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美君  邢岩江  杨隽 《生理学报》2020,72(5):539-550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发生、发展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I型(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 II, BMPRII)编码基因的遗传突变和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研究NF-κB通路抑制剂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用1μg/mL的LPS处理人肺动脉内皮细胞,用免疫印迹和qPCR检测BMPRII和白介素8 (interleukin-8, IL-8)的表达水平。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建立大鼠PAH模型,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肺动脉内皮细胞BMPRII和IL-8的表达情况,检测模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肺血管重构情况。结果显示,LPS可引起人肺动脉内皮细胞BMPRII的表达下调和IL-8的表达上调,NF-κB抑制剂BAY11-7082 (10μmol/L)可逆转LPS的作用。在MCT-PAH大鼠模型中,肺动脉内皮细胞BMPRII表达下调,IL-8表达上调,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值[weight ratio of right ventricle to left ventricle plus septum, RV/(LV+S)]和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RVSP)显著升高,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 TAPSE)明显降低,肺血管壁明显增厚,连续21天腹腔注射BAY11-7082 (5 mg/kg)可逆转上述变化。以上结果提示,LPS通过NF-κB信号通路下调BMPRII的表达水平,促进PAH的发生、发展,因此NF-κB信号通路可作为PAH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PVT1)在肺动脉高压(PAH)大鼠中对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大鼠。PAH组大鼠通过单次项背部皮下注射MCT溶液造模,对照组大鼠给予单次项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胸右心室穿刺法测量右心室压力。取各组大鼠肺组织,并进行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VT1及Fxr1在PAH组织及PASMCs中的表达水平;通过HE染色评估PAH组织的血管壁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HPASMC的纯度;CCK-8法和伤口愈合迁移实验检测PASMCs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H组大鼠肺组织血管壁厚度偏厚、肺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PVT1在PAH组大鼠的PAH组织和PASMCs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且其表达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h-PVT1的PASMCs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活力,同时转染sh-PVT1有效敲低了PASMCs中PVT1的表达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PVT1的敲低抑制了PASMCs迁移能力(P<0.01)。在转染pcDNA-PVT1的PASMCs中发现较高的增殖能力,PVT1的过表达促进了PASMCs迁移能力(P<0.01)。与对照组相比,Fxr1在PAH模型组的PAH组织和PASMCs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PVT1通过调节Fxr1的表达促进PASMCs的增殖和迁移,PVT1可能是PAH诊断和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预后不良的严重疾病,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治愈,只能减缓疾病的进程.动物模型是研究PAH的重要工具,在PAH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和防治策略评估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经典PAH动物模型(缺氧和野百合碱模型)和PAH...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现多种miRNA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对miRNA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肺组织内的变化进行研究。收集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重度PAH(PAH组,n=6)和不伴PAH患者肺组织(对照组,n=6)。分别提取总RNA,然后采用miRNA芯片进行miRNA表达谱差异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和对照组相比,PAH组miRNA表达谱中共有78个差异表达位点,其中有62个上调,16个下调。提示miRNA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调节作用,可能成为预防和逆转PAH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PA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自然进程中重要的并发症。肺血管重塑是慢阻肺进展为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重要病理过程。慢阻肺肺血管重塑的发病机制复杂,慢性低氧、炎症、吸烟等因素均参与其中。大量研究证实多种细胞因子在慢阻肺中发挥潜在的重要作用,其中涉及的分子通路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我们对肺血管舒缩调节和肺血管重塑进展的理解使得逆转重塑成为新的治疗观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COPD合并P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法舒地尔与舒利迭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清BNP、CRP、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pre、FEV1/FVC、PaO_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pre、FEV1/FVC、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aCO_2、SPAP、Tei指数、血清BNP、CRP、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PaCO_2、SPAP、Tei指数、血清BNP、CRP、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舒利迭治疗COPD合并PAH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神经胶质细胞中的经时定位表达情况。方法:选择72只SPF级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 6h组、TBI 12h组、TBI 1d组、TBI 4d组与TBI 7d组,每组12只,分别在脑损伤后6h、12h、1d、4d、7d时获取血清和脑组织并且制作切片。ELISA检测损伤后炎症因子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钙离子结合蛋白-1(IBA-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观察炎症因子IL-1β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情况。结果:TBI后6h-7d时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量均高于sham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BA-1的表达在损伤后6h-7d时高于sham组,GFAP的表达在损伤后1d-7d时高于sham组(P0.05)。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显示,6h、12h时IL-1β主要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中,IL-1β和IBA-1共表达细胞数量多于sham组(P0.05);1d、4d、7d时IL-1β主要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中,IL-1β和GFAP共表达细胞数量多于sham组(P0.05)。结论:TBI诱导了胶质细胞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其表达随脑损伤的时间而变化,IL-1β早期定位表达于小胶质细胞,后期定位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中。  相似文献   

8.
