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是以导致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感染动物,或人工导入病原遗传物质,使动物发生和人类相同疾病、类似疾病、部分疾病改变或机体对病原产生反应,为疾病系统研究、比较医学研究以及抗病原药物和疫苗等研制、筛选和评价提供的模式动物。目前,国内外没有严格的感染性疾病模型的分类标准,但是,感染性病原动物模型的分类明显不同于一般动物模型的分类,因此,本文建议将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按照病原种类特性以及疾病表现程度进行分类,便于规范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组学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是通过比较分析正常组织细胞与异常组织细胞、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细胞内整体蛋白质的表达差异 ,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定量、表征 ,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新的标志物 ,为人类疾病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和依据 ,蛋白质组学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1 .蛋白质组学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在人类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源的整体蛋白质进行研究 ,同时结合血清学 ,对其进行分析 ,鉴定出与疾病相关的新的标志物 ,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此类疾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因此,快速、有效地识别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并对其进行靶向治疗,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显得尤为重要。Th1/Th2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而降钙素原(PCT)是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早期指标,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h1/Th2和PCT的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体微生态研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微生态系统就像人体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器官",是人类适应环境生存、健康、遗传、疾病和衰老的主导者之一,而且是药物代谢、微生物耐药的重要载体。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都与人体微生态系统密切相关。主要从各种感染性疾病体内微生物组变化入手,旨在探讨人体微生态在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未来感染性疾病精准医疗中的突破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仍有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未明确,然而,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生物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为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那么,全基因组测序在医学那些方面有运用?本人通过阅读国外近五年有关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论文发现,全基因组测序能够广泛应用于遗传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传染性流行病、判断个体疾病易感性、生物进化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本文从遗传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传染性流行病、判断个体疾病易感性和生物进化几个方面综述全基因组测序在医学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人体含有大量的正常微生物群,其组成复杂、种类繁多,在机体内发挥各种生理作用,如参与机体代谢、调节免疫等。当受到某些内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时,微生物群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从而引起微生物群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菌群失调与癌症、代谢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相关性,且恢复微生态平衡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正常微生物菌群与癌症、代谢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有研究显示,预计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在2050年将达到1 000万。由于超级细菌及新型病毒的出现,推动了现有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法的发展。其中,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以其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灵敏性高等优势,成为对抗各种感染源持续攻击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抗体技术的发展,有很多针对感染性疾病的McAb进入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希望用于预防与治疗感染性疾病。目前,抗生素价格低廉,McAb治疗成本高、诊断学并行发展的需求是其主要的发展障碍。因此,McAb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找到较合适的定位非常重要,很多国内外公司通过分子工程设计等方式改善抗体的治疗潜力,成为McAb药物的发展策略。现就McAb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研究现状与药物研发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宠物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宿主和传播媒介,由于传统宠物、另类宠物和进口宠物的增多,宠物来源的感染性疾病有了高发的趋势。本文总结了狗、猫、啮齿类、鸟类、鱼和爬行类宠物可能带有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引发的疾病和传播途径。并概括了防控宠物源性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细菌感染性疾病泛指细菌在体内繁殖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一类疾病,是感染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早期诊断、指导抗生素早期使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疾病种类分为细菌感染组以及病毒感染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PCT、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CRP、PCT水平相对于病毒感染组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CRP阳性率(71.8%)、PCT阳性率(93%)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40.8%、15.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PCT检测的效果相对于CRP检测更为理想,可以将血清PCT作为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标志物指标,为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患者诊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炎的始动因子。研究发现,牙周炎与全身多器官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有关,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牙周炎与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将近期对牙周可疑致病菌感染下呼吸道的途径及其作用研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通过对中国学者2013—2014 年间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查阅和整理,分类综述我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抑郁症、 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各种重大疾病靶点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多糖与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寻找有效抗病毒药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本文即综述了近年来多糖类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内皮功能障碍在脓毒症、重症疟疾及登革出血热等多种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内皮活化常先于内皮功能障碍,血清或/血浆中相应内皮生物标记物常较传统疾病标记物更早被检测到,故可作为评估全身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或预后的指标。本文主要介绍了内皮细胞功能介质(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和可溶性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可溶性E-选择素、sICAM-1和sVCAM-1)在脓毒症、疟疾及登革出血热等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引起严重感染,自Hib疫苗问世以来,已有九十多个国家的儿童接种了该疫苗,在常规接种疫苗的国家Hib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下降,Hib疾病成为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本文对Hib疫苗的发展及免疫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是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对内因和外因变化应答规律的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中的研究备受关注,特别是为感染性疾病发生机制及防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感染性疾病、细菌耐药及环境应激等方面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代谢组学在水产动物疾病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水产动物代谢组学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方面更深入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疾病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并可能造成暴发性流行性疾病,给全球卫生系统带来了极大的疾病负担。病原学的明确诊断是感染性疾病精准诊疗的先决条件,由于已知病原体的变异、新发病原体的不断出现以及机会性致病菌的增加,临床诊疗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然而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作为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培养周期长、敏感性低且污染率高,这促使分子诊断技术向快速、高效、自动化、数字化不断发展,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新的分子诊断方法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定义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及诊断流程的进步而逐步完善。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 unknown origin,FUO)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三大类,三大病因各自具有不同临床特征。详细病史采集、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对诊断FUO至关重要,必要时应及时进行相关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疾病的最终诊断应综合分析病史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9.
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生化及形态学特征、发生机制都与细胞凋亡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细胞焦亡的发生不仅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而且与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细胞焦亡发生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为治愈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耐药菌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传播,应用噬菌体作为有效的抗生素替代疗法重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人体微生物群与宿主健康的相互作用研究不断深入,靶向调控微生物群来影响人体健康成为多项研究的关注焦点,利用噬菌体靶向降低与疾病发展正相关的特征性细菌的丰度,成为肿瘤、酒精性肝病及糖尿病等非感染性疾病更精准的预防或辅助治疗策略。本文对噬菌体疗法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