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温度对爪鲵体温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封闭式小动物能量代谢仪测定了爪鲵在6℃、10℃、15℃、20℃和25℃环境条件下的体温和能量代谢以及在极端环境中的耐受性,探讨环境温度对爪鲵体温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爪鲵体温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Tb=0.6966 0.9518Ta,相关非常显著.爪鲵对极端环境温度的耐受力较弱,在32℃-35℃高温和-2℃到-6℃低温 环境中的致死体温(TbL50)分别为27.7℃±0.9165℃和2.85℃±0.1539℃.在环 境温度为6℃-25℃的范围内,爪鲵的能量代谢与环境温度呈指数回归相关,指数方程为MR=0 .7495e0.0408x,相关显著.其代谢水平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于内热源动物的代谢特征,爪鲵的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显示出外热源动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实验测定了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红瘰疣螈体温及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在10~35℃环境温度范围内红瘰疣螈体温(Tb)与环境温度(Ta)呈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Tb=3.99+0.86Ta(R2=0.99,P0.01);其代谢率(MR)在15~3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其代谢率由于体温过高而急剧降低;在15~35℃之间的6个温度条件下雄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1=0.374 1-0.355 1Ta+0.113 9T2a-0.010 5T3a(R2=0.47,P0.01,df1=3,df2=46);雌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2=0.478 8-0.420 3Ta+0.130 4T2a-0.011 8T3a(R2=0.40,P0.01,df1=3,df2=46)。不同于内热源动物的代谢特征,红瘰疣螈的体温调节表现出外热源动物的特点: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体温生理调节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幼体的热耐受性和运动表现热依赖性,设计了具有和缺乏温度梯度两种热环境,研究幼龟体温的昼夜变化。高、低温耐受性分别用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表示,体温为泄殖腔温度,水温和气温分别是幼龟所处位置的水温和1cm高气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分别为41.9℃和1.8℃。在有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中,体温、水温和气温平均值有显著的昼夜差异,水温和体温的日平均值无显著差异,两者均大于气温的日平均值。在缺乏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中,体温、气温和水温平均值亦有显著的昼夜差异,但气温、水温和体温的日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温度梯度是幼龟进行体温调节不可或缺的条件,选择体温有显著的昼夜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9.2℃和25.4℃。在02:00—06:00时间段内,幼龟选择体温明显较低,其它测定时刻的选择体温无显著差异。幼龟各测定时刻的平均体温与平均气温和水温均呈正相关。处于温度梯度中幼龟特定气温的体温比处于缺乏温度梯度中的幼龟高3.7℃,这种差异是前者利用温度梯度进行体温调节的结果;处于不同热环境中幼龟特定水温的体温无显著差异。体温显著影响幼龟的运动表现。18—39℃体温范围内,疾跑速随体温增加而增加,36℃和39℃体温的幼龟疾跑速最大;体温达到41℃时,疾跑速显著下降。体温较高的幼龟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大于体温较低的幼龟。偏相关分析显示,疾跑速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和停顿次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停顿次数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取体温41℃但尚未死亡的病兔的肝组织,经电镜超薄切片研究,在肝细胞核内可见大量成熟的,直径约36nm的球状无膜病毒颗粒,还可看到细胞核的严重病变,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系统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这一类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和装配,这提示该病毒可能是一种DNA病毒。  相似文献   

5.
东亚飞蝗耐高温能力及其体温调节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梅  雷仲仁  朱彬洲  姚君明 《昆虫学报》2009,52(10):1103-1109
为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的耐高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行为, 采用高温饲养、提供辐射热源和风力等方法, 对东亚飞蝗各发育期的高温耐受能力、体温(body temperature, Tb)与环境温度(air temperature, Ta)和辐射温度(radiant temperature, Tr)的关系、飞蝗对辐射热的选择行为、体温升高速率以及辐射角度和风力对体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东亚飞蝗44℃下饲养, LT90 最长为326.4 h; 50℃下, LT90可达20.6 h。无辐射热条件下, Tb随Ta的上升而升高, 当Ta升至32℃, 蝗虫出现体温调节行为; Ta以0.5℃/min速率上升时, 出现体温波动的个体数占试虫总数的53.7%, Tb平均波动温差为1.15℃, 平均波动时间为5.2 min, Tb平均波动起始温度为47.2℃, 成虫致死时间略长于若虫。有辐射热条件下, 随笼顶辐射温度的逐渐升高, 飞蝗趋向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笼底, 试虫体温调节较无辐射热条件下强; 辐射角度和风力均对飞蝗的体温有显著影响。结果显示东亚飞蝗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强, 并且具有明显的体温调节行为, 可调节体温达到最佳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舒霖  张群利  屈彦福  计翔 《生态学报》2010,30(8):2036-2042
研究了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成体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热依赖性。结果显示:选择体温、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其平均值分别为33.3、0.9℃和46.9℃。在27-35℃实验温度范围内,体温显著影响日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无显著影响。停顿次数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降低,至39℃时停顿次数最少,但与37℃和41℃处理下的停顿次数无显著差异。疾跑速在17-39℃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39℃体温下最快。体温大于39℃后速度减慢。在17-27℃体温范围内,随体温的升高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持续运动距离在29-41℃体温下大于较低体温(17-27℃)下的测定值。  相似文献   

