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生菌是具有生物活性,摄入适当量时可以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益生菌产品为含有益生菌的制品,主要有酸奶、奶酪等。益生菌在口腔环境中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包括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本文就益生菌产品的现况、益生菌对龋病牙周病影响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益生菌,是一类被科学家证实为对人体和动物体有益的菌。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畜牧业等多个领域。益生菌的产品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在国外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市场。但在我国,则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可能国内的人们对益生菌的产品有点陌生,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他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不再单纯停留在解决温饱的问题上,而是更多地追求安全、健康和营养。相信只要加大对益生菌产品的宣传和消费引导,益生菌在国内亦将有一片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4,(33):I0002-I0002
“益生菌”这个词也许你并不陌生。作为一类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目前市售的很多酸奶、饮料和婴儿配方奶中会添加益生菌;临床上。益生菌药物也被广泛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研究发现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密切相关。随着目前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有了更深入了解,许多功能强大的有益菌如阿克曼氏菌、柔嫩梭菌被发现,并发现由多种厌氧菌产生的不同短链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益影响。补充有益菌和摄入益生菌制剂等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但由于肠道微生物的复杂性和益生菌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益生菌的最佳剂量反应效应,并应用多组学方法提高基于微生物干预的个性化治疗,缓解和治疗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5.
灭活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含生理活性菌或死细胞(包括代谢产物与细胞组成)。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灭活状态的益生菌在多个方面较活菌具备更大的优势。研究灭活益生菌,主要采用的灭活方法有热灭活、γ-射线灭活、紫外线灭活和酸灭活。结合近年来对灭活益生菌研究的情况,总结出灭活益生菌在增强免疫、抗肿瘤、抑制病源微生物、吸附有害物、缓解过敏症状、调整肠道菌群、预防龋齿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方面均具有效性。灭活益生菌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和饲料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益生菌是指一类通过改善肠内菌群平衡,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过敏、缓解炎性肠道疾病、抗感染、抗癌等生物学功能.本文首先阐述益生菌、益生菌发酵液、其菌体成分、代谢成分抗结肠癌作用的研究进展;随后阐述其抗结肠癌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和抗炎症作用,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产生有益的代谢物和抑制致癌物活化酶与遗传解毒;最后介绍益生菌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益生菌不仅可以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能够很好的改善结肠术后患者的肠道相关症状.目前,益生菌菌体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功能研究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这些将为更深入准确地了解益生菌的作用机制,更好的、更快的、更全面的利用益生菌及其制剂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赛加羚羊在我国消失的确切时间,一说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一说为60年代中期,但都无确凿的科学证据。有据可考的事实为,20世纪50年代末,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中并未发现该物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赛加羚羊在我国灭绝的时间大体上为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启动了赛加羚羊引入项目。从1988~1991年,甘肃武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分别从美国和德国的动物园引进赛加  相似文献   

8.
世界益生菌产品研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引言 益生菌是指通过摄入适当量从而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活菌。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益生菌研究范围的扩大和功能的深入,这一简洁且不包含具体机制的定义成为了益生菌的最适定义。益生菌不仅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通过消化道发挥有益作用,还可以外用于同样存在固有菌群的泌尿系统和皮肤 。  相似文献   

