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超  孟泉科  花蕾  陈文 《生态学报》2011,31(20):6180-6185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梨小食心虫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和不同日龄幼虫对滞育诱导光周期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属于典型的短日照滞育型,在20℃条件下,当光周期为8L ∶ 16D,10L ∶ 14D和12L ∶ 12D时,梨小食心虫的滞育率均达95%以上,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3.75L ∶ 10.25D;在24℃条件下,当光周期为10L ∶ 14D和12L ∶ 12D时,滞育率均达95%以上,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3.68L ∶ 10.32D。在幼虫期,分别给不同日龄幼虫以12L ∶ 12D和16L ∶ 8D光照处理后,在不同发育时间内幼虫对滞育诱导光周期反应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敏感性,无明显的临界时间点,但仍以第5-8日龄幼虫接受滞育诱导光周期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自然种群过冷却能力的变化动态,从生理生化水平上探讨桃小食心虫幼虫耐寒机制,测定了桃小食心虫幼虫在越冬前后不同月份的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脂肪、蛋白和糖原的含量。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和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随越冬期温度降低而逐渐降低, 并在冬季过后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其中在3月份时最低,分别为-14.89℃和-9.95℃,显著低于其它月份。幼虫体内含水量、总蛋白含量、糖原含量在越冬前后变化趋势与SCP变化相似并且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但在2月份时都达最低,分别为44.83%、32.44μg/mg、1.95μg/mg。幼虫体内的总脂肪含量由越冬初期(2008-10)的29.04%逐渐降低至越冬后期(2009-06)的15.56%。结果说明桃小食心虫幼虫越冬过程中体内水分、总蛋白、糖原等生化物质含量的变化与其抗寒能力存在一定的联系,显示了其对冬季温度变化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越冬过程中种群耐寒性的差异, 本文研究了其结茧和裸露幼虫自然种群的耐寒性,分别测定了不同时期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总脂肪、总蛋白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从10月至翌年2月份结茧和裸露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结冰点、总蛋白含量、总糖和总脂肪含量及结茧幼虫的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裸露幼虫含水量持续增加,在2月达到最高61.42%,在其存活的整个时期的含水量高于同时期结茧幼虫含水量。裸露幼虫的总糖含量持续降低,在2月份含量达到最低(0.65 μg/mg),存活的整个时期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结茧幼虫总糖含量。在裸露幼虫存活的整个时期总蛋白含量和总脂肪含量都和结茧幼虫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越冬过程中, 裸露幼虫体内高含水量和低含糖量可能是其不能正常越冬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用苹果饲养桃小食心虫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用苹果饲养桃小食心虫CarposinaniponensisWalsingham的方法。在温度(25±1)℃、RH60%~70%的条件下,着重研究不同日光照时数对该虫一些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日光照时数15h为最佳,在上述条件下连续饲养7代未发现退化现象。与人工饲料饲养比较,该法饲养所获得的幼虫历期、幼虫脱果率、蛹重、单雌产卵量及孵化率等指标均有所提高,表明该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是果树的重要害虫。本文涉及了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的最新进展、学名的变更历史及原因、成虫趋光性行为及人工合成饲料、分子生物学、生态学、防治技术及测报、滞育的研究等内容,为全面了解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和寻求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探讨新的防治途径将会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6.
温周期对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幼虫发育及蛹滞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元生  陈超  涂小云  匡先钜  薛芳森 《昆虫学报》2011,54(11):1288-1296
为了探明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iibner)对温周期的反应,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棉铃虫广东广州种群(23.08°N,113.14°E)、江西水修种群(29.04°N,115.82°E)、山东泰安种群(36.15°N,116.59°E)和辽宁喀佐种群(41.34°N,120.27°E...  相似文献   

7.
不同寄生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蕾  马谷芳 《昆虫知识》1993,30(1):22-25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体内耐寒性物质的影响,测定了苹果、酸枣、枣、梨和山楂5种寄主植物上采集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总脂肪、总蛋白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 5种果实上采集到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SCP)和结冰点(FP)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分别在-15.53~-8.50 ℃和-11.31~-4.04 ℃.其中取食山楂的幼虫SCP、FP和糖原含量最高,含水量最低;取食苹果的SCP、FP、糖原和总脂肪含量最低,含水量和总蛋白含量最高;取食梨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鲜质量最高;取食枣的桃小食心虫的总脂肪含量最高,总蛋白含量和鲜质量最低.
  相似文献   

