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用常规涂片法对贵州产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与织金瘰螈P.zhijinensi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龙里瘰螈的核型为2n=24=16m+8sm,染色体臂数NF=48,其中No.7、10、11、12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其余均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织金瘰螈的核型为2n=24=20m+4sm,NF=48,其中No.9、11为sm,其余均为m。2种瘰螈的核型存在差异,可为2个物种的成立提供细胞遗传学佐证。  相似文献   

2.
解剖研究了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骨骼系统的形态结构,对各骨块的形状、位置及与邻近骨块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为研究瘰螈属的分类、演化及动物实验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与食物投喂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9月2012年4月研究了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摄食行为和食物选择。结果表明:织金瘰螈特别喜食的食物包括扁卷螺、萝卜螺、蝌蚪、水丝蚓;较为喜食的食物包括椎实螺、环毛蚓、彩石鲋、蝇蛆、小无齿蚌、河虾、褐栉鰕虎鱼;偶食的食物包括环棱螺、黄粉虫、蜻蜓稚虫、螺类卵带、水生昆虫及幼虫。织金瘰螈发现食物目标靠视觉,判断食物性质靠嗅觉。摄食方式为吞食性摄食。摄食策略主要采取伏击法,并结合搜索法。摄食过程包括:发现食物,靠近并迅速张口咬住食物,食物挣扎时,紧咬不动,食物不动时,借助甩头将食物逐步吞进口腔,进入口腔的食物,通过闭嘴、抬头、头颈后仰、撑起前肢协助进入食道和胃。影响摄食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光照、水温和食物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广西瘰螈的形态特征,认为该种为德氏瘰螈的次异名,并简要报道了该种的生境及行为。  相似文献   

5.
用解剖学技术研究和比较了富钟瘰螈Paramesotriton fuzhongensis和广西瘰螈Paramesotriton guangxiensis的泄殖系统。结果显示两种瘰螈的泄殖系统基本相同,仅生殖腺在颜色和形状上稍有差异。它们具有后位肾,雄螈肾脏由副睾肾和尾肾组成。但雄螈尾肾发出的多条集尿管并不通往后位肾管而是向后汇合成副尿管通往泄殖腔。后位肾管主要起输精作用,而副尿管则负责输尿。结果揭示雄性泄殖管道有功能分离的趋势,这在两栖类中处于较高进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研究我国广西产的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骨骼系统,包括头骨、脊柱和附肢骨骼,并对各骨块的形状、位置以及与邻近骨块的关系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比较了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骨骼特征的差异,并将富钟瘰螈、广西瘰螈与有斑肥螈、贵州疣螈和东方蝾螈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为揭示瘰螈属种间演化关系和蝾螈科属间演化关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富钟瘰螈与广西瘰螈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军  袁志刚  方玲 《四川动物》1998,17(4):177-178
富钟瘰螈的舌和齿比广西瘰螈的略发达,雄性消化道远长于雌性的,个体的两肺长度差异也较后者大。  相似文献   

8.
2009年6~9月,在咸丰县丁寨乡、甲马池乡采集到一批两栖类标本,经鉴定其中中国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sis)为湖北省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9.
江西地区已有两栖动物计2目8科38种(Zhu,1994),其中有尾类已有记录为3种:大鲵(Andriasdavidianus)、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和肥螈(Paehytriton brevipes)。最近笔者在江西永新县深远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调查中,发现了蝾螈科(Salamandridae)瘰螈属(Paramesotrlton)一种有尾类动物,为江西省分布的新记录。现报道如下,作为该物种地理分布的资料参考。1采集时间和地点中国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Gary,1895)]标本由宋玉赞采集于2006年5月17日江西省永新县深远山自然保护区船坪附近小溪,海拔352—576m,地理坐标为26°45.1…  相似文献   

