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用60Coγ线照射一种地革螨-上海真厉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用60Coγ线(剂量1-50Krad)照射雌性革螨,引起的染色体裁畸变类型有: 染色提裂隙、断片、微小体、环形染色体、粉碎化和多倍体,染色体断片是最常见的畸变类型,并观察到微核的形成。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剂量与畸变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 P<0.025), 配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7+14.49lg(X+1).  相似文献   

2.
4组各 16枚唐菖蒲种球分别经 4kγ、8kγ和 15kγ剂量60 Co -γ射线照射后培养根尖 ,组织学制片 ,盐酸地衣红染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经过照射的样本细胞内具有染色体桥、核空泡化、落后染色体等染色体畸变现象 ,其中 4kγ - 8kγ剂量的60 Co -γ射线是较为适宜的唐菖蒲育种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德国蜚蠊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以光镜和电镜观察精母细胞巨大中心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发现:γ射线可诱发各种类型中心体畸变,如棒状、断裂、不分离、超数和微小中心体等;畸变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畸变类型和辐射剂量有密切关系,低剂量(500—1000r)诱发较多的棒状中心体和中心体断裂、中等剂量(2000r)诱发较多的超数中心体和中心体不分离、高剂量(5000r)诱发较多的微小中心体,看来低剂量γ射线主要影响中心体结构,高剂量则对中心体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阻滞作用。本文还讨论了中心体畸变的可能产生机制及在遗传毒理研究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5.
芜菁块根汁对~(60)Co-γ致小鼠损伤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清洁级ICR小鼠为实验动物,探讨芜菁块根汁对~(60)Co-γ射线辐照损伤的防护和修复效应。测定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小鼠PCE的微核试验等方法。结果表明:辐照前给芜菁汁组、辐照后给芜菁汁组和连续给芜菁汁组分别使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象、PCE微核率等明显高于~(60)Co-γ辐照组,其中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PCE微核率等数据与~(60)Co-γ辐照组的差异极为显著(P<0.001)。说明芜菁块根汁对小鼠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而且对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的细胞学诱变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三年生鳞茎,首次研究了辐射后中国水仙鳞茎M1代形态损伤、剂量效应曲线、细胞学变化及其与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60Coγ射线抑制细胞分裂,降低细胞分裂指数,引起中国水仙的形态损伤,并诱发中国水仙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畸变类型丰富。在染色体畸变中染色体桥的发生频率较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染色体断片率提高。细胞核畸变中,微核发生率最高。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与剂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4、0.9829,线性方程表达式分别为Y=-0.085 1.0385X,Y=-9.6727 2.3697X。间期细胞微核率与分裂期染色体畸变率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诱变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出发株(Sp)IS-90010,筛选获得两株抗高光抑制突变株(Sp)AIp-90010和(Sp)AIp-90011,然后比较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有较大的差异,与出发株相比,两个突变株藻丝体显著变短,螺旋数目大大减小。出发株是对高光敏感的品系,而突变株表现明显的抗高光抑制,13000lx光强下出发株和两个突变株的代时分别为29.4、20.8和22.2h。(Sp)AIp-90011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出发株相似,而(Sp)AIp-90010明显地表现出高光合、低呼吸作用。突变株和出发株都属于中温品系,最适温度为28℃,具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23~35℃)以及相同的耐盐性,但突变株的生长速率比出发株快、代时短。此外三者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差别不大:(Sp)AIp-90011的可溶性多糖比出发株减少40%。而在(Sp)AIp-90010中其含量提高60%。  相似文献   

8.
蝴蝶兰60Coγ射线诱变育种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蝴蝶兰组培原球茎或小苗为材料进行60Coγ射线诱变(剂量15Gy)处理,得到一系列诱变苗;对诱变苗分株扩繁(培养基配方为MS 6-BA5.0mg/L CM150ml/L 蔗糖2% 琼脂1%),扩繁后的诱变苗移到生根培养基(MS NAA0.5mg/L CM150ml/L 蔗糖2% 琼脂1%)上诱导生根,炼苗后移栽到含碎砖块和水草的小盆钵中,成活率90%。  相似文献   

