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鸡矢藤属(Paederia L.)6种1变种植物的花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鸡矢藤属植物的花粉均为单粒,辐射对称,小型或中型,极面观3-裂圆形至钝三角形,赤道面观呈长圆球形或近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无内萌发孔。外壁纹饰网状、细网状或穿孔状,孔边缘具小刺状突起或无。臭鸡矢藤(P.foetida)和白毛鸡矢藤(P.pertomentosa)具有花粉二型现象,其中白毛鸡矢藤(P.pertomentosa)是首次报道。花粉二型现象与花柱二型现象可能没有直接的关联性,与前人的观点一致。推测鸡矢藤属外壁纹饰的可能演化趋势为:穿孔、网状、细网状→粗网状;网眼内无棒状突起→网眼内有棒状突起。鸡矢藤属花粉的外壁纹饰变化较大,且无内萌发孔,是茜草科花粉过渡类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姜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花粉类型与该科植物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下,对中国姜科Zingiberaceae中的2亚科(姜亚科、 闭鞘姜亚科)、3族、18属、89种、3变种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结果。根据萌发孔的有无,将本 科的植物花粉分成两大类型,无萌发孔型和具萌发孔型。根据花粉粒形状、大小及萌发孔的类 型和外壁表面纹饰的不同,在两大类型中又区分为6亚型和2组。在无萌发孔类型中有:光 滑亚型、具刺亚型(内分短刺组和长刺组)、具条纹亚型和具脑皱状-负网状亚型,在具萌发孔类 型中有具沟-孔混合亚型及具散孔亚型。本文从花粉学的观点,对科内某些分类群的划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三棱栎属分类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壳斗科三棱栎属Trigonobalanus Forman含3种,即:三棱栎T.doichangensis,南美三棱栎T.excelsa,轮叶三棱栎T.verticillata。通过用光学显徽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系统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3个种的花粉进行观察并比较分析,确认它们分别属于显然不同的3个类型:(A)花粉粒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宽椭圆形,极面观钝三角形;孔在角上,内孔具明显的孔室,孔缘加厚;外壁覆盖层无穿孔,孔区外壁-2(从化学分层)特厚;表面具疣波状纹饰。三棱栎为此类型。(B)花粉粒为长球形,赤道面观长椭圆形,极面观近三角形或三瓣形;萌发孔多为3拟孔沟(-3沟),位于三角形的边上;外壁覆盖层具穿孔,表面具粗瘤(疣)状纹饰。南美三棱栎为此类型。(C)花粉粒近球形、赤道面观近圆形,极面观3裂圆形,3孔沟在边上;覆盖层具穿孔;表面具小瘤和蠕虫状短条纹饰。轮叶三棱栎为此类型。以上3个种的花粉粒形状、萌发孔、外壁结构、表面纹饰等特征,特别是萌发孔特征、类型及位置,在壳斗科的花粉形态中表现出较大差异,越出了种间的区别,故笔者认为K.C. Nixon和W.L. Crepet将3个种分立为3个单型属是自然合理的,即:Formanodendren(F.doichangensis(Camus)Nixon et Crepet), Colombobalanus(C. excelsa(G.Lozano,J.Hdz-C.et J.Henao)Nixon et Crepet),Trigonobalanus(T.verticillata Forman)。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国产爵床科Acanthaceae山牵牛属Thunbergia(山牵牛亚科Thunbergioideae)6种、叉柱花属Staurogyne(瘤子草亚科Nelsonioideae)和老鼠簕属Acanthus(老鼠簕亚科Acanthoideae)各1种植物在扫描电镜下的花粉形态。山牵牛属植物的花粉粒为圆球形,均具螺旋状萌发孔,外壁纹饰以光滑或颗粒状为主,偶具棒状突起。具螺旋状萌发孔被认为是该科独特而较原始的花粉特征。叉柱花属的花粉粒为圆球形,具3孔沟,外壁平滑。老鼠簕属的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沟,外壁具细网状纹饰或具小穿孔。花粉形态特征支持传统上将上述3属置于3个不同亚科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甘薯属10种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于育种研究的甘薯属(Ipomoea)10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以补充该属植物花粉形态学信息. 结果表明,甘薯属植物花粉粒的形状均为近球形,体积较大;花粉萌发孔多为散孔,少数萌发孔不明显;表面纹饰有3种:刺状类型、网状带刺类型和网状类型.根据花粉粒大小、刺的长短、萌发孔特征和表面纹饰类型等可以把这10种植物区分开来,同时发现I.wrightii与已有报道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张平  徐凤霞 《广西植物》2011,31(3):328-331
采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滇南风吹楠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滇南风吹楠的花粉粒呈单粒存在,远极面观为椭圆形,近极面观大体为三角形,为不等极,两侧对称.花粉粒具一条远极单萌发沟;花粉大小为(15)19.90(21) μm×(20)22.50(25) μm.花粉粒外壁纹饰为网状,网脊平均宽度为0.29 μm;网眼形状不规则...  相似文献   

7.
