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恩伯格(Roger D.Kornberg)教授,以表彰他在真核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在细胞中,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是生命活动的核心过程。因此,研究遗传信息如何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一直是分子  相似文献   

2.
3基因的反向生物学阶段 近20年来,由于重组DNA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人们已经改变了从表型到基因型的传统研究基因的途径,而是直接从克隆目的基因出发,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表型之间的关系,使基因的研究进入了反向生物学阶段。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工程是生物技术中正在开发的一个新领域。由于它是一门从改变基因入手,制造新的蛋白质的技术学科,因此改变基因的方法就成为蛋白质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十年来由于重组基因和DNA序列分析方法得到成功,因此很多科学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研究DNA编码区域序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发展了各种体内,体外突变方法。改变某一特定区域的DNA结构,用以确定DNA特定区域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恩伯格(Roger D.Komberg)教授,以表彰他在真核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在细胞中,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是生命活动的核心过程。因此,研究遗传信息如何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课题。科恩伯格的工作则在分子水平上向我们展示了RNA聚合酶Ⅱ(RNA polymerase Ⅱ)及各种蛋白因子在DNA模板上合成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的信使RNA(mRNA)的过程,为在转录水平阐明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奠定了分子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泽军  江海宏 《生命科学》2002,14(3):141-143
DNA甲基化在基因调节和动物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负责DNA甲基化作用的酶尔为DNA甲基转移酶(Dnmts)。到目前为止,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经鉴定了三种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家族,即Dnmt1、Dnmt2和Dnmt3。鉴定和研究DNA甲基转移酶对阐明DNA甲基化机制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晓强 《遗传》2007,29(5):513-514
对于分子生物学而言,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研究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调节。从1953年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到今天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完成,许多  相似文献   

7.
自1982年Paoletti和Moss以及他们的同事们开始研究疫苗重组体的应用以来,用带其它免疫基因的疫苗病毒来达到免疫目的的想法似乎很吸引人,理论上,当把活病毒用到动物时,将表达一个插入到它的DNA上的外源基因。随后对该外源基因产物产生免疫性反应。到目前为止,重组DNA技术已成功地表达了多种疫苗抗源,包括乙型肝炎表  相似文献   

8.
基因治疗2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9月14日美国NIH临床中心首次采用基因治疗成功治愈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而患重度联合免疫缺损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疾患,至今已整整20年,其发展迅速,从单纯的重组技术导入基因DNA发展到了涵盖DNA和RNA两个干预水平、和基因上调(如基因增补、矫正、置换等)及下调(基因失活)的两大策略,近年来的进展使得基因治疗登入《Science》杂志2009年度十大科学进展,我国在基因治疗领域诞生了第一个上市药物,有10多个制剂临床前和多个在临床研究。基因治疗在遗传病治疗中具备巨大潜力,已经成为当代生命科学中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1985年,Mullis等人发明了PCR技术,短短十余年间,这一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已由扩增已知基因发展到扩增未知基因。本文旨在介绍利用PCR技术扩增未知序列DNA片段的最新进展及这些技术在基因克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废弃”DNA 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据美国Biotech Reporter1994年8月报道: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施纳贝尔及其同事,现正在定位玉米DNA中频繁地进行重组的区域或热点。他们不仅研究染色体中基因的构建和行为,而且也研究处于基因与基因之间的DNA。施纳贝尔说:“在植物中,基因与基因之间存在着大量的DNA,有人把这些DNA称之为废弃DNA。鉴于在进化的历史长河中,这些DNA并未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因此我们认为,它们可能具有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扩增未知序列DNA片段的PCR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Mullis等人发明了PCR技术,短短十余年间,这一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已由扩增已知基因发展到扩增未知基因,本文旨在介绍利用PCR技术扩增未知序列DNA片段的最新进展及这些技术在基因克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专利制度构建的本质,基因专利的作用在于激励产业创新,促进基因研究的发展。但基因专利从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争议。2011年美国Myriad案对分离DNA序列的可专利性具有不同的观点,从Myriad I案认为分离的DNA是不可专利的客体,到Myriad II上诉案中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推翻地方法院的观点,认为分离的DNA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满足专利客体的适格性,但同时也反射出了对DNA序列可专利性的怀疑。Myriad案引起了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司法审判中就基因专利适格性问题的较大争议。本文结合美国Myriad案来分析DNA序列作为专利客体的适格性以及目前美国对基因专利授权的实质性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基因工程研究中,经常要涉及到对目的基因读码框进行调整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利用高保真DNA聚合酶扩增DNA后产生平末端的特性,及限制性内切酶对一重组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A进行读码框调整的研究,测序结果显示读码框按照预期设计正确调整,表明高保真DNA聚合酶可以用于DNA 3'凹陷端的补平,在DNA 3'凹陷端平滑化时多了一个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测定DNA的核苷酸序列,对于了解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基因表达、及其表达的调控机制,乃至对于基因改造和分子进化研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DNA序列分析技术的产生、应用和发展作一简单综述。一、DNA序列间接测定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早期,DNA序列信息只能由获得的氨基酸序列或RNA序列推测而来。在Wast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模型建立(1953年)不久,Sanger发明了氨基酸序列测  相似文献   

