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王大锐 《化石》2001,(3):34-36
不论是专业研究人员还是古生物学的爱好者 ,恐龙家族中的霸王龙大概是最引人注目而又令人恐怖的了。它生得奇形怪状、凶猛无比 ,在科幻电影与小说中 ,是恶魔的代表。但是 ,由于自从1900年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第一条霸王龙的化石以来 ,人们已找到的22条这种史前巨兽的骨骸化石要么支离破碎、要么严重变形 ,所以人们对霸王龙的生活习性一直感到迷惑。早先认为它是捕食性的 ,历来不少人又认为它是以动物死尸为食物 ,莫衷一是 ,争得不可开交 ,看来只有比较完整的实体化石才能揭开谜底。90多年过去了 ,机会真的来啦!20世纪90年代初8…  相似文献   

2.
1972年末,在河南栾川县秋扒公社发掘出大型食肉类恐龙——霸王龙类的牙齿化石,这类化石我国只在内蒙、新疆发现过。这次的发现不但扩大了霸王龙类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而且对秋扒-潭头山间构造盆地的地层时代划分提供了根据。过去地质工作者一般都认为该盆地是新生代早第三纪的沉积,现在可以认为该盆地的地层时代至少一部分是中生代晚白垩世的。现借栾川霸王龙类化石发现的机会,简单介绍一  相似文献   

3.
从霸王龙啃过的骨头得知 ,它是一个不大讲究饮食的主儿。近年来 ,一些恐龙专家就霸王龙究竟是掠食者还是食腐者展开了争论。例如巴克与柯里 ,二人对霸王龙品头论足 ,各叙己见。巴克认为霸王龙是无能之辈 ,是食腐者 ;柯里却说 ,霸王龙能干得很 ,是掠食者。有关巴克与柯里各自的理由 ,本文不准备多加表述。这里仅说说古生物学家在化石中的有趣发现。白垩纪末期 ,北美洲曾是霸王龙耀武扬威的地方。在那些年代的地层里 ,常常发现霸王龙当年啃过的植食恐龙的骨头化石 ,其标志是 ,骨头上有大王的牙痕。研究者注意到 ,在鸭嘴龙和三角龙的遗骨上 ,霸…  相似文献   

4.
《植物杂志》2011,(2):94-95
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  相似文献   

5.
霸王龙霸王龙又名暴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  相似文献   

6.
高峻 《化石》2001,(2):34-35
鸟类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仍然存在分歧 ,现在大多数古生物学家都支持鸟类起源于恐龙之说。虽然化石证据表明恐龙和早期鸟类之间确实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仍有一些疑问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那么鸟类是否起源于恐龙呢?很多学者认为霸王龙和驰龙类同鸟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但是却无法解释这类进步的恐龙为何出现在比中生代早期化石鸟类更晚的地层之中?笔者认为霸王龙及驰龙类的始祖同鸟类最终始祖之间可能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 ,可以认为霸王龙及驰龙类在它们的演化过程中除体型以外在其他方面同其始祖之间并无较大区别 ,笔者认为霸王龙可能处于…  相似文献   

7.
刘国梁 《化石》2002,(2):36-36
你能从图片中的这具霸王龙化石骨架上看出它是雄性的还是雌性的吗?若按美国南达科他黑山地质研究所的彼得·拉森的说法 ,它是雄性的霸王龙。拉森认为 ,雄龙属椎骨下面向下伸的第一个脉弧要比雌龙的相对要大(约大50 %)。这是因为雌龙的生殖器———阴茎收缩肌就着生在第一脉弧的骨棘上 ;相反 ,雌龙的第一脉弧长得小些 ,除了没有阴茎收缩肌需要着生外 ,可能还与雌龙要产卵这种生理特征有关 ,第一脉弧的骨棘短小些 ,产卵时就不会受到阻碍。拉森区别霸王龙性别的诀窍是从他的鳄鱼“师父”那里学来的 ,他解剖过一些鳄鱼 ,从而发现了这个小秘…  相似文献   

8.
PCR 扩增Sry 基因进行鲸类动物性别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 基因决定雄性发育方向。本研究参照哺乳动物Sry 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 以非性别特异性的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基因作为阳性对照, 用PCR 扩增江豚、长喙真海豚等鲸类动物的Sry 基因片断并对其进行凝胶电泳分析来鉴定鲸类动物的性别。通过此方法对87 个已知性别鲸类动物标本的检验, 结果完全正确, 并进一步应用此方法成功地完成了另外33 个未知性别鲸类标本的性别鉴定。由此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可靠的鲸类动物的性别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学报》1989,8(3):292-292
1989年2月,该县农民在西牛角峪村采石中,发现少量的动物化石。它们埋藏于石灰岩裂隙的红色粘土中,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鉴定为哺乳动物化石的肢  相似文献   

