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绪论通过原肠建成的运动,中胚层由原肠期的表面的位置移进胚胎的内部,到神经胚时期移进的部分和外胚层与内胚层分开,介于它们之间,在这里进行进一步的分化,将来分化为肌节、前肾、侧板、血细胞、肢体、心脏等构造,在这些器官里,某些器官的分化和发育,甚至它们轴的决定,都已经被详细研究过,但是相反的它们的决定情况,它们发生决定的原因,什么因素使得中胚层沿着背腹轴的不同高度水平分化为各种不同的器官,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如何,在一段比较长的期间内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被忽略的  相似文献   

2.
前言文献中累积的关于移植两栖类胚胎组织到幼体或成体的实验研究,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一方面,关于瘤肿形成的问题,自从 Cohnheim 1877年提出了瘤肿形成的胚胎学说以后,很早就有人将弄碎的胚胎组织注射到成体。Belogolowy(1918)将两栖类  相似文献   

3.
赵赟  谭玉珍 《生命科学》2009,21(1):92-96
胚胎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潜能和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的种子细胞,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三个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故被看作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种子细胞。近年来,对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如何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即使其较长时期的处于未分化状态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一些天然存在或人工合成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作用于某些特定的靶信号通路,调控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命运。本文概述了几种小分子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小分子物质在成体多分化潜能胚胎样干细胞分化调控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原肠中期内卷的背方中胚层出现了分别控制脊索和肌肉发育的专一分子的区域化表达。为了研究这个时期的背方中胚层是否已经能够在脱离体内信号的情况下向预定命运分化,我们进行了预定脊索和预定肌肉组织的体外培养,以及两者的共培养,并检测了细胞表达组织专一性分子的情况。原肠中期的预定脊索区域和预定体节区域都能在体外分化成相应的组织——空泡化的脊索和肌细胞,但脊索只能微弱表达其功能分子Shh,肌细胞不能形成肌节。预定脊索区域和预定肌肉区域的共培养也无法增强脊索表达Shh和促进肌细胞形成肌节。我们的结论是,原肠中期内卷的中胚层细胞已经具有了朝预定命运独立分化的能力,但进一步形成功能和结构都完整的相应组织可能还需要周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邻近组织对爪蟾脊索决定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影响爪蟾脊索决定和分化的因素,过去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体外共同培养的方法检测了肌节和神经上皮在脊索决定和分化中的作用。结果指出,脊索与两侧肌节共同培养,肌节的量为脊索的决定和分化提供了足够的条件;一侧肌节的量满足不了使所有脊索进行决定和分化的条件,在少数例子甚至分化不出脊索。在神经上皮的包囊中,部分脊索细胞向肌细胞分化,单独与脊索接触也不利于脊索的正常分化。讨论了中轴器官之间的决定和分化中错综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佛波酯(TPA)是一种有效的皮肤癌促变剂。有不少实验事实指出,它的原始作用部位是质膜,而且对间隙连接的影响也已从各方面得到了证实。本文利用这种药物研究细胞通讯在肌细胞分化中的重要性。割取蝾螈神经胚中期躯干部体节中胚层,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实验组在培液(Steinberg+Leibovitz's L-15,9∶1)中加适量TPA,共试用了4种浓度,5、10、20和40ng/ml,以10ng/ml为适当,本文报道用这一浓度得到的结果。处理时间为4天,天天换新鲜配制的TPA溶液,连续三天,以后在正常培液中培养。对照组和实验组一样,在20℃下培养10—16天。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看到TPA的处理使预定体节细胞分化为肌细胞的过程受到了明显的阻抑。对照组在10天左右的培养中,可以观察到从预定体节细胞转变为成肌细胞,再融合为肌管。但是,实验组培养早期有一定量的脱落细胞,它们大多为不规则形,分散在外植块周围;还有一些不规则形的细胞,成片地自外植块铺展出来。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10天左右的培养过程中都未能表现进一步分化。除了看到一些梭形或长形的细胞夹杂在分散或成片的不规则细胞之间,没有找到过多核的肌管细胞。我们的实验结果结合过去形态的观察,说明细胞间通讯的时间性在肌细胞分化中是十分重要的。TPA处理的时间正相当于正常肌细胞分化中间隙连接大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期间,很可能,TPA使间隙连接失去作用,处理之后再恢复正常培液,错过了时间,间隙连接的作用以后也不再能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7.
影响爪蟾脊索决定和分化的因素,过去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体外共同培养的方法检测了肌节和神经上皮在脊索决定和分化中的作用。结果指出,脊索与两侧肌节共同培养,肌节的量为脊索的决定和分化提供了足够的条件,一侧肌节的量满足不了使所有脊索进行决定和分化的条件,在少数例子里甚至分化不出脊索。在神经上皮的包裹中,部份脊索细胞向肌细胞分化,单独与脊索接触也不利于脊索的正常分化。讨论了中轴器官之间在决定和分化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五氧化二钒(V2O5)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毒物和环境污染物。为了进一步验证钒的致畸性,并为揭示其发育毒性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本在大鼠致畸试验的基础上,应用细胞微团培养方法他钒对大鼠胚胎芽细胞在体内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体外实验:从妊娠d13的孕鼠中分离出胚胎,取前肢芽,制成细胞悬液(21×10^7cell/mL),取10μL置于培养板上成一微团,于高湿、37℃的CO2孵箱中预培养2h,然后缓慢加入不同剂量的V2O5溶液(勿冲散微团,对照加培养基),培养5d。体内实验:取鼠妊娠d12时,经i.p,以不同剂量的V2O5处理,16h后处死、取胚胎肢芽细胞培养。然后,固定细胞,分别采用苏木精染色和阿利新兰染色,前经甲醇脱色后以酶标光密度值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后由镜检每一微团中天蓝色的分化落数判断对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结果显示,钒剂量在5.0μmol/L,以上时细胞集落数明显下降,光密度则在7.5μmol/L以上时明显下降,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Table1),说明钒对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都有抑制作用,但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两条抑制曲线明显不同(Fig.1),其中IC50分别为13.14和4.77μmol/L。按Flint及Reanaault提出的判定标准,钒为肢芽细胞的特异性分化抑制物,与大鼠致畸试验的结果一致。体内染毒对胚胎肢芽细胞增殖的影响与体外染毒无明显差别,但对抑制细胞分化则差别显,2mg/kg V2O5组的集落数已减少近50%。已在抑制胚肥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增殖和分化可导致发育异常。钒在对肢芽产殖无明显影响时即可影响细胞的分化,表明:至少在较低剂量时,抑制胚胎细胞分化可能是钒致畸机理的最初形式;提高剂量后,其发育毒性除表现在影响细胞分化外,还可能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10、50、100、200ng/ml)的NGF,培养不同时间,以不加神经营养因子的细胞为对照组,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细胞荧光技术鉴定神经细胞,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各组大鼠中脑神经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胚胎中脑神经细胞胞体增大、突起延长且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连结成网络状,细胞集落数增加,显示出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一定剂量的NGF能促进大鼠中脑神经细胞分化和增殖,增强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小鼠胚胎干细胞ES-5细胞为实验模型,研究了RARγ基因表达对RA诱导ES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把构建质粒pSG5-RARγ-neo转染ES-5细胞,获得了过度表达RARγ基因的ES-γ细胞系。ES-γ细胞保持了ES细胞的干细胞特点。体内分化潜能的研究表明,ES-γ细胞仍然保持分化多潜能性的特点,能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结构,但与ES-5细胞相比,观察不到软骨组织,而肌肉组织和鳞状上皮细胞构成的角质化囊状结构较丰富。体外诱导分化研究表明,ES-γ细胞分化方向受到干扰,向成纤维样细胞分化。这些结果表明RARγ基因参与了RA诱导ES细胞分化的过程,而且RARγ基因的表达变化影响了RA诱导ES细胞分化的细胞类型。在研究中还发现,ES细胞在RA诱导分化过程中,同时还发生了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的发生与RA浓度相关,而RARγ基因的过度表达使细胞凋亡明显加剧。这些结果表明RARγ基因可能也参与了RA诱导ES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Norstog , Knut . (Wittenberg U., Springfield, Ohio.) Th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ultured barley embryos. Amer. Jour. Bot. 48(10): 876–884. Illus. 1961.—Cultures of excised embryos of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were made on a number of different media. Growth on White's medium was promoted by adding coconut milk. In the absence of coconut milk, amino acids did not promot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Embryos as small as 60 μ were successfully grown in vitro. Smaller embryos had the capacity to initiate root and shoot primordia but did not possess the ability to form such embryonic organs as the scutellum and epiblast. Proembryos developed shoots and roots only after a period of irregular growth in which unorganized masses of cells were formed. Multiple centers of shoot initiation were observed in such embryo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in barley at least, embryonic form may result from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mbryo and nutritional, spatial and other factors within the ovule.  相似文献   

