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摇蚊幼虫分布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摇蚊幼虫是水体中分布范围广的一类水生昆虫 ,它们的一些种类对水质的变化 ,如营养盐、重金属、pH和溶解氧等极为敏感 ,另有些种类则适应有机污染、重金属类毒物污染。在水质的生物学评价工作中 ,利用其种类敏感和耐污染特性 ,反映水质的变化和污染程度 ,是生物监测重要的评价依据。 2 0世纪 80年代 ,欧洲许多国家在研究酸雨对生态环境影响时 ,多采用摇蚊幼虫作为指示生物 ,也有的利用摇蚊幼虫口器或触角形态变化监测湖泊或河流水质[1 0~ 1 3 ]。国内有关摇蚊的研究近年来多偏重于成虫的分类学研究[6、8、9],对幼虫的研究则多利用底栖大…  相似文献   

2.
周东  张玮  朱利明  齐鑫  王丽卿  张瑞雷 《生态学杂志》2018,29(11):3857-3866
为了解浙江仙居国家公园内溪流中摇蚊幼虫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指示作用,于2016年8月对仙居国家公园内13条溪流59个点位进行了调查,运用Hilsenhoff生物指数对溪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59个点位中有37个点处于清洁状态,19个点处于轻污染状态,3个点处于中污染状态.此次调查共获得摇蚊幼虫86种,隶属于4亚科51属.其中,摇蚊亚科种类数最多,有19属37种;直突摇蚊亚科次之,有21属35种;长足摇蚊亚科有9属12种;寡角摇蚊亚科最少,为2属2种.摇蚊亚科密度比重最大,为40.3%;长足摇蚊亚科与直突摇蚊亚科所占比重差异不大,分别为30%与29.4%;寡角摇蚊亚科比重最小,仅为0.3%.壳粗腹摇蚊为仙居国家公园溪流摇蚊幼虫绝对优势种;黄色多足摇蚊、流环足摇蚊、平滑环足摇蚊、纽流长跗摇蚊和小型棒脉摇蚊为优势种.仙居国家公园溪流中摇蚊幼虫指示种分析结果显示,平滑环足摇蚊、双色矮突摇蚊、台湾长跗摇蚊和渐变长跗摇蚊可作为污染水体指示种,流环足摇蚊可作为清洁水体指示种.  相似文献   

3.
<正> 绝大多数摇蚊幼虫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水体里,其中湖泊、池塘和河流的底部尤多。摇蚊科(Chironomidae,属双翅目)的幼虫因个体数量众多而闻名,为经济鱼类的主要天然饵料,并可用于水体的生物监测和湖泊类型的分类等。但幼虫营巢或泥底穴居,也造成对经济作物的为害。已有为害稻秧的报道。部分种类由于潜居在高等水生植物的叶片内,造成对宿主的为害。莲窄摇蚊Stenochironomus nelumbus(Tokunaga & Kuroda)对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的荷叶为害尤为典型。  相似文献   

4.
摇蚊幼虫对底泥中氮、磷释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天乙  刘孜 《昆虫学报》1995,38(4):48-451
本文研究了摇蚊幼虫对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摇蚊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摇蚊幼虫能明显促进底泥中氮、磷的释放,而释放到水层中的氮、磷又容易被藻类吸收利用,从而促进藻类生长。这种生态效应与水体营养循环和富营养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摇蚊幼虫对底泥中氮、磷释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天乙  刘孜 《昆虫学报》1995,38(4):448-451
本文研究了摇蚊幼虫对底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摇蚊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摇蚊幼虫能明显促进底泥中氮、磷的释放,而释放到水层中的氮、磷又容易被藻类吸收利用,从而促进藻类生长。这利,生态效应与水体营养循环和富营养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摇蚊幼虫广泛分布于各种类型的水体底部或水生植物间。由于种类多,且多数种类的个体数量大而成为淡水水体中主要的一类动物。摇蚊幼虫是重要的水生生物资源,对维持和促进渔业发展,关系重大。又因其区系组成与环境性能有密切关系,其群落组成和变化能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动情况,已被广泛应用于监测和评价水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和日本,对摇蚊科昆虫的研究十分重视。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截止1986年年底,仅报道176种m。近几年我们对辽宁省各河流及其他类  相似文献   

