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是我国传统土特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野生植物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树种之一,分布于广西的龙津、德保、宁明,那坡等县及云南一部分地区的砂页岩山地。八角的经济价值很高,其产品有八角茴香和八角茴香油,是深受我国人民所喜爱的调味香料和医药原料,用途广泛。八角和茴油历来也是我国出口物资之一。  相似文献   

2.
八角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野生植物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树种之一,主产于广西、云南、尤以中越边境的左、右江流域为多。年产干果约在二千万斤以上。八角茴油历来是我国的重要香料和医药原料,也是我国主要创汇品之一。近年来,主要出口西德、法国和美国。每吨价格在一万六千美元左右,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3.
八角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珍贵经济树种,它的经济价值很大,林产品有八角茴香和茴香油,是优良调味香料和医药原料,历来是出口物资之一,这个产品具有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长,一般八角种后三至五年可采叶,六至七年结果,十五至二十五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可达六十年,平均寿命二百年、叶用八角一般亩产叶八百至一千二百斤,蒸得八至十二斤茴油;果用八角一般亩产三百斤)干果)左右,按现价每斤三元六角计算,每亩产值一千零八十元。  相似文献   

4.
八角(Illicium verum)是重要香料植物,广西、广东是主要产区.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和泸州中药公司,1974年从广东引种到泸县石岗林场种植.正常栽培管理条件下,疏花30%  相似文献   

5.
八角引种栽培初报孟中贵,马风珍,周正,赵世傅(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南川648408)(沪州市中药材公司)八角(Miciutmuerum)属木兰科,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为名贵中药。以果实入药。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又是副食调味香料,为交叉...  相似文献   

6.
林祁 《生命世界》1997,(1):30-31
人们都知道八角茵香的果实为调味香料,莽草的果实有毒,二者非常相似,常有人误食莽草而中毒。它们是哪个科的植物?该科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区分八角菌香与莽草?该科还有哪些值得注意或有趣的植物?八角茵香与莽草都是八角科植物。该科仅含1属——八角属(lllicium),全世界有35种.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主产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多生长在海拔600-1600米的山地沟谷、溪边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如果在林中见有常绿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或聚生,全线,无托叶,两性花,花各部多数,离生,心皮呈单轮排列,聚合劳美果,呈单轮幅射状排列的植…  相似文献   

7.
孙翔  郭良栋 《菌物学报》2015,34(5):996-1006
八角Illicium verum原产于我国华南和越南北部,是我国传统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可提高植物生长与产量。然而,八角的产果量与其内生真菌间的关系尚未有人报道。为揭示内生真菌与八角产量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同八角产量植株的内生真菌定殖率和群落组成。从60棵植株的叶片中分离到412株内生真菌,并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22个真菌分类单元。内生真菌群落的优势类群分别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Dermateaceae sp.和Phyllosticta sp. 1。内生真菌定殖率的变化范围为6%-100%,平均值为41%。内生真菌的定殖率与八角产量的回归分析表明,在较低和中等产量的八角植株中,内生真菌定殖率与产量呈正相关,而在高产的八角植株中,内生真菌定殖率与产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广西的八角     
八角(Illicium verum)属于木兰科。现在世界上八角仅产于我国及越南。国内八角原产于广西西南部龙州、睦边、靖西一带的天然杂木林内。四、五百年前才开始人工栽培和利用。现在已扩大了分布面积,广东省、云南省也有了成片的八角纯林。但以广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多,质量高。在广西又以德保县产的最  相似文献   

9.
八角和茴香     
<正>八角茴香在食用香料中很常见,又称大茴香、八角、大料。八角茴香也可入药,药用部位是果实,一种聚合蓇葖果,呈向四周辐射的八角形。八角茴香味道浑厚,炒菜做饭尤其是炖肉时必不可少。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叫五香粉,用料组成其实是花椒、肉桂、丁香、八角茴香和小茴香。八角茴香的药用功效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但李时珍把八角茴香和小茴香列在了一个条目中。它们的气味、功效比较类似,  相似文献   

10.
真假八角     
真假八角八角红茴香披针叶八角八角属中有有几个种的果实与八角(大料)有些相近,但如细看并不难识别。由于八角的用途广,价格渐高,便有人以假乱真,以不是八角树结的果实充八角出售,其中红茴香和披针叶八角的果实有毒,误食危害健康甚至生命。因此购买八角时应留意观...  相似文献   