9.
海甘蓝种子经低浓度(0.1%)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或低剂量的(60kR)60Co处理后,呼吸速率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也受到促进。较高浓度(>0.1%)的EMS或高剂量(>60kR)60Co则抑制呼吸,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生长高度和根系活力等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60Coγ射线引发聚合制备了丙烯酸共聚物阻垢缓蚀剂,考察了该阻垢缓蚀剂与国内同类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阻垢率和缓蚀率,实验表明:该阻垢缓蚀剂具有耐高温,耐碱的优点,阻垢和缓蚀性能优于国内同类产品;经过半年的工业现场应用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成军  韦世秀 《蛇志》1993,5(3):20-23
用~(60)钴—r 射线对蛇毒抗栓酶冻干粉针剂进行辐射灭菌,效果显著.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别、酶活性分析等项目的检测.分别比较了辐射前后蛇毒抗栓酶的质量,证明在3×10~5r 伦琴照射剂量以内,其物理化学性质不改变.动物实验表明,对药效也无影响,适用于本品的灭菌。可弥补生物制品酶制剂在高温条件下灭菌时,酶易失去活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HL-60细胞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变化,10~(-6)M的维A酸处理6天,细胞按粒系途径定向分化,其核质比例降低,核浓缩、分叶,核仁减少或消失。经RA处理的细胞在电镜下出现下列明显的变化:细胞核浓缩和分叶,异染色质区域增加,约46%细胞显示出类似成熟粒细胞核的亚显微形态特征,胞质中嗜天青颗粒减少,特异颗粒显著增加,两种颗粒的比率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质中微管、微丝的量增加;多聚和单个分散的游离核糖体减少,有些??细胞胞质空泡化;出现主要以微丝为筑架的大型钝形伪足和不规则的表面突起。上述这些变化似可作为HL-60细胞形态分化的标志。维A酸诱导HL-60细胞形态分化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1.4%DMSO对HL-60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类似于10~(-6)MRA,而等剂量的(10~(-6)M)R Ⅰ、RⅡ其作用弱于RA。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The effects of γ-radiation on growth and morphogenesis ofHaworthia callus in vitro were determined. The doses ranged from 100 to 5000 rads. Survival, growth pattern, growth rate, and differentiation of vegetative buds and roots in both irradiated and nonirradiated callus were compared. Growth data up to 24 weeks for irradiated and control cultures were analyzed. The dose range between 800 to 2500 rads produced compact callu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which were friable. After 12 weeks all control cultures differentiated vegetative buds with roots, whereas callus exposed to 800 to 2500 rads continued to grow with little or no organogenesis. However,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wet and dry weights of callus receiving 1000 to 1500 rads ultimately exceeded those of nonirradiated controls.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足角螨属种类记述:(蜱螨亚纲:足角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01/E1和C3 H/E1的杂种第一代雄性小鼠为材料,一次性腹腔注射秋水仙胺(COM)(1mg/kg体重)后,分别于第2,6,10,14和18h取材,进行减数分裂延迟和中期Ⅱ(MMII)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COM可诱发小鼠减数分裂延迟,并对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进行了讨论。在本实验条件下,COM未能导致MMII非整倍体率显著升高,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前的实验证明,大鼠或小鼠经束缚应激10h后,血清中出现一类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它的产生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本研究主要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产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给小鼠腹腔注射 GABA 降解酶抑制剂氨氧乙酸(AOAA,25mg/kg),升高脑内GABA 含量后,几乎完全阻断应激后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安定可增强GABA 与 GABA_A 受体的亲和性,给小鼠腹腔注射安定20mg/kg,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也有明显降低。相反,注射 GABA 合成和释放抑制剂3-巯基丙酸(3-MP 24mg/kg),降低脑内GABA能神经元功能,可加强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以上实验结果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应激时脑内GABA能神经元具有对抗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伍氏游仆虫二分裂和接合生殖期间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哈利  史新柏 《动物学报》1989,35(4):353-359
用改进的银浸法和黑色素法研究了伍氏游仆虫在二分裂和接合期间的形态发生。在二分裂期间前仔虫继承亲体的口围带和口侧小膜。新伸缩泡开口起源于两组额腹横棘毛原基中的第5棘毛场。看清了接合期间两次形态发生的细节。在营养期口围带上见到的小膜第三排动体的骤然变换,已被证明起源于接合时第一次形态发生的不完整的口围带后端的保留。讨论了游仆虫与其它腹毛类在形态发生上的同源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所谓退化性腺(即膀胱)的黏膜上皮进行了研究。根据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的特征,在黄鳝膀胱上皮中识别出六类细胞:表层细胞、淋巴样细胞、多线粒体细胞、亮细胞、椭圆体丰富细胞和基层细胞,但未发现生殖细胞。这六类细胞均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其中椭圆体性质尚不明确。上皮细胞间存在着由紧密连接、桥粒以及镶嵌连接组成的连接复合体和一些散在的桥粒。结果还发现,收缩状态的黄鳝膀胱上皮细胞间具有明显的空隙、空腔;细胞内存在着数量不等的网孔,它们是长指状突起造成的隧道断面;黄鳝膀胱上皮具有典型的AUM斑、镶嵌连接和表层细胞离面的短指状突起。此外,作还论证了黄鳝右侧发达性腺是两条性腺的复合体以及它们与左侧的所谓退化性腺同体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支持了作曾经提出的有关黄鳝所谓退化性腺是发达膀胱的论点。  相似文献   

