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俊 《化石》1991,(2):28-29
巨人和侏儒与正常人的平均身高比较起来,大约要高于或矮于1米左右,他们显然是病态,被称为“巨人症”或“侏儒症”。据医学界还不十分确切地推论,这大约与人体大脑的某种控制机制或内分泌失调有关。巨人和侏儒这两类病态体形的人都极易早年夭折。相比之下,巨人更易早逝,多死于三十岁以前,几乎没有活过60岁的。而侏儒尽管大多数也多因各种疾病于四五十岁前便早逝,但也有极个别的长寿者。如著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就曾记载过有2名侏儒活过100岁。她们是英国的安尼·克洛斯小姐,身高1.14米,享年103岁,和美国的苏珊娜·博考尼(又名“苏珊娜公主”),身高1.01米,享年105岁。  相似文献   

2.
人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明亮的眼睛、挺拔的躯干、灵活的四肢、发达的大脑和光滑的皮肤,这一切是如何造就的呢?生物科学认为,任何生物的形态与其生存的环境有关。人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种形态结构最适合人在地球的自然条件下生存。人是由低级生物经过数亿年的漫长历史进化而来的,进化和变异使人具有极为完美的形体性状,不论人体结构还是功能无一不是恰到好处。从蓝鲸到蚂蚁、动物界体积大小的差异达到1000万倍之大,人的体积恰在最有利的适中位置上,太大太小都不好,如果人有恐龙那么大,未必比现在更有力量,因为那…  相似文献   

3.
以祁连山北坡中部的青海云杉纯林为对象,沿海拔梯度调查了7个样点的叶寿命、比叶重及相应的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探讨其叶寿命和比叶重随海拔梯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水分、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叶寿命变化范围为10.4~13.2年(平均11.8年),不同海拔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青海云杉当年叶比叶重变化范围为261.78~324.31 g·m-2(平均303.45 g·m-2),一年叶比叶重变化范围为299.04~355.85 g·m-2(平均324.05 g·m-2);青海云杉比叶重与叶寿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当年叶和1年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6 2和0.871 8.(2)青海云杉分布带土壤水分变化范围为19.9%~50.9%,沿海拔梯度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土壤年均温度变化范围为-1.67℃~1.45℃,沿海拔梯度增加呈现递减趋势.(3)青海云杉叶寿命、比叶重与土壤水分、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在土壤水分较低、温度较高的低海拔地带,以及土壤水分较高、温度较低的高海拔地带,叶寿命和比叶重均较高,且二者最大值均分布在林线地带.可见,青海云杉对于干旱、低温环境具有强烈适应性,土壤温度对其比叶重和叶寿命的影响较水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物体形态的三维测量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文莲 《人类学学报》2000,19(4):324-331
人体测量学 (anthropometry)是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人体测量和观察方法 ,并通过人体整体测量与局部测量来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规律 (邵象清 ,1 985)。人体测量在医学、人类学、考古学研究中很重要。传统的人类学测量方法是用直脚规、弯脚规、三脚平行规、特殊量角器等专用仪器 ,量度人体或骨骼表面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或弧线长度 ,以及线、面间的角度。测量的准确度和速度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且获得的是一维数据。众所周知人体及人类骨骼为复杂的三维结构 ,一维的数据结果难以真正充分体现人体或骨骼的某些特征 ,为此…  相似文献   