11.
八角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八角科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结合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分析和推论八角科的起源地点在劳亚古陆,很可能是在劳亚古陆中南部的温暖湿润山地。八角科的起源时间早于白垩纪末期,很可能在白垩纪中期。八角科的迁移扩散途径是沿山地进行,从西欧进入北美,从北往南,从内陆往沿海。世界现代八角科植物是以东亚成分为主,东亚的横断山至华东一带(20—30°N,98—123°E)为八角科的现代分布中心、现代分化中心和东亚八角科现代原始类群分布中心。八角科曾为古热带湿润山地分布型,现代为东亚-北美分布型;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在欧美是因为海浸和冰川作用,在亚洲则是寒化(冰川)和旱化的综合作用,而物种丰富程度则是由于东亚较北美有更多的地理隔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八角科植物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种国产八角科植物做了补充或修订。恢复了华中八角和匙叶八角;将川茴香作为华中八角的变种;将短柱八角归并至匙叶八角,滇南八角归并至小花八角;报道了一些省级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林祁 《广西植物》2009,29(2):151-155
根据对八角属Illicium Linn.腊叶标本的研究和野外观察,发现柬埔寨八角I.cambodianum Hance在中国的新记录,将柳叶八角I.salicifolium S.Y.Liang作为小花八角I.micranthum Dunn的新异名,将中缅八角I.burmanicum Wilson和大花八角I.macranthum A.C.Smith作为野八角I.simonsii Maxim.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14.
八角发生麻风果会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质量,它是由蓟马危害所造成。及时查明蓟马的发生范围和虫口状况,是做好害虫防治、减少八角产量损失、维护果实品质的关键技术。本文对鲜果、干果、林间的调查方法进行总结,以给八角林农提供蓟马害虫简易实用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八角属植物分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林祁 《植物研究》2001,21(2):161-174
根据对18个国家和地区121个标本馆收藏的万余份八角属植物标本研究,结合在国内8个省区野外调查、采集、引种和对生长发育与物侯的观察,本文对世界性八角属植物做了分类学修订。根据花蕾和花被片形态特征的变异,将八角属分为2组:八角组-含9种1亚种,其花蕾卵球形,花被片长圆形、椭圆形、披针形至狭舌状,扁平;八角茴香组-含25种2亚种1变种,其花蕾球形,花被片宽卵形至圆形,下凹。将凹脉组作为八角组的新异名,圆被亚属作为八角茴香组的新异名;指定了红茴香和柬埔寨八角的后选模式。本文还分析了八角属植物的分类学性状,作出有分类检索表,提供有各种植物的地理分布资料,列举出查阅的主要标本,并对各分类单元均作了分类学注释。  相似文献   

16.
八角属植物分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林祁 《植物研究》2001,21(3):321-334
根据对18 个国家和地区121 个标本馆收藏的万余份八角属植物标本研究, 结合在国内8 个省区野外调查、采集、引种和对生长发育与物侯的观察, 本文对世界性八角属植物做了分类学修订。根据花蕾和花被片形态特征的变异, 将八角属分为2 组:八角组-含9 种1 亚种, 其花蕾卵球形, 花被片长圆形、椭圆形、披针形至狭舌状, 扁平;八角茴香组-含25 种2 亚种1 变种, 其花蕾球形, 花被片宽卵形至圆形, 下凹。将凹脉组作为八角组的新异名, 圆被亚属作为八角茴香组的新异名;指定了红茴香和柬埔寨八角的后选模式。本文还分析了八角属植物的分类学性状, 作出有分类检索表, 提供有各种植物的地理分布资料, 列举出查阅的主要标本, 并对各分类单元均作了分类学注释。  相似文献   

17.
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是一种危险性林业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棕榈科植物,对棕榈科植物的苗木繁育、生态环境和城市绿化等均具有严重危害。自2001年入侵我国以来,先后对水椰八角铁甲的入侵特性、生物生态学特性、免疫响应及其机制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水椰八角铁甲具有较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适的温度范围为26~29℃,对极端温度的耐受能力不强,但其耐寒性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金山葵、加拿利海枣和银海枣是其比较喜爱的棕榈科寄主植物,多次交配是水椰八角铁甲常见的繁殖策略,当水椰八角铁甲入侵后面临不良因素时,其细胞和体液免疫可积极响应,因此,水椰八角铁甲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能够入侵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本文主要总结了这些工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八角属(八角科)三种植物之小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李超  林祁  赵建成 《植物研究》2005,25(3):265-267
根据对腊叶标本的研究,将少药八角Illicium oligandrum Merrill & Chun、I. parvifolium Merrill subsp. oligandrum(Merrill & Chun)Q. Lin作为小叶八角I. parvifolium Merrill的新异名,将苏门答腊八角I. sumatranum A. C. Smith作为里德利八角I. ridleyanum A. C. Smith的新异名,发现厚皮香八角I. ternstroemioides A. C. Smith在越南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湖南八角科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祁   《广西植物》1998,18(2):139-145
湖南八角科植物有10种1亚种,分布于44个县,多生长于海拔600~1600m的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本文依据湖南八角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结合地理分布、植物区系、地理、气候和土壤资料,经分析和推论得知:(1)湖南八角科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它们与毗邻省区的种类关系密切。(2)在湖南省内,大多数种类呈地理替代分布。(3)湖南八角科植物区系表现为多种区系成分的过度与汇集,即华中—华东—华南—滇黔桂四个区系成分的交汇、混杂和过度。(4)新生代的冰期和间冰期、湖南的地形和土壤、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是影响湖南八角科植物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5)湖南八角科植物的多数种类是从湖南西南以外地区迁移扩散而来,一些次生种类是在本省周边地区和周边省区分化形成。(6)湘西南地区是湖南八角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现代分化中心和现代原始类群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20.
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技术是一个在昆虫性信息素和其它挥发性信息化学生物活性测定中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EAG技术,测定了八角尺蠖对丙酮、正己烷、乙醇和蒸馏水等4种不同溶剂所浸提的八角叶片及八角尺蠖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正己烷是八角尺蠖性信息素提取的最好溶剂,雄蛾对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的EAG反应比雌虫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雄蛾可能更依赖于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的探测,而不是对寄主气味的探测;雄蛾对八角叶片的正己烷浸提液具有最强的EAG反应,而雌蛾则对八角叶片的丙酮浸提液的EAG反应最强,由此反映了雌雄个体在寻找寄主、繁殖后代等行为中的性别差异;雄蛾羽化后3h对八角叶片气味就有较强的EAG反应,在24h内EAG反应值随着羽化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反映了随着羽化后时间的延长,触角的机能随之趋于完善,因此对于外界的刺激更为敏感。本研究为利用八角尺蠖性信息素活性成分开展害虫的监测和无公害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