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四种卷柏科植物孢子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睫毛卷柏(Selaginella ciliaris(Retz.)Spring)、甘肃卷柏(S.kansuensis Ching)、墨脱卷柏(S.mutensis Ching)、毛枝卷柏(S.trichoclada Alston)等4种中国产卷柏科(Selaginellaceae)植物的大、小孢子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4种卷柏的大、小孢子在表面纹饰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每一种内,孢子形态是基本稳定的.因此,孢子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区分种的重要依据.4种卷柏的大、小孢子的孢壁多为混合纹饰类型,且近极面纹饰比远极面的细密.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西藏产4种卷柏科(Selaginellaceae)植物波密卷柏(Selaginella bomiensis Ching et S.K.Wu)、宽叶卷柏(S. megaphylla Baker)、墨脱卷柏(S. mutensis Ching)和钱形卷柏(S. nummularifolia Ching)的大、小孢子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这4种卷柏科植物的孢子具有复杂的外部纹饰特征,且种间有很大的差异,可作为种间鉴别的重要分类依据。4种卷柏的孢子形态均为首次报道,为卷柏科系统演化及形态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西藏产四种卷柏科植物的孢子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西藏产4种卷柏科(Selaginellaceae)植物波密卷柏(Selaginella bomiensis Ching et S.K.Wu)、宽叶卷柏(S.megaphylla Baker)、墨脱卷柏(S.mutensis Ching)和钱形卷柏(S.nummularifolia Ching)的大、小孢子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这4种卷柏科植物的孢子具有复杂的外部纹饰特征,且种间有很大的差异,可作为种间鉴别的重要分类依据.4种卷柏的孢子形态均为首次报道,为卷柏科系统演化及形态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云南产8种卷柏科植物的孢子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了云南产8种卷柏科(Selaginellaceae)植物:钝叶卷柏Selaginella amblyphylla Alston;双沟卷柏S.bisulcata Spring;勃固卷柏S.kwrzii Baker;疏穗卷柏S.laxistrobilis K.H.Shing;微齿钝叶卷柏S.ormata(Hook.et Grev.)Spring;耳叶卷柏S.pseudopaleifera Hand.-Mazz;高雄卷柏S.repanda(Desv.ex Poir)Spring;泰国卷柏S.siamensis Hieron.的大、小孢子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卷柏科植物大、小孢子为辐射对称、三裂缝,其表面纹饰复杂,8种卷柏植物的大、小孢子在孢壁纹饰上存在着较明显差异。为卷柏科形态学和系统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了广西产5种卷柏科(Selaginellaceae)植物:纤毛卷柏S.albociliataP.S.Wang、秦氏卷柏S.chingiiiAlston、长芒卷柏S.commutataAlderw、似大叶卷柏SdecipiensWarb、S.pronifoliaBaker的大、小孢子形态。研究结果显示:5种卷柏科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复杂,并存在着较大的种间差异。为孢粉学和卷柏科的分类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中国卷柏科孢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刘保东  包文美 《植物研究》1989,9(3):113-131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较详细地观察了中国产卷柏科Selagincl aceae植物的28种小孢子和26种大孢子的形态特征。该科孢子纹饰复杂而较稳定,较大的纹饰往往由较小的规则的纹饰构成;个别种的大孢子有单裂缝类型;同种内大小孢子纹饰不相似;作者据孢子形态学特征支持将卷柏科分为两类(相当于两个属或一个属的两个亚属),即同型叶类和异型叶类,并将异型叶类分为五个种组;根据孢子纹饰等讨论了科属内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卷柏科25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卷柏科植物大孢子为球状四面体,辐射对称;具三裂缝,裂缝为孢子半径的1/2~3/4;极面观一般为三角圆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近圆形、近扇形或近椭圆形;极轴长为158~548μm,赤道轴长为196~675μm。(2)小孢子为球状四面体,辐射对称;具三裂缝,裂缝为孢子半径的1/2~3/4或几达赤道线;极面观一般为近圆形或三角圆形,赤道面观为近圆形或近扇形;极轴长为10~40μm,赤道轴长为17~63μm。(3)孢子表面具颗粒状、瘤状、疣状、刺状、棒状、网状、片状、疣块状和脑状纹饰。