7.
外温动物主要利用外热源,选择活动时间和冷热斑块之间穿梭等行为途径进行体温调节,以维持相对较高且稳定的体温。环境温度通过影响体温而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和行为表现.过高或过低的体温对动物有害甚至能导致其死亡,在极端高、低体温之间,相对较高的体温有利于动物较好地表达其生理功能和行为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所有恒温动物和部分变温动物都能最有效地使自己的体温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恒温动物主要是靠体内的代谢产热,同时也可利用体外的热源;变温动物则主要依赖环境中的热源,但它们能够借助于行为主动地摄取这些热量,而不是被动地使自己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有时,周围环境的温度会超过动物所能忍受的限度,这时,动物就必须使自己的身体降温,为此,动物已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行为适应。  相似文献   

9.
致热适应因子(HAIF)是在经过热锻炼适应兔的脑室液中发现的一种活性肽,它能诱发未热适应兔产生相似热适应的体温降低。Holaday等根据阿  相似文献   

10.
华北丽斑麻蜥食物同化和疾跑速的热依赖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罗来高  屈彦福  计翔 《动物学报》2006,52(2):256-262
作者研究山西阳泉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成体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食物同化和疾跑速的热依赖性。选择体温、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分别为36·0℃、1·0℃和44·9℃。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温显著影响食物通过时间、日摄食量、日粪尿排量、表观消化系数和同化效率。食物通过时间在26 -34℃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缩短,在更高的体温下则延长。蜥蜴在30、32、34和36℃体温下明显摄入较多的食物、排出明显较多的粪尿。34℃和36℃下的表观消化系数和同化效率大于其它更低或更高温度下的对应数值,但这两个变量未因体温变化而呈现清晰的规律性变化。疾跑速在18 -36℃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38℃体温下则减缓。36℃或附近体温最适合疾跑速。疾跑速最适体温接近蜥蜴的选择体温,表明蜥蜴疾跑速的最适温度可能与其选择体温密切相关[动物学报52 (2) : 256 -262 , 2006]。  相似文献   

11.
计翔  朱炳全等 《动物学报》2002,48(5):591-598
用SB-2T内置热敏无线电发射器、HOBO和TINYTALK数据记录块等电子设备研究实验室围栏内越冬眼镜蛇(Naja atra)的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围栏内总平均气温(10.6℃)与总平均巢温(10.9℃)无显著差异,但气温变化幅度(-2.0-37.4℃)大于巢温变化幅度(6.5-14.5℃)。眼镜蛇体温变化幅度(3.4-34.1℃)介于气温和巢温的变化幅度之间,平均体温的个体间差异显著,总平均体温(15.0℃)大于平均气温和平均巢温。最低体温的平均值为8.9℃,与经验估测的眼镜蛇低温耐受极限(9.0℃)相近。白天气温高于15℃时能见到巢外调温个体,其体温记录次数的占处于此条件下的个体总体温记录次数的29%。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高于处于晚间和白天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亦高于处于白天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低于晚间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与处于晚间和白天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无显著差异。处于晚间和白天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与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眼镜蛇在体温和缺乏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顺应者。气温高于15℃时,进行巢外调温和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均与气体无关,无明眼镜蛇在气温相对较高且具有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调节者。将眼镜蛇持续暴露在9℃以下能导致其死亡,但短期将眼镜蛇暴露在耐受体温以下的热环境中对其无直接的致死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SB 2T内置热敏无线电发射器、HOBO和TINYTALK数据记录块等电子设备研究实验室围栏内越冬眼镜蛇 (Najaatra)的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围栏内总平均气温 (10 6℃ )与总平均巢温 (10 9℃ )无显著差异 ,但气温变化幅度 (- 2 0~ 37 4℃ )大于巢温变化幅度 (6 5~ 14 5℃ )。眼镜蛇体温变化幅度 (3 4~34 1℃ )介于气温和巢温的变化幅度之间 ,平均体温的个体间差异显著 ,总平均体温 (15 0℃ )大于平均气温和平均巢温。最低体温的平均值为 8 9℃ ,与经验估测的眼镜蛇低温耐受极限 (9 0℃ )相近。白天气温高于15℃时能见到巢外调温个体 ,其体温记录次数约占处于此条件下的个体总体温记录次数的 2 9%。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高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 ,亦高于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低于晚间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无显著差异。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与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眼镜蛇在低温和缺乏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顺应者。气温高于 15℃时 ,进行巢外调温和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均与气温无关 ,表明眼镜蛇在气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几组试验,分析热原试验中存在常见影响试验数据的几个要素,并提出解决建议。方法对供试品、预选周期、基础体温、家兔的休息周期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影响热原数据变化因素。结果家兔升温总和均值随着连续注射批次的增加而有所降低,体温灵敏度变差;合格家兔在4周以内再次预选,合格比例85%以上,6周符合要求的比例为79.1%,9周合格比例降至66.6%;基础体温38.0~38.4℃及39.3~39.6℃区间家兔实验中体温波动幅度≥0.6℃的动物例数较多,38.0~38.4℃区间家兔降温0℃动物数达到50.0%,39.3~39.6℃区间家兔最大升温≥0.4℃的动物数比例较高;家兔冬季基础体温略低于夏季(约0.2℃),休息72~96 h后对家兔基础体温均值、异常体温动物的数量有较好的控制。结论热原检查应尽量采用不同品种供试品交替试验,并通过控制预选兔的使用周期及合理安排家兔实验休息周期,选择基础体温适中的家兔进行试验,以保证热原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龙子热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4,他引:16  
计翔  郑向忠 《动物学报》1995,41(3):268-274
通过研究中国石龙子选择体温,临界温度与实验温度对该种的体温,疾跑速,摄食量,食物通过时间,表现消化系数,同化效率和生长的影响发现,中国石龙子选择体温31.2℃,临界高,低温分别为42.3和6.3℃,恒温室内中国石龙子的体温与实验温度接近,温度对中国石龙子的疾跑速有显著影响,34℃中动物疾跑速最高,过高或过低实验温度中的动物疾跑减慢,温度对中国石龙子食物通过时间,单位体重摄食量,粪尿能值,表观消化系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资料记载,驴体温变动范围在37—38℃之间。几年来,我们在家畜饲养和防疫实践中,发现很多驴体温在36—38℃之间波动。在治疗驴的某些炎症(如卡他性肠炎)时也发现,虽然其他炎症症状明显,但体温却不超过38.5℃。驴的正常生理体温究竟是多少?36.0℃是否过低?38.5℃是否发烧?这是需要  相似文献   

