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卵黄抗体(1mmunoglobulinofyolk,IgY)是通过使用特种抗原免疫产蛋鸡,由其卵黄中提取的抗体,与哺乳动物的IgG相似,IgY性质稳定,在控制胃肠道感染性疾病方面存在许多独特的优点,可用于相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表明,口服特种的IgY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轮状病毒等引起的胃肠感染性疾病可起到免疫保护作用,有望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制剂。目前IgY正成为生物技术领域和医药研究中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构建H.pylori的基因工程菌pQE30-v-DH5a的基础上,诱导表达VacA重组蛋白,以此为抗原,制备抗VacA的蛋黄抗体(VacA IgY)。通过小鼠口服试验,证实VacA IgY治疗H.pylori感染的作用,为进一步制备抗H.pylori感染的IgY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重组H.pylori VacA蛋白免疫母鸡,水稀释结合氯仿有机沉淀法提取IgY,ELISA法测定其针对VacA的效价。建立H.pylori感染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治疗组在小鼠灌喂菌液后灌喂不同剂量的VacA IgY。以H.pylori培养和病理切片观察胃黏膜H.pylori定植和炎症反应程度。结果制备了高效价的IgY(1:12800)。动物实验阳性对照组H.pylori的总感染率为70.4%,12周后的感染率为88.9%。治疗组的感染率与同期阳性对照组相似,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程度比阳性对照组弱,随IgY剂量的增加,炎症减弱明显,IgY剂量为4mg/ml时,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效价的特异性VacA IgV,小鼠体内实验证实了口服VacA IgY具有治疗H.pylori感染的作用,可用于制备口服制剂。  相似文献   

3.
特异性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抗SARS-CoV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抗SARS CoVIgY ,探讨了该IgY中和SARS CoV的作用。灭活的SARS CoV免疫产蛋母鸡 ,水稀释法提取IgY。建立ELISA检测IgY结合SARS CoV的效价 ,采用病毒中和试验测定IgY的抗SARS CoV的作用。灭活SARS CoV免疫的母鸡可产生高效价的抗SARS CoVIgY ,该IgY中和SARS CoV的中和效价为 1∶5 12。因此 ,抗SARS CoVIgY可用于预防SARS CoV的感染及阻止SARS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研究鸡卵黄免疫球蛋白 (IgY)经滴鼻途径是否引起动物的粘膜免疫反应以及反应的程度。制备抗H3 N2 型流感病毒特异性IgY ,以滴鼻方式免疫实验家兔和豚鼠。实验动物在免疫后不同时期采血 ,检测特异性抗IgY抗体水平。豚鼠以相同IgY静脉攻击 ,观察动物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豚鼠和实验家兔均产生了特异性粘膜免疫反应 ,应慎重采用IgY以滴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5.
抗甲3型流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抗H3N2型流感病毒特异性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防治同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制备H3N2型流感病毒,通过两种途径免疫母鸡,以水稀释-硫酸铵沉淀及离子交换层析法提纯,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动物效力试验。两种途径免疫均可使母鸡产生特异性IgY,其中以静脉为主的混合免疫法效果较好,提纯后纯度可达90%以上,通过被动免疫可使小鼠对同型流感病毒的攻击产生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制备出高效价的H3N2型流感病毒特异性IgY。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猪病之一.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PED的致病因子,是导致类似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临床症状的真正病原.迄今为止已发现PEDV与TGEV[1]、PEDV与PCV混合感染猪[2].已有用蛋黄IgY 预防PED效果的报道[3],还有用弱化的PEDV疫苗对仔猪进行免疫的报道[4],但都对其作用机制未作深入探讨.弄清PED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针对PED进行特异性免疫,必将对PED的诊断、治疗和综合防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仅就PED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取多价绿脓杆菌(Psetltz‘,lll‘,lltlm对川组_,PA刚成抗原,免疫美国特种母鸡,并从其所产卵的蛋黄中分离制备抗绿脓杆菌鸡卵黄免疫球蛋白。首先采用水稀释法分离得到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mrnUndeulinofyolk;IgY)组提物,进而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得到电泳纯IgY此IgY具有抗PA抗体的特异性,fi.免疫应答迅速(免疫2周后送开始产生抗体),持久性长(达11个月)。免疫母鸡的成功率为100%。取SD大鼠进行烧伤肠源性感染防治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烧伤对照组及抗一PAlgY预防组),烧伤后24h-c48h测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志贺菌在成人腹泻患者中的主要血清群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浙江萧山医院临床分离自腹泻成人志贺菌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群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所有数据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125株志贺菌,其中66(52.8%)株为宋内志贺菌,58(46.4%)株为福氏志贺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5.9%,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79.8%,头孢噻肟为48.6%,未检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株,福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7.0%和57.1%,而宋内志贺菌未检出氟喹诺酮类耐药株;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耐药率在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和氟喹诺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萧山地区成人志贺菌感染以宋内和福氏两种血清群为主,青霉素类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太高已不适合临床使用,含酶抑制剂抗生素是治疗志贺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和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痢疾志贺氏Ⅰ型菌、痢疾志贺氏Ⅱ型菌、鲍氏志贺Ⅰ型菌、宋内氏志贺菌均为0.0313g/mL,福氏志贺Ⅱ型菌为0.0625g/mL。结论: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各菌对药物的敏感强弱顺序为:宋内氏志贺菌>鲍氏志贺Ⅰ型菌>痢疾志贺Ⅰ型菌>痢疾志贺菌Ⅱ型菌>福氏志贺Ⅱ型菌。  相似文献   

10.