10.
瘰螈属一新种——龙里瘰螈(有尾目:蝾螈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贵州省龙里县水场乡采集到一批瘰螈标本,与瘰螈属已知物种比较后,确定其为一新种,即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 Li,Tian,Gu et Xiong sp.nov)。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相似,但新种由于上鳃骨后端上翘,成体头部后端两侧鳃迹部位各有1个明显突起;体背嵴棱强烈隆起;指、趾两侧无缘膜,指、趾末端有黑色角质鞘;肛后尾的腹鳍褶橘红色,约在1/2处此颜色消失;雄螈尾后段浅紫红色无斑纹。统计并记述了新种的外形、头骨特征、染色体组型、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晓明  高晓冬 《遗传》1997,19(1):12-15
用常规Giemsa染色和BSG技术研究了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该螈的染色体数 为2n=24,包括9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s. 7、10、11);BSG显带处理后全部染色体都显示了弱的着丝粒带,同时还显示了46条近着丝粒区插入带; 其核型和C带均不同于已研究过的国内蝾螈科动物,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形色体。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齿瓣石斛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情况。为附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暖湿润地区,高温环境下茎条细长,低温(1℃以下)容易受冻,为冬季落叶型石斛。自然条件下,齿瓣石斛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有性繁殖对环境要求严格,果实种子量大,为明显的“以量取胜”繁殖,是扩大种群分布范围的主要途径;营养繁殖分合轴生长和高芽繁殖,合轴生长形成并壮大株丛,有春秋两个萌芽峰期,而高芽是扦插、压条繁殖的保证。野生资源过度采摘、生境破坏与植树造林、繁殖特性缺陷、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缓慢、供需矛盾突出等是齿瓣石斛野生资源濒危的主要原因。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野生资源保护,推进齿瓣石斛工厂化育苗,并积极开展种子自然繁殖技术研究,降低种苗培育成本,加快规模化种植产业发展,实现齿瓣石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陈鹏  宋佳  郭璞  冀瑞卿 《菌物学报》2023,42(1):297-311
蜜环菌属Armillaria真菌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由于蜜环菌的生长发育过程较复杂,还未完全实现商业化栽培,野生资源的供应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东北地区蜜环菌属的3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子标记确定菌株JG19016为奥氏蜜环菌A. ostoyae,菌株JG19017为高卢蜜环菌A. gallica,菌株JG19018为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奥氏蜜环菌JG19016最适生长温度为25 ℃,高卢蜜环菌JG19017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则在22-25 ℃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菌株最适pH为5-6。奥氏蜜环菌JG19016对葡萄糖和蔗糖利用率较好,高卢蜜环菌JG19017对葡萄糖利用率较好,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对葡萄糖和淀粉利用率较好;蛋白胨对3个菌株促进作用最强,为最适氮源。培养基中加入VB1,对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奥氏蜜环菌JG19016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VB1 10 mg,琼脂20 g,水1 L。在木屑基质中培养,其配方的最优碳氮比为38:1,最佳木屑粗细比为3:1以上。出菇条件探索结果显示,菌丝及菌索长满菌袋(17 mm×33 mm×5 mm丝聚乙烯袋)需要50-60 d,之后在18 ℃、60%湿度和12 h散射光的环境中,10 d左右可观察到原基产生。增加菇房湿度到90%-95%,2-3 d可观察到1-3 cm的幼子实体,7 d左右菌柄和菌盖完全分化,10 d左右观察到菌盖展开。  相似文献   

14.
水仙属植物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仙属为世界重要的观赏花卉大属,品种更新及品质改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本文简述了水仙属种质资源现状,归纳了有关生物学特性、矮化栽培、遗传多样性、离体培养与扩繁、基因克隆与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微生物研究是我国微生物界发展最快、也是最活跃的重要领域之一.根据《微生物学通报》发表论文的统计数据,2014年本刊共发表文章308篇,其中发表数量名列前茅的是环境微生物领域(40篇),紧随其后的是农业微生物(30篇)和工业微生物(29篇).在环境微生物研究工作中,微生物菌种资源及其特性相关文章以16篇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16.
张清洋  张波  李玉 《菌物研究》2014,(4):226-228
对采自辽宁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孢虫花(Isaria japonica Yasuda)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适宜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谷氨酸,适宜p H为6;在3种供试培养料中只能在配方一(2%葡萄糖,0.1%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1.4%琼脂,96%蒸馏水,p H自然,0.3%蛋白胨)中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