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体外循环聚氯乙烯导管的血液相容性。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PVC表面形成锌离子和多糖(肝素或硫酸葡聚糖)的复合涂层来提高PVC的血液相容性。结果: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锌多糖复合物成功的沉积到PVC管表面,与未修饰的PVC管相比,修饰后的PVC管具有较长的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和很少数量的血小板黏附。体系中引入硫酸葡聚糖后,表面涂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结论:锌多糖抗凝血涂层很好的提高了聚氯乙烯导管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旨在评价α半水硫酸钙复合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后期临床实验奠定基础。分别采用兔L929成纤维细胞与材料浸提液以及材料片剂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在不同时段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手段,观察材料对细胞的相容性;进行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肌肉植入实验,骨植入实验等,观察材料对组织的相容性。结果表明,L929成纤维细胞在材料浸提液中生长良好,MTT检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细胞能在材料上黏附并增殖;体内实验表明材料对机体无毒,无致敏性,组织相容性佳。α半水硫酸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现出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有望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改性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产物,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与分析了该接枝产物的结构,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壳聚糖的用量,引发剂用量为0.3g/g,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1.2 mL/g,在70℃接枝3.5 h后,其接枝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4.
以改性的石油树脂为原料,采用常压转相乳化法制备了石油树脂施胶剂。研究了物料用量、乳化剂、阻聚剂、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马来酸酐和石蜡用量分别为改性树脂质量的8%和6%,阳/非离子表面活性荆质量比1.5:1.0,用量为改性树脂质量的8%,阻聚剂用量为石油树脂质量的0.08%;马来酸酐与石油树脂的加成温度为180℃左右,乳化温度为150~160℃,转相温度为90~100℃,同时对所得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聚醚醚酮的骨科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一步分析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骨科植入材料生物的相容性能,以有效提高其生物功能性,进而获得更加可靠的骨-植入体界面。本研究通过以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采用改性/未改性的PEEK材料制备了腰椎模型并植入,最后进行了生物力学与Micro CT分析。实验研究表明,以改性及未改性的PEEK材料制备的腰椎假体在植入动物体内后后,动物体内未发生显著相关的急慢性毒性反应。对比植入的两种PEEK假体我们发现,改性的PEEK腰椎假体在植入动物后第4周,其临近椎骨的植入部位在骨体积分数等参数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善(p0.05);植入后第8周检查,以骨体积分数(BV/TV)、(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以及骨表面体积分数(BS/BV)等为代表的多项重要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善(p0.05)。同时,研究通过采用拔出试验来验证植入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实验发现改性PEEK材料能够有效促进植入假体与椎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验中针对PEEK材料采用rh BMP-2与胶原蛋白对表面进行改性可以高效地、快速地达到效果,并且能够明显提高骨科植入的PEEK材料的生物功能性与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蒸气活化稻壳生产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蒸气法活化制备稻壳活性炭的工艺条件,探讨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用量对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450℃、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90 min和水蒸气用量为炭化料的1.5倍,制备的活性炭碘值844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38 mL/g。这些指标与木质活性炭相当。且投资少,能耗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薯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薯为材料,通过试验优化了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成分用量及浓度、退火温度对大薯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的浓度为1.875 mmol/L,dNTPs浓度为0.500 mmol/L,引物的浓度为1.0μ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U,模板DNA的用量为60 ng,在48℃的退火温度下45个循环,能得到清晰、多态性高的ISSR带谱。  相似文献   

8.
由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与丝素蛋白(SF)复合而成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已被研究用作骨移植及填充材料,但其由丝素蛋白分子内交联导致的较差的力学性能,限制了该复合材料的应用。本研究中,采用一种名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GDE)的交联剂对复合材料中的丝素蛋白进行改性。该改性的复合材料经过一系列的检测,结果显示交联剂PGDE可以提高丝素蛋白的结晶性,复合材料HA/SF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00%,且该交联剂并没有影响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培养因子对朱蕉试管苗繁殖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爱民 《广西植物》2003,23(1):61-63
以红边朱蕉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强(1000、2000、3000、5000lx)、不同温度(21、26、31°C)、不同光周期(光照9、14、19、24h/d)对朱蕉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3000lx,26°C,光照14h/d有利于芽的增殖:而适当增加光强、提高温度、延长光照时间,能促进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甘灵茶的应用价值,采用DPPH法对甘灵茶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以提取液清除DPPH的效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甘灵茶的提取温度、pH值、提取时间、甘灵茶用量对抗氧化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提取甘灵茶抗氧化物质的最优水平组合为提取温度为60℃、溶剂pH值为8.5、提取时间为15min、甘灵茶用量为3%,此条件下DPPH清除率为86.24%,多酚含量为0.187mg/mL,多糖含量为0.244mg/mL。  相似文献   

11.
