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阿魏酸钠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具有改善抑郁症样模型大鼠的行为学障碍、上调其海马和大脑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增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增殖的效果。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神经干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cell-free filtrate ofneural stem cell lysates,FNSCL)脑室内注射促进谷氨酸盐诱导的成年小鼠兴奋性神经元损伤修复的可能性。成年小鼠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glutamate,MSG,2.0g/(kg·d))灌胃,连续10日,造成兴奋性神经元损伤模型。自孕15 d的昆明种小鼠取胎脑,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巢蛋白(nestin)抗原,制备神经干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MSG+NSCs组动物在MSG灌胃后接收脑室内NSCs移植,MSG+FNSCL组动物在MSG灌胃...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单钠对大鼠胃窦部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氨酸单钠(MSG)对大鼠胃窦部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胃窦部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谷氨酸单钠可使胃窦部生长抑素mRNA表达增强。以52天(青春期)最为明显,120天(成年期)次之,11天(新生期)最弱,经统计,差异具有显性(P<0.01)。结论:谷氨酸单钠可使胃窦部D细胞生长抑素mRNA表达增强,这就能是MSG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很多资料表明,β-内啡肽(β-EP)是针刺过程中起镇痛作用的重要神经介质,但β-EP在电针镇痛中是否受频率的影响还不清楚。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β-EP作为循环激素或局部激素对免疫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脑内β-EP对免疫功能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尚无直接证据。本实验用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单钠(MSG)的方法损毁弓状核,使人鼠全脑β-EP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钠(MSG),也称味精,是谷氨酸的钠盐,也是最丰富的天然存在的非必需氨基酸之一.MSG常作为一种增味剂被添加到食物中,但也有报道可引起哮喘、头痛甚至脑损伤.本文以黑腹果蝇作为材料,利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对高MSG摄人的响应.结果发现饲喂MSG组果蝇相比对照组,其肠道的厚壁杆菌门 Firmic...  相似文献   

5.
下丘脑弓状核区是脑内合成β-内啡肽等物质的主要部位,并与脑内中缝背核、蓝斑等结构有密切的交互纤维支配。本实验用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钠(MSG)损毁弓状核区的方法,观察对脑内β-内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及针刺镇痛的影响。MSG 处理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减少72%左右,脑β-内啡肽含量降低67%,针刺镇痛效应明显下降,电针后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高于电针对照组;将 MSG 处理大鼠的垂体摘除后,针刺镇痛效应几乎消失,同时电针后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则显著高于单纯 MSG处理组。本文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分别采用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钠(MSG)损毁弓状核区及电刺激弓状核(ARC)区的方法,观察对脑和脊髓内亮-脑啡肽(LEK)、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MSG 大鼠脑和脊髓内 LEK、NE 含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但端脑内 DA 含量显著升高。刺激 ARC 区后脊髓内 NE 含量明显上升。上述结果提示:弓状核区对端脑 DA 能系统可能具有某种紧张性抑制作用,而刺激弓状核产生的镇痛效应可能和下行 NE 能系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难  印其章 《生理学报》1988,40(6):529-538
本实验以电刺激鼠尾-嘶叫法和甲醛爪内注射-行为法两种测痛方法观察到:(1)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区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谷氨酸单钠(MSG)300μg/1μl 可引起明显镇痛效应。(2)双侧蓝斑内微量注射 β-内啡肽抗血清各0.1μl 可明显对抗 MSG 兴奋弓状核区神经元的镇痛效应。(3)直接在双侧蓝斑内微量注射 β-内啡肽各1ug/0.25μl 也可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上述结果表明:下丘脑弓状核区注射 MSG 兴奋其中的 β-内啡肽能神经元群,可能通过下行纤维末梢释放 β-内啡肽,影响蓝斑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产生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8.
红曲霉桔霉素的检测方法及红曲霉产桔霉素的判别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了红曲霉真菌毒素桔霉素的HPLC检测方法。用谷氨酸和葡萄糖为唯一氮、碳源的培养基(MSG)液态摇瓶培养及红曲米固态培养,对30多株红曲霉产桔霉素的情况进行了普查,发现大多数红曲霉菌种可产生桔霉素。红曲霉的培养状态及条件对桔霉素的产生有重大影响。红曲霉菌种是否产桔霉素,可根据MSG培养基摇瓶发酵液中是否含有桔霉素来初步定性判断,为准确判断红曲霉菌是否产桔霉素,可采用多种培养法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9.
下丘脑弓状核(ARC)是脑内β-内啡肽(β-end)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核团(Bloom et al.,1978;Finley et al., 1981)。刺激大鼠ARC能明显抑制丘脑束旁核(PF)痛单位的诱发放电,而且,这种抑制效应可被吗啡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所阻断(陈向阳等,1986)。 新生期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能选择性地破坏ARC区神经元胞体(Krieger et al.,1979)。本实验在新生期注射MSG的成年大鼠上观察刺激ARC对PF痛单位放电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ARC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比色法快速测定乳酸菌谷氨酸脱羧酶活力及其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基于Berthelot显色测定ω-氨基酸的反应 ,探讨了比色法快速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 ,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重现性好 ,成本低 ,快捷 ,可替代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法。对乳酸菌谷氨酸脱羧酶提取液的适宜反应底物体系为 0.2mol LMacIlvaine ,pH4.7,内含 0.1mmol LPLP (5 磷酸吡哆醛 ) ,10mmol L底物L MSG (L 谷氨酸钠 )。 2 0 0 μL底物溶液和 1~ 1 0 0 μL酶液在 3 0℃反应 ,然后冰浴中加入 2 0 0 μ/L 0.  相似文献   