9.
桃小食心虫复眼对不同光源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夜晚活动的昆虫,对不同的光源有着明显的选择性。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我们先后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enr)、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 Guenee、粘虫Leucania sep-arata(Walker)和三带喙库蚊Gulex(C.)trita-eniorhynchus Giles等进行了有效光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上研究_『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sasakii 幼虫消化道和屿氏管的结构.桃小食心虫幼虫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前肠细短,肌肉层薄.前肠与中肠交界处有突出的胃盲囊.中肠长且粗大,内有围食膜,肠壁细胞较大,外层为发达的环肌和纵肌.后肠上皮细胞内陷很深.6根念珠状的马氏管位于中、后肠分界处.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蛾的趋光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侯无危  杨自军 《昆虫学报》1994,37(2):165-170
桃小食心虫Carposl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的一种夜间活动的小蛾。文献记载该蛾虽然为夜间活动,但无趋光性。我们在室内用五种单色光(350、375、405、383、333毫微米)对枕小食心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蛾不仅对上述的单色光有反应,而且对350毫微米单色光的反应比较明显。室外的实验选择在不施农药又少人为干扰的枣林,设置4个诱虫光源(20瓦黑绿灯、20瓦黑蓝灯、20瓦黑橙灯和20瓦黑光灯管),每个光源彼此间隔50米。经两年田间诱虫试验结果表明,上述4种光源都能诱到该蛾,其中以20瓦黑绿双光灯管诱蛾量为多,经显著性测定,黑绿灯诱蛾量极显著。此外,光源与诱芯或光源加诱芯的联合诱蛾实验,同样表明黑绿灯最有效。经室内外的实验结果证明桃小食心虫蛾有趋光性。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滞育与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在恒温和自然温度处理下饲养的马尾松毛虫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 ,2 7℃恒温饲养的滞育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较非滞育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低 ,但无显著差异 ;而自然温度下饲养的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较非滞育的过冷却点也低 ,然而 ,滞育开始时差异不显著 ,之后差异显著。相应滞育状态下 ,自然温度下饲喂的幼虫较 2 7℃恒温下饲喂的平均过冷却点低 ,但在滞育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自然温度下滞育和非滞育幼虫的抗寒能力都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强 ,而 2 7℃下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抗寒能力均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温湿度对桃小食心虫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越冬代成虫在一系列温度和湿度下的生殖能力。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显著影响食心虫成虫寿命、交尾和产卵。从19℃到29℃,雌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适宜成虫交尾和产卵的温度为23~26℃,相对湿度为80%~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对低温的耐受性,分析其不同发育阶段耐寒力差异。【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瓜实蝇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并比较了过冷却点、水分、脂肪、甘油和糖类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其不同龄期的过冷却点差异显著,5日龄蛹的过冷却点最低,为﹣17.04℃,1日龄幼虫的过冷却点最高,为﹣11.82℃,同一日龄的雌、雄成虫之间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其幼虫期和蛹期虫体的含水量随着龄期的增长而下降,从1日龄幼虫79.64%下降到5日龄蛹65.31%,5日龄蛹的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龄期瓜实蝇,成虫期各龄期雌成虫含水量均显著高于雄成虫;5日龄幼虫脂肪含量最高,为32.90%,1日龄雄成虫和14日龄雄成虫脂肪含量最低,均为15%;幼虫期甘油含量随着龄期的增长而下降,从3.32μg/mg下降到1.12μg/mg,而蛹期逐渐上升,14日龄雌成虫甘油含量最高,为5.90μg/mg;1日龄幼虫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均最高,分别为7.51、0.94和1.93μg/mg,显著高于其他龄期瓜实蝇,蛹期糖类含量逐渐下降,而成虫期糖类含量随龄期增长而逐渐升高。【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正确评估瓜实蝇的地理适应性和低温检疫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越冬代是田间防治的重点,明确光周期和温度对越冬幼虫出土的影响,对桃小食心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不同光周期和温度组合,每天记录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数量、病菌感染率。【结果】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时间差异很大,最短20 d,最长可达116 d,且出土时间分散。温度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率有显著影响(2011,df=3,F=9.9,P<0.05;2012,df=3,F=5.519,P<0.05),试验光周期对其出土率无显著影响(2011,df=2,F=0.577,P>0.05;2012,df=2,F=9.9,P>0.05),桃小食心虫在不同温度下出土规律不同。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白僵菌感染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2011,df=3,F=65.713,P<0.05;2012,df=3,F=29.198,P<0.05),细菌感染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2011,df=3,F=28.705,P<0.05;2012,df=3,F=38.97,P<0.05)。【结论】桃小食心虫越冬代幼虫出土持续时间长,出土时间分散,温度对其出土率及病菌感染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绒面壁纸作为卵卡收集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卵的方法。利用显微镜测试了绒面的绒毛高度和密度,并从落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两方面对这种卵卡和传统的滤纸卵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滤纸卵卡和绒面卵卡上的总落卵量无显著差异,平均为(303.77±51.03)粒和(330.23±44.85)粒,其中成虫交尾后48 h内的落卵量平均为(303.77±51.03)粒和(330.23±44.85)粒,其中成虫交尾后48 h内的落卵量为(176.31±38.96)粒和(223.92±30.69)粒(P<0.001)。成虫交尾后48 h内产下的卵平均孵化率为93.97%和94.56%,48 h后产下的卵平均孵化率为83.87%和83.58%,即成虫交尾后48 h后产下的卵的孵化率显著低于交尾后48 h内产下的卵(P<0.001),但同期落于两种卵卡上的卵孵化率差异不大。因此,使用绒面卵卡能显著提高初孵幼虫的数量,在得到相同虫量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成本。且相对于人工刮制的传统卵卡,使用绒面卵卡,很好的避免了因手工制作导致的一致性差、耗时长、人工费昂贵的问题,为收集桃小食心虫卵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我国北方果园中重要的果树害虫,现已成为泰安肥城桃园中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食心虫。本文主要测定了梨小食心虫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能力与体内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26℃的温度条件下,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与结冰点均低于非滞育幼虫,但差异均不显著。滞育幼虫体内的含水量、糖原和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非滞育幼虫,但是滞育幼虫体内的总脂肪、甘油和海藻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非滞育幼虫。研究结果说明,滞育幼虫在体内生理生化代谢做了调整,以应对不利环境条件的来临。  相似文献   