19.
寄生于家鸭台湾鸟龙线虫(Avioserpens taiwana(sugimoto,1919),隶于龙线科(Dracunculidae),首先是杉本正笃(sugimoto,1914)在我国台湾从家鸭和番鸭(Cairina moschata)下颔的柔软组织中发现,检得雌虫作简短的记载,至1919年定名为台湾丝状线  相似文献   

20.
材料系于2007年(1,4,7,10月)、2008年(1,7月)和2009年(1月)在北部湾水域采集的,调查海区共设52站,共采集364份样品。经分析鉴定出67种水母,其中有3新种和中国2新纪录,主辐特古水母Tregouboiva perradialis Xu,Huang et Du,sp. nov.,泡真囊水母Euphysora vacuola Xu,Huang et Guo,sp. nov.,波腺侧丝水母Helgicirrha sinuatus Xu,Huang et Du,sp. nov.,艾格帝纹水母Timoides agassizi Bigelow,1904和大腺美螅水母Clytia macrogonia Bouillon,1984。此外,还报道了20种水母为北部湾新纪录。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辐特古水母,新种Tregoubovia perradialis Xu,Huang et Du,sp. nov.鉴别特征伞近钟形,外伞有16条双层向心肋; 垂管很大,近方形,约为内伞腔深度4/5;口有4个延长成触手状的口唇,具环状刺胞,无末端刺胞球;隔膜短;4个大的椭圆形生殖腺,几乎覆盖整个垂管主辐位;伞缘无缘触手或缘基球;无眼点。正模(BG 001),北部湾S30站(17°30’N,107°30’E;水深70m),2008-07-06,梁新采(南海水产研究所)。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拉丁词perradialis,意为生殖腺位于垂管主辐位。泡真囊水母,新种Euphysora vacuola Xu,Huang et Guo,sp. nov.鉴别特征伞有钝圆形顶突;垂管长椭圆形,约有1/2长度超出缘膜口外,垂管基部很宽,覆盖着浓密泡状细胞组织;4条辐管上部与扩大的垂管基部连接;生殖腺围绕着垂管壁;主触手很长,触手基球很大,呈卵圆形至球形,触手上具30~40个成排的背轴刺胞球,无末端膨大刺胞球,另3个触手基球退化,很小,同样大小,无丝状触手,每个基球具外胚层背距。正模(BG 006),北部湾C15站(20°N,109°E;水深44m),2007-07-25,梁新采(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模(TB001),台湾海峡102站(23°40’N,118°44’E;水深54m),1988-06-29,黄加祺采(厦门大学海洋学系)。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拉丁词vacuola,意为该种在垂管基部覆盖浓密泡状细胞组织。波腺侧丝水母,新种 Helgicirrha sinuatus Xu,Huang et Du,sp.nov.鉴别特征伞略扁于半球形;胃柄长,约有1/2超出缘膜口外,垂管短小,口有4个短的略为向上弯曲折叠的口唇;生殖腺深波形,位于辐管远端1/3处; 16 ~ 24 条缘触手,每条触手具2对侧丝,每2条触手间有3~5个缘疣,具1对侧丝和3~4个平衡囊,每个平衡囊有2~4个平衡石;所有触手和缘疣基部均有向轴排泄乳突。正模(BG 007),副模(BG 008-009),北部湾S18站( 18°45’N,106°45’E;水深53m),2007-04-15,梁新采(南海水产研究所)。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拉丁词sinuatus,意为该种生殖腺深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