多年生杂类草(PF) >灌木半灌木(SS) >多年生禾草(PG), 且偏食性物种主要分布于AB和PF中; 4)植物多样性与动物偏食性基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  相似文献   

20.
SPL(SQUAMOSA-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是植物特有的基因家族,在花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以桂花全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对SPL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花组织中较高表达的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亚细胞定位及酵母自激活验证,为解析SPL基因参与调控桂花花朵开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提供基因资源。结果显示:(1)共鉴定出29个桂花SPL基因家族成员,它们均具有SBP结构域,且不均匀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2)与拟南芥构建系统进化树,聚类可分为8大亚群,同亚群的OfSPL基因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结构。(3)RNA-seq数据分析表明,OfSPL9/10/17/19/21/27/28整体FPKM值较高,在花组织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qRT-PCR分析表明,OfSPL10/21在花朵开放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4)亚细胞定位和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显示,OfSPL10/21编码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上,不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研究推测,OfSPL10/21可能参与调控桂花花色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