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技术通报》2025,41(5)
21世纪以来;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愈发迅速广泛;而纳米二氧化钛(TiO2 NPs)作为全球年产量第一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对植物表现出一定的毒性效应;对TiO2 NPs毒性效应的原理及成因进行系统梳理极具重要性与迫切性。本文归纳了TiO2 NPs对植物产生毒性的基本途径;从表观生长、生理生化、分子水平多层面剖析了TiO2 NPs及其与部分污染物复合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同时;在深化毒性机制研究、拓展研究范围以及推动纳米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提升对纳米材料环境风险的认知评估能力;并为纳米材料在农业和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是植物必需的太阳光线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双重效应:一方面UV-B在强度较高时,就触发产生大量活性氧对DNA、蛋白质以及生物膜等造成伤害,同时植物通过抗氧化系统对其作出防御反应以减轻伤害;另一方面,低强度的UV-B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光信号因子之一,经由UVR8等光受体介导中、低、极低强度的UV-B信号,可能通过几个分子途径控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别对植物的UV-B保护基因表达、形态建成、昼夜节律、生长发育等进行调控。目前对UVR8介导的低强度UV-B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相对深入。在本文中,将对UV-B生理效应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的植物生理效应 总被引:97,自引:3,他引:97
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适宜条件下,稀土对植物的许多生理功能都有积极影响,是植物的有益元素,但尚不能证明它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本文综合介绍了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分布,以及对植物萌发、生长、营养代谢、光合作用和抗逆、抗病等生理方面的影响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作了些讨论,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在古代的农业系统中,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人们并不知道植物依赖于何种物质得以生长繁衍。自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Liebig)发表了《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应用》一书后,人们对植物的营养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矿物质对植物的重要性。李比希在书中指出:“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植物可以完全依赖于无机物质而生长发育。这一观点即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该学说后来为生产实践所充分证明,并成为农业化学 相似文献
6.
7.
8.
概述了国内外露水对植物作用效应争议的两个方面,一是露水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二是露水对植物生长具有负效应。前者主要包括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重要的水资源、调节植物体内水分、改善土壤水分平衡、调节森林植物生长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管理及其病虫害防治等生态效益;后者包括导致植物发病、降低植物产量和质量等。文章还指出了露水对植物作用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1)露水对植物作用效应的机理研究;(2)干扰条件下露水对植物作用效应研究包括酸露对植物作用效应研究和城市热岛条件下露水对植物作用效应研究;(3)露水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4)露水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在植物中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57-71的15个镧系元素及与其性质十分相似的抗钇共17种元素的统称,本文概述了稀土元素对改善植物矿质营养、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生理效应,还讨论了稀土元素与植物激素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电波生理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生理活动包括物质的、能量的和形态的转变,这三种转变的形式、内容与进程都要依赖于信息的转变。植物体依靠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来协调与统一,信息的传递包括各种形式的电位波动与“介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