从发育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特有单种属DichotomanthesKurz及与其系统学研究有关的外类群Prinsepiautilis的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Dichotomanthes花粉粒自脱离四分体胼胝质膜开始至成熟二核花粉粒不同发育时期 ,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未见变化 ,仅花粉体积随成熟度增加而有所增大。而Prinsepiautilis ,其花粉粒刚脱离四分体时形状和成熟花粉明显不同 ,成熟花粉极面观为三裂圆形 ,赤道面观为圆形 ,外壁具清晰的平行条纹 ,但幼嫩花粉粒的形状很特别 ,极面观为深三裂圆形 ,赤道面观亦见花粉在两条沟之间下陷而沟部外突 ,明显为角萌发孔花粉 ,且花粉体积较成熟者小 ,而外壁纹饰同成熟者相比无根本性差异。前述两种植物花粉在不同成熟期体积有明显差异 ,而外壁纹饰在不同成熟期不存在质的变化并相对稳定 ,说明花粉外壁纹饰这一性状在蔷薇科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分类学意义。DichotomanthesKurz具典型Rosaceae花粉的三孔沟结构 ,外壁具条纹 -穴状纹饰。将其孢粉学特征同Rosaceae 4个亚科有关类群的同类资料相比较 ,并结合其它形态解剖与细胞学等研究结果 ,支持将Dichotoman thes置入Maloideae下而不赞同将其另立亚科或置于Prunoideae之下。此外 ,由于Prinsepiautilis的花粉在其发育初期具角萌发孔花粉 ,与Cunoniacea  相似文献   

8.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茄科天仙子族7属及颠茄属、茄参属和枸杞属3属共10属2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天仙子族的花粉粒形状为球形、近球形、扁球形和长球形;萌发孔类型有无萌发孔、不规则的拟孔、3沟、4沟、3~4沟、散沟和3孔沟;外壁纹饰为小刺状、瘤状、各式条纹状、条纹-穴状、条纹-网状、皱波状、细网状和网状。沟膜近光滑、具小颗粒、具小刺状突起或具瘤状突起。各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在萌发孔的有无、萌发孔的类型和外壁纹饰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可以作为探讨属间分类和系统关系的重要依据。天仙子族植物花粉萌发孔的演化趋势为:无萌发孔→3、4沟→3孔沟。无萌发孔的山莨菪属是原始类群,三孔沟的马尿泡和天仙子等属是进化类群。还讨论了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之处和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几种党参属植物及其近缘种花粉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仲新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3):T001-T002
对6种桔梗科(党参属Codonopsis4个种以及桔梗属Platycodon和风铃草属Campanula各1种)花粉进行了光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比较,发现党参属不同种花粉的形态特征很不相同,易于区别,如党参花粉极面观多为7裂圆形,外壁形面具乳突状的短刺,川党参花粉极面观圆形,刺在沟的两旁排成两列,小花党参花粉极面观近圆形至7裂圆形,外壁表面的刺比其它种的都大,鸡蛋参花粉外壁表面的刺柔软而稍为弯曲,其长度为上述各种刺的数倍,桔梗属和风铃草属花粉与党参属花粉的差异更大,桔梗属花粉粒扁球形,极面观五角形,少数四或六角形,风铃草属花粉粒更为特殊,极面观近圆三角形,具3孔,花粉外壁的刺不仅锐利而且很粗,花粉形态在党参属不同种间以及党参属与桔梗属和风铃草属之间的差异为其分类学提供了进一步的孢粉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自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桦木科江南桤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圆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2.5—35.0μm,平均为31.5μm。赤道面观近扁球形,极面观为四角形或五角形。光学显微镜下,4-5孔,孔的结构特殊,内、外层到孔边分离,形成显著的孔室。在光切面看,外层在孔处加厚,孔间带状加厚。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萌发孔沿赤道排列,为短萌发孔,萌发孔长轴3.2μm,短轴为1.5μm,其长轴约为短轴的2倍。外壁厚为2.0μm,外壁外层明显厚于内层。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为不明显的颗粒排列为细条纹,扫描电镜下为微刺。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壁分为明显的四层,即: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内层;覆盖层有刺状纹饰等。同时研究了江南桤木花粉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根据江南桤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得出江南桤木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为利用地层中桦木科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该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菟丝子属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芝玉  郭澄  苏中武  李承祜   《广西植物》1991,11(4):308-311+393
