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鞭打绣球中的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鞭打绣球(HemiphragmaheterophyllumWall.)(玄参科)的全草中分离到2个新的苯丙素甙,命名为鞭打绣球甙A和B(hemiphrosideAandB),2个已知的苯丙素甙,plantamajoside和plantainosideD,以及3个已知的环烯醚萜甙,globularicisin,globularin和iso-scrophularioside.通过化学和光谱分析,鞭打绣球甙A和B的结构分别鉴定为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0-β-D-葡萄吡喃糖基(1→3)-4-O-反式阿魏醚基-β-D-葡萄吡喃糖试和2-(3,4-二羟基苯基)乙基O-[6-O-乙醚基-β-D-葡萄吡喃糖基(1→3)]-4-O-反式咖啡醚基-β-D-葡萄吡喃糖甙.  相似文献   

2.
长管假茉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药用植物长管假茉莉(Clerodendrumindicum)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及已知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yletharol,1),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2)粗毛豚鼠素葡萄糖醛酸苷(hispdulin7-O-glucuronide,3)泽兰叶黄素(eupafolin,4)黄芩素苷(secutellarein,5)  相似文献   

3.
前已报道[1]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细锥香茶菜(Rabdosiacoetsa(Buch.Han.exD.Don)Hara)中分离到3个结晶单体,并测定了其中两个单体——细锥香茶菜甲素(1)和乙素的结构。本文通过1H-1HCOSY、13C-1HCOSY和NOESY,修订细锥香茶菜甲素(1)的结构为(2),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另一结晶单体——微量新成分细锥香茶菜丙素(3)的结构。(2)R1=R2=R4=H,R3=OAc,R5=OCH3(3)R1=R3=R4=H,R2=OAc,R5=OCH…  相似文献   

4.
光轴苎叶Ju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轴苎叶Ju地上部分甲醇浸膏中分得11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β-谷旮醇(4),4-烯-6β-羟基-3豆甾烷酮(2),麦角甾醇过氧化物(3),α-软脂酸甘油酯(4),(E)-3,4-亚甲二氧基苯丙烯醛(5),胡椒碱(6),胡椒次碱(7),荜拔明宁碱(8),guineensine(9),cepharanoneA(10),cepharanoneB(1)。  相似文献   

5.
蜘蛛抱蛋根茎中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蜘蛛抱蛋(AspidistraelatiorBl.)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两个甾体皂甙。经波谱解析及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薯芋皂甙元一3一O-[B-D-葡萄吡喃糖基(1→2)]-[B-D-木吡喃糖基(1→3)]-B-D-葡萄吡喃糖基(1→4)-B-D一半乳吡喃糖甙(即蜘蛛抱蛋甙aspidistrin)及新静诺特皂甙元-3-O-[B-D-葡萄吡喃糖基(1→2)]~[B-D-木吡喃糖基(1→3)-B-D-葡萄吡喃糖基(1→4)一B-D-半乳吡喃糖甙,后者为一新试,命名为新蜘蛛抱蛋甙reoaspidistrin。  相似文献   

6.
NNK诱发BEP2D细胞产生活性氧及其对DNA的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细胞内和细胞上清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及DNA 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OH8dG)含量,对烟草特异亚硝胺类化合物4-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4-(m ethylnitrosam ino)-1-(3-pyridyl)-1-butanone,NNK)诱发人乳头状病毒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 an papillom avirus-im m ortalized hum 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line,BEP2D)产生的ROS及其对DNA 的氧化损伤进行研究,并观察纳米硒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BEP2D 细胞经不同浓度的NNK 作用后,细胞内和细胞上清中ROS以及OH8dG含量均显著增加,并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1 μm ol·L- 1纳米硒(nanoselenuim ,NS)能明显抑制NNK 诱发BEP2D细胞产生的ROS及OH8dG 水平.揭示NNK 能造成细胞的氧化损伤,而NS对NNK 所致细胞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基因(SERCA2a)转录调节的影响,评价DMP811对此效应的干预作用.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生理盐水输注;组2:AngⅡ输注+DMP811管饲(3mg·d-1·kg-1);组3:AngⅡ输注(200ng·min-1·kg-1.1周后称其体重,取心脏并称重,提取心脏总RNA后采用Northernblot的方法检测SER-CA2a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mRNA水平.实验后,组3心重(CW)、心重/体重(C/B)、AT1受体转录水平均高于组1(分别增加4.7±0.4%,4.9±0.9%和24.7±3.5%;P<0.01),而SERCA2a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组1(降低20.1±3.0%,P<0.01),并且SERCA2amRNA水平与AT1受体mRNA水平呈负相关(r=-0.74,P<0.01).AngⅡ导致的上述改变能被DMP811完全阻断.AngⅡ通过其Ⅰ型受体的介导,诱导了SERCA2a的转录下调  相似文献   