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 200 nt的RNA分子,可在表观遗传、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抑制、转录后调节、核内运输等多种途径调控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随着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新型lncRNA不断被发现,使lncRNA成为当前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新热点。lncRNA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最新的报道发现lncRNA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lncRNA在PAH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其在PA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异氟醚吸入麻醉可明显减轻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动脉高压(PAH),提示其对肺循环功能有一定保护效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是肺动脉血管重塑和PAH发生的主要参与者,其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均可显著影响肺动脉高压病情进展。本研究探讨异氟醚对缺氧诱导的PASMC焦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旨在为肺动脉高压治疗提供潜在分子靶点。PASMC于37℃、5%CO2、3%O2条件下静置培养24 h建立缺氧模型。RT-PCR和Western印迹等结果显示,缺氧致使PASMC内紅系衍生的核转录因子2(Nrf2)核转位减少,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下调,而焦亡相关蛋白质,包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消皮素D(GSDMD)等表达上调,活性氧(ROS)生成、胱天蛋白酶1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升高,Hoechst/PI染色显示,焦亡孔洞增加。ELISA结果表明,IL-1β、IL-6、IL-18和TNF-α分泌增加(P<0.05)。异氟醚处理可显著激活Nr...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正五聚蛋白-3(PTX-3)在小儿肺动脉高压(PA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例PAH患儿及32例健康小儿,检测和比较其血清CRP、PTX-3水平,分析血清CRP、PTX-3水平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于PAH的诊断价值。结果:PAH组血清CRP水平(29.63±15.82 mg/L)、PTX-3水平(1.20±1.03 ng/m L)与对照组[CRP水平(3.38±1.74 mg/L)、PTX-3水平(0.64±0.43 ng/m L)]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CRP与PTX-3的相关系数r为0.356(P0.05)。血清CRP诊断PAH的ROC曲线AUC为0.983,临界点为6.6 mg/L;PTX-3诊断PAH的ROC曲线AUC为0.669,临界点为0.95ng/m L;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86,临界点为1.01。结论:PAH患儿血清PTX-3和CRP水平均显著升高,CRP大于PTX对PAH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1.
由调节性T细胞和免疫抑制因子提供的负反馈调控是免疫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介素37(IL-37)是最近发现的具有广泛免疫抑制活性的免疫抑制因子.在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IL-37被激活并保持较高水平的表达.被激活的IL-37具有较强的炎症抑制作用.在多种小鼠(Mus musculus)炎症模型中,表达IL-37的转基因小鼠具有较低水平的炎症反应.IL-37可以与IL-18受体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进而表达和激活或抑制相关细胞因子,从而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本文将首先对免疫抑制细胞和因子进行概述,然后详细阐述IL-37的发现历史、表达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酮Ⅱ-A对细胞因子IL-6和IL-10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RAW264.7细胞中,炎症发生时相关的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起重要作用.丹参酮Ⅱ-A是传统中药丹参的一种重要的药理成分,它具有一定的抑制炎症的作用.但是,从传统中药丹参提取液中的丹参酮对炎症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该文着重介绍了丹参酮Ⅱ-A在转录水平上对IL-6和IL-10的调节作用.方法:以RAW264.7细胞系作为药物刺激靶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对其进行刺激,分别刺激24h、48h后,半定量RT-PCR检测IL-6和IL-10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丹参酮Ⅱ-A可以诱导IL-10的释放,同时也减少IL-6的生成,说明它对炎症因子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结论:在炎症发生后,丹参酮Ⅱ-A可有效的调节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量,进而减少或消除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动脉压力演变和右心室功能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MCT诱导的4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模型组(每小组12只),分别在第1、2、3、4周应用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MRI右心功能动态检测,观察肺动脉压力和MRI参数演变关系。比较对照组、PAH模型组各组间的相关各参数差异。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与平均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注射野百合碱后1~4周,48只模型组大鼠的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与平均肺动脉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_(RVEF)=-0.823,r_(RVEDV)=0.732,r_(RVESV)=0.803)。注射野百合碱前两周,野百合碱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4周后,以上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大鼠的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射血分数逐渐降低,右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逐渐增加。对于大鼠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监测,MRI可以准确快速测量各项参数变化,右心室舒张末及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等参数是提示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14.
