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陆蛭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7月,我们在海南岛昌江县坝王岭林场的原始森林里采到的陆蛭中,发现山蛭科一新种。现记述如下。黑腹山蛭Haemadipsa nigriventricula.新种 正模及副模2(幼蛭1):广东省海南岛昌江县坝王岭,800—1000米,1981年7月2日。其他副模2(幼):海南岛琼中县黎母山(1978.4)及乐东县尖峰岭  相似文献   

2.
谭恩光 《生态学报》2008,28(12):6272-6281
综述中国蛭类研究如下内容:(1)生态学.山蛭生态学,包括山蛭的生态分布,海南山蛭(H. hainana)的种群动态,对温度、土壤湿度和pH值的适应,以及对温、光、湿的综合反应和人类经济活动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山蛭行为生态学,山蛭的运动包括慢缩短、快缩短、身体摆动和转动、洗刷运动、亲吻运动、觅食行为6程序,影响山蛭行为的一些因素以及对环境因素刺激的生态学意义;淡水水蛭生态学,包括浙江水田蛭类生活习性、广州水生光润金线蛭种群数量动态与水体化学因子关系、广州水田吸血菲牛蛭生活水体化学环境;山蛭和水生吸血菲牛蛭的觅食、生长动态、生命周期和生殖生物学;(2)形态学、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形态学包括山蛭机能组织学、山蛭器官系统解剖;分类学,中国蛭类动物有2亚纲(蛭蚓亚纲、真蛭亚纲)、3目(蛭蚓目、吻蛭目、无吻目)、9科、33属、111种,占世界蛭类物种数约1/6;动物地理学,包括世界山蛭科属动物地理,中国山蛭科动物地理、中国医蛭科动物地理.(3)蛭类的防治和驱避,淡水吸血蛭类防治所用农药种类,不同农药对海南山蛭的毒力( LD50、LD95)及使用,并比较了12种驱避剂对海南山蛭的驱避效果.(4)蛭类的医学利用,蛭素是蛭类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抗凝物质,蛭素有水蛭素(Hirudin)、山蛭素(Haemadin)和吻蛭素(Hementin).记述了蛭素的分离、纯化和功能以及有关分子生物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的山蛭及其吸血习性观察陈广文陈晓虹和振武许人和朱东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新乡453002)关键词河南山蛭吸血习性1分类地位与地理分布山蛭俗称山蚂蟥,在动物分类上属环节动物门蛭纲(Hirudinea)、颚蛭目(Gnathobdelida)、山蛭科...  相似文献   

4.
综述中国蛭类研究如下内容:(1)生态学。山蛭生态学,包括山蛭的生态分布,海南山蛭(Hhainana)的种群动态,对温度、土壤湿度和pH值的适应,以及对温、光、湿的综合反应和人类经济活动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山蛭行为生态学,山蛭的运动包括慢缩短、快缩短、身体摆动和转动、洗刷运动、亲吻运动、觅食行为6程序,影响山蛭行为的一些因素以及对环境因素刺激的生态学意义;淡水水蜂生态学,包括浙江水田蛭类生活习性、广州水牛光润金线蛭种群数量动态与水体化学因子关系、广州水田吸血菲牛蛭生活水体化学环境;山蛭和水生吸血菲牛蛭的觅食、生长动态、生命周期和生殖生物学;(2)形态学、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形态学包括山蛭机能组织学、山蛭器官系统解剖;分类学,中国蛭类动物有2亚纲(蛭蚓亚纲、真蛭亚纲)、3目(蛭蚓目、吻蛭目、无吻目)、9科、33属、111种,占世界蛭类物种数约1/6;动物地理学,包括世界山蛭科属动物地理,中国山蛭科动物地理、中国医蛭科动物地理。(3)蛭类的防治和驱避,淡水吸血蛭类防治所用农药种类,不同农药对海南山蛭的毒力(LD50、LD95)及使用,并比较了12种驱避剂对海南山蛭的驱避效果。(4)蛭类的医学利用,蛭素是蛭类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抗凝物质,蛭素有水蛭素(Hirudin)、山蛭素(Haemadin)和吻蛭素(Hementin)。记述了蛭素的分离、纯化和功能以及有关分子生物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1977—1981年,作者曾四次到四川省峨眉山进行考察。发现山蛭一新种,现记述于后。 峨眉山蛭Haemadipsa emeiensis, sp. nov. (图1) 正模和副模15,四川省峨眉山,1,700米,1977年9—10月。其他副模32,1979、1980、1981年的7—8月,采自峨眉山的九老洞、晒石岩、大塆顶等处。模式标本存放于四川省西昌农业专科学校。 体呈半圆柱状,背面略隆起,腹面扁平。中等大小,体长11—29(平均19.2)毫米,体宽3—6(平均4.6)毫米,后吸盘直径2—5(平均3.0)毫米。背面黄褐色或淡黄褐色,腹面颜色较淡。体的背面和腹面均有大小不等并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背腹两侧的黑斑点前后密集连结成一条黑色的纵纹。背面正中两列感觉突的外侧从前到后有一条淡黄色条纹,其上一般无任何斑点。  相似文献   

6.
记述拟扁蛭属Hemiclepsis Vejdovsky 1884 1新种,即广东拟扁蛭Hemiclepsis guangdongensis sp.nov.,新种区别于本属其它已知种的特征是:眼1对,位于背面第4环;背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皮肤乳突;身体共67环;嗉囊盲囊10对;精巢6对.采自马来闭壳龟体表皮肤.  相似文献   

7.
不同农药对海南山蛭毒力测定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利用速灭杀丁,叶蝉散,杀虫双,乐果,三氯杀螨,草甘膦等6种农药对海南山蛭(Haemadipsa hainane)进行毒力测定,比较各种农药LK50表明,速灭杀丁>叶蝉散>三氯杀螨醇>杀虫双>乐果,除草剂草苷膦对海南山蛭完全无毒杀作用,草甘膦+速灭杀丁对海南山蛭仍有很强的毒杀作用,海南山蛭对速灭杀丁的敏感性为,成体>幼体>亚成体,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5%速灭杀丁防治效果为95.08%,大面积应用表明“草苷膦药液+0.5%速灭杀丁”防治效果最好,达94.74%,“草甘膦药液+1%叶蝉散乳油”防治效果次之,达90.5%,草甘膦+灭蛭农药是防治山蛭好药剂,达到灭蛭除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记述似扁蛭属Hemiclepsis Vejdovsky1884 1新种,即广东拟扁蛭Hemiclepsis guangdongensis sp.nov.,新种区别于本属其它巳知种的特征是:眼1对,位于背面第4环;背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皮肤乳突;身体共67环;嗉囊盲囊10对;精巢6对。采自马来闭壳龟体表皮肤。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景东县的牛蛭属Poecilobdella Blanchard,18931新种。由于新种总体环数为99环,生殖孔分别在30(Ⅺ)与38(ⅩⅢ)环内,两孔相隔7环;肛门在99环与尾吸盘交界线上;附睾呈卵圆形,精管膨腔呈梨形并且为前者的1/3大小;阴道盲囊呈圆球形,阴道管粗短且无阴道柄。因此与本属中所有的已知种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新种四条纹金线蛭Whitmania qudarivittata sp.nov.1992年4月、1997年8月采集于海南省海口市郊和儋县的水稻田和莲藕田中,其与光润金线蛭Whitmania laevis Baird相似,但有如下不同之处:1)新种无背中条纹,只有4条纵纹;2)新种副睾不分为两段折叠的长短不一的肢段;3)新种阴茎囊呈C型弯曲。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