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根据当前基因工程实验教学现状,通过完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内容、开放科研实验室等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达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科基因工程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方法、学生成绩评估等几方面介绍了基因工程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体会,并分析了在本科生阶段开设基因工程大实验这类综合性研究型实验课所面临的问题。在本科生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完整的科研项目研究的形式和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Wu YH  Guo B  Lou HL  Cui YL  Gu HJ  Qiao SY 《遗传》2012,34(2):248-252
基因工程实验是一门从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多个层面上进行实验操作的课程。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科学的实验方法是保障基因工程课程质量的前提。以时代发展为向标,文章对传统的基因工程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步实现了实验内容前沿化、实验手段多样化、实验项目科研化,让实验课堂成为学生们科学生涯的起跑点。  相似文献   

4.
本科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熊大胜  席在星 《遗传》2005,27(5):811-814
将以往多个内容比较单一、具体的遗传学验证性实验划分成4个实验模块:果蝇经典遗传、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综合实验等3个必修实验模块及群体遗传综合实验选修模块。重点突出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实验兴趣、增强了实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实验是一门从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多个层面上进行实验操作的课程。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科学的实验方法是保障基因工程课程质量的前提。以时代发展为向标, 文章对传统的基因工程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初步实现了实验内容前沿化、实验手段多样化、实验项目科研化, 让实验课堂成为学生们科学生涯的起跑点。  相似文献   

6.
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熊燕  洪美玲  张锦辉 《生物学杂志》2002,18(1):42-42,44
作者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指导思想,对动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旨在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发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列举了一些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如: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课的准备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及完善实验考核方式等。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根据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三元模式,即技能分解模式、差异化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模式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同时突出细致、严谨、耐心、善于比较、分析等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企业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面向生物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研究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增加,生物学实验教学应设立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即在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文中结合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介绍基因工程实验在线资源建设方法、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和课堂实施细节,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践证明,基因工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形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术的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专业的研究素质及创新的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基因工程课程必须适应当今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开发、利用和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总结基因工程课程建设中在课程总体规划的设置、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现代教学模式的应用等方面所进行一些探索,以期提高基因工程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生物工程专业实验的课程设置、实验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及实践,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或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校生物实验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生物实验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优化了实验内容并提出了科学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夏险  赵琪  苏平  涂俊铭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3):994-1000
慕课等线上学习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结合慕课对传统教学进行突破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微生物工程”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我们在微生物工程实验课的教学中引入了一种基于慕课教学资源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14.
《酶工程》教学与课程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内容是研究酶的生产和应用。为了使酶工程的教学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从事酶工程研究及生产的技术人才,以多年酶工程教学实践为基础,集中介绍该门课程教学与建设的体会及其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使本科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工程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前沿研究技术,探索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构建了以达托霉素产生菌菌株改造为主线的微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在教学模式、实验内容设计、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本科学生的科研技能、科研思维和研究素质。  相似文献   

16.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我国高校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内容滞后、单调,学生的预习甚至实验过程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者采取将移动互联网引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等措施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编写实验教材、精心安排实验内容、将科研带入到实际教学中等途径来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将平时成绩纳入最终实验成绩的方法来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以上教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酿酒工程专业英语是酿酒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提高酿酒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与效果,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引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多学科融合的超学科教育理念(称STEAM教育),挑选、设计、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借助雨课堂、学堂在线、Open Language、Wine Folly、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培训课程等平台资源,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了创新性改革与实践。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微视频制作、主题演讲、情景对话、程序创意设计、酒标及酒瓶包装设计大赛等教学方式的应用,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投入,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发酵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海龙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4):1394-1401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我们在"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通过提升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探索在课程绪论、课程知识点、历史故事、社会热点、实验实训中融入思政元素,力求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for crop improv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has long since left its experimental stage: transgenic plants with resistance to viruses, bacteria, fungi, various pests and abiotic stresses have already been released in their hundreds. Transgenic plants can produce better fruits and food of higher quality than wild-types, and can be used as bioreactors for the synthesis of pharmaceutically important compounds. This review portrays some of the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 of plant molecular biology.The authors are with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Biozentrum, Frankfurt University, Marie-Curie-Strasse 9, D-60439 Frankfurt, Germa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