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细胞粘附介导的信号分子——粘着斑激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是整合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中的重要成员,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并可自身磷酸化;具有类似FAK作用的FAK家族新成员不断发现。新近发现FAK可抑制细胞凋亡,FAK本身是胱冬肽酶(caspase)的底物。作为信号分子的FAK,还与细胞内其他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串话(crostalk),直接参与了细胞多种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是一类多功能肽类生长因子 ,具有特异的受体及信号转导系统 ,在控制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已经发现TGF β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s调控各种基因的表达 ,从而在控制细胞外基质蛋白及细胞表面整合蛋白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1] 。整合蛋白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粘附分子 ,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ECM)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作用。整合蛋白由α和 β两种亚基以异源二聚体的形式组成二十余种不同的受体 ,现已证实在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肿瘤发生以及迁移等许多过…  相似文献   

3.
肺炎链球菌粘附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英俊 《微生物与感染》2000,23(3):29-30,33
肺炎链球菌粘附宿主我肺炎链球菌侵袭、感染宿主细胞的先决条件。粘附过程是特异的,是细菌表面的粘附分子和宿主细胞膜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英膜对肺炎链球菌的粘附无影响,而细胞壁(CW)在介导肺炎链附粘附宿主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W亚组人脂磷酸(LTA)介导肺炎链球菌的粘附过程,并导致炎症反应;细菌表面的结构蛋白或分泌蛋白是细菌与宿主细胞连接的桥梁;肺炎链球菌能与宿主细胞外基质蛋白特异性结合,进而粘附宿主  相似文献   

4.
一个新原癌基因的产物——β—连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新原癌基因的产物——β┐连蛋白查锡良(上海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上海200032)关键词连蛋白原癌基因新近证实,参与钙依粘附蛋白(cadehrin)胞内结构域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分子——β-连蛋白(β-Catenin)是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此可见近...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分子,通过双向信号转导参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的粘附以及细胞的迁移.整合素αⅡbβ3(GPⅡb-Ⅲa)特异表达于巨核/血小板系,并且是其含量最多的膜糖蛋白,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伸展、聚集等.G蛋白在整合素αⅡbβ3双向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较受关注的是:异源三聚体G蛋白和小G蛋白Rap1参与整合素αⅡbβ3的内向外信号转导;小G蛋白(Rho A、Rac等)和Gα13参与整合素αⅡbβ3的外向内信号转导.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层面,本文总结了G蛋白的结构、分类、功能以及近年来G蛋白在整合素αⅡbβ3双向信号转导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Y  Jiang Y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4):353-356
整合素是细胞表面重要的受体,介导细胞-细胞和细胞-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粘附。整合素通过与ECM配体结合可活化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细胞发生反应,包括形态改变、伸展、迁移、增殖、分化、存活等,从而决定了与细胞粘附相关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对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的认识将有助于人们对细胞粘附机制和功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用促癌剂佛波酯(PMA)作用于SMMC-7721人肝癌细胞,研究细胞表面的主要粘附分子α5β1整合蛋白基因表达及相应细胞粘附行为的改变.用100nmol/LPMA作用SMMC-7721人肝癌细胞,发现其作用因时间的长短而异,作用30、60、120min分别增加细胞与纤连蛋白(Fn)粘附18.8%、38.7%和56.6%,作用6、12h分别降低44.0%、37.4%,而不影响与多聚赖氨酸的粘附.使用足量的抗α5和/或抗β1单抗预先封闭细胞与Fn的结合点,再将细胞与Fn粘附,发现α5单抗单独使用可将SMMC-7721细胞与Fn的粘附抑制20%左右,β1单抗则抑制14%,两者联合使用时可封闭40%左右的粘附,提示该细胞表面存在除α5β1外的其它整合蛋白在介导着细胞与Fn的粘附.进一步应用Northernblot方法,分析整合蛋白基因表达,发现100nmol/LPMA抑制α5亚基转录,以30min最明显,抑制达83.1%,作用6、12h抑制率仍为46.6%、43.6%.还就PMA影响细胞粘附和整合蛋白基因表达的可能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TGF-β1对α5β1整合蛋白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否有快速的信号调节作用,本文用TGF-β1短时(10min)处理SMMC7721细胞,发现当经TGFβ1预处理的细胞与Fn粘附时,细胞与Fn的粘附力下降,由Fn与整合蛋白的结合而诱导发生的FAK的酪氨酸磷酸化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TGF-β1短时处理并未改变整合蛋白α5、β1亚基的表达。此外,贴壁生长于培养皿的细胞的FAK磷酸化程度在TGF-β1短时处理后也下降,甚至检测不出。提示TGF-β1可能通过某种信号通路快速调节了整合蛋白与配体的亲和力以及下游信号分子FAK的磷酸化。从而影响了细胞内骨架蛋白结构的完整性,使细胞发生去极性化,有利于细胞在迁移早期的松脱。  相似文献   