15.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应用,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变化。通过测定DNA分子中核苷酸排列顺序,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课题。其中利用DNA重组和分子探针技术在基因水平上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确定DNA结构中具有多态性的核苷酸位点,进行基因定位和异常基因的检测,是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中颇受重视的一个新领域。Kan和Dozy 1978年首先在β-球蛋白基因中发现第一个DNA多态性位点以来,人们已将注意力从基因表达产物——酶和蛋白质水平的多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猪瘟DNA疫苗在猪体及环境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疫苗生物安全性是其走向临床所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猪瘟DNA疫苗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其两个方面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一方面 ,将两种不同的猪瘟DNA疫苗质粒免疫猪后 ,利用PCR技术分析了其与猪细胞基因组整合的可能性 ,结果在灵敏度为 30拷贝的检测条件下 ,未发现猪瘟DNA疫苗整合到细胞基因组 ;另一方面 ,以PCR技术检测了免疫现场环境样品 ,以分析猪瘟DNA疫苗上的E2基因、CMV启动子基因和抗性基因是否在环境细菌中发生转移和扩散。结果未发现DNA疫苗转化环境细菌的直接证据。因此认为DNA疫苗对猪体和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重组PCR是通过DNA重叠序列的衔接作用,使多个DNA分子融合在一起的体外扩增技术。它使基因全序列的拼接、基因融合、基因破坏及启动子交换等DNA操作变得简单易行。如今重组PCR已成为DNA分析的有效利器。本研究通过重组PCR在分子进化、基因敲除及基因敲入、启动子研究和转基因植物转化载体的构建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分析了该技术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引物设计、DNA碱基重叠长度、温度参数等重要反应条件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使真核生物特定基因的分离有了可能。随着基因结构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同时绿色植物基因结构和基因工程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对植物核基因——贮藏蛋白基因、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基因,以及有希望成为植物系统载体的Ti质粒DNA和花椰菜花叶病毒DNA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登革 3型病毒 prM 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并进行体外表达 ,为登革DNA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用RT -PCR法获得 prM -E基因片段 ,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DNA转入BHK细胞 ,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通过酶切和序列测定证实了构建的重组质粒DNA含序列正确的 prM- E基因。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到转染了重组质粒DNA的BHK细胞的胞浆中有登革 3型病毒特异蛋白的表达。说明含有登革 3型病毒prM -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可以在BHK细胞中表达 ,该结果为观察该重组质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植物中较早发现的DNA共价修饰方式。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中,DNA甲基化与植物基因组维持、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外来基因防御、内源基因的表达、转基因沉默以及基因印迹之间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对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参与DNA甲基化的各种酶和蛋白质,阐述了DNA甲基化相关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