10.
1989年,美国的两位业余化石爱好者在化石资源丰富的蒙大拿东部地区一座小山边,发现了一块恐龙化石。后来,他们又在同一地点找到了一个,英尺长韵头盖骨、有着锋利牙齿的巨大的颚骨、蛇形的脊椎骨、髋骨、前肢骨以及巨大的腿骨。这是一具迄今止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专家们准备继续发掘遗留的化石,主要是胁骨和尾骨。这具恐龙化石的出土是古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成果。因为这种化石极为罕见,总共只找到过6具,而且都不完整。  相似文献   

11.
正恐龙是我们地球上非常奇特的一类动物,主要生活在距今2亿年前到6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包括了体型巨大的蜥脚类和凶猛的霸王龙等兽脚类。不过霸王龙却很少能遇到蜥脚类,因为霸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那时北半球的动物世界里植食性的恐龙主要是鸭嘴龙类和角龙类,尤其是体型较大的鸭嘴龙。鸭嘴龙是群居的,它们头顶上常常长着奇形怪状的中空的嵴冠,这是它们鼻腔的延伸,可以让鸭嘴龙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是彼此交流非常  相似文献   

12.
<正> 1982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将一件在当地北山沙沟拾到的动物牙齿化石送到博物馆。经初步鉴定为奇蹄类动物——爪兽。同年9月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祁国琴同志进一步观察,鉴定为爪兽化石。这是一块右上颌骨,其上共有颊齿六颗,全长15.5厘米。  相似文献   

13.
灵长类的性别二态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7,6(3):255-261
性别二态(Sexual dimorphism)一般是指某种动物雌雄两性的体重或身体的某些部分有着明显的差别。这是生物学上的一个老的问题,可是近年来由于对化石灵长类、特别是有关人类起源的高等化石灵长类的研究而使这个问题突出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物种概念是生物学的核心问题,而在化石鉴定中的应用存在诸多困难和分歧。本文介绍生物学物种概念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优点、难点与必要性。近年来,生物学物种概念已被古生物学家们广泛接受,居群和种内变异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以二叠纪牙形类和腕足类化石种等为例,探讨如何在厘定物种、建立新种和使用亚种概念时,运用生物学物种概念及其延伸出来的各个标准。文章还讨论生物学物种在不同门类中的适用情况。认为在后生动物中,生物学物种可以得到较好的验证,在化石鉴定中,要尽量识别每一个种的发育序列和充分考虑种内变异,这样鉴定的化石种具有较高的地层对比价值,应当尽量避免仅仅根据个别标本的形态特征鉴定化石物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地矿局区调大队等单位,在茅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中,在碳酸盐岩溶洞堆积层内,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骨骸及牙齿化石。其中经鉴定的有:水牛、鹿、犀科动物等。在茅山北坡华阳洞内,发现有牛、鹿角等化石,洞  相似文献   

16.
哺乳类性别控制的实践与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指通过对精子或胚胎的性别鉴定以达到调控子代性别的目的。基于在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动物的性别控制一直是人类期望达到的目标之一。介绍了性别控制的研究历史及最新进展,并着重就不同性别控制手段的理论基础,特点,实践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华南寒武系地层中广泛富集微体骨骼化石,为解决某些疑难化石的亲缘关系及研究早期后生动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在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中发现一些管状微体骨骼化石。经鉴定后主要有4属,分别为小钻孔螺Torellella、似软舌螺Hyolithellus、鞘状螺Coleoloides和表面具鳞片状管状化石Mongolitubulus squamifer。Mongolitubulus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本文结合前人对该化石亲缘关系的探讨及剑河寒武系"清虚洞组"化石的特征,推测M.squamifer可能是高肌虫的装饰刺。  相似文献   

18.
第十二具霸王龙骨架在加拿大发现霸王龙(Tyrannosaurusrex)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晚白垩世的大型肉食恐龙。我们对它的认识主要是以世界上已发现的11具近于完整的化石骨架为依据。最近,加拿大皇家萨斯喀彻温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在萨斯喀彻温西南部的一条河...  相似文献   

19.
恐龙邮票欣赏范立民1994年初,河南省西峡盆地发现了数以万计的恐龙蛋化石,神州大地又一次掀起了恐龙热……时间追溯到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地球上曾是恐龙的世界,巨大的雷龙、梁龙,凶猛的霸王龙、恐爪龙统治着动物界,也称霸于侏罗纪。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記述的化石是近年来甘肃省有关地貭队及文化部門寄給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的材料中的一部分。个別地点的材料已由翟人杰(1959,1961),周明鎮、张玉萍(1961)及张玉萍、童永生(1961)分別給予报导。文中记述的化石大都有一定的地点記录,但多数沒有詳細确切产出的层位及剖面。但根据化石的特性及附着在化石上的岩性以及和其他地区相当的动物羣对比,大致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