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决尖吻蝮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以安全越冬的问题 ,在黄山地区对尖吻蝮的自然越冬进行了数年的调查 ,陆续观察了 2 3个越冬洞穴的结构。初步总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的生态 ,并用数据和图示方式较详细地报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的构造 ,介绍了人工饲养过程中保证尖吻蝮安全越冬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金印  张坤  沈勇  徐敏  蒋福升  丁志山  范永升 《蛇志》2012,24(2):156-159,184
目的观察投喂不同食物时尖吻蝮(Dienagkistrodon acutus)幼蛇的开口率,研究尖吻蝮幼蛇对食物的选择性,寻找最适宜的尖吻蝮幼蛇开口饵料;研究气味对尖吻蝮进食行为的影响,为人工配合饲料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尖吻蝮幼蛇随机分组,在相同条件下对幼蛇进行饲养,分别使用泽蛙、幼体蟾蜍、SD大鼠的乳鼠、昆明种小鼠幼鼠、大麦虫、蚯蚓、中华蟋蟀、蟑螂对尖吻蝮幼蛇进行投喂,并统计开口率;在黑暗条件下投喂新鲜的死泽蛙和小鼠肉块,减少振感和食物与环境间温差对尖吻蝮的刺激,观察记录尖吻蝮的进食行为。结果尖吻蝮幼体开口率与食物种类有明显相关性,对蛙类和鼠类的开口率较高,而对昆虫类几乎无捕食。同时存在多种食物时尖吻蝮对食物有一定选择性,对运动较活跃和体温较高的食物选择性高。尖吻蝮可凭借气味寻找到食物并完成进食,对死食的进食率较活食低。结论 (1)泽蛙和幼鼠是尖吻蝮幼蛇的理想开口饵料;(2)尖吻蝮捕食过程中,除依赖视觉、震感、颊窝红外热感等感知食物外,还可通过气味来识别食物。  相似文献   

3.
胡明行  谭群英  李勇  杨道德 《蛇志》2011,23(3):244-248
目的研究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bus)幼蛇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关,探讨尖吻蝮幼蛇生长缓慢的原因,以提高幼蛇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方法采用湖南省永州市野生尖吻蝮种蛇产卵孵化的幼蛇,在原产地永州与非原产地广西南宁进行幼蛇的人工饲养对比实验,观察在不同地域人工饲养的尖吻蝮幼蛇的生长速度。结果尖吻蝮幼蛇在本地及异地人工饲养均获得成功,尤其以南宁人工饲养的幼蛇最为明显,2010年9月饲养至2011年8月,幼蛇均重从(13.8±1.8)g增长至(198.8±80.6)g,最重的个体体重达350g。两地饲养的幼蛇均可自行捕食中华蟾蜍、老鼠及活小鸡、鸭苗,仅用1年时间将野生尖吻蝮子代幼蛇人工饲养成功。结论尖吻蝮幼蛇在本地及异地人工饲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尖吻蝮人工养殖灌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彩 《蛇志》2012,24(3):277-279
目的探讨采用灌喂器人工灌喂尖吻蝮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湖南京湘源蛇类养殖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灌喂器人工灌喂尖吻蝮,观察记录随机抽取的30条尖吻蝮幼蛇及30条尖吻蝮成蛇在机器灌喂后每条幼蛇的体重数据,每3个月测量1次,观察12个月统计尖吻蝮的体重增长情况,并与常规灌喂方法饲养的尖吻蝮进行比较。结果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幼蛇成活率为86.67%,平均体重达(482.39±40.19)g;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成蛇成活率为96.67%,平均体重达(1346.13±117.51)g。而同期常规灌喂技术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全部死亡,尖吻蝮成蛇成活率为76.67%,平均体重(878.56±82.39)g。结论人工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及成蛇的体重增长快速,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胡明行  谭群英  杨道德 《生态学报》2013,33(6):1778-1783
