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自从发现干扰素能够阻止病毒复制以来,对于干扰素的其它作用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例如,发现它能抑制细胞分裂和调节免疫系统的许多反应,特别是它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杀伤能力。刺激巨噬细胞杀死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2.
表型可变性和功能多样性是单个核吞噬细胞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巨噬细胞的极化受到关注。一般认为极化巨噬细胞是单核细胞活化后一系列功能状态两个极端。而它的分化受到各种微环境信号的诱导与调节。极化的巨噬细胞能够进一步影响局部免疫反应,与各种因子协同作用调节病原体微生物感染结局和肿瘤免疫,参与免疫调节,组织修复重塑过程。对巨噬细胞亚型诱导因素及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
巨噬细胞产生和分泌前列腺素与其功能有明显关系,激活后的巨噬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素明显增加。许多因素能影响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  相似文献   

4.
氧化氮(NO)的缺乏可能是由NO合酶(NOS)基因突变所致。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Baltimore, MD)的科研人员认为,缺少NO可能是特定人群具有较强暴力和极端性性侵犯趋向的原因。 NO是一种简单的普通气体,在人体的许多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它有助于由巨噬细胞和特定cytokine激起的炎症,还是帮助贮存记忆的神经递质。消化和循环系统依NO的能力放松平滑肌细胞,NO也是勃起的必备因素。在另一方面,该分子还能戏剧性地化解中风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斑块中泡沫细胞的形成与巨噬细胞胆固醇的转运密切相关,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是胆固醇逆转运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可清除外周组织过多的胆固醇,对维持细胞内胆固醇稳定、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转运相关蛋白的作用,如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G1、载脂蛋白A-Ⅰ、胆固醇脂转运蛋白、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等.本文就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过程中相关蛋白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巨噬细胞极化是根据周围刺激环境做出表型调节的一个过程.一般极化为2个表型,分别为经典激活的M1巨噬细胞和替代激活的M2巨噬细胞.简而言之,M1巨噬细胞的特征是促炎和抗肿瘤;M2巨噬细胞是抗炎和促肿瘤.巨噬细胞极化被认为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关键调节器,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性依赖于关键因子的协调表达,而这些关键因子的表达在转录后...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过程CD36的表达与oxLDL的摄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道夫受体CD36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血小板膜糖蛋白和一种血栓反应蛋白受体(TSP-1)。近来,CD36也被认为是单核细胞产生的活性氮物质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受体,参与包括动脉粥样硬化(AS)在内的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该文介绍CD36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和AS形成中的作用,以及CD36表达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鱼类的巨噬细胞和高等脊椎动物的一样,在吞灭入侵的病原体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探索在体外长期培养巨噬细胞的方法,有助于研究巨噬细胞的机能。Braun-Nesje等虽已从硬头鳟(Salmo gairdneri)等鲑科鱼类的头肾中分离出大量的巨噬细胞,并在体外培养了3个月之久,但因细胞不分裂,无法传代。本研究改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饲养层技术探索长期培养巨噬细胞的方法,并获得成功。迄今巨噬细胞已在体外培养22个月,传代48次。细胞的原代培养分为三组。前两组是单独的脾或头肾的组织培养;第三组是脾与头肾的混合组织培养。培养液是Leibovitz’s L-15,外加20%胎牛血清,100 I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用酵母菌Candida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基因工程学的发展,有可能大量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纯品,有利于开展TNF的基础研究和探讨其有关生理意义。过去认为TNF仅对肿瘤细胞有作用,但是它对许多正常细胞也起作用,其生物学活性是多样的。本文概述其最新研究进展。 TNF是将脂多糖(LPS)静注于卡介苗致敏的小鼠,血清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经注入皮下移植Meth A肉瘤的小鼠体内,可使肉瘤组织出血坏死,故而得名。TNF是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由于它在体外可以直接杀伤某种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则无影响,因此有希望作为抗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诱导巨噬细胞分化情况和分化后巨噬细胞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甲氨蝶呤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24小时后,使用流式、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的表达量,并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阳性对照,未处理细胞为阴性对照,评估甲氨蝶呤的诱导效果。将经甲氨蝶呤刺激的巨噬细胞与骨肉瘤细胞K7共培养,使用流式技术检测骨肉瘤细胞K7凋亡程度。结果:一定剂量的甲氨蝶呤作用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后,可以显著上调M1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CD86、i NOS,上调程度与LPS组相当。与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类似,甲氨喋呤可以激活NF-κB。经甲氨蝶呤刺激后的巨噬细胞可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结论:甲氨蝶呤诱导向M1型分化的巨噬细胞可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免疫印迹技术及内源性底物磷酸化方法,我们研究了在巨噬细胞的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的PKC同功酶的分布及其在免疫调变剂LPS的刺激下产生的激活和转位。在未激活的巨噬细胞中,PKC-β捻量高于PKC-α和ε,它和PKC-α的分布均是胞质中大于胞膜。以PMA为阳性对照,结果提示LPS介导的抑制性巨噬细胞免疫调变机制中涉及到PKC-α和PKC-ε从胞质到膜组份的转位而不是PKC-β(PKC-βI或β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再用细胞膜磷脂荧光探针标记细胞,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的膜脂流动性。结果WPG刺激组反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平均荧光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巨噬细胞NF-k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NF-kb角度探索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机制.方法首先分离培养SD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不同浓度的WPG刺激巨噬细胞,最后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技术检测巨噬细胞NF-k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分叉双歧杆菌的WPG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其NF-k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叉双歧杆菌的WPG能活化巨噬细胞的NF-kb.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信号途径ERK→AP-1在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激活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以WPG刺激SD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技术检测巨噬细胞AP-1的活性。结果WPG刺激组巨噬细胞AP-1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巨噬细胞经ERK抑制剂PD98059预孵后,其AP-1的活性显著低于WPG刺激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的WPG可通过ERK→AP-1这一信号途径来活化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5.
巨噬细胞是机体保卫系统的细胞,当外界异物入侵以后它可向异物集中进行吞噬活动。在小鼠腹腔内塞入异物(圆形盖片)后可见巨噬细胞集中爬满盖片上,再注入墨汁。巨噬细胞即吞噬炭末微粒,其形态更为清晰可辨。本方法可作为教学示范或课外活动用以启发学生理解机体的保卫反应。其方法步骤如下: (1)将小白鼠放入瓶内用乙醚麻醉(勿麻醉致死)后取出小鼠使仰位,四肢用绳子固定于解剖板上。  相似文献   

