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狂犬病毒是仅有的完全特异的示踪剂,因为它能逆向通过化学突触进行神经示踪且不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可以逐级的,时间依赖的方式感染大量的突触联系的神经网络.根据狂犬病毒的特性解释该病毒作为神经示踪剂的优势,总结狂犬病毒跨神经进行示踪的方法,并对基因修饰的狂犬病毒的新兴技术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反向遗传学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在分子病毒学研究领域兴起的新技术,通常也被称为“病毒拯救”。综述了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狂犬病毒的主要技术体系以及反向遗传学技术在狂犬病毒致病机理、狂犬病毒疫苗及载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毒(PRV)作为一种亲神经性的病毒,它以其自我复制、跨突触、特异性传递的三大优势在揭示神经系统中功能性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经基因重组后的伪狂犬病毒不但继承了原有病毒的优势,同时还延伸出其他特异性的功能,如重组后加入了荧光蛋白的伪狂犬病毒在视觉系统神经通路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伪狂犬病毒跨突触示踪视觉系统神经网络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病毒在神经通路示踪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通路示踪是神经解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发现和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病毒在神经通路示踪方面显示出了越来越强的优越性,应用也比以往更加广泛。本将对常用的几种神经通路示踪病毒:腺病毒(adenovirus)和单纯痘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在神经解剖学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神经末梢囊泡再循环机理的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神经生物学研究最前沿的课题之一。在过去短短的几年里,由于现代高科技生物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神经传导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多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王琴,郭万柱,阴文奇(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5014)关键词伪狂犬病毒,核酸,杂交,检测核酸杂交技术已广泛用于检测畜禽疱疹病毒和其它动物病毒,已报道PRV-DNA的探针方法有RNA-D...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2005,17(1):18-18
脑是最奇妙的信息加工和传导机构。脑神经传导信息必须是有次序的,有序的信息传导依赖神经细胞的特殊结构。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纤维:树突用来接收信号,轴突用来发放信号。神经细胞的基本极性在于树突和轴突的差别。如果没有这个基本极性,神经信息的传导就会乱套。那么这个重要的极性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在分子水平研究了确定神经细胞极性的原理。  相似文献   

8.
病毒是研究现代神经科学的有力工具。对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及功能研究大都是利用重组病毒完成的,嗜神经性疱疹病毒便是其中一种重要工具。随着基因工程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嗜神经性疱疹病毒被改造为不同的重组病毒工具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本文基于几种常见且应用较为广泛的嗜神经性疱疹病毒作为神经传导示踪工具、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病毒载体和溶瘤病毒治疗神经肿瘤等应用进行阐述及讨论,为进一步开发嗜神经性疱疹病毒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老龄化的进程,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大量研究表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是一个多机制、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针对其发病机理先后提出了神经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基因遗传等多种假说.根据这些假说开展了对神经细胞有营养和保护作用物质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神经营养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脑髓——成脑中多能性神经干细胞存在的区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大量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的脑中存在着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多能性神经干细胞.含有这些神经干细胞的脑组织,由于它与造血的骨髓有许多共性,而称之为“脑髓”.研究成体脑中神经细胞的新生是神经科学中十分重要的领域.深入的研究将会促进利用成体脑中增殖神经元的迁移以及胚胎干细胞的移植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碳纳米管是结构和性质新颖的一类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作为神经细胞生长支架材料、神经电极和药物载体,分别在神经修复、神经检测及疾病治疗三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碳纳米管潜在的神经毒性及其解决方法,并就碳纳米管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伪狂犬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伪狂犬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为理想的疫苗载体,从而表达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的多种蛋白。这些病原体包括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马尔他布鲁菌、猪园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流感病毒、狂犬病毒和犬瘟热病毒等,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杜静 《生理通讯》2007,26(6):141-144
中国针灸医术的机理是一个千古之谜。现代神经科学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本综述结合现代神经科学最前沿的研究,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在介导针灸效应中的作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属于两个较大的蛋白调节因子家族。它与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传导系统起到调节细胞功能的作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与疼痛、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密切相关。在此综述中,作者将系统地介绍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在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凋亡、突触可塑性及神经细胞髓鞘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信息的逆向运输,受电刺激掌控的释放和信息转导机制。并根据这些原理提出了作为针灸机理的可能性之一的针灸机理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相似文献   

14.