黄余龙  饶燕  黄山  黄妙婵 《生物磁学》2011,(10):1921-1923
目的:观察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茵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和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茵的抑茵作用。结果: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痢疾志贺氏Ⅰ型茵、痢疾志贺氏Ⅱ型菌、鲍氏志贺Ⅰ型茵、宋内氏志贺茵均为0.0313g/mL,福氏志贺Ⅱ型菌为O.0625g/mL。结论: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茵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各菌对药物的敏感强弱顺序为:宋内氏志贺菌〉鲍氏志贺Ⅰ型菌〉痢疾志贺Ⅰ型菌〉痢疾志贺菌Ⅱ型菌〉福氏志贺Ⅱ型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2000年至2006年儿童感染志贺菌的耐药情况,了解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0年至2006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89株志贺菌(福氏志贺菌470株,宋内志贺菌119株)采用K-B法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环丙沙星、SMZ+TMP、亚胺培南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于7年中470株福氏志贺菌的耐药率:氨苄西林:始终在90.0%以上;哌拉西林:从22.6%逐渐上升到63.2%;头孢哌酮:1.1%~56.1%;头孢曲松:2.2%~43.9%;环丙沙星:一直在10.0%左右;SMZ+TMP:在70.0%~96.0%波动;对亚胺培南均敏感。119株宋内志贺菌的耐药率:氨苄西林:从7.1%逐渐上升到82.8%;哌拉西林:0~79.3%;头孢哌酮:0~55.2%;头孢曲松:0~51.7%;SMZ+TMP:在62.5%~100.0%波动;对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严重耐药,同时伴有对SMZ+TMP的高耐药率,对哌拉西林和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宋内志贺菌的耐药率在2004年之前(除对复方新诺明外),远低于福氏志贺菌,但在2005年其对氨苄西林和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突然上升,大有赶超福氏志贺菌之势。因此苏州地区儿童感染志贺菌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对儿童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将会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福氏志贺菌的耐药性及其基因型.方法 K-B法检测福氏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生ESBLs,ESBLs的基因型通过PCR扩增、DNA测序的方法进行.结果 148株福氏志贺菌检测出6株产ESBLs,其基因型为CTX-M-3和CTX-M-14;产ESBLs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均耐药,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结论 应加强对福氏志贺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产ESBLs福氏志贺菌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210株肠道致病菌的分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本地区肠道致病菌的分类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腹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用WHONET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10株肠道致病菌中,志贺菌属占70%,沙门菌属占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4.8%,副溶血弧菌占3.8%,阴沟肠杆菌占3.3%,鼠伤寒沙门菌占2.4%,霍乱弧菌占1.9%,其他占10.8%等;在志贺菌属中,福氏占87%,宋内占13%。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对三代头孢和IMP较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结论:福氏志贺菌是肠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怀疑菌痢时,应首选三代头孢、IMP。  相似文献   

14.