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野生资源日益枯竭,食用和药用压力巨大,亟需开展人工养殖。目前尖吻蝮的人工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大多数养殖场采用半地下室饲养尖吻蝮,有关该条件下尖吻蝮的繁殖特性报道较少。为促进尖吻蝮的人工养殖,2010年4—9月,在湖南永州市对半地下室圈养的尖吻蝮成体的体型指标、窝卵数、窝卵重、卵重等繁殖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尖吻蝮成年雌体产单窝柔性卵,平均窝卵数为23.0±7.8(13—37)枚(n=23);将产后雌体体重和窝卵重相加记为产前雌体体重,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设置α=0.05和α=0.01,发现产前雌体体重分别与窝卵数、窝卵重、卵重均呈显著相关性;产前雌体体长分别与窝卵数、窝卵重、卵重无显著相关性;窝卵数与卵重无显著相关性,卵重分别与卵短径、卵长径均呈显著相关性。产前体重在1000—1200 g之间的雌蛇所产窝卵数和单枚卵重的数值均较大且最集中,这保证了雌体繁殖输出后代的生存优势,对尖吻蝮人工养殖挑选雌性种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尖吻蝮又名蕲蛇、祁蛇、五步蛇、棋盘蛇,喜生活在100~1350m高山区,唯我国特有品种。近年来,因大肆捕捉,野生资源大为减少,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发展人工养蛇,特别养幼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现介绍尖吻蝮孵化和幼蛇人工饲养技术:1孵化尖吻蝮为卵生蛇...  相似文献   

7.
黄松  程瑾  黄接棠 《四川动物》2004,23(3):287-289
对人工培育的4个年龄段尖吻蝮蛇毒和野生成体尖吻蝮蛇毒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3龄以前尖吻蝮蛇毒蛋白电泳图谱,无论是在分带、泳动率及相应组分的量等方面,均呈现一定的差异,但随着尖吻蝮蛇龄的增长,蛇毒蛋白电泳图谱与野生成蛇蛇毒蛋白电泳图谱越来越接近.3龄尖吻蝮生长发育达到性成熟,其蛇毒蛋白电泳图谱与野生成蛇趋于一致.蛇毒组分的变化,提示了尖吻蝮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一个适应于尖吻蝮仔蛇生长发育的稳定的多功能生态系统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蛇场,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仔蛇的饲料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人工养殖尖吻蝮蛇的成本。方法选取一个室外围墙式养蛇场作为试验基地。设计为适应于蛇、蛙、昆虫、蚯蚓、小杂鱼等动物生长繁衍的人工模拟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稳定的多功能蛇场生态系统,以尖吻蝮蛇100条,在试验以前随机抽取10条测量其体重和体长,并以活体动物饲料喂养法和科学饲养管理法进行试验养殖,并在进入第一、第二次冬眠前均随机抽取10条蛇仔测其体重和体长。结果本次试验与本蛇场室内人工饲养尖吻蝮仔蛇相比,不仅在体重、体长和肥满度方面均相差不大,而且仔蛇的存活率还有所提高。结论表明该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蛇场能够满足尖吻蝮仔蛇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松  程瑾  黄接棠 《四川动物》2004,23(3):287-289
对人工培育的4个年龄段尖吻蝮蛇毒和野生成体尖吻蝮蛇毒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3龄以前尖吻蝮蛇毒蛋白电泳图谱,无论是在分带、泳动率及相应组分的量等方面,均呈现一定的差异,但随着尖吻蝮蛇龄的增长,蛇毒蛋白电泳图谱与野生成蛇蛇毒蛋白电泳图谱越来越接近。3龄尖吻蝮生长发育达到性成熟,其蛇毒蛋白电泳图谱与野生成蛇趋于一致。蛇毒组分的变化,提示了尖吻蝮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0.
