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林川  王红宁 《病毒学报》1997,13(4):365-368
用RT-PCR方法获取了禽传染性支气管病毒标准毒株M41,H52,A5968和国内分离株D41,F,G的S1基因,对它们做RFLF分析,发现D41,F株属于马萨诸塞血清型,G株为变异株。对用RT-PCR和RFLP来区分IBV的分型方法的应用理论和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分离及其S1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对山东省泰安地区某蛋鸡场产蛋下降鸡群发生的临床症状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无菌采集气管、肺脏、肾脏等组织,接种SPF鸡胚,经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证实,我们鉴定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病毒中和试验表明,该病毒为一株变异毒株,使用国外针对IBV793/B血清型发表的血清型特异性引物经RTPCR方法获得了该毒株的免疫原基因S1基因,初步确定该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毒株为793/B血清型。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分离及其S1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对山东省泰安地区某蛋鸡场产蛋下降鸡群发生的临床症状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无菌采集气管、肺脏、肾脏等组织,接种SPF鸡胚,经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证实,我们鉴定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病毒中和试验表明,该病毒为一株变异毒株,使用国外针对IBV 793/B血清型发表的血清型特异性引物经RT-PCR方法获得了该毒株的免疫原基因S1基因,初步确定该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毒株为793/B血清型.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采集病死鸡肾脏为材料,通过接种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进行病毒的分离和传代,分离到1株病毒(FX),敏感鸡人工感染后出现呼吸症状,剖检病鸡时大我鸡肾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病毒能死鸡胚和产生侏儒胚;病毒能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中增殖,病毒经电镜观察,其大小在80-120nm之间,囊膜外有纤,病毒经IBV单抗ELISA检测呈强阳性反应。研究结果初步表明,FX毒株为肾型IBV。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RNA干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短的双链RNA(siRNA)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增殖的干扰作用,利用软件设计siRNA 1280个,75%位于Pol基因内.通过同源比较和保守性分析,筛选到针对Pol、M、N基因的12个siRNA(每个基因3~4个)作为后选目的片段,分别在Vero细胞、9日龄SPF鸡胚上进行基因干扰试验.结果,来自Pol、N靶序列的2个siRNA在Vero细胞上及鸡胚上均对IBV增殖产生明显的干扰作用,并与siRNA剂量有一定相关性,依赖于与mRNA互补的负链siRNA存在.本研究首次证实IBV增殖过程中存在siRNA干扰现象,为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控制IBV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RNA干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短的双链RNA(siRNA)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增殖的干扰作用,利用软件设计siRNA1280个,75%位于Pol基因内。通过同源比较和保守性分析,筛选到针对Pol、M、N基因的12个siRNA(每个基因3~4个)作为后选目的片段,分别在Vero细胞、9日龄SPF鸡胚上进行基因干扰试验。结果,来自Pol、N靶序列的2个siRNA在Vero细胞上及鸡胚上均对IBV增殖产生明显的干扰作用,并与siRNA剂量有一定相关性,依赖于与mRNA互补的负链siRNA存在。本研究首次证实IBV增殖过程中存在siRNA干扰现象,为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控制IBV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弄清楚2009年7月某种番鸭养殖场产蛋高峰期番鸭产蛋率、孵化率降低,蛋质量下降的原因,选择无呼吸道症状,死亡率低,剖检可见卵巢肿大充血的番鸭。为确诊该病例,进行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取病番鸭卵巢组织,通过鸡胚接种实验、脂溶剂敏感实验、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干扰试验、电镜观察和动物接种实验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接种鸡胚可导致侏儒胚,该毒株对于脂溶剂敏感,胰酶处理后具血凝性,可干扰NDV复制,电镜下可见典型冠状病毒形态,接种雏鸡可致呼吸道症状,针对N基因部分序列的扩增与分析可见该毒株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参考毒株相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4.7%~99%,鉴定所分离毒株PTFY株为IBV,证实IBV对番鸭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引物PCR技术从具有腹泻、呼吸道症状及肾脏病变的肉鸡及无明显症状但生长迟缓的鸭体内获得一段长1171bp的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后将序列用网上的BLAST软件和DNASTAR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序列与IBV主要参考毒株的同源率为82.0%-94.4%,与国内主要毒株CK/CH/LGD/04III、CK/CH/LGD/04II、chicken/JS/YZ07/2008、CK/CH/LSC/99I、SAIBK的同源率较高,达92.4%-94.4%,与国外毒株M41、H120、Beaudette、IBV4/91的同源性较低达85.2%-87.9%,从而确定所分离毒株ZZ2004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IBV S2基因序列,自行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扩增SD/97/02株S2基因的上游1100bp部分和下游的900bp部分,两段序列拼接后包含了S2全基因的序列。