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兴起于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自其诞生至今,如何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遗传改良研究便始终是人们努力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的基因转化系统。而在植物基因转化系统研究方面,禾谷类相对于其他双、单子叶植物而言,具  相似文献   

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粱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IA(b)转入高粱胚性愈伤组织中,建立农杆菌转化高粱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70棵再生植株。经GUS及PCR检测,结果表明,cryIA(b)基因确实转移到高粱恢复系0-30中,报告基因GUS在再生植株中也得到表达。转化植株的抗病性鉴定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的技术要点及原理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影响农杆菌率玉米效率的关键因子包括农杆菌的菌株与载体、标记基因、受体材料的基因型、来源和发育状态以及组织培养的条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苹果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爱君  章镇  张新生  盛炳成 《遗传》2001,23(6):583-587
苹果的遗传转化技术通过分子手段改良苹果,有助于缩短其育种周期。最近十年,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涉及到一些重要的苹果基因型及有用的外源基因。迄今,苹果的遗传转化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与转化材料的再生是影响其转化效率的关键过程,了解其影响因素,寻找有利因素以提高转化效率是目前苹果遗传转化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Bt基因遗传转化高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粱是全球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等的重要作物之一。以高粱幼穗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含有抗潮霉素和gus基因的双元载体将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Ab导入高粱品种115、ICS21B和5-27,经Hyg筛选共获得21个独立的转基因株系,52株转基因植株,平均转化率为1.9%。经PCR、Southern杂交和RT-PCR分析表明cry1Ab基因已整合入高粱基因组中并得到正确转录。Bt蛋白Westernblotting分析和ELISA定量测定显示,cry1Ab基因在转基因高粱植株中表达,但不同转基因植株表达量有差异。饲虫试验表明,转基因高粱对大螟(Sesamiainferens)具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6.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Agroh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和基因枪轰击法( particle bombardment transformation)是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农杆菌介导法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系统,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拷贝数低,遗传稳定性好;基因枪转化法不受材料基因型的限制。通过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发展了3种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轰击法相结合的遗传转化方法,分别为农杆枪法、基因枪轰击/农杆菌感染法、金粉或钨粉包裹菌体细胞作为微弹轰击法。对3种结合转化方法的技术途径、原理、转化受体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葡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为培育优良葡萄品种开辟了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葡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器官发生途径和胚状体发生途径,建立良好的受体系统是葡萄基因转化成功的关键,遗传转化途径主要有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枪法。概述了迄今国内外葡萄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着重对葡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转化的方法、转化植株的筛选和检测、影响葡萄基因转化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葡萄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高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一种重要的多用途作物, 其遗传转化研究对于高粱的分子育种和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高粱遗传转化的方法、标记基因、遗传转化的启动子和受体系统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今后高粱遗传转化应当集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甘蔗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蔗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其遗传转化较为困难,但利用直接转化法及不同的受体系统已在甘蔗不同品种上获得成功,农杆菌介导法已开始应用于甘蔗转化研究。对甘蔗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基因工程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的芸苔属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从芸苔属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几大要素:植物基因型,农杆菌株系,外植体生理状态及培养条件;筛选标记及抗生生素类型,AgNO3的作用;褐化及玻璃苗的防治等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从1988年首次获得玉米转基因完整植株以来,玉米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抗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业已率先应用于玉米的商品化生产。作者对近年来玉米遗传转化技术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其在玉米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诱导突变高粱愈伤组织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突变体高粱的不同外植体 ,成熟种子、成熟胚、茎尖、和幼胚等为材料 ,诱导愈伤组织。经出愈率和生长状况观察 ,幼胚最好 ,成熟胚较好 ,成熟种子和茎尖略差。对于茎尖 ,2 ,4 D与KT搭配较好 ;成熟胚而言 ,不加细胞分裂素 ,加适量 2 ,4 D浓度效果较好 ,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不需要细胞分裂素 ,加浓度为 2 .0mg/L2 ,4 D效果较好 ;若加KT ,同时要提高 2 ,4 D浓度 ;成熟种子培养 ,需要细胞分裂素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杆菌介导法是植物转基因常用的方法,具有费用低、拷贝数少、重复性好以及能转移较大片段等独特优点。转化率是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中的关键问题,多种因素影响着转化率的高低,包括菌株和载体的组合类型、农杆菌的生长状态和菌液浓度、抑菌抗生素、筛选系统中的筛选剂种类和选择压及筛选方法、共培养时间和共培养基的pH值、培养环境的光照度和温度、以及外植体接种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空间诱变高粱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1996年经4返回式卫星搭载处理的纯系高粱品种晋粮5号(CK)的种子经次年播种生,区得少量秆早熟突变体(SP3)。此后连续二年播种,该突变体矮秆早熟性状稳定,该突变体与未经搭载的对照相比多400粒。(3)SP3平均千粒重为34g,对照为27g。(4)SP3叶片变窄,变短,增厚,叶面积减少了43%-22%。(5)SP3穗轴长度比对照增加30%,各节间长度比对照缩短了67%-15%。(6)SP3种子中亮氨酸含量比对照增加15%,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增加25%,单宁含量降低了30%。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Zea maysL.)是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至今其遗传转化仍比较困难,目前报道有多种成功的方法,其中农杆菌(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是当前玉米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16-2017年,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110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黑束病鉴定与评价研究,拟探明高粱抗病性及不同寄主来源的高粱、玉米黑束病菌致病力差异。110份高粱种质资源中,对高粱来源的黑束病菌(GHS-1)表现免疫(IM)的13份(占11.8%),高抗(HR)的17份(占15.5%),抗病(R)和中抗(MR)的各14份(占25.4%);感病(S)的17份(占15.5%),高感(HS)的35份(占31.8%);对玉米来源的黑束病菌(YHS-1)表现免疫(IM)的21份(占19.1%),高抗(HR)的11份(占10.0%),抗病(R)的15份(占13.6%),中抗(MR)的12份(占10.9%);感病(S)的21份(占19.1%),高感(HS)的30份(占27.3%)。上述结果表明,目前高粱育种中广泛应用的育种种质恢复系中抗黑束病材料较为丰富,且不同寄主来源的高粱和玉米黑束病菌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影响转化体系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条件分别为抗菌素为350 mg/L的羧苄青霉素(Carb);卡那霉素(Kan)筛选的浓度为60 mg/L;基因型为WL-323;外植体为下胚轴;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4-0.6;侵染时间10 min;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