12.
在胚胎发育的一定时期,表皮细胞呈现较强的β-内啡肽阳性免疫反应,而这时期正是表皮传导最活跃的时期。为了探索胚胎表皮传导和β-内啡肽-类阿片样多肽之间是否有关系,本实验采用纳络酮处理,发现表皮传导消失,待纳络酮作用消除后,表皮传导现象又再出现,说明纳络酮在胚胎表皮细胞传导中起了阻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姜黄素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U251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对照组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药物组用16μmol/L姜黄素(本实验先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作用于U251细胞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μmol/L)处理。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作用96h后,与对照组相比,U251细胞突起明显增多变细长。姜黄素培养48h,S期细胞由28.53%明显降低至20.35%(P=0.015);vimentin强阳性细胞百分率由90%明显降低至50%(P=0.009);GFAP蛋白与内参β-actin表达量的比值由0.22明显升高至0.50(P=0.01)。Westernblot法显示,姜黄素分别作用于U251细胞48和96h,ERK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pERK/ERK分别为0.35和0.22,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3和0.007)。结论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胶质瘤U251细胞有显著的诱导分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异常激活的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周健  薛英 《动物学报》1990,36(1):88-91
实验选用早孕人工流产蜕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睾丸酮对蜕膜细胞形态的影响并与RU 486加以比较。研究结果提示:(1)睾丸酮(6.9×10~(-5)mol/L)能抑制离体培养人蜕膜细胞的生长发育,但这种抑制作用是暂时和可恢复的且与用药剂量及持续时间有关。(2)睾丸酮对蜕膜细胞形态的影响与RU 486(4.7×10~(-4)mol/L)的作用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