本文作者用扫描电镜(SEM)对国产菟丝子属(Cuscuta L.)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具3沟萌发孔的花粉为本属基本类型。根据萌发孔的数目,外壁纹饰等特征,该属花粉可划分为三个类型:(1)具3沟,外壁具穿孔,表面散生小刺状突起;(2)具3—5沟,外壁具网状纹饰,网脊上散生小刺状突起;(3)具3—6沟,外壁具小刺状突起,穿孔偶见。本文观察结果与刘炳仑等曾报道过光学显微镜(LM)下的结果不完全一致。最后,对菟丝子属的花粉形态的演化趋势以及属内亚属间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钩藤属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钩藤属(Uncaria Schreb)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钩藤属植物的花粉为单粒,小型,辐射对称,赤道面观圆球形至近长球形,极面观3-裂圆形,具3孔沟,萌发沟裂缝状,长达两极.萌发沟中央有"内壁加厚突出"结构.外壁具条纹至细网纹饰,表面光滑无附属物.钩藤属花粉大小、形状、萌发沟和纹饰类型都较接近,属于单一型花粉.钩藤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是茜草科(Rubiaceae)中较为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无患子科(狭义,Sapindaceae)23属30种1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该科花粉粒多为扁球形,部分为长球形,少数为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多为三角形;从花粉萌发孔类型看,大多数种类具三沟孔,有的形成合沟,少数仅具三孔而无沟;从花粉外壁纹饰看,多数花粉外壁具网状或条纹状雕纹,少数花粉的外壁具刺状或颗粒状纹饰。花粉形态特征支持文冠果亚科(Xanthoceroideae)以及广义鳞花木属(Lepisanthes)概念,并支持仍将茶条木属(Delavaya)置于车桑子亚科(Dodonaeoideae)。观察发现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us)与栾树属(Koelreuteria),龙眼属(Dimocarpus)、荔枝属(Litchi)与韶子属(Nephelium)从花粉形态上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基于花粉形态特征编制了国产无患子科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泽泻科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泽泻科11属27种代表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在系统描述了该科及各属植物花粉形态的基础上,将泽泻科植物的花粉划分为3种类型,即少果泽苔草型、慈菇型和泽泻型。根据花粉形态特征的比较,并依据泽泻科植物祖先类群的花粉具有船形、具单沟萌发孔、花粉外壁具明显的刺状纹饰、覆盖层完整无通道等特征,作者认为泽泻科植物花粉形态的如下演化趋势是明显的:由船形演化为卵球形、球形和多面体球形;由单沟萌发孔经过一无孔的中间类型演化为散孔类型;孔膜由光滑演化为具颗粒和小刺;萌发孔不内陷进化到内陷;花粉粒外壁的刺状纹饰逐渐过渡为颗粒状纹饰或者消失,以及覆盖层由无通道到具细通道和通道。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成都地区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9个木芙蓉品种的花粉显微结构,并探讨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9个木芙蓉品种的花粉均为大粒,主要为圆球形,具散孔,外壁纹饰均为刺状纹饰,表面具有颗粒状突起.木芙蓉品种间在花粉粒大小、外壁纹饰上具有一定差异,可以作为品种分类...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山西太岳山区秋季开花的25科74属88种(含2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对花粉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结果表明:花粉粒以近球形(56.8%)和椭球形(27.3%)为主,其它还有球形、扁球形。花粉粒中P/E值最大的为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和山西独活(Heracleum schansianum Fedde ex Wolff),均为1.89,最小的为高山露珠草(Circaea alpina L.)0.71;最大的花粉为卷丹117.5×62.3μm,最小的为穗花马先蒿(Pedicularis spicata Pall.)14.5×14.2μm。