将此两段分别克隆入pGEM T-easy载体,测序后将序列用分析软件DNASTAR和网上的BLAS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2基因比S1基因相对来说更保守,位于氨基酸第560-600位很有是与囊膜锚着的部位,而S2与S1的交界处以HRRRR为特征,这不同地常规的RRF/SRR。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传染性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分离株CK/CH/SD09/005的分子特征,以进一步丰富国内IBV的分子流行病学信息。本研究设计了25对引物对其全基因组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与参考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S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K/CH/SD09/005基因组为27 691bp(不包括5′端Cap和3′端Poly A)。全基因组同源性比对发现,CK/CH/SD09/005仅与GenBank中广西2009年分离株GX-NN09032各基因高度同源(97%~99%)。除GX-NN09032外,CK/CH/SD09/005基因组5′端复制酶基因(Gene 1)和3′端非转录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与2个QX基因型参考株ck/CH/LDL/091022和SDIB821/2012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和98%,但是3′端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基因(S-3a-3b-3c/E-M-5a-5b-N)与这两个毒株同源性较低,仅为72%~90%。其ORF3c/E、5a、5b和N分别与韩国分离株1011、国内分离株CK/CH/LXJ/02I、DK/CH/HN/ZZ2004和YX10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96%、99%和96%,而其ORF3a、3b和M与参考株同源性均低于90%。S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发现,CK/CH/SD09/005和国内外39个参考株形成7个进化分支(基因型),CK/CH/SD09/005和2007以来几个分离株属于基因Ⅳ型,与其它6个基因型参考株S1和S2基因同源性为66%~69%和72%~81%,S1基因不仅表现广泛性点突变,而且有多处碱基插入和缺失,S2仅表现点突变。本研究结果表明CK/CH/SD09/005是一个变异株,可能是QX基因型IBV流行株与其它毒株重组进化而来,此外还涉及基因突变、插入和缺失等多种变异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SPF鸡四种垂直传播病毒的检测应用。方法采集60份SPF鸡及70份普通鸡群蛋清、泄殖腔试子样品,提取样品核酸,分别进行ARV、REV、CAV、ALV四种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及溶解曲线分析判读样品病毒拷贝数。结果 SPF鸡ALV 2份阳性,检出率3.3%,其余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普通鸡样品REV检测2份阳性,检出率2.9%,ALV 10份阳性,检出率14.3%。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0个拷贝核酸,检测灵敏度较高,有望应用于SPF鸡临床样品的病原检测。  相似文献   

12.
使用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从12肽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中筛选特异性结合多肽. 经过四轮淘筛, 得到10个阳性噬菌体, 进一步进行测序、血凝抑制活性及病毒抑制特性鉴定. 所有阳性噬菌体均能特异性阻断IBV对HeLa细胞的感染, 并能抑制IBV对鸡红细胞的血凝活性. 人工合成其中一条病毒抑制效价最高的线性多肽“GSH HRH VHS PFV”, 其细胞抑制试验证实该多肽同样具有病毒抑制特性. 以上结果为研制抗病毒分子及鉴定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功能域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将本室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江苏省地方分离肾型毒株JS/95/03接种鸡胚,分离、纯化病毒,提取单股RNA做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扩增模板。用Genbank公开序列多重比较后设计一对引物,使用单管RT-PCR方法,物异扩增IBV核蛋白(N)基因5'端854bp的片段,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列分析表明,IBV N基因也存在较大变异,此毒株与呼吸型疫苗株M41序列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将本室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江苏省地方分离肾型毒株JS/95/03接种鸡胚,分离、纯化病毒,提取单股RNA做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扩增模板。用Genbank公开序列多重比较后设计一对引物,使用单管RT-PCR方法,特异扩增IBV核蛋白(N)基因5'端854 bp的片段。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IBVN基因也存在较大变异,此毒株与呼吸型疫苗株M41序列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对2000-2004年从中国9个省市分离到的13株IBV的核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的结果表明,13株IBV分离株核蛋白基因均含有一个长1230bp的ORF,但存在基因突变现象。与GenBank中的42株参考毒株核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55株IBV毒株分属于9个群。第Ⅰ-Ⅲ群主要包括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以及中国的部分IBV分离株和疫苗株。其中本研究中的CK/CH/LHN/00I可能为一株分离的疫苗毒,CK/CH/LSD/03I、CK/CH/LDL/01I可能为重组毒。而中国近十年来分离的IBV毒株主要分布在第Ⅵ-Ⅷ群中,此3群内IBV毒株之间N蛋白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8.3%~100%,与其他各群之间同源性为62.3%~95.1%。因此,此基因型的IBV毒株可能在中国已有较长时期的存在且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其中第Ⅵ群中两株韩国分离株与中国IBV分离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IBV分离株在N基因进化关系上较为独立,与国外毒株相比,和韩国毒株进化关系密切。此外,中国IBV毒株基因重组现象更加普遍,尤其是疫苗毒和野毒之间的重组。  相似文献   

16.