α-淀粉酶水解魔芋飞粉最佳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α-淀粉酶水解魔芋飞粉的酶用量、pH值、温度、[Ca2 ]和底物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α-淀粉酶用量为4u/g淀粉、pH为6.0、温度为60℃、[Ca2 ]为0.01mol/L和底物浓度为8%时,水解度达20%,为最佳反应条件,研究为进一步利用α-淀粉酶水解魔芋飞粉生产燃料乙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血管支架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类人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按不同比例复合,控制透明质酸的终浓度(W/V)分别为0、0.01%、0.05%、0.1%,用京尼平交联,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构建出血管支架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PS分析、拉力测试、压力爆破实验、细胞毒性实验、血管支架细胞种植实验及小鼠皮下植入等方法对其表面超微结构、表面元素组成、力学性能、细胞毒性等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透明质酸的含量为0.05%时,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支架的孔径比较均匀,孔隙率达94.38%,应力为(1000.8±7.9)kPa,爆破压力为(1058.6±8.2)kPa,细胞毒性实验合格,同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及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和鉴定工业腐败物中高产细菌生物膜菌株,并明确该菌的部分产膜特性。【方法】通过微孔板结晶紫染色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产膜能力评价,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结晶紫染色法分别研究材料及温度对该菌产膜特性和能力的影响。【结果】筛选出一株高产细菌生物膜菌株,经鉴定该菌为魏氏柠檬酸杆菌;其在玻璃、不锈钢和聚氯乙烯(PVC)材料表面均能形成生物膜;温度条件显著影响产膜能力,在30°C时,菌株在PVC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能力最强。【结论】工业腐败物中含有高产细菌生物膜菌株,并且产膜受附着物和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14.
pH渐变条件下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分步连续酶解鲟鱼软骨,同时制备鲟鱼硫酸软骨素和胶原蛋白肽。分别通过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3个单因素实验,研究其对连续酶解效果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最佳条件: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2 h,酶用量为100 U·g-1底物;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2 h,酶用量为50 U·g-1底物;菠萝蛋白酶的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2 h,酶用量为30 U·g-1底物。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鲟鱼硫酸软骨素提取率为85%,纯度93%,胶原蛋白肽的提取率为82%,纯度为90%。研究建立的pH渐变条件下多酶分步连续酶解工艺,产率与纯度较国内现有生产方法均有提高,且碱液使用量减少,避免了有机溶剂的引入,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负担。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菠萝蜜种子中的多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CO_2流量、萃取温度、乙醇浓度、乙醇用量等因素对超临界CO_2萃取菠萝蜜种子多酚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CO_2流量萃取温度乙醇浓度乙醇用量萃取压力;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75 bar、乙醇浓度70%、乙醇用量5 mL/g、萃取温度50℃、CO_2流量30 g/min、萃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菠萝蜜种子多酚产量达0.6254 mg/g。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人工血管材料大鼠肌肉内的急性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临床常用的几种人造血管生物材料在大鼠体内引起的急性期组织反应,并与自主研发的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Silk fibroin-polyurethane(1:1),SF-PU(1:1))材料相比较,以期找出组织相容性最佳的材料。将涤纶(Dacron)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rafluoroethylene,e-PTFE)材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以及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SF-PU(1:1))埋植入大鼠肌肉内,通过大鼠急性毒性实验、肌肉植入局部组织反应实验、局部组织切片染色、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探讨几种材料对大鼠的局部及全身影响,研究比较各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涤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差;其余各组材料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较轻,且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故认为涤纶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人造血管材料组织相容性最差,所研发的SF-PU(1:1)材料及另两种临床上常用的e-PTFE材料和PU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好,尤以SF-PU(1:1)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最好,结合SF-PU(1:1)优异的物理性能,在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制方面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森林土磷脂脂肪酸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剂用量为自变量,以森林土磷脂脂肪酸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评估了这些因素对森林土磷脂脂肪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温度20℃,超声时间30 min,提取剂用量21 mL/8 g土壤条件下,磷脂脂肪酸最大提取率达到45.57 nmol/g(n=3,单体PLFAs个数35个)。表明响应面法超声辅助提取优化磷脂脂肪酸工艺的研究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8.
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观察干湿纺聚乳酸/壳聚糖纤维交织织物与成骨细胞的相容性,探讨其作为人工胸壁支架材料和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将hFOB1.19人SV40转染的成骨细胞与干湿纺聚乳酸/壳聚糖纤维交织织物体外联合培养。用扫描电镜对体外联合培养早期细胞的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成骨细胞与干湿纺聚乳酸/壳聚糖交织织物间黏附良好,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干湿纺聚乳酸/壳聚糖纤维交织织物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可用于修复胸壁缺损和骨缺损的成骨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19.
厚叶莲花掌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植物名称:厚叶莲花掌(Haworthia cymbiformis)。材料类别:花茎,再生植株的叶。培养条件:采用MS培养基,附加BA2mg/ml(单位下同)和NAA0.2,以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分化;用1/2MS+NAA0.1,以壮苗和诱导生根。获得较多增殖材料后,可采用液体培养基增殖与生根。培养基中均用30g/L白糖代替蔗糖。培养室温度24—26℃,每天用日光灯辅助照明16小时,光照度1000—1600 1x。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娟  杨家胜  叶漪 《广西植物》2016,36(3):323-328
该研究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3个温度条件,即低温(10℃/16℃)、适温(18℃/24℃)、高温(26℃/32℃),采用盆栽法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和主要有效成分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温条件下,七叶一枝花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均高于低温和高温处理,而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则低于两者。(2)适温条件下,七叶一枝花根茎体内皂苷含量最大,达到了4.33%,低温和高温处理下皂苷含量分别只有适温的42.26%和33.49%,氨基酸含量同样表现为适温处理下最大。(3)七叶一枝花有效成分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呼吸速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温度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积累。温度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的积累影响显著,22℃左右的平均温度(18℃/24℃)是七叶一枝花栽培的适宜温度,此温度有利于其生长及有效成分的积累,该研究结果为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中温度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