9.
C a dh er in -1 基因与成骨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钙粘附蛋白-11(Cadherin-11)属于Ⅱ型钙粘附蛋白,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介导嗜同性细胞-细胞间粘附的跨膜糖蛋白。该种钙粘附蛋白在胚胎发育的肢节形成、骨组织形成、肿瘤浸润转移及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就其基因结构、蛋白结构、连接特性和识别特异性、表达调控以及通过细胞-细胞粘附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和在骨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糖链合成抑制剂——Deoxymannojirimycin(DMM)和衣霉素(TM)对NIH3T3细胞粘附作用和细胞表面α5β1整合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甘露糖苷酶Ⅰ抑制剂-DMM处理NIH3T3细胞后,3H-甘露糖(3H-Man)参入NIH3T3细胞较对照细胞增加一倍,多天线复杂型糖链增加18%,而细胞表面α5β1整合蛋白与纤连蛋白粘附能力却下降17%,但对膜整合蛋白α5和β1亚基表达量无明显影响,提示不成熟的糖链对整合蛋白参与的细胞粘附功能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糖蛋白运输及整合到膜上.十四糖二磷酸长萜醇合成抑制剂——TM为0.5μg/ml时,N-糖链合成显著抑制,3H-Man参入减少了52%,细胞粘附能力下降了37%,细胞表面膜整合蛋白α5亚基下降了22%,而β1亚基无明显变化,提示TM的脱糖基化作用可引起α5亚基转运至细胞膜表面下降,以至影响了细胞的粘附能力.此外,脱糖整合蛋白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结合力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整合素形成了一个大的蛋白家族,主要介导细胞-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整合素除了熟知的参与粘附功能外,还可通过独特的信号转导途径。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以及运行,而细胞生理过程的失调常常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整合蛋白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芳  缪泽鸿  章雄文  丁健 《生命科学》2005,17(3):240-245
细胞外基质受体整合蛋白全方位影响细胞的形态、运动、存活和增殖。它通过介导复杂的信号通路,将细胞外信息内传,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本文综述了整合蛋白的活化过程、信号转导过程及其与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相互关联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视黄酸促进NIH3T3细胞与纤连蛋白粘附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黄酸(Retinoic acid,RA)是细胞的分化诱导剂。近年来发现RA能广泛作用于细胞,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并能使多种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RA对细胞基本生物学行为-细胞粘附的影响了解甚少。我们发现32μmol/L RA能使NIH3T3细胞与纤维蛋白(FZibronectin,Fn)的粘附能力增加20%。但并不促进细胞与多聚赖氨到的粘附。采用抗整合蛋白α5亚基单抗和抗整合蛋白β1亚基单  相似文献   

14.
钙依赖性粘附素及其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 WS  Jiang Y 《生理科学进展》2000,31(4):353-356
钙依赖性粘附素介导的粘附连接在决定和维持发育及成年机体的组织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钙依赖性粘附素结合的特异性取决于其细胞外段,但完整的生理性粘附还需其胞质尾段与胞质相关蛋白以及细胞骨架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粘附连接的调节涉及到钙依赖性粘附素基因表达、聚集和磷酸化以及缝隙连接通讯等;此外,钙依赖性粘附素-连环素复合体还参与信号转导过程,从而影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溶血磷脂酸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NK  Tang CS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2):137-140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细胞间磷脂信使,它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如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导平滑肌收缩,刺激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分化等。最近研究发现G蛋白介导的LPA信号转导途径至少有四种:(1)刺激磷胆酶C和磷脂酶D;(2)抑制腺苷酸环化酶;(3)激活Ras及其下游的Raf/MAPK途径;(4)Rho信号;粘着斑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这些信号转导途径对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从CD14到p38MAPK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年来对脂多糖(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过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LPS与血浆LPS结合蛋白(LBP)结合被运输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与mCD14受体结合起起细胞激活。MAPK参与了LPS激活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活性物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p38MAPK对TNF-α等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LPS激活细胞的信号转导研究呆能为治疗内毒素休克提供新的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植物异三聚体G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三聚体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是真核细胞中保守的信号转导分子,通常与G蛋白偶联受体一起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到胞质中。许多研究表明植物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光、激素、糖等响应过程中发挥着精细的调控作用。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植物G蛋白在复合体组成、生化特性及其工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佛波酯(TPA)是潜在促肿瘤剂,也是蛋白激酶PKC激活剂.TPA能在极低浓度下替代DG激活PKC,从而导致一系列细胞功能变化.应用100nmol/LTPA作用于NIH3T3细胞,观察NIH3T3细胞的粘附变化,发现TPA可促进NIH3T3细胞与基质纤连蛋白的粘附,进一步研究Fn的主要受体α5β1整合蛋白在细胞表面含量,发现TPA作用24h使α5及β1含量分别增加523%和516%.应用3H甘露糖标记N糖链和凝集素柱层析方法分析TPA作用后细胞N糖链总量和组分比,结果均与对照组相仿,说明是通过增加细胞合成整合蛋白α5及β1亚基含量实现的.在TPA作用于细胞的同时,加入PKC抑制剂Sphingosine,发现α5、β1含量和细胞与Fn的粘附均回复至对照组水平,提示TPA增加α5β1整合蛋白合成而增加的细胞与Fn粘附作用,是由PKC介导完成的.此外还发现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也阻断TPA增加α5β1整合蛋白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肿瘤转移与细胞粘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转移与细胞粘附涂立宇,查锡良(上海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上海200032)关键词肿瘤转移,细胞粘附分子,胞外基质细胞粘附分子(CAM)是指由细胞合成组装于细胞膜或分泌至胞外基质(ECM)可促进细胞粘附的一大类分子。它们所介导的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  相似文献   

20.
JNK是一类MAPK蛋白,介导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过启动细胞中的胱天蛋白酶家族蛋白激酶,诱导细胞凋亡。本文主要就JNK信号转导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