9.
如何面对"全"耐药的细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现代医药成果。20世纪,40—70年代被称为抗生素的“黄金时代”。由于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许多曾被认为是致命的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治愈,从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预期寿命。20世纪60年代末,某些医学权威冲动地宣称,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历史。但今天,在抗生素临床应用半个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10.
分子水平上益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益生菌是指能在生物体内存活 ,对生物体的健康有益的一类微生物。目前已经对益生菌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获得了许多使用益生菌的经验。近些年来 ,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将益生菌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益生菌菌株的鉴定、菌株的遗传学修饰、益生菌功能基因组学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益生菌的技术方法、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益生菌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肠道益生菌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益生菌可以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它们能够抑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免疫,净化肠道环境,改善机体代谢等,近些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研究。随着益生菌的生理功能一步步被开发出来,其作用的机制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使人们对益生菌有了更新的认识。本文针对近些年来新发现的肠道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用微生态制剂今后出路何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人用微生态制剂的上市产品大抵可分为两类 ,即保健食品 (食健字批准文号 )和药用生物制品 (生准字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的品种繁多 ,除酸奶外 ,市场上见到的商品有 :单独的益生菌培养物或益生菌粉剂、单独的双歧因子 (寡聚糖 )、由益生菌和双歧因子组成的 1 1联剂、由益生菌培养物和中药配成的混合制剂、由益生菌和双歧因子组成的 1 1联剂以及近年来由双歧因子和西药组成的 1 1联剂。至今 ,为医务界普遍认同并为城市居民认知的似乎只有酸奶一种。国内外厂商纷纷以其不同的品牌与包装争相抛向市场。从表面上来看 ,酸奶市场一片繁荣 ,…  相似文献   

13.
我国螺旋藻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Spirulins/Arthrospira platensis)是一种原核蓝藻。20世纪40年代,法国科学家在非洲乍得发现了可以食用的螺旋藻,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动乱,研究工作中断。6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这种单细胞蓝藻,  相似文献   

14.
以CasX为例简述新型CRISPR-Cas系统的基本属性和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细菌与古菌中广泛存在的CRISPR-Cas系统,作为目前发现的原核生物唯一的适应性免疫系统,抵御着病毒和质粒的入侵。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发现至今,CRISPR-Cas系统的基本情况逐渐清晰,包括名称缩写、分类、进化关系等方面。近年来,由于第二类CRISPR-Cas系统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基因编辑工具而逐渐成为应用研究被关注,对CRISPR-Cas系统的基础研究热度也持久不衰。为了使此类基因编辑工具在实际应用领域更加安全便捷,针对已发现的CRISPR-Cas系统在根据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优化的同时,对新型CRISPR-Cas系统的发掘工作也同等重要。本文以2017年发现的CasX为例,简要概述针对一种新发现的CRISPR-Cas系统需要研究确定的基本属性及相关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林林总总的智能医疗器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的,应用在一些常规的医学诊断上。但由于研究任务的复杂性,缩小了其研究范围,临床应用也凤毛麟角。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才出现众多的智能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6.
呼吸链是20世纪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发现之一,整个发现和揭示过程历经了近一个世纪。呼吸链的发现是在发现一系列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确定化学组成和定位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确定了呼吸链系列化学反应的顺序,此后则是对该复合物的结构解析和超级复合物的研究。呼吸链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对彻底了解细胞内能量转化的机理至关重要,同时也为研究与线粒体相关的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发现玉米中的“跳跃基因”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巴培拉·麦克林托克博士(Dr.BarbaraMcClintock)于1992年9月2日逝世,终年90岁。麦克林托克是20世纪世界领先的遗传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麦克林托克就开始通过观察玉米籽粒的颜色变化来研究基因的行为。她的主要发现是DNA小片段可  相似文献   

18.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Y.e)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国际上广泛注意的一种人畜共染病原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已从人、动物、土壤、水和多种食品中分离出来。是能在冷藏温度下生长的少数肠道致病菌之一,全球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已有数十起。该菌虽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被发现,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引起国外微生物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家们的广泛注意,随着其重新分类和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Y.e菌的研究更进了一步,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益生菌产生的细菌素及其功能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坤玲  钟瑾 《微生物学报》2022,62(3):858-868
细菌素是细菌核糖体合成的具有抑菌活性的小肽.细菌素的产生是益生菌重要的益生特性,它们天然无毒,不仅对食品腐败菌和人体致病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还具有有助益生菌定殖和调节肠道菌群等益生特性.本文综述了益生菌产生的细菌素的种类、条件性合成、益生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等,以期为深入认识益生菌的益生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研究开发对人体有益...  相似文献   

20.
益生菌是一类能够促进宿主肠内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和/或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本文就益生菌概念的发展演变、益生菌种类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益生菌在食品领域研究应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