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简浩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于2011年11月25 28日在福建厦门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生态保护"的主题,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应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与环境保护工程等诸多领域阐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及相关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在南京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环境微生物与节能减排、环境微生物与气候变化、环境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应用、环境保护工程、污染环境生物修复、蓝藻水华衍生污染物与生态风险等诸多领域阐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及相关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7):1511-1512
2016年11月,"第十九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八百多名国内外与会者围绕环境微生物学前沿基础、污染物降解与微生物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生态、微生物资源与分布等五个主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应用进展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部分领域的研究工作国际领先。《微生物学通报》针对本次研讨会组织出版了本期《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旨在展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促进环境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0):3081-3082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已经在环境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的"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报道了专论与综述16篇、研究报告17篇,内容涵盖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及生物修复、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环境污染修复与微生物多样性、环境微生物生理学及生物制剂等应用领域,期望该主题刊的出版有助于加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者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第十一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无锡顺利召开, 这次大会充分反映了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界取得的最新进展。为了展现我国环境微生物学工作者取得的新成果,《微生物学通报》在08年“环境微生物专刊”的基础上, 针对“第十一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新一期专刊, 期望该专刊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顺鹏  孙国萍 《微生物学报》2008,35(5):0651-0652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环境治理工作日趋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 我国在环境微生物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使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 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资源是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是支撑微生物学科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可直接开发为食品原料或用以酿造生产,也可作为服务农牧业生产菌剂产品或用于生产医疗药品和清洁能源,已经在工业、农业、食品、酿造、医药、能源及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发展,在微生物资源的分离、评价、保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微生物学通报》组织了本期“微生物资源:发掘、利用、展望与挑战”专栏,旨在展示微生物资源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加强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助力微生物资源学科和科技创新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环境治理工作日趋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在环境微生物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使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无机物和有机物引起的环境污染一直在稳定的持续增长。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给生物多样性,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的整体性的损害促使科学家们寻求有效的方法冶理污染。微生物技术应用于污染环境中外源性化学物质的降解和重金属的生物转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年里,生物修复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第十二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主题,在环境微生物学前沿、微生物与环境健康及人类健康、环境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以及环境微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再生能源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充分反映了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界取得的最新进展,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及相关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二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对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絮凝细菌的分离、筛选、条件优化、应用效果及特征分析;二是污染控制工程中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分布调查。两部分实验均具有研究性和综合性。第一部分内容分为5个模块。这5个模块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且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这部分实验,学生可掌握有关细菌的基本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内容所涉及的是丝状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这部分实验可使学生掌握此类微生物的基本实验技术及其应用方法。该体系内容丰富,与专业结合紧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该体系,可使学生全面获得环境工程微生物基本实验技能,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实验考核是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结合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特点,构建了以网络预习考核、基础性实验课堂考核和设计性实验实训考核为核心,以科学评价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全过程多元化微生物实验考核体系,并就考核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发挥考核的积极反拨作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解玉红 《微生物学通报》2024,51(4):1109-1121
本文针对00后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实践探索发现了四大教学痛点。根据这些教学痛点,提出了将专业主题和时代认知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四项教学改革举措。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形成专业主题、将专业主题与时代热点融合、优化课堂翻转教学过程、创新全过程全方位考核四项教学改革举措,实现了课程专业主题的深入教学和学生情感认知的清晰培养。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Zimbabwe provides a significant context to examine the interplay of the new development rhetoric, the actions of powerful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donor policies, a relatively strong and stable government,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This interplay exists in diverse rural areas where the Communal Areas Management Program for Indigenous Resources (CAMPFIRE) is in various stages of experi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AMPFIR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philosophy of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that enables rural communities to manage, and benefit directly form indigenous wildlife. It is the best known of African efforts to permit African communities to re- assert their management of selected natural resources. The program has the official support of the Zimbabwean government. Nonetheless, there are many potential areas of serious conflict. Three case studies are utilized to explore how the challenges of repossession of critical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by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in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state and NGO relationships where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 a revenue generator for both the private sector and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5.
16.
The ability to detect harmful algal bloom (HAB) species and their toxins in real- or near real-time is a critical need for researchers studying HAB/toxin dynamics, as well as for coastal resource managers charged with monitoring bloom populations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ir wide ranging impacts. The Environmental Sample Processor (ESP), a robotic electromechanical/fluidic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the autonomous, subsurfac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diagnostic tests and has successfully detected several HAB species using DNA probe arrays during field deployments. Since toxin production and thus the potential for public health and ecosystem effects varies considerably in natural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s, the concurrent detection of HAB species and their toxins onboard the ESP is essential. We describe here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extracting the algal toxin domoic acid (DA) from Pseudo-nitzschia cells (extraction efficiency >90%) and testing of samples using a competitive ELISA onboard the ESP. The assay detection limit is in the low ng/mL range (in extract), which corresponds to low ng/L levels of DA in seawater for a 0.5 L sample volume acquired by the ESP. We also report the first in situ detection of both a HAB organism (i.e., Pseudo-nitzschia) and its toxin, domoic acid, via the sequential (within 2–3 h) conduct of species- and toxin-specific assays during ESP deployments in Monterey Bay, CA, USA. Efforts are now underway to further refine the assay and conduct additional calibration exercises with the aim of obtaining more reliable, accurate estimates of bloom toxicity and thus their potential impa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