花粉萌发孔以3孔沟(35.2%)和3沟(26.1%)为主,还有少量的为3合沟、2合沟、散孔、3孔、6沟、单沟、3(-4)孔沟、4沟等类型。外壁纹饰以细网状(46.6%)、长刺状(17.0%)和颗粒状(13.6%)为主,其他还有粗网状、条纹-穿孔、棒状、微刺状、微刺-颗粒等。本研究还对同科不同属、同属不同种、同种不同地区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讨论,研究结果可为太岳山区化石花粉的准确鉴定提供鉴别指南和标准对照图谱。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该区植物花粉尤其是菊科3个主要花粉类型的古环境意义,为利用地层中相应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提供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自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桦木科江南桤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圆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2.535.0μm,平均为31.5μm。赤道面观近扁球形,极面观为四角形或五角形。光学显微镜下,4—5孔,孔的结构特殊,内、外层到孔边分离,形成显著的孔室。在光切面看,外层在孔处加厚,孔间带状加厚。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萌发孔沿赤道排列,为短萌发孔,萌发孔长轴3.2μm,短轴为1.5μm,其长轴约为短轴的2倍。外壁厚为2.0μm,外壁外层明显厚于内层。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为不明显的颗粒排列为细条纹,扫描电镜下为微刺。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壁分为明显的四层,即: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内层;覆盖层有刺状纹饰等。同时研究了江南桤木花粉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根据江南桤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得出江南桤木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为利用地层中桦木科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该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西鄂尔多斯六种强旱生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生态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特殊生境条件下强旱生植物的花粉形态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鄂尔多斯地区5月份开花的2科5属6种强旱生灌木刺柄叶棘豆(Oxytropis aciphylla Ledeb)、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 (Maxim) Cheng f.]、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 Maxim)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近球形至长球形,萌发孔主要是3孔沟,沟狭.外壁纹饰主要是细网状纹饰.同时研究了采样点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等,特别提供了5月份的气候因子,得出这些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云南紫金牛属朱砂根、柳叶紫金牛和矮地茶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其中,柳叶紫金牛属首次报道.结果表明:3种紫金牛属植物的花粉为单粒,三角状类圆球型;异极型,两侧对称;赤道面观为三面略凹的类圆球形;极面的顶面观为类三角形,具三孔(沟),为沟孔型,萌发沟为拟沟,多合成合沟,底面观为三面围合的深洞穴状.外壁多具穴状纹饰,表面光滑无附属物.云南紫金牛属花粉粒大小、形态、萌发沟和纹饰类型都较接近,属于单一型花粉.  相似文献   

20.
花粉粒的大小形态,因植物种类而不同,一般为15-20微米,有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角形等形状,有的还具有气囊。并且具有不同的纹饰和突起外,还有一个或数个小孔,叫萌发孔,萌发孔处只有内壁,没有外壁。 (一)花粉粒的培养取10克葡萄糖或蔗糖溶解于100毫升蒸馏水中,将此溶液倒入培养皿中,只需一薄层即可。取凤仙花,用镊子轻轻拔动花朵,使花粉散落在液面上,静置,切不可摇动。将上述材料小心地放在25-30℃的条件下,静置培养,半小时后,即可出现呈豆芽状的花粉粒萌发形状,1小时后可大量出现。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