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不同生境的五柱绞股蓝为材料,对4个不同来源的五柱绞股蓝的叶片性状、裂叶数进行了统计,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4个居群五柱绞股蓝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五柱绞股蓝的叶型变异较大,其复叶具有3-9裂叶型类型,以7裂叶型和5裂叶型为主。相关性统计显示,野生型五柱绞股蓝黄酮含量高,与7裂叶型极显著相关,家种型五柱绞股蓝黄酮含量低,与叶型无关,环境因子可能是影响其黄酮含量的主要因子。在引种时,7裂叶型的五柱绞股蓝可作为优选资源引用。  相似文献   

2.
温度是影响绞股蓝生长发育和总皂苷积累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将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幼苗置于10、15、20、25℃和30℃的光照培养箱中处理40d,检测其形态指标和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绞股蓝的叶面积、叶柄长、茎长、新萌叶片数、生物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为最高,五柱绞股蓝的生长发育也具有类似的规律,因此推断25℃是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生长发育的适温条件。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的总皂苷含量则以30℃下最高。绞股蓝的生物量和总皂苷含量决定了总皂苷产量,25~30℃最有利于提高绞股蓝的总皂苷产量,30℃则是提高五柱绞股蓝总皂苷产量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3.
温度是影响绞股蓝生长发育和总皂苷积累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将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幼苗置于10、15、20、25 ℃和30 ℃的光照培养箱中处理40 d,检测其形态指标和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在25 ℃条件下,绞股蓝的叶面积、叶柄长、茎长、新萌叶片数、生物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为最高,五柱绞股蓝的生长发育也具有类似的规律,因此推断25 ℃是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生长发育的适温条件.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的总皂苷含量则以30 ℃下最高.绞股蓝的生物量和总皂苷含量决定了总皂苷产量,25~30 ℃最有利于提高绞股蓝的总皂苷产量,30 ℃则是提高五柱绞股蓝总皂苷产量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广西绞股蓝属的种类调查研究概况,并分析了广西绞股蓝属的生态条件和地理分布,为绞股蓝属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属在广西有5种,即广西绞股蓝、扁果绞股蓝、光叶绞股蓝、长梗绞股蓝。  相似文献   

5.
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及广东鲂种间遗传关系及种内遗传差异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采用形态判别、同工酶分析和RAP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3个层次研究分析了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和广东鲂的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3种鲂在形态可数性状上差异不显著,而可量性状与框架分析揭示团头鲂与三角鲂亲缘关系较近,它们同广东鲂差异较大;(2)团头鲂和三角鲂均具有MDH同工酶的s-Mdh-D位点,而广东鲂未见,引物S11扩增的结果在3种鲂间均显示种的特异性,这些同工酶谱带和DNA扩增带可作为3种鲂的种间分子标记;(3)3种鲂种间亲缘关系在三个研究层面上相互吻合:即广东鲂和头鲂、三角鲂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而三角鲂和团头鲂之间差异小,亲缘关系较近;(4)同工酶和RAPD分析揭示,三角鲂种内遗传多样性显著地高于广东鲂和团头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并且进行温度梯度PCR和二次PCR,最终筛选出适合扩增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中肠APN3(氨肽酶N3,Aminopeptidase N3)片段的引物和温度,这为研究APN3的基因功能、APN3同APN其他同工酶之间的亲缘关系奠定了基础。通过比较电泳图谱,发现APN3在小菜蛾中肠中的表达量远远低于APN1、APN2和APN5的表达量。小菜蛾中肠APN同工酶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APN3同APN1的亲缘关系最近,同APN2的亲缘关系最远。以上结果对于揭示Bt毒素作用于小菜蛾的机理以及小菜蛾对Bt毒素的抗性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广西绞股蓝属的种类调查研究概况,并分析了广西纹股蓝属的生态条件和地理分布,为绞股蓝属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属在广西有5种,即广西绞股蓝、扁果绞股蓝、光叶绞股蓝、长梗绞股蓝。  相似文献   

8.
同工酶差异位点分析在蔬菜杂交种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0种同工酶和蛋白质和分析体系,分析了7种重要蔬菜的71个杂交种与其亲本之间的差异位点以及这些差异位点用于杂交种纯度检测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试验表明,作物的不同种类,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作物种类的遗传多态性,都会影响同工酶差异位点产生的多寡,从而影响到这一技术是否能用于此种作物的纯度检测,分析了不同同工酶在不同蔬菜中的多态性以及在蔬菜种子纯度检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胡葱与洋葱、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胡葱与洋葱、葱的功能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这三个种及葱的3个交种闻的亲缘关系被区分开来;胡葱与洋葱的亲缘关系比胡葱与大葱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10.
鲇鱼不同组织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法(PAGE)对鲇鱼的9种组织的5种同工酶(LDH、MDH、ADH、SUDH和ES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同工酶在各种组织均有不同的表达程度:在心、肝、卵巢和肌肉中的表达频率最高,在脑和眼中最低。LDH和MDH在各个组织中均为强表达,与以往研究结果比较,认为鲇鱼LDH同工酶不存在C位点。鲇鱼同工酶组织特异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4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POD、EST、AMY和SOD活性变化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酶谱差异明显,胚性愈伤组织中EST和AMY同工酶酶带多且活性高,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缺乏EST和AMY同工酶表达,AMY同工酶可作为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标志.香果树体细胞胚形态建成过程中,球形胚时期的AMY、POD、EST同_T酶活性最强,表明这一时期生理代谢旺盛,是体细胞胚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POD、AMY和SOD 3种同工酶的酶谱及表达强弱在形态建成的不同时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可作为香果树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特定时期的参考标记. 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酶谱差异明显,胚性愈伤组织中EST和AMY同工酶酶带多且活性高,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缺乏EST和AMY同工酶表达,AMY同工酶町作为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标志.香果树体细胞胚形态建成过程 ,球形胚时期的AMY、POD、EST同_T酶活性最强,表明这一时期生理代谢旺盛,是体细胞胚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POD、AMY和SOD 3种同工酶的酶谱及表达强弱在形态建成的不同时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可作为香果树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特定时期的参考标记. 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银鹊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淀粉酶(AMY)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球形胚时期的EST、POD、SOD、AMY同工酶活性最强;在体细胞胚胎形态建成过程中,SOD同工酶有新酶的合成,而POD同工酶则表现为活性表达增加并有新酶合...  相似文献   

