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侵染半夏的两种病毒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自然感染的半夏(Pinelliaternata)为材料,经粗提纯后检查到一种线状病毒和一种球状病毒,用两种方法对担提纯样品中的病毒粒子进行了分离纯化。10%-70%连续甘油梯度80000g离心150分钟获得两条病毒带,经紫外吸收测定均为强的核蛋白吸收峰,病毒粒子检查分别为球状和线状病毒粒子,线状病毒经浓缩收集为均一成份.与芋花叶病毒(Dasheemmosaicvirus,DMV)抗体有强的阳性反应。粗提纯样品经0.8%琼脂糖凝胶电脉分离为一条蛋白带,该条带回收后经紫外吸收测定为核蛋白吸收峰,电镜下检查为均一的球状病毒,以TMV为对照、醋酸铀(UAC)负染后测得该球状病毒(pinelliasphericalvirus1.PsV-1)的大小为31.7nm;戊二醛固定后磷钨酸(PTA)负染测得PsV—1的大小为34.0nm。各组分经SDS-聚丙烯酸胺凝焦电泳分析测得线状病毒和球状病毒的外壳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0KD和28KD。初步确定线状病毒为DMV.球状病毒PsV—1为侵梁天南星科半夏的一种新病毒。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比较了多种提纯方法,提出一个较理想的草莓伪温和黄边病毒(SPMYEV)提纯程序。病UC-4草莓叶经PEG沉淀,蔗糖垫层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获得相当纯的病毒制剂。紫外检测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曲线,A260nm/A280nm=1.21,病毒得率为7-10mg/kg病叶,病毒粒子电镜下观察,长670nm,宽12~13nm。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鳖病毒(TSV)是从病鳖中分离到的一种病毒病原。经细胞培养和差异离心制备TSV抗原,肌注家兔获TSV抗体(TSV-Ab),中和效价为1:20,用TSV-Ab进行双向免疫扩散和间接ELISA检测,被检样品有健康和病鳖组织匀浆液、TSV细胞培养液、提纯的TSV,以及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草鱼呼肠孤病毒(GCV)、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鲁痘疮病毒(Carp pox viru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高产量提取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高产量提取芜菁花叶病毒(TuMV)、莴苣花叶病毒(LMV)、芋花叶病毒(DMV)和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提取方法。本方法通过使用高盐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以及在缓冲液中加入氯化镁和脲,并用TritonX-100作为澄清剂,替代常规使用的氯仿和正丁醇,成功的提取到了大量病毒粒子,上述四种病毒提取的得率分别是TuMV为173.3mg/kg病叶,LMV为96mg/kg病叶,SMV为199.2mg/kg病叶,DMV为176.6mg/kg病叶。  相似文献   

5.
高效价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嫁接方法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接种到I.setosa上扩繁,以0.2mol/LpH7.2PBK缓冲液、垫层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SPFMV。纯化的SPFMVOD260/280的比值为1.25。将纯化的SPFMV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在环状沉淀和微量沉淀试验中,用提纯病毒测定抗血清的效价均为1:4096;以SPFMV-IgG为第一抗体,应用Dot-ELISA对甘薯和I.selosa叶片中的SPFMV分别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opolyhdrovirus, SpltMNPV)包埋型病毒粒子(polyhedra-derived virus,PDV),以此病毒粒子作抗原,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用SDS裂解缓冲液提取斜纹夜蛾幼虫中肠组织细胞总蛋白。采用病毒铺覆蛋白印迹技术(VOPBA),利用抗PVD抗血清对病毒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斜纹夜蛾中肠细胞总蛋白中40kD、73kD、85kD的三种蛋白能够结合PDV。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丁真菌传杆状病毒组(Furovirus)四个病毒成员,即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甜菜土传病毒(BSBV)、花生丛生病毒印度株系(PCA-I)以及非洲株系(PCA-A)和小麦土传花叶病毒(SBWMV)所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这四种病毒在病毒粒子聚集的结构,是否引起细胞膜聚集及聚集的结构,过氧化物酶体泡状物的形成与否及结构均有差异。另外,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或分离物所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温州蜜柑萎缩病毒提纯与抗血清制作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洋酸浆(Physalisforidana)繁殖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改进提纯方法,经5%-25%,酒石酸钾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提纯制剂,在220-300nm下呈单一吸收峰曲线,峰在259nm,谷在237nm,OD259/OD237=1.60,OD259/OD280=1.73,病毒得率约为13mg/kg病叶,电镜观察各视野布满了直径约26nm的球状病毒颗粒,病毒粒子外壳蛋白有两个组分,分子量  相似文献   

