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核酸代谢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的4 种生态型芦苇(Phragm itescom m unisTrin.)的核酸代谢季节变化有差异。盐化草甸芦苇RNA 含量持续增加,DNA 含量相对稳定,其它3 种生态型芦苇的RNA 和DNA 含量以5月份为最高。过渡带芦苇的RNA 含量、沼泽芦苇及沙丘芦苇的DNA含量9 月份略有增高。盐化草甸芦苇与过渡带芦苇的DNase和RNase的活性7 月份最高,沼泽芦苇与沙丘芦苇的DNase和RNase活性5—9 月份呈增高趋势。盐化草甸芦苇的DNA 和RNA 合成活性不断升高,过渡带芦苇和沼泽芦苇的DNA 和RNA 合成活性及沙丘芦苇的RNA 合成活性5—9月份均降低,仅沙丘芦苇的DNA合成活性增强。RNA 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4 种生态型芦苇均含有25S、23S、18S、16S大分子量rRNA 和小分子量5.8S、5S、4.5SrRNA 及4StRNA。大分子量RNA 的含量高于小分子量RNA 含量。不同生态型及同一生态型芦苇的不同发育时期,相同的RNA 组分含量各不相同。且发育过程中23S、18S、16SrRNA 在不同月份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由此,我们认为,核酸代谢的差异性是4 种生态型由生长转入衰  相似文献   

2.
用苯酚法,DEAE-SephadexA_(25)柱层析分离并纯化了河西走廊分布的不同生境芦苇的tRNA。用tR-NA结合 ̄3H-Leu、 ̄3H-Gly及 ̄3H-Ala的氨酰化活性研究了四种生境芦苇的tRNA氨酰化特性。结果表明,三种 ̄3H-氨基酸的tRNA氨酰化活性在不同生境之间及同一生境芦苇的不同发育时期表现出极大差别;tRNA含量也存在类似的变化,表现在沙生芦苇与沼泽芦苇5-9月份含量均增高,盐化草甸-沙丘过渡带芦苇中tRNA含量均较其它生境芦苇低,而盐化草甸芦苇中以7月份含量最高;蛋白水解酶活性除沙生芦苇9月份降低外,其余三种生境芦苇均呈增高趋势;蛋白质含量在盐化草甸芦苇中与总氨酰化活性变化相一致,而过渡带芦苇与蛋白水解酶活性变化类似,沙生芦苇5月份表现为水解占优势后期则主要与合成有关,沼泽芦苇7、9月份却与水解相关。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芦苇代谢对各自生境适应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芦苇生态型划分指标的主分量及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主分量分析及模糊聚类的方法首次对包括群落、形态,解剖,生理生化及遗传代谢等45个指标的不同生态芦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单株干重、株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RNA含量、DNaase和RNase活性、Kranz结构的有无及土壤pH值等差异最为显著。4种生态型芦苇中,盐化草甸芦苇与盐化草甸-沙丘过渡带芦苇最相近,其次为沙丘芦苇,沼泽芦苇与其它3种生态相似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4.
对分布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4种生态型芦苇叶片中多胺浓度和精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均含有相同的多胺类别,且随着季节的推移,多胺总量均呈下降趋势。5-9月份,适应干旱胁迫的沙丘芦苇和适应盐胁迫的轻度盐化草甸和重度盐化草甸芦苇保持了较高的ADC活性和亚精胺、精胺水平。腐胺的累积,其结果表现为Put/Spd+Spm降低,水生芦苇ADC活性最低,Put/Spd+Spm较高,  相似文献   

5.
赵可夫  冯立田 《生态学报》1998,18(5):463-469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分布4种不同生态型芦伟-淡水沼泽芦苇、咸水沼泽芦苇、低盐草甸芦苇和高盐草甸芦苇。1994年的8 ̄9月份对不同生境生态型芦苇的生长情况、群落组成及优势度进行观测,并测定4种不同生态型芦苇 有机和无机渗透剂以及渗透势和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芦苇和多度、盖度、植株高度、叶片含水量和渗透势均随生境盐度的性大而降低;低盐度下的芦苇其渗透剂以K^+和可溶性糖为主,高盐度下以Na^+  相似文献   