13.
利用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材料,采用聚丙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在花药发育不同时期,甜椒和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POD、SOD和EST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在花药发育的不同时期POD同工酶表达种类及表达活性之间存在差异,其中甜椒不育系在减数分裂期POD同工酶的活性非常低,辣椒雄性不育系在减数分裂期及花粉成熟期分别多一条POD特征带.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SOD同工酶的表达活性及其表达种类无明显差异.在减数分裂期和花粉成熟期,甜椒和辣椒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EST同工酶酶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导入外源DNA对小麦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SDS)PAGE对外源豌豆DNA导入小麦体的不良变异后代种子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同工酶(POD)进行分析,发现变异小麦的种子蛋白质消减4个组分带,EST和POD消减2条酶谱带,SOD的活性明显降低,并且变异小麦植株的发育生长表型呈现出脆弱,早衰迹象,表明导入外源DNA抑制了某些基因的表达,同时分析导致这种负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区六种黄精属植物的五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存武  周守标   《广西植物》2006,26(4):395-39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皖西大别山区六种黄精属植物的抗坏血酸氧化酶(A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五种同工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五种同工酶共显示出66条酶带,其中有3条是黄精属的特征酶带;并且来源于不同种的同一种酶的谱带数、相对迁移率、酶活性均不相同,呈现多样性;(2)五种同工酶谱的模糊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的结果一致,利用酶谱差异可以将六种黄精初步区分;(3)在六种黄精属植物中,湖北黄精、轮叶黄精、多花黄精和金寨黄精是较进化类型,玉竹和长梗黄精是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转移洋桔梗非胚性愈伤组织到含有1.0mg/L2,4-D的MS培养基(ecIM)上诱导了洋桔梗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含1.0mg/L2,4-D和0.5mg/LKT的MS培养基(necSM)上继代培养。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洋桔梗愈伤组织在ecIM和necSM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酯酶同工酶酶谱随着培养天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ecIM和necSM上培养的洋桔梗愈伤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培养早期较低,然后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升高,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但SOD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另一方面,SOD同工酶在第4天后出现一新的同工酶谱带;此外,在ecIM和necSM上培养洋桔梗愈伤组织的酯酶(EST)同工酶在培养至第16~20天期间呈现显著缺失。  相似文献   

17.
以贮藏和萌发过程中的巴东木莲种子为材料,采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其种子中淀粉酶(AMY)、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并测定其酸性磷酸酶(ACP)和POD的活性,以探讨巴东木莲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巴东木莲种子在贮藏和萌发过程中,EST和SOD同工酶在萌发过程中表达增强,并不断有新酶的合成;AMY同工酶在萌发初期表达强度高且酶带数较多,到后期表达水平较低,其可能启动并控制种子萌发快慢;POD同工酶在萌发后期酶的活性增强,且酶的种类也增加,与EST和AMY同工酶的变化相适应.巴东木莲种子ACP和POD活性在储藏条件下以干藏种子最低,在萌发过程中总体上随发育进程呈升高的趋势,与同工酶电泳的结果吻合.因此,EST、AMY、SOD和POD同工酶酶谱变化及表达强弱可作为巴东木莲种子萌发各阶段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四种园蛛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叶斑园蛛、角类肥蛛(黑、白2种体色)、大腹园蛛、黑斑园蛛4种园蛛科蜘蛛的酯酶(EST)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园蛛的EST、LDH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而SOD在种间基本没有差别。不同种蜘蛛都有各自的EST、LDH同工酶谱型,可以用它们作为识别物种的附加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两种光合细菌的生物转化槲寄生培养液中菌体的蛋白质和几种同工酶进行研究,并以纯光合细菌培养液中菌体作对照。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过程中,两种光合细菌的蛋白质、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发生改变,某些蛋白质、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合成受到抑制,并有新的蛋白质、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未明显改变。由此可见,槲寄生能诱导光合细菌合成新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这些诱导酶可能参与了槲寄生的生物转化。为光合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转化机理的研究及槲寄生在抗肿瘤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