9.
猪瘟病毒在PK细胞和MPK细胞中繁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猪瘟病毒疫苗Thiverval株(T株)为实验材料,研究该病毒株在PK15细胞中增殖的基本特性与规律。在PK15细胞中,猪瘟病毒T株在感染后12h即可检测到子代病毒粒子。接毒后48h,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病毒感染;到60h,释放到培养液中有活性的病毒粒子达到最高峰,为107TCID50/mL。培养液中的病毒粒子在37℃半寿期只有3个小时。同时,建立了MPK细胞CSFVT株的感染模式,其CSFV的滴度可达108TCID50/mL。在此基础上,用抗CSFV包膜蛋白E2和非结构蛋白p120的单克隆抗体显示了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部位,进而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到成熟的病毒粒子及可能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子代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0.
侵染新疆甜菜的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甜菜的根部和叶片分离到两个球状病毒分离物。从病毒形态、生物学及物化性质等研究结果证明这两个分离物实是一种病毒。病毒粒体力20面体,直径约28nm,回接到甜菜上产生环斑和沿脉线纹最后形成坏死斑。此外还侵染苋色藜,昆诺阿黎,番杏,菠菜等,引起局部坏死斑。在普通烟,心叶烟,菜豆,黄瓜,蕃茄上无症状侵染,病毒致死温度为70℃,10分钟。体外存括期13天以上,冻干病叶7年后仍有侵染力。通过PEG沉淀、差速离心、琼脂糖柱层析及蔗糖梯度离心,可得到较高浓度的纯化病毒,病毒的紫外吸收最低值在245nm,最高值在260nm。经SDS-PAGE测定,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2.7×10 ̄4道尔顿,病毒基因组核酸为三个组份,分子量分别为3.08kb,1.28kb和0.85kb。在琼脂双扩散实验中,能与番茄黑环病毒(TBRV)抗血清产生较弱的沉淀线,与黄瓜花叶病毒(CWV)、烟草环斑病毒(TRSV)、烟草坏死病毒(TNV)、香石竹环斑病毒(CaRSV)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1.
以采自河南的真菌传小麦花叶病毒(FWMV-C)为材料,抽提病毒RNA,合成互补DNA(cDNA)。对杂交筛选所得cDNA克隆进行亚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亚克隆pGSI含有一个长度为891个核苷酸的不完整开放阅读框架(ORF)和长度为258个核苷酸的3'末端非编码区(NTR),并带有Poly(A)尾序。此段序列与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及法国报道的一种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SSMV-F)的RNA-13'末端分别具有67.6%和69.9%的同源性。由所测序列编码区(1-891nt)可推导产生296个氢基酸,并与WSSMV-F及BaYMV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具有75.9%和71%的同源性。此结果表明,FWMV-C为另外一种不同于WSSMV-F的大麦黄花叶病毒组(Baymovirus)病毒,所测基因组片段应为RNA-13'末端序列,其中可能包括了病毒全长外壳蛋白编码区域。  相似文献   

12.
将间接ELISA、非放射性分子杂交和RT-PCR三种方法应用于水稻草矮病毒(RGSV)的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自制的融合蛋白GST-NC的抗血清检测RGSV的灵敏度为1mg鲜重的病株叶片或84ng提纯病毒,利用地高辛(DIG)标记的DNA探针NC的点杂交方法检测RGSV的灵敏度为50μg病叶或6ng病毒,而RT-PCR的检测灵敏度则为10μg病叶或2ng的病毒,对上述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可操作性也进行  相似文献   

13.
用BamHI和HindII将丙肝病毒C+E1DNA片段从其克隆载体pGEM3zf-HCV/C+E1上切下,经Taq酶补齐3’末端后插入到载体pSVL-T中,构建成丙肝病毒C+E1真核表达载体pSVL-HCV/C+E1。本实验中重组效率达64.7%(11/17),正向插入为50%(2/4)。  相似文献   