荚膜异多糖酸合成调节子(regulator of colanic acid capsule synthesis,Rcs)对大肠埃希菌适应外环境压力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但其在志贺菌中的功能尚未见报道。为探索外环境压力对福氏志贺菌Rcs编码基因rcs转录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核苷酸序列比对及蛋白结构域预测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福氏志贺菌的Rcs编码基因簇rcsBDC,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对该菌不同生长时期的rcsB、rcsD、rcsC基因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并检测在不同pH值培养基、渗透压条件下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福氏志贺菌rcsBDC在培养5~6 h(对数中期)时转录水平较高,8~10 h(稳定期)时转录水平较低(P<0.001);10 h时,rcsB和rcsD在酸性、渗透压条件下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条件下的转录水平(P<0.05)。结果提示,外环境刺激可提高福氏志贺菌在稳定期的rcsB和rcsD转录水平,为志贺菌适应胃肠道酸性、渗透压环境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志贺菌的质粒图谱及其与细菌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从菌痢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6株福氏志贺菌和4株宋内志贺菌,分别对其质粒图谱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菌株的质粒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但福氏志贺菌的5株以及宋内志贺菌的3株具有分子量23Kb的质粒带。各菌株的质粒图谱与其对头孢三嗪,头孢唑啉,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特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获自患者的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具有不同的质粒图谱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提示在我市引起菌痢的志贺菌具有不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鉴定与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株ArgT相互作用的蛋白,以进一步研究ArgT在福氏2a志贺氏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ArgT与GST融合表达,通过体外GST沉降实验和MALDI-TOF MS技术,筛选并鉴定与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株ArgT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筛选并鉴定到与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ArgT相互作用的蛋白OmpR。结论:OmpR与ArgT存在体外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蝰蛇蛇毒鸡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yolk,IgY)经腹腔注射或灌胃对蝰蛇伤小鼠保护作用,为其口服制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用蝰蛇原毒单一抗原免疫母鸡,收集第12天以后的鸡蛋,用水稀释法提取抗蝰蛇毒IgY;间接法ELISA检测IgY的效价和灌胃小鼠体内IgY的吸收时间;以胃排空率实验确定蛇伤前灌胃IgY的最佳时间,以腹腔注射和不同浓度IgY灌胃实验分别检验IgY对蝰蛇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初次免疫后第12天开始收集抗体,水稀释法提取的IgY效价为1∶6400;不同浓度IgY灌胃后,2.5~3.5 h胃排空率均达61.8%以上,血浆中抗体效价亦相应达高峰;腹腔注射和IgY灌胃实验对蛇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明显,小鼠的存活时间与阴性IgY组小鼠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等效应下,灌胃IgY的有效剂量大约为腹腔注射的10~15倍.结论 抗蝰蛇蛇毒IgY经腹腔注射和灌胃实验均能有效保护蝰蛇伤小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IgY的酶解稳定性和酶解产物的活性。方法:以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产蛋母鸡,抗体经水稀释及盐析分离纯化。抗体在不同条件下经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消化。抗体及酶解产物的特异性和活性分别用ELISA法和凝集法检测,酶解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免疫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而抑制其生长。分离纯化后抗体纯度与标准IgY相近。IgY在pH<4时完全酶解;pH等于4时部分酶解生成Fab片断,具有特异性和凝集活性;pH>4时,抗体稳定,不发生酶解。结论: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IgY及其酶解生成的Fab片断,具有特异性和抑菌活性,有望代替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汉中市中心医院细菌性痢疾患者分离的70株志贺菌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检测。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进行16S rRNA遗传进化分析;PCR法检测其6种毒力基因;K-B法检测其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福氏志贺菌感染率为57.14%(40/70),宋内志贺菌感染率为42.86%(30/70)。16S rRNA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0株福氏志贺菌与参考菌株(NR_026331.1)同源性为95.2%~99.0%,30株宋内志贺菌与参考菌株(NR_104826.1)同源性为96.3%~99.9%。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70株志贺菌均可以检测出6个相关毒力基因set1A、set1B、sen、Ial、ipaH、virA,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的为ipaH,达到100.00%,其次为Ial、virA,均达到90.00%;其中福氏志贺菌set1A、set1B、Ial基因的检出率高于宋内志贺菌,sen和virA基因的检出率低于宋内志贺菌,二者ipaH基因的检出率都为100.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70株志贺菌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80.00%,其次为强力霉素,耐药率达到75.71%,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0.00%;其中40株福氏志贺菌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为强力霉素,其次为氨苄西林,最低的为头孢吡肟;30株宋内志贺菌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其次为哌拉西林,最低的为氧氟沙星。结论 2018年下半年汉中市中心医院从细菌性痢疾患者身上分离得到的志贺菌主要为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毒力基因检测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有较强致病性,提示对细菌性痢疾的监测、防控与治疗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183株志贺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细菌性痢疾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83株志贺菌进行菌群分型及药敏分析。结果183株志贺菌有福氏志贺菌168株(91.8%);宋内志贺菌9株(4.9%);痢疾志贺菌4株(2.2%);鲍氏志贺菌2株(1.1%)。药敏试验显示志贺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比较敏感。结论本地区志贺菌主要是福氏志贺菌Ⅱa,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