7.
使用采自野外的6组沉积物作为受试沉积物,一龄摇蚊(Chironomus tepperi)幼虫作为受试物种,对摇蚊幼虫分别进行了5 d生长及20 d慢性毒性试验,分别观测了摇蚊幼虫头宽、体长,雄、雌性摇蚊平均羽化时间、摇蚊发育速率、存活率、羽化率、摇蚊性别比例共8项指标与沉积物中污染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摇蚊体长、存活率及羽化率均受到As、Cu、Zn、Pb、Cd的污染而显著降低(P0.05),摇蚊发育速率、雄性摇蚊羽化时间及雌性摇蚊羽化时间显著提前(P0.05),摇蚊幼虫头宽与羽化后的雌雄比例与沉积物重金属间不存在显著相关,Cr、Ni、Co与摇蚊生长发育的各指标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在所观测因素中,摇蚊幼虫体长、摇蚊平均羽化用时、羽化率、存活率在测试沉积物质量方面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云南抚仙湖摇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6—7月在抚仙湖共采集到摇蚊科幼虫5属6种,其中花纹前突摇蚊和羽摇蚊为优势种,两者的相对密度之和达94.9%,相对生物量之和达97.5%,其现存量基本代表了抚仙湖中摇蚊幼虫的现存量.全湖摇蚊幼虫平均密度为(275±33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642±0.763) g·m-2.花纹前突摇蚊为全湖性分布,羽摇蚊主要分布在明星鱼洞以南湖区,其他种类为局部性分布.小突摇蚊为典型的深水贫营养型种类,其分布的平均水深达107.2 m.抚仙湖摇蚊幼虫密度分布与水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底质和水草的关系为沙砾石底<沙泥底<细泥底;水草区<非水草区.与1980年前后的调查资料相比,摇蚊幼虫的出现率和现存量显著增加,并出现了典型富营养型的指示种羽摇蚊,表明抚仙湖水体的营养水平在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微生物防治对水厂摇蚊污染的控制效果,测定了一种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israelensis,Bti)制剂对摇蚊的LC50,并利用其对某水厂沉淀池孳生的摇蚊进行了现场控制试验。结果表明,Bti粉剂对摇蚊的LC50为0.318mg/L,使沉淀池中摇蚊幼虫在24h得到了有效控制,成虫在36h后得以完全控制。该制剂对摇蚊的控制时效达10周,且控制成本是采用液氯费用的1/3,采用微生物手段能使供水系统的摇蚊污染得到高效、经济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城市供水系统摇蚊污染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年来 ,国内已有 1 0余个省区城市供水系统中先后发生了摇蚊幼虫 (红虫 )污染事件。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供水系统摇蚊发生概况 ;分析了供水系统中摇蚊发生的 3个主要原因 :原水环境污染 ,水处理过程摇蚊污染和二次供水污染。简要回顾了国外供水系统摇蚊污染防除的历史和进展 ;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供水行业所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方法在水厂净水处理及二次供水过程防除摇蚊污染的研究 ;同时指出了当前有关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摇蚊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知识的缺乏。对该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湟水中摇蚊科新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4年5月和8月,在青藏高原青海省的湟水(海拔2,150~2,550米)内,采获摇蚊幼虫16种,分隶12属,2亚科。以其分布评价该河各段有机污染,巳另文报导,本文仅记述其中13种国内新记录种,另一种虽未能订到种,但国内过去也未报导过。其余两种,流水长跗摇蚊Rheotanytarsus exiguus Johannsen和伊尼诺多足摇蚊Polypedilum illioense(Malloch),颜京松等(1977及1979)已描述过,不再重述。Edwards(1928)、颜京  相似文献   

12.
水体富营养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在武汉东湖营养水平不同的四个湖区,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与营养水平呈相反趋势,富营养化导致多样性明显降低。研究还表明,霍甫水丝蚓的密度与水体营养水平呈正相关系,在超富营养水体中其密度最高,年平均350ind./m^2,最高可达1052ind./m^2,这与其能忍受由于富营养导致的低氧环境有关;而在中营养水体中平均密度仅2.7ind./m^2。首讨论了中国长足摇蚊与水体营养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长足摇蚊应属超营养水体的提示种,但其耐受性较霍甫水丝蚓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在重金属污染的天津市渤海湾淡水区域鉴定出的摇蚊耐污种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进行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和潜在功能研究,了解生境的变化对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将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天津市渤海湾淡水区域鉴定到的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用实验室蒸馏水饲养7 d作为实验室培养组,并提取实验室培养组和野外采集组的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细菌基因组DNA,对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数据质控、序列对比和过滤,分析肠道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并预测肠道细菌潜在功能。【结果】基于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细菌16S rRNA测序结果共注释到11个门、13个纲、33个目、54个科、71个属、90个种以及105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实验室培养组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较野外采集组下降,两组优势菌门相似,均包含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及脱硫弧菌门(Desulfobact...  相似文献   