11.
下丘脑弓状核区是脑内ACTH神经元胞体主要的集中部位(Watson等,1978)。新生期火白鼠接受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腹腔注射后,视网膜内层结构和下丘脑弓状核区的神经元胞体毁损,但无路过纤维损伤(Kizer等,1977)。ACTH能增加大脑的兴奋性和觉醒状态,参与调节机体的警觉性(哈罗德,1977;Benetato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习训练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在SD大鼠生后第3~9d腹腔注射谷氨酸单钠复制谷氨酸毒性模型,在1月龄和2月龄时训练大鼠学会以明暗辨别来获得食物,3月龄时取脑,在光镜下计数海马内存活神经元数,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的超微结构,并计数突触数,测量突触活性带长度。结果:学习训练组海马CA3区和CA4区内的存活神经元数、海马CA1区内的突触数和突触活性带长度均大于非学习组,结论:结果提示学习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MSG对海马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和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探讨了氯化钾(KCl)或谷氨酸分别对入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发现在含Ca  相似文献   

14.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抑郁症的发生与中枢GABA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但目前基于单胺类递质失调及谷氨酸能神经的研究较多,而对GABA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比较分散。本文主要通过介绍GABA受体及其作用,以及GABA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和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的相互作用,讨论GABA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以期为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海马内谷氨酸受体 /NO/cGMP神经通路在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学习记忆、神经退行性病变等。但关于海马内兴奋性神经环路如何被调控尚不清楚。前期工作表明GABA可能对海马内兴奋性神经环路起着调控作用 ,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应用脑微透析技术探讨GABA对大鼠海马谷氨酸受体 /NO/cGMP神经通路的调控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试剂  2 ,3 dihydroxy 6 nitro 7 sulfamoyl benzo(f) quinoxaline(NBQX ,英国TocrisCookson公司…  相似文献   

16.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s,EAATs)是摄取细胞外液谷氨酸、保持细胞外谷氨酸低浓度的主要机制,已发现了五种EAATs,其中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在终止谷氨酸能神经传递、维持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处于低水平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和功能受谷氨酸及其受体、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生长因子、内皮素、一氧化氮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表达减少及功能降低与脑缺血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脑缺血预适应可通过调控其表达或改善其功能而诱导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   

17.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可摄取胱氨酸、排出谷氨酸,既为胞内谷胱甘肽合成提供原料,又参与胞外谷氨酸浓度调控。该转运体可发挥抗氧化应激和调控神经信号传递等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生长与耐药性形成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System Xc-在生物学特征、生理和病理功能、转运活性调控以及相关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这些研究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槲皮素广泛存在于许多药用植物中,属黄酮类化合物,在临床上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及DAPI染色,研究槲皮素(0.5、1、5、10μmol/L)对谷氨酸(10mmol/L)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槲皮素(0.3、3、30μmol/L)对急性分离的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离子通道的作用。MTT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可提高谷氨酸处理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并呈现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而槲皮素(5μmol/L)与谷氨酸(10mmol/L)共孵育PC12细胞后,DAPI染色结果表明槲皮素可减弱谷氨酸对PC12细胞的损伤。对电生理结果显示,槲皮素对瞬时外向钾电流(IA)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表现为浓度依赖性。以上结果提示,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海马锥体神经元的外向钾电流进而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这也说明了槲皮素对缺血样损伤的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星形神经胶质细胞为对象,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较详细地研究了介质中Na、、K~+和CL~-、不同浓度的卡因酸以及几种抑制剂对L-谷氨酸摄取的影响;并观察了L-谷氨酸对星形神经胶质细胞膜运输Na~+、K~+、Cl~-和Ca~(2+)等的作用.结果表明:L-谷氨酸的摄取依赖于介质中是否存在Na~+ ,在缺Na~+介质中对Cl~-的依赖性也较明显,但在正常Na~+浓度下,含Cl~_和缺Cl~_没有明显差别.当增加介质中K~+浓度引起膜的去极化时,则能降低L~_谷氨酸的摄取.反过来,L-谷氨酸的摄取也对Na~+、K~+、Cl~-等的运输起刺激作用.此外,卡因酸及所用的几种抑制剂对谷氨酸的摄取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星形神经胶质细胞为对象,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较详细地研究了介质中Na、、K~+和CL~-、不同浓度的卡因酸以及几种抑制剂对L-谷氨酸摄取的影响;并观察了L-谷氨酸对星形神经胶质细胞膜运输Na~+、K~+、Cl~-和Ca~(2+)等的作用.结果表明:L-谷氨酸的摄取依赖于介质中是否存在Na~+ ,在缺Na~+介质中对Cl~-的依赖性也较明显,但在正常Na~+浓度下,含Cl~_和缺Cl~_没有明显差别.当增加介质中K~+浓度引起膜的去极化时,则能降低L~_谷氨酸的摄取.反过来,L-谷氨酸的摄取也对Na~+、K~+、Cl~-等的运输起刺激作用.此外,卡因酸及所用的几种抑制剂对谷氨酸的摄取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