对2000-2004年从中国9个省市分离到的13株IBV的核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的结果表明,13株IBV分离株核蛋白基因均含有一个长1230bp的ORF,但存在基因突变现象.与GenBank中的42株参考毒株核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55株IBV毒株分属于9个群.第Ⅰ-Ⅲ群主要包括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以及中国的部分IBV分离株和疫苗株.其中本研究中的CK/CH/LHN/00I可能为一株分离的疫苗毒,CK/CH/LSD/03I、CK/CH/LDL/01I可能为重组毒.而中国近十年来分离的IBV毒株主要分布在第Ⅵ-Ⅷ群中,此3群内IBV毒株之间N蛋白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8.3%~100%,与其他各群之间同源性为62.3%~95.1%.因此,此基因型的IBV毒株可能在中国已有较长时期的存在且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其中第Ⅵ群中两株韩国分离株与中国IBV分离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IBV分离株在N基因进化关系上较为独立,与国外毒株相比,和韩国毒株进化关系密切.此外,中国IBV毒株基因重组现象更加普遍,尤其是疫苗毒和野毒之间的重组.  相似文献   

17.
对来源于我国华东地区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QD免疫原S1基因cDNA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了和DNA免疫的初步研究,RT-PCR扩增QD毒株的S1基因,将其5′和3′端分别进行了分子修饰后插入克隆载体PUC18的BamHI/HindⅢ位点,大肠杆菌中实现了目的基因的克隆,利用英国IBV毒株S1全基因核酸探针与QD毒株S1基因的重组克隆质粒子分杂交后,采用HaeⅢ,PvuⅡ和XbaI等限制酶对此  相似文献   

18.
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病鸡肝分离到一株病毒,经电镜检查、理化特性分析、核酸电泳和中和试验等证明它为禽呼肠孤病毒(ARV)。该病毒只在鸡胚肝细胞(CELi)上产生细胞病变(CPE),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V_(ero)细胞上不增殖,它对热无敏感,Mg ̄(2+)不能增强其对热的稳定性,其基因组中的4个小节段的迁移率与ARVFDO和S_(1133)株明显不同,表明它是不同于FDO和S_(1133)的ARV变异株。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可行性,本研究根据IBV H120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10个片段对其基因组进行扩增,并克隆至pMD19-T载体中;同时构建IBV基因组5a基因编码区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替换的重组质粒。采用体外拼接策略,将BsaI酶切处理的10个基因片段顺序连接,构建5a基因编码区被EGFP基因替换的基因组全长cDNA,其5’端具有完整的T7 RNA聚合酶启动子核心序列,3’端具有polyA尾巴结构。然后通过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系统合成病毒基因组RNA,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结果表明成功的从基因组全长cDNA拯救出重组病毒H120-5a/EGFP株,其在鸡胚中能有效的复制和传代,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5a基因的缺失并不影响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IBV的分子致病机理、载体疫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鸡呼吸道、输卵管、肾脏、肠道及腺胃等多部位病变。病鸡表现为咳嗽、喷嚏、发出气管哕音。幼鸡流鼻液,蛋鸡产蛋数量和质量下降,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