8.
上海,无锡地区汉族人群HLADR4基因14种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配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在130例上海、无锡地区汉族人群中发现23例DR4基因检测呈阳性,对其DR4基因的亚型RFLP和分布频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DR4基因携带者为17.7%,存在7种DR4亚型,以DRB1*0405频率最高,构成DR4阳性人群的47.8%,其次为DRB1*0406和DRB1*0403,分别为21.7%和17.4%,上  相似文献   

9.
缓激肽对大鼠背根神经节分离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Gu QH  Li ZW  Fan YZ 《生理学报》1998,50(1):37-42
在新鲜分离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的56个细胞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箝技术进行记录。胞外加缓激肽(BK,10^-6 ̄10^-4mol/L)引坊的DRG细胞膜反应结果如下:(1)71.4%的细胞为内向电流,其电流反应的幅值具有明显的浓度信赖性;(2)12.5%的细胞为外向电流;(3)16.1%的细胞未引起可检测的膜反应,单独给予ATP(10^-6 ̄10^-3mol/L)在大多数受栓细胞(54/56)  相似文献   

10.
以来自哈尔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强毒株(Harbin 毒株,H) 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 的方法得到了其A 节段的全长cDNA 片段,分5'端(1 659bp) 和3'端(1 444bp) 上下两段分别克隆到pGEMB○R - T 载体上,测定了其核苷酸顺序,在长为3 101 bp 中含有两个阅读框ORFA1 和ORFA2 ,分别编码1 012 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VP2 - 4 -3) 和145 个氨基酸的VP5,ORFA1 和ORFA2 有部分的重叠。将核苷酸序列及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IBDV 血清Ⅰ型和Ⅱ型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 毒株与其它血清Ⅰ型毒株之间,在核苷酸水平上存在25bp - 267bp 的差异;在氨基酸水平上存在17 ~40 个氨基酸的差异。在VP2 - 4 - 3 内比较显示,H 毒株与P2 、Cu- 1 之间氨基酸的差异最小为1 .7% ,H 毒株与UK661 之间氨基酸的差异最大为3 .9 % 。变异主要发生在VP2 的可变区(206 - 350 位氨基酸) ,在H 毒株所特有的12 个氨基酸当中,该区就占5 个,代表1 .76 % 的变异。VP4、VP3 和VP5区各有  相似文献   

11.
缬氨酸杀虫菊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缬氨酸杀虫菊酯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杀虫杀螨剂,它的菊酸部分为R-构型,菊醇部分为S-构型,其合成是由相应的缬氨酸或者它的活性衍生物与相应的醇经酯化而制得。具体过程是D-缬氨酸经6NHBr/NaNO2溴化制成(R)-α-溴代异戊酸,再与对三氟甲基苯胺反应合成(R)-N-[(4-三氟甲基)苯基]α-缬氨酸,后被N-氯代琥珀酰亚胺氯化制成(R)-N-[2-氯-4-(三氟甲基)苯基]α-缬氨酸,最后与(S)-α-氰基-3-苯氧苯基甲醇用DCC脱水酯化合成缬氨酸杀虫菊酯I(R1=F3C,R2=H,CL,R3=H)。还给出了两种菊酯2×4种异构体杀虫(烟草夜蛾和家蝇)活性数据。  相似文献   

12.
仙茅根茎中的配糖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仙茅( Curculigo orchioidesGaertn) 根茎中分离到7 个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推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 2, 6 - 二甲氧基苯甲酸(A) ; 苔黑酚葡萄糖甙(B) ; 仙茅素A (C) ; 仙茅甙(D) ; 24s, 3β, 11α, 16β, 24 - 四羟基环阿尔廷醇- 3 - O- α- L- 鼠李吡喃糖基(1 →2) - β-D- 葡萄吡喃糖甙(E) ; 24s, 3β, 11α, 16β, 24 - 四羟基环阿尔廷醇-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基(1 →2)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F) 和胡萝卜甙(G) 。F为一新甙。  相似文献   

