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竹节参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该药运用于抗运动疲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大强度耐力训练组(训练组),大强度耐力训练+竹节人参组(训练加药组),测定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研究竹节参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结果:力竭运动引起大鼠心肌线粒体MDA、H2O2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线粒体抗氧化酶CAT、GSH-Px、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训练加药组大鼠心肌线粒体MDA、H2O2含量明显低于训练组(P0.01),CAT、GSH-Px、SOD活性明显高于训练组。结论:竹节参可明显提高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王倩  孙胜男  赵文阁  于东 《动物学杂志》2017,52(6):1003-1014
为了研究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单一及联合暴露对东北小鲵(Hynobius leechii)蝌蚪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择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单一及联合暴露对东北小鲵蝌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及各处理组浓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上升,从而说明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单一及联合暴露会对东北小鲵蝌蚪的抗氧化酶系活性产生影响,进而产生毒理效应。当暴露21 d后,通过恢复实验,发现恢复末期与暴露末期相比,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上述3种酶活性变化不显著,而高浓度组上述3酶活性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魔芋葡甘低聚糖对小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魔芋葡甘低聚糖对小鼠血浆和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魔芋葡甘低聚糖能有效地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肝脏和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体重(200±20)g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测定各组大鼠肝脏细胞O自由基和N自由基。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茶多酚补充组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组及高脂饲料组显著下降;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TNOS、iNOS活性及NO含量显著升高,茶多酚降低了总-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NO含量。结论:高脂饲料诱导了大鼠肝脏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茶多酚提高了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哈氏腺的结构特征及其在低氧应激下的抗氧化能力,用组织解剖学方法观察甘肃鼢鼠哈氏腺整体及其显微结构,分光光度计测定哈氏腺低氧应激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甘肃鼢鼠哈氏腺肥大,包围在眼周,位于颧骨下的颞窝,为管泡状腺体,由柱状细胞构成,依胞质中分泌物含量分为厚细胞和薄细胞。常氧下,甘肃鼢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但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低于SD大鼠;在低氧应激4 h后,甘肃鼢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迅速升高,显著高于SD大鼠,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在低氧2、4和6 h无显著性变化,但均显著低于SD大鼠;在低氧8 h后,甘肃鼢鼠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较低氧2~6 h显著升高。甘肃鼢鼠丙二醛含量在常氧和低氧应激中均显著低于SD大鼠。结果说明,甘肃鼢鼠在低氧应激后,哈氏腺通过提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清除低氧诱导产生的多余自由基,谷胱甘肽还原酶在抗氧化中不起主要作用。地下鼠甘肃鼢鼠抗氧化模式与地面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红葡萄酒对大鼠肝脏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雄性SD大鼠,分别灌胃红葡萄酒、酒精及水。实验90 d中每隔30 d处死一批动物,测定大鼠肝脏匀浆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变化。观察摄入红葡萄酒后大鼠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对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葡萄酒能提高SOD活性,且SOD活性与灌胃时间、剂量有一定关系;长期红葡萄酒和酒精摄入可诱导CAT活性增强,加剧肝脏的脂质过氧化(LPO)作用;红葡萄酒组、酒精组0.63、1.25 g/kg剂量GSH-Px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酒精组1.88 g/kg剂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初期,红葡萄酒大剂量显著降低肝脏中MDA的含量。试验中期,红葡萄酒中大剂量显著降低MDA含量。试验末期,红葡萄酒大剂量和酒精中大剂量显著升高肝脏中MDA含量。  相似文献   

7.
动物抗氧化系统中主要抗氧化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抗氧化系统是机体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保护自身免受氧化损伤的重要体系,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起主要作用。本文将对动物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种类、分布、结构及表达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棘汁对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沙棘训练组,6周训练和补充沙棘汁后,测定大鼠骨骼肌和血液的有关指标。结果:沙棘训练组与训练组相比,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明显延长;骨骼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极为显著降低;血睾酮(T)和血红蛋白(Hb)均明显升高;肌酸激酶(CK)显著降低。结论:沙棘汁能增强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提高血睾酮和血红蛋白水平,延缓疲劳出现,提高其有氧耐力运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对黄颡鱼幼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 g的黄颡鱼800尾, 随机分为5组, 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40 尾鱼, 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100、300、500和700 mg/kg GSH的试验饲料, 饲养56d后采样分析, 并采用氯化铵进行96h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 除100 mg/kg组外, 饲料中添加GSH显著提高黄颡鱼肝脏、血清GSH含量(P<0.05), 当GSH添加量≥300 mg/kg时, 肝脏和血清GSH含量均呈现稳定状态。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水平的增加, 血清免疫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300和500 mg/kg组溶菌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300 mg/kg组免疫球蛋白M与补体4含量、500 mg/kg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700 mg/kg组相比, 300 mg/kg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升高(P<0.05); 且300 mg/k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氨氮应激96h时, 与对照组相比, 300 mg/kg组肝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力均显著升高(P<0.05), 且300 mg/k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能提高黄颡鱼幼鱼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免疫及抗氧化性能, 其中以300—5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铁过量引发肝脏损伤的小鼠应用不同剂量的富硒酵母所起到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方法,向小鼠体内注射过量的铁元素,经过6周的诱导之后导致小鼠肝脏受损,然后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富硒酵母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每组小鼠肝脏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和活性,以及对细胞凋亡所造成的影响。结果:本次实验当中,与对比组相比,采取每天给予40药物治疗的研究Ⅱ组小鼠肝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同时也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提高,减少细胞凋亡情况;而采用每天给予20或60的研究Ⅰ组和Ⅲ组肝组织内的丙二醛含量明显提升,同时也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增加了细胞凋亡情。结论:富硒酵母的药效具有一定的浓度指向,应该根据实际治疗目的选择不同的药物浓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The effects of three monoamine antagonists, p-chlorophenylalanine, diethyldithiocarbamate and propranolol on the morphogenesis of newt embryos were studied. Antagonists were administered during late blastula through neurula stages. In a concentration of 1 mM, all three arrested gastrulation and caused disintegration of the embryos. Lower concentrations (0.1-0.5 mM) retarded morphogenetic movements in the gastrulation and caused malform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anterior parts of the embryos; pigmentation was delayed by 1 or 2 days. In addition, p-CIPhe inhibited yolk granule degradation in the notochord and DEDTC caused notochordal hypertro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ference with synthesis or action of catecholamines and serotonin affects morphogenesis. With the methods used it is not possible to discover exactly how monoamines regulate the morphogenetic events because of the unspecific side effects of the antagonists and the feedback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onoamin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