18.
桃小食心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7~29℃、RH80%±7%和光周期L:D=15:9的条件下,测定了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了桃小食心虫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桃小食心虫卵、幼虫、结茧前期、蛹及生殖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02、9.44、10.58、10.09和9.51℃,有效积温分别为87.3、238.6、10.7、156.9和31.6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22℃和543.2日·度。  相似文献   

19.
遮光对桃幼树形态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遮光条件下,桃(Prunus persica L.)不同品种(‘朝晖’、‘早露蟠桃’和‘南方早红’)1年生幼树的形态和生理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度遮光条件下,品种‘朝晖’和‘南方早红’的叶面积增大;在重度遮光条件下,3个供试品种的新梢直径、新梢长度、叶面积、比叶鲜重和比叶干重均减小,且不同品种的变化幅度不同。以干物质增加量为耐弱光能力的判定指标,可以看出品种‘朝晖’较耐弱光,‘南方早红’耐弱光能力差。遮光能引起3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叶绿素a/b值的变化可用于判定桃品种的耐弱光能力。  相似文献   

20.
桃小食心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慰曾  李世文 《昆虫学报》1993,36(3):354-356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蛾复眼的外部形态与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蛾等较相似,但大小及结构明显不同,它的体长为o.54毫米,宽为o.50毫米,每只复眼大约有l500个小眼组成。 小眼密度为每平方毫米3301个。透明区占小眼总长的64%。网膜细胞多在远端膨大,细胞核也大都在此集中。本文对小眼及其周围分10个层次进行了描述和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