14.
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为华北地区常见耐污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本研究采用传统培养法对4龄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内细菌种类进行分离,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合菌落形态、系统进化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鉴定菌株种类,同时探究可培养菌株对重金属(铜、镍)的耐受情况。结果表明,红裸须摇蚊幼虫在重金属铜暴露下的24 h-LC50、48 h-LC50、72 h-LC50、96 h-LC50分别为6304.86、403.59、29.33以及14.43 mmol/L,在重金属镍暴露下的24 h-LC50、48 h-LC50、72 h-LC50、96 h-LC50分别为339.52、182.18、102.59以及60.94 mmol/L。利用LB、NA、BHI、MC 4种培养基,从幼虫肠道分离纯化到16种不同遗传型细菌,分属2门 9科16属,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另外,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对重金属铜和镍有良好耐受性。通过研究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以及重金属胁迫下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生长情况,可为水生昆虫肠道菌群资源库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也可为筛选出具备重金属代谢功能的细菌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对上海崇明岛明珠湖摇蚊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季节调查研究.共调查到11种摇蚊,隶属3亚科10属,优势种为红裸须摇蚊和微小摇蚊.聚类分析表明,优势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优势种为微小摇蚊、秋季为中国长足摇蚊、冬季为红裸须摇蚊.摇蚊群落物种多样性(H′)季节间差异显著,春、秋、冬季较高,夏季最低;物种多样性与均匀度(J)和物种丰富度(S)均显著相关,但主要受均匀度的影响.摇蚊幼虫年平均密度冬季最高、秋季最低,生物量冬季最高,其他3季均处在较低水平上.红裸须摇蚊和微小摇蚊种群动态季节变化显著,而中国长足摇蚊的变化不明显.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Hilsenhoff生物指数对明珠湖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表明该湖的水质等级为中污染-污染,已达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国长足摇蚊幼虫(Tanypus chinensis)和霍普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表层沉积物氧气渗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采集梅梁湾表层沉积物,借助高精度溶氧微电极,研究两种生物扰动作用下,太湖梅梁湾表层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和空间分布的变化,并根据氧气在流动培养体系中浓度的变化和在扩散边界层中的扩散过程这两种方法计算界面氧气交换速率。结果表明,中国长足摇蚊幼虫和霍普水丝蚓两种底栖生物扰动均能提高沉积物界面氧气交换速率,且微电极法的计算值要低于流动培养法。通过溶氧微电极剖面能够准确的获得氧气渗透深度的信息。结果发现:长足摇蚊幼虫的扰动能提高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并造成氧气在沉积物内空间分布的差异,长足摇蚊幼虫扰动后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由无扰动的6 mm增至10 mm。与长足摇蚊幼虫相比,霍普水丝蚓扰动没有增加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及造成空间分布差异。对比两种计算方法发现,在生物扰动作用下,由于生物作用的影响,根据氧气在扩散边界层的扩散得到的值可能会低估氧气的界面交换速率。    相似文献   

17.
江苏无锡太湖五里湖由于污染而成富营养化水体,晚秋出现大量摇蚊成虫,经鉴定为一新种,命名为太湖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taihuensissp.n.,该新种与该属的原独模种红色德永摇蚊特征不同,包括雄性抱肢端呈爪握状、抱器背腹叶不等长、翅的轭角方形圆角、翅后缘无缺刻、触角比及翅、体长都小、股节与基节接连处有棕黄色小斑等。本新与日本及韩国的红色德永摇蚊都已证实是强烈变应原,引起摇蚊变态  相似文献   

18.
多线染色体是一种巨大染色体。由于它存在于一些双翅目昆虫幼虫(如摇蚊幼虫、果蝇幼虫)的唾腺细胞中,所以又称为唾腺染色体。实际它不只存在于唾腺细胞,也存在于其  相似文献   

19.
应用淀粉凝胶电泳研究了从湖北鸭儿湖污染区采集的较耐污染的摇蚊复合组幼虫,结果发现:在取样种群中存在高活性的β酯酶(EST),其电泳迁移率与致倦库蚊实验参考系均不同;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染色结果发现,其酶谱与已报道的库蚊GPD染色结果有很大不同,在污染最重的1号氧化塘的摇蚊复合组幼虫的GPD没有表达;但在中度污染的2、3号氧化塘中,摇蚊复合组幼虫GPD位点呈现明显多态现象。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取样种群由于杂合子不足造成种群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所分析的2号、3号、4号塘三个亚种群之间遗传差异不显,有效迁移个体数比较少,亚种群间基因流动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板桥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动态特征并对其水质进行生物学评价,在该水库设置15个采样点,于2014年1—11月按季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在板桥水库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7种,隶属于3门4纲5科,其中摇蚊幼虫8种、寡毛类4种、软体动物5种.铜锈环棱螺、河蚬、苏氏尾鳃蚓、粗腹摇蚊和雕翅摇蚊为现阶段板桥水库的重要物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存在空间和时间差异性.ANOSIM分析显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不同区域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贡献物种为雕翅摇蚊、粗腹摇蚊和苏氏尾鳃蚓.经丰度 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板桥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稳定,结合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学污染指数(BPI)和Hilsenhoff生物指数(BI)评价结果,板桥水库的水质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