尖吻蝮 Dienagkistrotrodon acutus(Guenther)属于蝰科 viperidae 蝮亚科 crolalinae 尖吻蝮属Dienagkistrodon 是一种剧毒蛇,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动物.主产我国南方山区,为进一步做好蛇伤防治,我们对武夷山区不同月份的尖吻蝮蛇毒的毒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重尖吻蝮初生幼蛇对不同种类、重量食物的选择性,分析影响尖吻蝮幼蛇开口率的因素。方法将刚孵化出的尖吻蝮幼蛇按体重抽样分组,分别投入棘胸蛙幼蛙、多疣壁虎和小白鼠进行饲喂,统计不同体重的幼蛇对不同食物的偏好性、幼蛇对不同特征食物的选择性以及不同食物的损耗率。结果尖吻蝮幼蛇总开口率达98.33%,不同食物的开口率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食物的分组开口实验中,投喂幼蛙的幼蛇开口率达95.0%,投喂壁虎的幼蛇开口率达60.0%,投喂乳鼠的幼蛇开口率仅15.0%。不同初生体重的幼蛇投喂壁虎、乳鼠的开口率差异显著,而投喂幼蛙的开口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初生体重对幼蛇的进食能力有显著影响,尖吻蝮幼蛇开口食物应以幼蛙为主,壁虎为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异氟烷对尖吻蝮的麻醉保定作用,为尖吻蝮的实验操作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采用窒息实验排除窒息因素;选取24条体重约500 g的尖吻蝮随机均分为Z1组、Z2组、Z3组,每组8条,分别置于0.47%、0.70%、0.94%浓度异氟烷环境下,观察并记录其失去翻正反射时间(T_1)、完全麻醉时间(T_2)及重新获得翻正反射时间(T_3);将16条体重约1 000 g的尖吻蝮随机分为Z4组和Z5组,每组8条,分别置于0.70%、0.94%浓度异氟烷环境下,观察并记录其麻醉时间及反应;选取大、小型王锦蛇及小型尖吻蝮各8条(W1组、W2组、Z6组),比较不同类型的蛇在相同条件下的麻醉效果。结果处于密闭环境的尖吻蝮在40 min内未出现晕厥现象;浓度为0.47%的异氟烷不足以麻醉体重为500 g的尖吻蝮;浓度为0.70%和0.94%的异氟烷均可麻醉体重为500 g或1000 g的尖吻蝮;不同种类的蛇在相同麻醉条件下的麻醉效果相差较大。结论异氟烷可以作为尖吻蝮麻醉保定的简单方便麻醉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尖吻蝮(Dienagkistrodon acutus)幼蛇成活率低的原因,观察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卵大小对尖吻蝮幼蛇的孵化、幼体特征、转化率、幼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不同窝尖吻蝮蛇卵按产卵日期相差不超过1天分为同一组,每组随机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孵化,采用隔水式恒温培养箱进行控温,以常温孵化作为对照试验,幼蛇出壳后采集相关试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在环境条件、养殖模式和养殖方法相同情况下对幼蛇饲养3个月,然后统计各组成活率。结果尖吻蝮幼体的孵化和幼体特征及存活率与孵化温度条件有明显相关性,孵化温度越高,孵化期越短,畸形率越高,蛇卵重量转化为幼体体重的转化率越低,3月龄幼蛇存活率越低。较大的尖吻蝮蛇卵孵出的幼蛇个体较大,生存力较强,存活率较高。结论尖吻蝮幼蛇的存活率与孵化温度条件及蛇卵重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较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4-26℃,蛇卵越大幼蛇存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5,(4)
目的调查江西药用蛇类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养殖企业的现状,提出药用蛇类资源保护及利用建议。方法根据江西蛇类资源文献的整理和药材市场的调查,研究江西药用蛇类的种类和分布;通过走访调查以及野生动物管理部门驯养繁殖资料的整理,了解江西养殖药用蛇类企业的养殖现状。结果江西全省分布有蛇类69种,其中31种具有药用价值,养殖较为广泛的有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和滑鼠蛇(Ptyas mucosus)等,药用蛇类养殖企业有38家,养殖的药用蛇类种类达12种。结论江西药用蛇类资源分布广泛,药用蛇类养殖企业驯养繁殖技术滞后,建议加强药用蛇类的野外资源保护、驯养繁殖及综合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单元尖吻蝮蛇毒蛋白组分有无差异性。方法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方法,比较采自安徽黄山(黄山单元)和贵州梵净山(西部单元)尖吻蝮蛇毒组分。结果梵净山尖吻蝮的蛇毒蛋白表达量和条带数目均高于黄山尖吻蝮。结论黄山单元和西部单元的尖吻蝮蛇毒蛋白组分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蝮蛇头骨形态比较及分类学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蝮蛇某些种类的分类仍存在不同见解,对蝮蛇类群的分类主要集中在外部形态的比较,而较少涉及内部结构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我国13个地区的8种(亚种)共26号蝮蛇的头骨进行了比较解剖.