16.
PPARs调控巨噬细胞的活化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噬细胞是先天性防御病原体的关键组分,它参与炎症的发生和消退,同时也参与了组织的修复。巨噬细胞的多种功能通过不同的活化状态完成,即从经典活化状态到替代性活化状态,再到失活状态。巨噬细胞活化的失调与代谢、炎症和免疫病变有关,调节蛋白控制巨噬细胞的活化可作为新的治疗靶点。主要综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调控巨噬细胞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抵抗素(resistin)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脂肪分泌因子,现已证明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人体抵抗素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并且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都有抵抗素的参与,它主要对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影响,并且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发挥作用。本文对抵抗素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歧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后,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染液染色,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WPG刺激巨噬细胞后,其胞内肌动蛋白减少且排列更加紊乱,同时胞膜荧光强度减弱,胞外放射状荧光物质减少,甚至消失。结论双歧双歧杆菌的WPG在激活巨噬细胞的过程中可影响其细胞骨架。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矽肺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二氧化硅(SiO_2)粉尘颗粒后的崩解死亡。因此,凡能保护巨噬细胞的药物就可能具有防治矽肺的作用。柠檬酸铝(柠铝)对实验性动物矽肺以及临床矽肺病人的疗效可能正是与其体外保护巨噬细胞的作用有关。最近体外研究证明,SiO_  相似文献   

20.
肥胖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促炎症疾病。近年来巨噬细胞在肥胖的发生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研究者们所重视。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TMs)的极化和招募在肥胖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肥胖的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M1/M2的比例出现失衡即M1促炎巨噬细胞比例上调M2抑炎巨噬细胞比例下调导致脂肪组织慢性炎症;脂肪组织的局部炎症发生时周边组织巨噬细胞招募至脂肪组织也能够促进肥胖的发展进程。本文就肥胖的发生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极化和招募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