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基因动物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基因功能的了解,转基因技术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基因治疗载体慢病毒载体、精子介导基因转移(SMGT)和睾丸介导基因转移(TMGT)等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可能会取代传统的显微注射技术。用于细胞基因调控研究的RNA干涉技术和基因诱导表达方法,现在移植到了转基因动物中,并获得了理想结果。本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在基因调控、制备生物反应器和改良畜牧动物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3.
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手段,可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早期胚胎的细胞,由此整合到染色体上,还可通过被整合动物的生殖细胞系传给子代。这类整合外源基因的“新动物”被统称为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s)。 按人为意愿设计生产转基因动物,能达到如下若干目的:1)将理想的遗传物质导入动物染色体,以扩大种内遗传变异,迴避有性繁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动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研究的基础:1.经典遗传学:揭示了遗传基因的染色体几何位点与生物表型性状的形式对应关系。生物个体体现为物种内全套基因不同等位基因的组合。2.分子遗传学:阐明了基因到性状是核酸到蛋白的信息流调控过程,即操作结构模型和中心法则的研究范畴。3.结构遗传学:基因组结构(遗传语法)、功能(发育调控)与演变(物种进化)过程构成物种进化与发育自组织的结构遗传学基础。进化是基因组的信息化增长结构化分层、 相似文献
5.
6.
7.
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其应用张涛(北京医科大学生物遗传教研室北京100083)关键词转基因动物80年代初期,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胚胎学的发展和相互渗透,使科学家可以借助实验手段,将特定的目的基因从某一动物体分离出来,进行扩增或加工,再导人另一动物的早期...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比,转基因动物育种具有诸多优点,利用该技术得到的转基因鼠、转基因羊、转基因牛等动物,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商业前景。本文从动物转基因技术入手,结合相关专利,分析了近几年转基因动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和趋势。重点从转基因动物育种在医药和农业上的应用,分析国内外目前的产业化状况。最后根据产业化中的一些问题及国内外差异,对我国转基因动物育种产业化提出建议,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Micro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生物体生理、病理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RNA功能的研究将是未来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转基因技术建立的多种动物模型在整体水平揭示了基因的功能.近年,以microRNA为研究对象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数量不断增加,构建策略不断丰富.通过miRNA过表达、敲除及敲减等手段已揭示了miRNA在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多方面的作用.转基因动物正成为microRNA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cell-mediated transgenesis, based on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provides a tremendous opportunity to shape the genetic make-up of livestock animals in a much more directed approach than traditional animal breeding and selection schemes. Progress in the site-directed modulation of livestock genomes is currently limited by the low efficiencies of gene targeting imposed by the low frequency o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limited proliferative capacity of primary somatic cells that are used to produce transgenic animals. Here we review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in the field, discuss the crucial aspects of the methodology and provide an overview of emerging approache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gene targeting in somatic cells.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动物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环节众多,工作量大。而其中重要的一步,转基因动物的鉴定,则是对在此之前所进行的工作进行检验的关键。选用有效的方法,则能迅速、准确地鉴定出转基因。近年来,这方面技术发展迅速,许多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出现,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是一种多功能性的细胞营养因子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针对IGF I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中的生物学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综述了利用IGF I及其所属蛋白家族部分成员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和对中枢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临床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是一种多功能性的细胞营养因子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针对IGF I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中的生物学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综述了利用IGF I及其所属蛋白家族部分成员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和对中枢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临床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及转基因技术,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1997年‘多利’羊的诞生,对推动哺乳动物克隆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体细胞克隆的机理研究。对这些方法和研究理论进行了讨论,并探讨如何利用克隆技术进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动物作为研究代谢调节、分化、发育中有关基因功能的工具已在各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因转基因动物的准确、经济、实验次数少和显著缩短实验时间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进行"快速筛选"和药物非临床前安全评价的的手段。本文将对毒理学研究方面常用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进行阐述,旨在更全面的了解其在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技术培育应用于毒理学研究方面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的制备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为转基因育种研究的核心技术成果,转化事件的知识产权保护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权利保障。目前世界主要农作物的转化事件绝大多数被孟山都、先正达、拜耳等国外公司所掌握,其中约有40%的转化事件正在全球申请同族专利保护,有22件已在我国申请,并且有6件已获得授权。国外转化事件专利的权利要求平均约20项,重点保护了侧翼序列和插入序列等关键技术特征,限制了任何未经许可而进行商业化改造或利用的可能。我国几乎还没有转化事件专利,\"华恢1号\"虽然比较接近,但保护强度不够。因此我国必须重点培育转化事件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国外专利的追踪分析,提高我国转化事件专利保护的精准度,最终构建知识产权全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因打靶方法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打靶技术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克服了显微注射法的众多缺陷,并随着第一例基因打靶家畜的诞生而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从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过程中基因打靶策略、打靶细胞到打靶位点的选择等各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的技术难点、解决问题的对策、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are the hosts' defense molecules against microbial pathogens and gaining extensive research attention worldwide. These have been reported to play vital role of host innate immunity in response to microbial challenges. AMPs can be used as a natural antibiotic as an alternative of their chemical counterpart for protection of plants/animals against diseases. There are a number of sources of AMPs including prokaryotic and eukaryotic organisms and are present, both in vertebrates and invertebrates. AMPs can be classified as cationic or anionic, based on net charges. Large number of databases and tools are available in the public domain which can be used for development of new genetically modified disease resistant varieties/breed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biotechnolog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genetic engineering related to AMPs have shown high potential for reduction of economic loss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e due to pathogens. In this article,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introduce the role of AMPs in relation to plants and animals. Their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erms of its role in agriculture. Different sources of AMPs and importance of these sources has been reviewed in terms of its availability. This article also reviews the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 including different database tools and algorithms available in public domain. References of promising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 relation to AMPs, prospects of AMP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varieties/breeds are highlighted. AMPs are valuable resource for students, researchers, educators and medical and industrial personnel. 相似文献
20.
目前,转基因动物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和生物材料等众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发展潜力巨大。同时,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在转基因动物本身及产品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两个主要方面。\"实质等同性原则\"是国际上转基因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从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药品等的安全性评估;从转基因动物对生态环境安全和影响的评估和非预期效应的评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转基因动物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