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六种灵猫科物种线粒体12 S rRNA基因及其中四种的Cytb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从Gen-Bank获得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熊狸(Arctictis binturong)的Cytb基因同源序列。两基因整合序列比对后长755 bp,12 S rRNA基因序列中有70个变异位点,31个简约信息位点,在Cytb基因序列中,共有120个位点呈现变异,60个简约信息位点,Cytb基因的碱基变异百分比高于12 S rRNA基因的碱基变异百分比。使用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重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斑林狸从灵猫亚科中分离出来,支持灵猫亚科的多系起源,而且斑林狸可能是中国起源最早且最特化的灵猫科动物。另外,同属于灵猫亚科的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聚为一支,同属于棕榈狸亚科的果子狸(Viverricula indica)、熊狸聚为姐妹群,这些与传统形态学分类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3.
4.
5.
内蒙古仓鼠科动物数值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地区28种仓鼠科动物为分类单位,以形态特征为主兼顾头骨结构、牙齿构造和生活方式,列出46项特征,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对这些动物进行数值分类。结果表明,麝鼠以其特异性特征从田鼠亚科中分离出来,单独构成一个亚科,其余各种的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处理结果一致。系统聚类分析以不加权的对群成聚的算术平均法(UPGMA)得出的分类结果最好,主分量分析同时得出各项特征在前三维主分量上的分布图,并根据特征在前19维主分量上的累计贡献率大小,选取15个特征构成对所研究动物的数值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缓步动物门二新种及三新纪录种和亚种(异缓步纲,棘影熊虫科;真缓步纲,小斑熊虫科,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记述采自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京山县和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缓步动物门2新种及3新纪录种和亚种:异缓步纲棘影熊虫科的四棘棘影熊虫,新纪录Echiniscus quadrispinosus Richters,1902;真缓步纲小斑熊虫科的都江小斑熊虫,新种Milnesium dujiangensis sp.nov,大生熊虫科的节值大生熊虫戴冠亚种,新纪录Macrobiotus harmsworthi coronatus Barros,1942;高生熊虫科的大指等高熊虫,新纪录Isohypsibius macrodactylus(Maucci,1978)和京山等高熊虫,新种Isohysibius jingshanessis sp.nov. 相似文献
7.
8.
玻13橄种们蹄目动物的血液化学及血液值\\项目动物名渗血钙(毫克l分升)血磷(毫克,分升)血葩(毫克/分升) 6252一72血液尿素氮(毫克{分升) 20.910一30 。‘。}。二曰二、川总胆{}翰{翼静掇{鄂巨…{……乳酸脱 氢酶 6003 15一884 692600一800 6003 15一884 951〕.6 ‘36- 1 28弓谷丙转氨酶一卜-一一. 1 72123一20U{ 3。27 .5一9 8。‘只.48一 R .88 5 .95一7 .0 3。5,2。49一 4。61 1371 32一141 8480一1 10 亏5 40一70 Z819.5一36。5 l210一302夕.916一凡92 26185一33弓 ;性.8 2 8 .8一 48 .73 9 .0 7一10 8。08一已.胜 8 .4 7。,斗一9;4。9… 相似文献
9.
中国缓步动物2新纪录种(缓步动物门,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记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述了缓步动物门2新纪录种,阿瑞科姆大生熊虫Macrobiotus ariekammensis Wêglarska, 1965和帕氏双相熊虫Diphascon patanei Binda & Pilato, 1971.阿瑞科姆大生熊虫模式标本爪无附棘,但中国标本有.帕氏双相熊虫模式标本的吸咽较来自中国标本的吸咽要短圆一些,前者吸咽的长宽比是1.21~1.25∶1,而后者的吸咽平均长宽比为1.47∶1.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温度对小斑熊虫Milnesium tardigradum食量和食物消化率的影响,以轮虫为食物,将20只小斑熊虫分成两组,每组10只,分别在20℃和5℃下驯化饲养10天,并在各自驯化温度下进行实验观察。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表明,小斑熊虫的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20℃下饲养的个体取食轮虫的个数比5℃下的多0.84个/天;小斑熊虫的食物消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20℃下的小斑熊虫消化率比5℃下的快24 h。 相似文献
11.
中国长臂猿科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最新的长臂猿科分类系统和近年来开展的多次长臂猿调查,本文对我国长臂猿科的分类和保护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综述,将为以后中国长臂猿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长臂猿科(Hylobatidae) 分为4 个属(Nomascus,Symphalangus,Hylobates, Hoolock ) 17 个种,其中我国分布有3 属6 种: 西黑冠长臂猿(N. concolor)、东黑冠长臂猿(N. nasutus)、海南长臂猿(N.hainanus)、北白颊长臂猿(N. leucogenys)、东白眉长臂猿(Hoolock leuconedys)和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长臂猿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猎杀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长臂猿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我国长臂猿的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可能已经从中国消失;东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的数量都不足30 只,接近灭绝边缘;东白眉长臂猿的数量不足200 只;即使是数量最多的西黑冠长臂猿,其数量也仅有1 000 至1 300 只。严格执法、意识教育、科普宣传、长期的科学研究将有利于我国的长臂猿保护。 相似文献
12.