6.
四种生态型芦苇叶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4种生态型芦苇(PhragmitescommunisTrin.)叶解剖结构及叶脉维管束鞘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沼泽芦苇维管束鞘细胞内含物较少,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呈近圆形,超微结构与典型C3植物小麦鞘细胞的相似,基粒发育退化,不含淀粉粒;沙丘芦苇鞘细胞内含物较多,鞘细胞叶绿体呈近椭圆形,超微结构与典型C4植物玉米的相似,具有不发达的基粒;重度盐化草甸芦苇鞘细胞内含物则较沼泽芦苇多,而较沙丘芦苇少,鞘细胞叶绿体形态、超微结构与沙丘芦苇相似;轻度盐化草甸芦苇鞘细胞内含物与沙丘芦苇相似,但是,其鞘细胞含有与沼泽芦苇鞘细胞内叶绿体形态相似的近圆形以及与沙丘芦苇和重度盐化草甸芦苇鞘细胞内形态相似的近椭圆形两种形态的叶绿体。表明生长在同一地区不同环境中的4种生态型芦苇的光合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异,表现出从C3向C4进化的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蛋白酶活性和Pro 含量增加,PDH 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蛋白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而PDH 活性下降的幅度和Pro 含量上升的幅度均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水分胁迫引起荔枝叶片核酸、DNA 和RNA 含量下降,DNA 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RNA 含量下降的幅度;DNase 和RNase 活性上升,DNase 活性上升的幅度小于RNase 活性上升的幅度。抗旱性强的品种核酸、DNA 和RNA 含量下降的幅度以及DNase 和RNase 活性上升的幅度均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蛋白酶活性和Pro含量增加,PDH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蛋白酶活性增加的幅度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而PDH活性下降的幅度和Pro含量上升的幅度均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水分胁迫引起荔枝叶片核酸,DNA和RNA含量下降,DNA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RNA含量下降的幅度;DNase和RNase活性上升,DNase活性上升的幅度小于RNase活性上升的幅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分布4种不同生态型芦苇——淡水沼泽芦苇、咸水沼泽芦苇、低盐草甸芦苇和高盐草甸芦苇。1994年与1995年的8~9月份对不同生境生态型芦苇的生长情况、群落组成及优势度进行观测,并测定4种不同生态型芦苇的有机和无机渗透剂以及渗透势和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芦苇的多度、盖度、植株高度、叶片含水量和渗透势均随生境盐度的增大而降低;低盐度下的芦苇其渗透剂以K+和可溶性糖为主,高盐度下以Na+、Cl-为主;芦苇根部Na+含量大于叶片,其渗透调节能力也高于叶片;植物体的Na/K比值随生境盐度而变化,而高盐度下Na/K比为1左右;在渗透调节中有机和无机渗透剂的贡献随生境盐度而变化,有机渗透剂贡献随生境盐度增大而减少,无机渗透剂贡献则随盐度增加而增大。上述结果证明芦苇是一种应性较强的植物,从抗盐机理考虑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假盐生植物。  相似文献   

10.
芦苇耐脱水能力的生理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省河西走廊分布有不同生态环境的芦苇,包括沼泽芦苇、盐化草甸芦苇和沙丘芦苇。盐化草甸芦苇和沙丘芦苇表观出很强的耐脱水能力。 测定与植物耐脱水能力相关的SOD、CAT和POD活力,表现为SOD活力以沙丘芦苇最高,盐化草甸芦苇次之,沼泽芦苇最低,但CAT和POD则以沼泽芦苇高于其它生境芦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方法分析这3种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3种不同生境芦苇的SOD同工酶谱基本相同,均有9条酶带,但沙丘芦苇和盐化草甸芦苇的CAT和POD同工酶带数比沼泽芦苇分别增多3条和2条。这些结果证明,芦苇在自然选择压力下形成的耐脱水能力与基因调控的酶多型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紫茉莉花衰败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细胞学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紫茉莉花(Mirabilis jalapa L.)衰败过程中发生着大分子物质的降解,水解酶活性的增强及乙烯合成的迅速增加。RNA、蛋白质含量迅速减少,游离核苷酸及氨基酸含量增加,RNase活性明显增强,DNA 含量及DNase 活性无明显变化。乙烯合成在花衰败前有明显增强现象。放线菌酮有抑制RNase活性增强及乙烯合成的能力,在适当的浓度下有延长紫茉莉花开花时间的作用。花衰败过程伴随着细胞结构的解体,然而细胞核及线粒体并未见有明显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硼胁迫造成油菜植株生长异常,使幼苗干物重显著下降;而幼苗叶片和花药内RNase活性明显增强,RNA的分解加剧,RNA和DNA含量均下降,引起蛋白质的合成受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缺硼或硼过量时,植物体内核酸分解加剧是核酸含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硼对油菜体内核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硼胁迫造成油菜植株生长异常,使幼苗干物重显著下降;而幼苗叶片和花纲内RNase活性产强,RNA的分解加剧,RNA和DNA含量均下降,引起蛋白质的合成受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缺硼或硼过量时,植物体内核酸分解和加剧是核酸含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分布4种不同生态型芦苇——淡水沼泽芦苇、咸水沼泽芦苇、低盐草甸芦苇和高盐草甸芦苇。1994年与1995年的8~9月份对不同生境生态型芦苇的生长情况、群落组成及优势度进行观测,并测定4种不同生态型芦苇的有机和无机渗透剂以及渗透势和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芦苇的多度、盖度、植株高度、叶片含水量和渗透势均随生境盐度的增大而降低;低盐度下的芦苇其渗透剂以K  相似文献   