16.
原尾蜥虎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和食物同化的热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德  安虹  陆洪良  计翔 《动物学报》2007,53(6):959-965
(Tsel)、热耐受性和体温对食物同化的影响。Tsel无显著的日时间变化,两性个体的Tsel、临界低温(CTMin)和临界高温(CTMax)无显著的差异。Tsel、CTMin和CTMax的平均值分别为30.9℃、3.2℃和43.3℃。体温对动物食物通过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在25℃-33℃范围内,食物通过时间随体温升高而缩短;体温超过33℃后,食物通过时间随体温升高而延长。温度对原尾蜥虎的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有显著的影响。在25℃-37℃范围内,动物在低体温下(25℃和27℃)的摄食量、ADC和AE小于更高体温下动物的对应数值。种间比较结果显示,原尾蜥虎是生活于南方的蜥蜴中具有较强耐受极端体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长白山地区的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4—6月在实验室进行饲养和繁殖,10月初,将成体和孵出的幼体置于恒温培养箱内进行体温测量,探讨不同恒温条件和急速升温条件对黑龙江草蜥体温和生理体温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39℃的恒温条件下,黑龙江草蜥的体温受测量时间的影响显著,07:00时体温最低;在11~19℃的恒温条件下,黑龙江草蜥幼体体温显著高于成体体温,在21℃的恒温条件下,成体和幼体体温间无显著差异,在23~39℃的恒温条件下,幼体体温显著低于成体体温;黑龙江草蜥的体温与环境温度呈线性正相关,成体的回归方程为y=0.72366x+7.1778,幼体的回归方程为y=0.6508x+8.8039,与等温线y=x的交点温度分别为25.97和25.21℃;当环境温度从10℃急速升高到30℃时,黑龙江草蜥体温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但升温速率逐渐降低。由此可知,黑龙江草蜥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显著,且具有一定的生理体温调节能力,幼体的生理体温调节能力较强,使其具有较强的恒温性。  相似文献   

18.
19.
在传染病患者发热时降温措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之所以会发热是由致热源与非致热源两种情况所致。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致热源所致的发热。与人体有关的热源有病原体致热源,类固醇致热源与组织致热源等。这些致热源先激活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使其释放出白细胞致热源,而白细胞致热源可直接作用体温调节中枢,使热敏神经的阈值升高,调定点上移从而兴奋产热中枢,抑制散热中枢,使体温升高而引起发热。因此,发热是疾病的信号,它反映机体病变的存在和暗示病情的演变过程,发热是传染病最为突出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可作为诊断、治疗、观察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捕自安徽宿州的成年雄性山地麻蜥 (Eremiasbrenchleyi)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 33 7、 43 6和 3 3℃。②环境温度在 2 6~ 38℃时 ,对山地麻蜥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 (ADC)、同化效率 (AE)和运动表现有显著的影响 ;在 2 6~ 30℃时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超过 30℃则随温度升高而延长 ;在 2 6和 2 8℃时 ,摄食量、ADC和AE均小于更高温度的对应值。③体温在 19~ 34℃ ,蜥蜴的疾跑速随体温上升而加快 ,31和 34℃时最快 ,超过 34℃后随体温升高而减慢 ;31和 34℃时的持续运动距离最长 ,超过 36℃后随体温升高而显著缩短 ,但体温 19~ 36℃蜥蜴的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 ;19~ 34℃蜥蜴的跑道停顿次数较少 ,无显著差异 ,超过 34℃后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