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玉米螟、大螟、三化螟、粘虫等均为弄蝶科、螟蛾科和夜蛾科中的重大害虫。寄蝇是抑制这些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如1961年我们在湖南长沙地区的调查,寄蝇在第一代粘虫中的寄生率一般达40%以上。我国地域辽阔,作物种类繁多,有些重大害虫食性很杂;寄蝇的种类也形形色色,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知上述害虫的寄蝇有2个亚科21属24种。现用检索表的形式概述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等高熊虫属二新种和一新纪录种(缓步动物门,高生熊虫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中国缓步动物门2新种和1新纪录种(真缓步纲,高生熊虫科):李氏等高熊虫Isohypsibius liae sp.nov.,拉氏等高熊虫Isohypsibius rahmi sp.nov.和Isohypsibius borkini Tumanov.Isohypsibius liae sp.nov.背部有12列横向排列的隆起,宽窄不等,整个身体表面布满网状饰纹;吸咽球有3个近似粒状的大板,无小板;前3对肢上的内侧爪靠内侧近基部处有角质条,爪主枝上附棘存在.Ⅰ.liae sp.nov.以其背部横向隆起、饰纹或缺少半月板区别于所有已知的Isohypsibius属的种类.Isohypsibius rahmi sp.nov.背部有10排大的突起:按身体前端到后端的顺序,第1~5排、第7排以及第8排每排有4个突起,第6排和第9排每排有2个突起,第10排有1个突起;身体背面、侧面和四肢上密布半球形小颗粒;吸咽球有3个近似粒状的大板,第1大板和第2大板几乎相接;前3对肢的内侧爪内侧近基部有角质条,爪主枝上不见附棘.J.rahmi sp.noV.以其大的突起排列方式和数目或前3对肢的内侧爪内侧近基部有角质条区别于Isohypsibius属的所有已知种类. 相似文献
14.
15.
云南省丽江苔藓中缓步动物(异缓步纲:棘节目:棘影熊虫科;真缓步纲:近爪目: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记述了采自云南省丽江县的缓步动物13种,包括:安哥拉棘影熊虫Echiniscus angolensis da Cunha etal,凹口棘影熊虫Echiniscus cavagnaroi Schuster,米吉棘影熊虫Echiniscus migiurtynus Franceschi,华美假棘影熊虫Pseudechiniscus facettalis Petersen,丽江苔小猪熊虫Bryodelphax lijian-gensis sp.nov,隐匿大生熊虫Macrobiotus adelges Dastych,云杉大生熊虫Macrobiotus yunshanensis sp.nov,华丽大生熊虫Macrobiotus richtersiJ.Murr,双甲高生熊虫Hypsibius biscuitiformis Bartos,锐齿高生熊虫Hypsibius runae Bartos。棒形双相熊虫Diphascon clavatum(Bartos)。云南等高熊虫Isohypsibius yunnanensis spnov,隆肿等高熊虫Isohypsibius tuberculatus(Plate)。本文所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龟鳖以颈和四肢的伸缩运动而产生呼吸,先呼气,后吸气,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咽气式”呼吸,简称龟吸。应用现代先进的医疗诊断技术,对1只缅甸陆龟进行螺旋CT、MRI和MRA检查,发现龟背甲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大气囊,腹甲上面的软组织有胸主血管和腹主血管。影像学研究和解剖对比分析,发现龟肺发育不良是咽气式龟吸的基础,不健全的龟肺决定了龟的新陈代谢必然缓慢。对龟的血液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发现龟的红细胞大而 相似文献
17.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2010,(6)
<正>这里是熊的故乡——阿拉斯加。漫长的冬季已经过去,森林开始恢复生机。咕咕叫的肚子像准时的闹钟,提醒冬眠的熊出来觅食。一只黑熊睁开惺忪的睡眼,活动活动四肢,扭着屁股径直朝森林中的一座小木屋走去。木屋的门是敞开的,于是它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相似文献
19.
内囊霉科检索表的增补和新种——柑桔球囊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包括内囊霉科的9个属、85种,其中一新种:柑桔球囊霉(Glomus citricolum Tang et Zang) 相似文献
20.
池养鲤和草鱼血液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鲤鱼和草鱼的血液细胞包含红血球、淋巴球、单核球、嗜中性球、嗜酸性球及纺锤细胞。没有见到嗜碱性球。2.鲤鱼及草鱼的红血球数及血红蛋白量,在正常条件下,与水中溶氧量及成熟系数成十分显著的负相关。成熟雌鲤的红血球数(y)与溶氧量(x1)及成熟系数(x2)的迥归公式为:y=122+2.9x1-1.2x2。3.性腺发育程度及生殖活动强烈地影响鱼类血液有形成分。在生殖季节雄鱼的红血球数及血红蛋白量比雌鱼高,红血球沉降率则相反。白血球则在生殖季节及性腺退化吸收时比较活跃,而在非生殖季节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4.发育成熟的雌鲤,经注射垂体后,无论产卵与不产卵其红血球数及血红蛋白量都下降,自然产卵的雌鲤亦然。5.雌鲤的红血球沉降率在临近产卵时急剧增加,而且比雄鲤明显地高。至于饥饿则对红血球沉降率无明显影响。6.在池养条件下鲤鱼的红血球数、血红蛋白量以及血式的个体差异较小,可望成为这类鱼的有应用价值的正常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