5.
克隆植物蝴蝶花在光梯度环境上的形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对四川缙云山毛竹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具有林窗、林缘和林下3种光照差异明显生境下的克隆草本植物蝴蝶花的形态可塑性进行了研究.统计了分株、根茎和叶生长方向等特征.经方差分析和t检验后表明.蝴蝶花在光梯度环境下,其形态特征表现出适应性变化.从林窗→林绿→林下,随着光强度的减弱,分株的高度、密度相应减小.在林下达到最小;而根茎的长度、节间长则相反,在遮荫大的林下最大.研究发现,叶片数目和根茎直径在不同的样地和生境中无明显变化,但叶片的生长方向和光照方向关系极大,表现出极强的向光性.此外,文章还对蝴蝶花表现出的可塑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保健饮料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健饮料是属于保健食品的一部分,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重点阐述了国际、国内公认的八类保健饮料的主要成分、特点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指出了我国目前保健饮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体电磁兼容系统与电磁场处理水”是一篇综论,分为:.人体电磁兼容系统,.电磁水(电磁场处理过的水)的特性,.电磁水对人体电磁场的作用,三部份。本文是该篇综论文章的第一部份,首先阐明地球表层生物圈的电磁现象,分析存在着生命的大环境就是一个“地球电磁谐振腔”;尔后,剖析从蛋白质,到生物大分子、细胞与细胞膜、器官组织,直到人体的电磁因子与电磁现象,说明人体内部也存在一个电磁场,即“生物电磁场”;最后则顺理成章,通过“生命的慢节律制式”实现人体内、外电磁环境的“并存”,归结为“内外电磁环境的兼容”,表明“人体是一美妙复杂的电磁兼容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自然界的电磁理论同样也适用于人体。  相似文献   

8.
寿命与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娟 《生物学杂志》2000,17(2):45-45,40
人为什么会衰老 ?机体衰老时为什么容易生病呢 ?科学家们在探索衰老之谜时发现 ,寿命与许多因素有关 ,包括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与遗传因素有关。1 细胞的寿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因此 ,在寿命问题的研究上也必须从细胞的寿命着手。实验证实 ,各种细胞如果能保持它的正常分裂能力 ,那么这类细胞就不会衰老 ,例如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革履虫和单细胞藻类就是如此 ;而分化很高的神经细胞 ,一般说它的分化能力已丧失 ,所以最后必然要死亡。由此可见 ,细胞的分裂和保持分裂能力 ,与寿命和衰老很有关系。根…  相似文献   