13.
P物质对GABAA和GABAB受体介导的DRG神经元膜反应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关兵才  李之望 《生理学报》1994,46(5):441-450
实验在幼年大鼠DRG标本上进行。应用细胞内记录观察了SP对GABA反应的调制作用。结果证明:(1)单独滴加SP(5×10(-6)-4×10(-5)mol/L)或浴槽灌流SP(10(-6)-5×10(-6)mol/L)不引起膜电位的改变或仅有轻微的去极化,但却能使GABA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减小50.8±20.2%(±SD)(20/30);(2)单独滴加SP可使多数受检细胞APD50延长28.7±9.1%(±SD)(10/18);(3)在预加SP后,能使baclofen所引起的APD50缩短效应(20.6±2.9%,±SD)完全消除(4/12)或翻转成APD(50)延长19.3±8.9%(±SD)(8/12);(4)预加GABAB受体激动剂baclofen(10(-4)-10(-3)mol/L)30—90s后明显地抑制muscimol(10-4-10-3mol/L)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其抑制效应达54.4±18.8%(±SD)(17/20)。由于DRG神经元的胞体通常可用来作为研究初级传入终末的模型,因而本文实验结果提示:介导伤害性刺激信息的P物质在背角的释放,可能作用于初级传入终末,从而产生对抗GABA介导的突触  相似文献   

14.
刘利民  梁健  宋芳吉  贾静涛 《遗传》1999,21(3):1-24
对159名中国辽宁汉族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共检出42种等位基因,其中以DRB109012(12.8%)、0701(10.7%)、1501(10.4%)最为常见,其次为DRB11201(79%)、1202(75%)、1101(66%)、0301(5.0%)。并发现辽宁汉族人DRB1等位基因频率与白种人间存在明显差异,揭示不同人种有其自己的主要等位基因。同时对本技术在HLA-DRB1分型应用中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石香薷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 .)中分离到10 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分别鉴定为:6-甲基三十三烷(1)、β-谷甾醇(2)、熊果酸(3)、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6-甲基-7-O-β-D-吡喃木糖(3→1)-β-D-吡喃木糖双氢黄酮甙(5)、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6)、洋芹素(7)、山奈素-3-O-β-D-葡萄糖甙(8)、桑色素-7-O-β-D-葡萄糖甙(9)、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1→5)芹糖-4-O-β-D-葡萄糖甙(10)。其中,化合物5和10 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1植物名称王瓜(Trichosanthescuc-umeroides),采自浙江天目山。2材料类别顶芽、带腋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诱导分化培养基:(1)MS+6-BA0.5mg·L-1(单位下同);(2)MS+6-BA1;(3)MS+6.BA2+2,4-D1。诱导生根与生长培养基:(4)MS;(5)MS+IAA2;(6)MS+6-BA1+2,4-D1。每种培养基均附加3%蔗糖,0,7%琼脂,pH5.8。培养温度(25±1)℃,光照每天12h,光照度20001x左右。4生长与分化情况4.1无菌材料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ESR方法研究了血卟啉衍生物(HPD)和PhotofrinⅡ的活性成分双卟啉醚酯混合物(DHE)生成^1O2的光敏作用。利用2,2,6,6-Tetramethyl-4-piperidone(Tempone)对^1O2的捕捉,测定所生成的氮氧自由基的ESR信号,并经加NaN3和D2O的实验,证实了DHE光敏反应有^1O2的生成,并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DHE浓度增大,生成的^1O2也增加。结合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病毒Fa株胸苷激酶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琴  郭万柱 《病毒学报》1996,12(4):348-354
采用外切除缺失法对已克隆于pBR322中包含伪狂犬病病毒(PRV)胸苷激酶(TK)基因的BamHI-11片段(pPB11)进行改建,经筛选获得4株TK基因缺失重组质粒(pDTK3-1.pDTK3-6,pdTK3-8和pDTK5-6)对其进行酶切鉴定和Southern转印杂交,结果其11片段迁移率均发生改变,缺失的碱基数分别约1250,1100,1250和200bp,用PRVFa-DNA或PRVFa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SSO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云南西部地区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76个彝族健康个体进行了LA-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在DQB1的38个等位基因中,观察到13个等位基因,云南西彝族表现为DQB1*0301(36.18%-36.84%)最常见。其他频率大于5%的等位基因还有DQB1*0502(10.53%-11.18%)、DQB1*0401(9.21%)、DQB1*0302(8.55%-9.21%)、DQB1*0601(7.89%)DQB1*05031(6.58%)、DQB1*03032(5.92%-6.58%)。和其他13个华人群体DQB1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分析表明,总体上,云南西彝族和其他各华人群体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显示其HL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民族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从直距翟雀花(Delhinium orthocentrun Franch.)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降二萜生物碱,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7,10-二羟基8,1、4,16三甲氧基19,20-二去氢乌头烷(7β,8β,14α,16β)(1),20-乙基-2,3-二去氢-6,10二羟基-7,8-二氧亚甲菜-1,14,16-三甲氧基乌头烷(1α,6β,14α,16β)(2)和翼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