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心肌组织在恢复血流供给后,其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微循环血流紊乱、细胞代谢失调、电解质平衡紊乱、细胞凋亡与坏死等,并伴随着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和毒性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的激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s)是心肌组织中多种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其作用涵盖了细胞外基质降解、炎症反应激活、调节血管功能、影响细胞凋亡与存活等众多病理生理过程,而这些过程均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哮喘(asthma)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可逆性的气流受阻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气道上皮细胞在霉菌、尘螨、花粉、病毒感染、空气污染物等各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可释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可作用于2型辅助性T细胞(type 2 helper T cells,Th2 cells),同时也可作用于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通过释放Th2型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的发生与发展。尽管这3种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生与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在哮喘病理、生理学效应及作用方式上并非完全相同。现就这3种上皮源性细胞因子IL-33、IL-25和TSLP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王丽凤  任骏 《生命科学》2023,(11):1527-1534
心脏骤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尽管心肺复苏技术取得了进步,但与心脏骤停相关的死亡率仍然很高。NLRP3炎症小体是细胞内多种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物,在先天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损伤后,NLRP3炎症小体激活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最终导致炎症性细胞死亡(细胞焦亡)。虽然适度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损伤组织愈合,但过度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会产生不利影响。NLRP3炎症小体在大量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中发挥关键作用。心脏骤停和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损伤)可以通过各种信号通路激活NLRP3炎症小体。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可以改善心脏骤停和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将讨论NLRP3炎症小体在心脏骤停和复苏过程中对细胞损伤的作用,同时针对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改善心脏骤停和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血管收缩和重构所致的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病理生理学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可 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预后差。随着对 PAH 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深入研究,该病所涉不同信号通路的关键位点逐渐被认识,相应的靶向 药物也不断涌现,它们的应用明显改善了PAH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综述针对PAH 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涉的3条主要通路:前列环素通路、 内皮素通路和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环磷酸鸟苷通路以及其他靶点(如酪氨酸激酶受体和 Rho 激酶等)而开发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39(interleukin,IL-39)是最近发现的IL-12家族新成员,由IL-23p19和EB病毒诱导基因3两个亚基组成。它主要由脂多糖刺激的B细胞和狼疮小鼠体内活化的GL7~+B细胞产生,IL-23R/gp130为其受体,在狼疮小鼠体内通过激活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STAT3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因此,深入研究IL-39的结构、信号通路以及生物学功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白介素-1(IL-1)既是主要的免疫调节因子,也是引起病理损伤的致热源和炎症介质。测定IL-1活性对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及研究与IL-1有关疾病的病因有重要意义。据文献报道用IL-1诱导EL-4细胞产生IL-2,再用CTLL细胞测定IL-2水平间接测定IL-1活性的方法,比用小鼠胸腺细胞法更敏感[1]。我们在使用此法的实验中发现IL-1诱导EL-4细胞产生的IL-2水平与IL-1剂量不成正比,而且无IL-1的对照本底较高等问题,使实验未果。因此,我们比较实验条件后改进了方法,并用于测定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活性,得到满意的结果。1 材料和方法1.1 …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探讨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FGF9)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及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建立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FGF9的表达情况。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表型转化,Western blot检测PASMCs中FGF9的表达情况。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recombinant 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rhFGF9)干预PASMCs,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表型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β,PDGFR-β)的表达水平。siRNA抑制FGF9后,Western blot检测PASMCs表型与PCNA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大鼠肺组织及PASMCs中FGF9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PDGF-BB下调PDGFR-β与收缩表型标志物α-SMA的表达(P0.05),同时上调PCNA与合成表型标志物OPN的表达(P0.05),且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加;rhFGF9抑制PDGF-BB诱导的细胞表型转化和细胞迁移,而不影响PCNA与PDGFR-β的表达;下调FGF9可降低α-SMA(P0.05)的表达,而PCNA与OPN的表达无显著改变,即下调FGF9后,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表型发生改变。总之,rhFGF9抑制PDGF-BB诱导的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迁移,下调FGF9能改变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表型,提示FGF9可能参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