9.
人体与磁场     
古今中外,已有大量资料显示,磁场具有治疗健身的作用,通过现代科技方法,可以确定,外加磁场对细胞,主要是细胞类酯液晶膜层的影响,及细胞间协调关系的整合作用,是其可以治疗健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生长在联峰山上的10种植物营养器官进行解剖学观察。主要结果如下:(1)叶表皮细胞均为1层,绝大多数无表皮毛,气孔少;异面叶或等面叶;中脉维管束束数1至多个。(2)根:主要为次生构造,也有初生构造的。但大多数植物无周皮;皮层细胞的层数在不同植物中差异较大;有些植物次生韧皮部普遍不发达,次生木质部较韧皮部明显。(3)茎:表皮细胞均为1层,具角质膜;皮层细胞层数普遍较少,外皮层有机械组织存在;维管束数目多个并呈一圈排列,外韧或双韧;髓部发达,髓射线明显。该研究结果表明10种植物具有中生植物或阴性植物的结构特点,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条件的结果;该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植物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体视显微镜,首次对仅分布于中国新疆及毗邻中亚细亚地区的、稀见荒漠拟态昆虫--荒漠竹节虫Sceptrophasma bituberculatum(Redtenbacher)卵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探讨其对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性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人体海马CA1区神经元锥体细胞胞体发育的过程。方法:取19孕周(19GW)、20GW、26GW、35GW、38GW水囊引产胎儿和8岁(8Y)死亡儿童各1例,所有标本来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采用Golgi染色技术,借助配备有"Neurolu-cida"软件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1区锥体细胞胞体,分析细胞体的长度和面积。结果:19GW和20GW细胞体形态尚不明显,26GW、35GW、38GW、8Y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胞体长度分别为56.5±2.5(μm)、80.8±8.5(μm)、85.9±12.2(μm)、91.3±9.6(μm);胞体面积分别为254.5±13.7(μm2)、362.5±15.5(μm2)、380.5±22.8(μm2)、460.8±25.7(μm2)。26GW锥体细胞胞体长度和面积与35GW、38GW、8Y相比差异明显(P<0.05);8岁胞体长度和面积与38GW相比有小幅度增大;细胞形态学:26GW、35GW、38GW锥体细胞胞体切面呈椭圆形或三角形,随胎龄增大,胞体长度和面积逐渐增长增大,特别是细胞基底部增宽,胞体形态由椭圆形逐渐转换为三角形;细胞底部的基树突数量也逐渐增加,到38GW时可以达到4-7个,8Y锥体细胞胞体在切面上基本上都呈三角形,细胞长度和面积与38GW相比稍微增大,相对趋于稳定。结论: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锥体细胞长度呈逐渐增长、面积呈逐渐增大趋势,26GW与35GW之间变化最大,38GW与8Y胞体面积差异不明显,整个变化趋势逐渐变慢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贺立新  卢大华  蔡海荣 《生物磁学》2011,(17):3255-3257,3269
目的:探究人体海马CA1区神经元锥体细胞胞体发育的过程。方法:取19孕周(19GW)、20GW、26GW、35GW、38GW水囊引产胎儿和8岁(8Y)死亡儿童各1例,所有标本来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采用Golgi染色技术,借助配备有"Neurolu-cida"软件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1区锥体细胞胞体,分析细胞体的长度和面积。结果:19GW和20GW细胞体形态尚不明显。26Gw、35Gw、38Gw、8Y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胞体长度分别为56.5±2.5(μm)、80.8±8.5(μm)、85.9±12.2(μm)、91.3±9.6(μm);胞体面积分别为254.5±13.7(μm^2)、362.5±15.5(μm^2)、380.5±22.8(μm^2)、460.8±25.7(μm^2)。26GW锥体细胞胞体长度和面积与35GW、38GW、8Y相比差异明显(P〈0.05);8岁胞体长度和面积与38GW相比有小幅度增大;细胞形态学:26GW、35GW、38GW锥体细胞胞体切面呈椭圆形或三角形,随胎龄增大,胞体长度和面积逐渐增长增大,特别是细胞基底部增宽。胞体形态由椭圆形逐渐转换为三角形;细胞底部的基树突数量也逐渐增加,到38GW时可以达到4—7个,8Y锥体细胞胞体在切面上基本上都呈三角形,细胞长度和面积与38GW相比稍微增大,相对趋于稳定。结论: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锥体细胞长度呈逐渐增长、面积呈逐渐增大趋势,26GW与35GW之间变化最大,38GW与8Y胞体面积差异不明显,整个变化趋势逐渐变慢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盐碱湿地灰绿藜叶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生长于青海湖湖滨盐碱湿地的先锋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inn.)及生长于甘肃兰州大学校园内中生环境对照灰绿藜叶片的显微、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中生环境灰绿藜叶片较薄,有明显的栅栏与海绵组织分化;叶绿体呈椭圆形,基粒片层较发达且普遍含有淀粉粒。与对照相比,生长于高海拔湖滨盐碱湿地灰绿藜叶为等面叶,叶片厚,角质层厚,栅栏组织发达,气室明显,具表皮毛;线粒体较多,但嵴不发达,叶绿体呈扁船型沿着壁的边缘排列,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不发达且普遍含有脂质球,一些细胞中常出现大量的多层膜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种生态型灰绿藜的形态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异,湖滨灰绿藜表现出适应区域的寒旱化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活的有机体,是植物生命的基础,它对农林园艺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植物学上的种子,是指受精后发育成熟的胚珠。生产上所指的种子,是泛指能“传宗接代”的播种材料,包括种子、播种用的果实和无性繁殖器官。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人体微生态平衡的含义及微生态平衡与宏观生态平衡的关系,分析了宏观环境对人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指出防止环境的不利变化对人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将有利于增进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
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叶片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器官,环境变化常导致叶的长、宽及厚度,叶表面气孔、表皮细胞及附属物,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胞间隙、厚角组织和叶脉等形态解剖结构的响应与适应。本文综述了陆生植物叶片上述形态解剖结构对水分、温度、光照、CO2浓度和UV-B辐射等环境因子变化以及多因子复合作用的响应与适应,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