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proneuroerophins ,Pro NT)是成熟的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物质 ,过去认为它没有生物学活性。但目前RamecLee等研究发现Pro NT可调节细胞凋亡。借助westernblot等技术发现 ,pro NT在细胞外可被纤溶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3、MMP 7)水解。并且 ,该前体物质对培养的神经细胞的作用与成熟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它与P75NTR有较高的亲和力 ,通过该受体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而成熟的神经营养因子主要与Nrk受体结合 ,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以上研究为探索其它神…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研究揭示在神经传导中存在着无动作电位的兴奋传导机制,它主要涉及细胞膜中胞膜窖专门化脂筏内的分子转导作用,这对兴奋只能通过电现象沿神经进行传导的传统理念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一机制可能是神经科学基础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毒能引起多种动物伪狂犬病,严重威胁养殖业发展。尤其自2011年新毒株在我国的大面积流行,使伪狂犬病的防控研究再次成为兽医学和病毒学的热点。其中,伪狂犬病毒介导的固有免疫逃避机制是其防控困难的重要原因,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新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本文旨在对伪狂犬病毒固有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伪狂犬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解析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图谱是认识大脑功能的前提。发展追踪大脑神经环路结构的技术,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迫切需求。基于嗜神经病毒发展而来的跨突触追踪技术,是揭示大脑神经网络结构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不同的嗜神经病毒类型或毒株,都有其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跨突触标记特性、改造方式。通过使用遗传重组改造的嗜神经病毒追踪神经环路,可以获得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型神经元多级输出网络、输入网络及单级输入或输出网络。主要介绍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神经病毒及相关的辅助工具病毒特性,及嗜神经病毒介导的各种神经回路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生物电的产生、兴奋的传导、兴奋的传递是神经调节过程的关键生命活动。在"神经调节"一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物理学、化学、数学基础知识,对反射活动发生时神经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9.
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病理活动与疼痛和痉挛等多种神经机能障碍有关。千频交流电(kilohertz frequency alternating current,KHFAC)刺激是一种阻断异常病理活动在外周神经内传导的有效方法,它在缓解相关神经机能障碍方面具有临床应用潜力。KHFAC产生的神经传导阻断受千频信号波形和参数、阻断电极设置和位置以及神经纤维类型和直径等因素影响,具有快速性、可控性、可逆性、局部作用和副作用小的特点。但是,在产生完全传导阻断前,KHFAC首先在靶向神经上激活一簇高频初始放电,这种初始响应可能导致肌肉抽搐或疼痛感。同时,在撤去KHFAC后处于阻断状态的靶向神经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传导能力,这是该技术导致的后续效应。目前,关于KHFAC阻断神经传导的生物物理机制假说包括千频信号诱发K+通道激活和Na+通道失活。本文首先介绍了KHFAC技术的电生理实验研究方法和计算模型仿真方法,然后综述目前关于KHFAC作用下神经传导阻断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初始响应特性及消除方法、传导阻断的后续效应、刺激波形和参数的影响、电极设置与位置的影响以及该技术潜在的临床应用,同时归纳KHFAC阻断神经传导的生物物理机制,最后对该技术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组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相关性的多肽性因子,它们通过前体蛋白的切割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蛋白,为不同的神经细胞亚群提供营养支持,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认为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不具有生理功能,最近的研究则表明,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具有不同于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至少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大量存在于细胞外,它们通过与p75NTR和sortilin受体组成三聚体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这一机制可能与神经发育时调节神经细胞的比例,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某些人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此外,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还可能具有其他未知的新功能,对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使人们对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新药物、新疗法的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