以头骨特征为依据,对岩栖蝮Agkistrodon saxatilis、乌苏里蝮A.ussurensis、蛇岛蝮A.shedaoensis、短尾蝮A brevicaudus、秦岭蝮A.qinlingensis等的有效性及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的骨骼形态与其他种类也进行了比较,认为它们在谱系上应代表两个不同的类型,将它们分隶于蝮属Agkistrodon和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是合理的.还以头骨形态特征为依据对8种蝮蛇编制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对蝮亚科(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 Zhao、黑眉蝮Gloydius saxatilis Emelianov、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riensis Emelianov、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 和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 Stejneger各两条)6种蛇共8个个体测定、分析了约370bp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以游蛇科链蛇属半棱鳞链蛇Dinodon semicarinatus 序列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分子数据结果支持尖吻蝮形态学的属级分类地位;提示蛇岛蝮位于黑眉蝮的蛇岛亚种分类地位,同时探讨了蛇岛蝮的起源问题;并提示短尾蝮和乌苏里蝮同位于种级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8.
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初生幼体的捕食性攻击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植华  樊晓丽  计翔 《生态学报》2010,30(9):2261-2269
毒蛇捕食行为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攻击前、攻击和攻击后阶段,其中攻击阶段在整个行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了4个体温下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幼体捕食小白鼠的行为过程,通过分析10个行为变量来比较两者捕食性攻击模式的差异并检测温度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两种蛇对猎物产生明显不同的攻击反应。攻击前,尖吻蝮感应猎物能力相对较弱,头部移动速度缓慢,准备时间较长;攻击时,尖吻蝮头部移动速度显著大于舟山眼镜蛇;攻击注毒后两种蛇均释放猎物,尖吻蝮头部回缩至攻击前状态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体温显著影响两种蛇的攻击行为。在检测的温度范围内,两种蛇都在28℃体温条件下感应猎物能力达到最好;温度效应对尖吻蝮攻击速度的影响显著,但对舟山眼镜蛇不显著。不同蛇类捕食行为模式以及对体温变化反应的差别可能主要与其利用感觉器官、生境条件上的种间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类凝血酶的RT—PCR产物为模板,PCR扩增出其cDNA片断克隆尖吻蝮的毒液类凝血酶cDNA,分析其密码子运用的特点。用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并分析。克隆出多个尖吻蝮毒液类凝血酶的cDNA,得到其基因密码子运用的有关数据。结果表明尖吻蝮毒液类凝血酶同时存在着保守性与多样性,有着较明显的密码子偏好性,在进化中承受了碱基组成和自然选择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王湘君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8,27(2):172-177
华北地区的短尾蝮的鼻间鳞形状和斑纹与东北地区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和日本蝮G. blomhoffii相似,鳞片变化范围也有很大重合.尽管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但它们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议.作者对中国产蝮亚科Crotalinae亚洲蝮属Gloydius乌苏里蝮G. ussuriensis、东北地区短尾蝮G. brevicaudus、长江中下游地区短尾蝮和华北地区短尾蝮共4个居群12个个体测定了约660 bp线粒体ND4基因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了日本产日本蝮3个个体的ND4基因序列,以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的尖吻蝮D. acutus和白头蝰属Azemiops的白头蝰A. feae序列为外群,用最大简约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 显示,亚洲蝮属的岩栖蝮G. saxatilis、中介蝮G. intereidius和高原蝮G. strauchii与日本蝮、乌苏里蝮和短尾蝮聚成姐妹群;乌苏里蝮与日本蝮聚集, 3个地区的短尾蝮聚集,且3个地区的短尾蝮不成单系,支持华北地区的短尾蝮不是日本蝮的结论.作者认为,华北地区的短尾蝮是短尾蝮的一个居群,而不是其亚种;短尾蝮暂不分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