14.
兔出血症病毒结构多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粗提病毒经Sepharose4B层析后,获得纯化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提纯病毒经过SDS-PAGE经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A、B、C、D、E、F和G7条多肽,凝胶扫描显示A为RHDV主要结构多肽。用多抗和单抗作免疫转印分析,证实A、B、C、D、E、和G为结构多肽,此6条结构多肽间的抗原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5.
含有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的重组表达质粒及其基因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Epstein-Bar(EB)病毒主要的膜抗原(MA)BLLF1基因片段插入pHD101-3质粒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HD-gp350,并转染293细胞进行瞬间表达。用免疫荧光法从细胞膜检测到表达的抗原能与其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Western-blot法证实,表达的抗原分子量为350kD.用能在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质粒pHD-gp350的DNA,经Sepharose2B柱纯化后,注射经普鲁卡因预处理的Balb/C小鼠的四头肌,观察到EBV-IgA/MA抗体水平比EBV-IgG/MA低,而EBV-IgA/MA的持续时间比EBV-IgG/MA长。采用表达EBVMA的质粒DNA与CHO细胞表达的MA蛋白免疫小鼠,均获得抗EBVMA的抗体。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亲和层析法是纯鸡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重组产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鸡马立氏病病毒(MDV)I型特异单克隆抗体H19致敏Sepharose4B-CNBr,从感染重组病毒BP38Ⅱ的昆虫细胞中提纯鸡马立克氏病毒PP38基因重组产物,获得良好效果,提纯的蛋白质的SDS-PAGE中表现出一条分子量约为38kDa的蛋白质条带,在免疫印迹试验中该蛋白质带也能被单克隆抗体H19识别。利用该提纯的重组PP38免疫小鼠,所制备的小鼠抗血清在免疫荧光染色试验中不仅能与感染重组病  相似文献   

17.
应用差别p H 值沉淀蛋白质的原理,建立了水稻条纹病毒病特异蛋白( S P) 的两种提纯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从病叶中提纯到大量的 S P,其粗提纯量分别为0 .8 和2 .0 mg/g 病叶。通过 S D S P A G E 分离后得到了精提纯的蛋白,其分子量为20 .1 k Da 。将粗提纯和精提纯的 S P 分别免疫兔子,制备出效价为51 200 和6 400 的抗血清。将效价为6 400 的高度特异性的抗血清用于研究 R S V S P 与 R S V C P 及同属的水稻草状矮化病毒( R G S V) S P、 C P 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表明, R S V S P 的抗血清与 R G S V C P、 R S V C P 之间无反应,但可与 R G S V S P 微弱反应;而 R G S V S P、 C P 及 R S V C P 的抗血清与 R S V S P 之间都无血清学反应。结果证实了 R S V 和 R G S V 之间存在着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广东两株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两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病人中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将其与正常人PBMCs共培养分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3周后检测上清HIV-1p24抗原(ELISA法)超过阈值。将共培养第四周细胞和上清分别感染H9细胞(T细胞淋巴瘤传代细胞),一周后检测HIV-1 p24怕,证明有病毒生长。用HIV-1 ENV基因引物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证实,两株新分离的病毒  相似文献   

19.
人巨细胞病毒的分子克隆及其特异性DNA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柳  刘学礼 《生物技术》1994,4(4):33-35,5
从人巨细胞病毒(HCMV)培养物中提取HCMV并抽提其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完全消化后,与质粒pBluescript-SK重组建立了HCMV的DNA文库,从此文库。中随机筛选出两个重组质粒(pCMV-1和pCMV-2),用BamHI分析证明其中所含的病毒DNA片段的大小分别为1.0kb和7.5kb,将这两种质粒大量扩增纯化后,用光生物素进行标记作为探针,证明其只与HCMV反应,与正常人细胞DNA及Ⅰ型和Ⅱ型单纯疤疹病毒DNA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内蒙古地区流行的犬细小病毒病病犬的肠溶物中分离提纯犬细小病毒(CPV)。提取病毒基因组DNA,并以此DNA为模板,采用人工合成的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BamHI、SacI双酶切后,克隆于pUC19质粒的BamHI/SacI位点。重组质粒pUCVP2经PCR鉴定、限制酶切分析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犬细小病毒内蒙株(CPV-IM)VP2基因的全长克隆,VP2基因全长1755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