研究认为,孢子形态特征可以作为该科亚属及种的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对采自湖北省利川市的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皱边石杉H.crispate(Ching ex H.S.Kung)Ching和四川石杉H.sutchueniana(Herter)Ching3种植物孢子的大小、形态及表面纹饰等方面进行观察测量,并对每个种孢子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3种石杉属植物孢子均为四面体型、三裂缝、辐射对称,表面纹饰均呈穴状。不同种在孢子大小、裂缝长度、孔穴深浅程度以及辐射间区凹陷程度上存在差异。因孢子形态是稳定的,可作为种间划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蕨类植物孢子形态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蕨科植物的孢子形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蕨科9属21种孢子形态的SEM观察结果表明,孢壁纹饰是一个稳定的遗传性状,不受植株分布地区,海拔高度,孢子成熟度以及植株叶片的局部变异的影响,属间孢壁纹饰差异显著,为本科分类提供了孢子形态的依据。孢粉学上区分的类型与植物形态上划分的属相一致。LeptolepidiumHsingetSKWu具有明显的孢壁纹饰特征,从孢粉学角度看划分为一独立属是成立的,本文还讨论了中国蕨科9属间可能的进化路线。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广西产凤尾蕨科及其近缘科蕨科、姬蕨科和碗蕨科5属9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详细描述了9种植物孢子的形态及表面纹饰特征.井栏边草、刺齿凤尾蕨、隆林凤尾蕨、剑叶凤尾蕨、林下凤尾蕨、蕨和碗蕨植物的孢子为三裂缝,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栗蕨和姬蕨植物孢子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电镜扫描方法,研究了3个属9种的中国叶状体苔类植物:稀枝钱苔(Riccia huebeneriana Lindb.)、宽翅钱苔(R. hantamensis Perold.)、曲脊钱苔(R. cavernosa Hoffm.)、R. warnstorfii Limpr. ex Warnst.、小孢钱苔(R. frostii Aust.)、中华钱苔(R. chinensis Herz.)、东亚花萼苔(Asterella yoshinagana (Horik.) Horik.)、矮网花萼苔(A. sanguinia L. et L.)、背托苔(Preissia quadrata) (Scop.) Nees.).对上述种类的孢子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研究发现,上述3属的孢子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而且同一属的孢子形态特征也存在差异,甚至可以作为种类划分的依据之一.同时采自不同地点的同一种类其孢子形态有时具微小的差别.这可能是由于生态环境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镜扫描方法 ,研究了 3个属 9种的中国叶状体苔类植物 :稀枝钱苔 (RicciahuebenerianaLindb .)、宽翅钱苔 (R .hantamensisPerold .)、曲脊钱苔 (R .cavernosaHoffm .)、R .warnstorfiiLimpr.exWarnst.、小孢钱苔 (R .frostiiAust.)、中华钱苔 (R .chinensisHerz .)、东亚花萼苔 (Asterellayoshinagana (Horik .)Horik .)、矮网花萼苔 (A .sanguiniaL .etL .)、背托苔 (Preissiaquadrata) (Scop .)Nees.)。对上述种类的孢子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研究发现 ,上述 3属的孢子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而且同一属的孢子形态特征也存在差异 ,甚至可以作为种类划分的依据之一。同时采自不同地点的同一种类其孢子形态有时具微小的差别。这可能是由于生态环境差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23种顶蒴藓类孢子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中国23种顶蒴藓类孢子的形态特征。观察结果显示:孢子形状有两类,球形和卵球形。孢子直径可分为4组:10μm以下、11-20μm、21-30μm和31μm以上。萌发孔有3种类型:近极薄壁区、单裂缝和无萌发孔。外壁纹饰有4种:棒状、瘤状、疣状和鼓槌状。孢子颜色有6种:黄褐色、黑褐色、金黄色、草绿色和紫红色。藓类孢子体积不同物种间有差异,但球形和卵球形是基本类型。苔藓孢子的萌发孔有3种类型:三裂缝为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丛藓科(Pottiaceae)六种孢子的形态特征。在近极薄壁区的有无及形状、外壁纹饰的细微结构及分布等方面有区别。显示了同科不同属(Genus)、种(Species)间的遗传分化。但六种孢子的形态、大小、外壁厚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从孢粉学角度证实丛藓科可能是一个自然分类群。从孢粉形态和萌发孔类型上分析,六种丛藓孢子比泥炭藓(Sphagnum)进化。从孢粉萌发孔演化方面看,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比较,苔藓的近极萌发孔是处于原始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