15.
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毒核酶的设计,克隆及体外活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stripevirus,RSV)设计合成了特异切割该病毒RNA保守区及编码病害特异性蛋白(DiseaseSpecificProtein,DSP)基因的核酶,核酶基因的长度均为40个碱基,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其正链及与其3'-末端互补的15个碱基引物,用TagDNA多聚酶合成其互补链。双链DNA直接插入克隆载体PGEM3zf(+)的Smal位点。序列测定表明,克隆得到的核酶序列与设计的核酶序列完全一致。经SP6RNA多聚酶体外转录得到核酶RNA。当核酶RNA与以同样方法转录得到的靶基因RNA混合反应,可得到预期结果相同的切割片段,表明两种核酶在体外均具有特异性切割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丁俊祥  邹杰  唐立松  刘卫国 《生态学报》2015,35(16):5316-5323
对于田地区3种不同生境(沼泽、盐化沙丘过渡带和沙丘顶)芦苇的生长环境特征、光合特性、渗透调节及抗氧化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叶片的Pn日变化在沼泽生境呈单峰曲线,在盐化沙丘过渡带和沙丘顶部均为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导度降低是其主要原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根区土壤水分减少和盐分加剧增加显著,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剧烈,对抵御干旱和盐渍化危害的贡献较大。芦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干旱及盐分加剧增加显著,两者对水分亏缺的响应较盐分敏感,且可有效缓解沙丘生境由于缺水所造成的氧化损伤,使丙二醛(MDA)含量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沙丘和盐渍化生境内都比较高,对抵抗盐渍化和干旱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氧溶液中博莱霉素A_5与铁的复合物的瞬态荧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停流仪观测到博莱霉素A5、Fe2+、氧形成的三元活性复合物,测得其激发波长为327.5nm,在pH7.4的PBS中半衰期约9.3×102ms。中性及偏碱性pH有利于该活性复合物的形成,但其寿命随pH值升高而缩短。Fe3+、Cu2+、EDTA等物质对其形成有抑制作用。通过反应速率常数的比较表明,该活性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被DTT,phCOONa所清除,但不与甘露醇反应。该活性复合物具有一定的底物专一性,它与DNA的反应活性远大于RNA,对脱氧核糖的反应活性远大于其它单糖。它对4种碱基也有一定的反应活性,但远低于·OH。以上结果表明,该三元活性复合物是博莱霉素A5切割DNA反应的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了豌豆卷须总RNA并纯化了mRNA,合成双链cDNA后加上人工接头,Sepharose2B柱层析去掉小片段,最后连入载体λ-ZAPⅡ并用噬菌体包装蛋白进行体外包装,经稀释测定出含有重组子的文库大小为9.2×10~5.原位杂交筛选出了肌动蛋白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19.
用酶解法解离受精后5 d 和20 d 的红莲( Nelumbo sp.) 子叶细胞,应用冷却型科学级电荷偶联装置(CCD) 摄像式显微荧光影像系统对单个5 d 细胞和20 d 细胞的DNA、RNA和总蛋白相对含量进行了相关测量。实验结果表明:20 d 细胞DNA成为多倍化,为4C~8C水平。视窗分析表明:同一4CDNA 视窗中,20 d 细胞比5 d 细胞的RNA和总蛋白含量增加11 倍以上。20 d 细胞的两个DNA视窗(4C和8C) 中,随着DNA倍性的增高,RNA 和总蛋白含量也以大致上相应的倍数增高。这些数据表明:红莲子叶贮存蛋白的大量积累既与DNA 倍性有关,又与发育过程中贮存蛋白亚基基因选择性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四氯化碳所致肝硬化的大白鼠,进行70%和30%肝脏切除,于术后48小时、1周、2周分别取剩余肝脏观察肝的组织化学变化,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histone(组蛋白)、RNA(核糖核酸)、SDH(琥珀酸脱氢酶)、G-6-Pase(葡萄糖-6-磷酸酶)、Mg-ATPase(镁激活三磷酸腺苷酶)、ChE(胆碱酯酶)、AKP(碱性磷酸酶)、ACP(酸性磷酸酶),PAS(糖原)反应。其中肝硬化切除30%肝脏的动物,术后48小时再生肝细胞活跃,肝脏DNA、histone、SDH、G-6-pase、ATPase活性及反应明显增高;而ChE活性及PAS反应等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