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东北亚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北部、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鼩鼱科类群。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快速发展,使东北亚地区鼩鼱科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不断深入。对鼩鼱科动物的分子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地理学等分子生态学内容进行了综述。提出鼩鼱科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未来的发展:1)东北亚地区第四纪冰期避难所的研究;2)同域分布的鼩鼱科动物比较系统地理学研究;3)中国东北地区鼩鼱科动物在东北亚分布区的系统地理学地位;4)新型分子标记和分析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姬鼩鼱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在黑龙江省横道河子地区(44°48′44″N,129°02′04″E,海拔约740 m)采集到1只鼩鼱(标本编号为CH5)。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赉湖地区(48°37′20″N,117°53′17″E,海拔约720 m)采集2只鼩鼱(标本编号为DE7和DE12)。这些新获标本经鉴定为姬鼩鼱(Sorex minutissimus)。《小鼩鼱(食虫目:鼩鼱科)辽宁省新纪录》文中的标本(080910,090920)经重新鉴定也为姬鼩鼱。利用mt DNA的Cyt b基因全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揭示,小鼩鼱聚为一支,姬鼩鼱聚为另一支,新获标本(CH5、DE7、DE12)和待厘定标本(080910、090920)都聚在姬鼩鼱一支,进一步支持形态学鉴定结果。2015年采集的姬鼩鼱为内蒙古自治区新纪录,而《小鼩鼱(食虫目:鼩鼱科)辽宁省新纪录》文中的小鼩鼱(Sorex minutus)(标本号:080910,090920)更正为辽宁省姬鼩鼱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在大兴安岭山脉呼中地区、塔河地区和呼伦湖地区,小兴安岭山脉萝北地区,长白山山脉横道河子地区、三道关地区、牡丹峰地区、凤凰山地区和新宾地区,对我国东北地区鼩鼱科动物进行调查。共获得686号标本,首先利用形态特征描述和形态测量进行形态学物种鉴定,然后利用mt DNA Cyt b基因全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使用ABGD软件进行分子生物学物种鉴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物种鉴定结果一致。证实东北地区鼩鼱科动物包括麝鼩属2种:大麝鼩(Crocidura lasiura)和山东小麝鼩(C. shantungensis);鼩鼱属9种:大鼩鼱(Sorex mirabilis)、中鼩鼱(S. caecutiens)、远东鼩鼱(S. isodon)、苔原鼩鼱(S. tundrensis)、长爪鼩鼱(S. unguiculatus)、栗齿鼩鼱(S. daphaenodon)、细鼩鼱(S. gracillimus)、扁颅鼩鼱(S. roboratus)和姬鼩鼱(S. minutissimus)。调查发现大麝鼩和山东小麝鼩同域分布,且更临近人类生活区。在我国东北地区,中鼩鼱、细鼩鼱和远东鼩鼱种群数量与分布范围较大,其它物种种群数量明显小于这3个物种;大鼩鼱和扁颅鼩鼱分布数量较小,苔原鼩鼱仅在呼伦湖地区被采集到,在此地与姬鼩鼱同域分布。栗齿鼩鼱仅在大兴安岭地区捕获到。文中测量各物种标本的外形(体重、头体长、尾长、尾长/头体长、后足长、耳长),及头骨(颅全长、颅基长、基长、脑颅宽、脑颅高、眶间宽、上齿列长、下齿列长、腭前部宽、腭后部宽),通过照片展示了鼩鼱属9个物种的颅骨形态特征,并给出每一物种的鉴别特征,作为东北地区鼩鼱科物种形态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4.
鼩鼱类动物多样性丰富,但因体型小、外形相似使其物种鉴定比较难。本文利用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对鼩形目鼩鼱科6 个物种背部针毛的鳞片和髓质微观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 种鼩鼱鳞片结构类型分为花瓣型、椭圆型、斜长方型、长戟型、竹节型、草芽型、波浪型、平滑型、锯齿型9 种类型,具有种的特异性,能 够用来鉴定这6 个鼩鼱物种;而髓质结构类型多数表现为条纹型,不能单独用来鉴定物种。鼩鼱针毛的鳞片微观结构作为鼩鼱科动物的分类指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正扁颅鼩鼱(Sorex roboratus)隶属于食虫目(INSECTIVORA)鼩鼱科(Soricidae)鼩鼱属(Sorex),又称阿尔泰鼩鼱或西伯利亚鼩鼱,从前称S.vir,但是S.roboratus有优先权(Hoffmann,1985)。Wilson和Reeder(2005)认为其分布区域从俄罗斯东部的鄂毕河到乌苏里江,南部到阿尔泰山脉、蒙古北部和krai滨海边疆区。Hoffmann(1987)把扁颅鼩鼱作为可能分布于中国的两个鼩鼱类物种之一列于文中,王应祥(2003)在《中  相似文献   

6.
鉴于近年来全球性动物传染源的疫情不断发生,病原溯源研究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之一.鼩鼱科动物具有十分广泛的地理分布范围,且与人类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其携带病毒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就鼩鼱科动物种类及其分布、鼩鼱科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研究及其在汉坦病毒传播与进化中作用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小型野生动物携带病原调查及溯源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川西缺齿鼩鼱Chodsigoa hypsibia又称川西长尾鼩,隶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鼱属Chodsigoa,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西南部(Smith & Xie,2008)。缺齿鼩鼱属全世界共有8种(Wilson & Reeder,2005),我国分布有7种(Wilson & Reeder,2005;Smith & Xie,2008)。相较于鼩鼱属Sorex和川鼩属Blarinella上颌有5枚单尖齿,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鼩鼱科物种十分丰富的国家,已知有12属61个物种在中国分布,并演化出多种生态适应型.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纹背鼩鼱、云南长尾鼩鼱和蹼足鼩3个物种的心和肺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其中小纹背鼩鼱和云南长尾鼩营地表生活,蹼足鼩适应半水生生活.3个物种的转录组测序一共获得20.5 Gb的Clean Data,拼接后...  相似文献   

9.
<正>川西缺齿鼩(Chodsigoa hypsibia)(De Winton andStyan,1899)和小纹背鼩鼱(Sorexbedfordiae)(Thomas, 1911)同属于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鼱属(Chodsigoa,Kastschenko, 1907)全世界目前已知10个物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 2018; Chen et al., 2022),其中川西缺齿鼩为中国特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1953—1957年,五年间先后在东北各地,包括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东北大平原,进行了兽类的区系调查,其结果已于1958年写成“东北兽类调查报告”出版。本文拟就食虫目和翼手目中的三种,在“东北兽类调查报告”中未曾包括的,于以补充报告。这三种兽类是食虫目鼩鼱科的栗齿鼩鼱(Sorex daphaenodon Thomas,翼手目蝙蝠科的长足鼠耳蝠(Myotis longicaudatus Ognev)和大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Milne-Edwards)。  相似文献   

11.
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下称鼩鼱)属食虫目、鼩鼱科,在四川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是钩端螺旋体及流行性出血热疾病的主要自然宿主之一。近年来,我们对该种的生态作了一些初步观察,现简报如下:方法一、选择不同生境,定时放置鼠夹,观察密度及其在农田小型兽群落内的有关情况。二、在挖洞捕获鼩鼱的同时,观察洞及窝的情况。三、将捕获的个体剖胃,作胃内容物的分析。结果鼩鼱一般栖息在阴暗潮湿的沟缘两岸和房前屋后,洞穴比较固定,通常无明显季节性迁移。据1986年1—12月3600夹夜的观察,共捕获6种鼠类和2种食虫类计324只,月平均…  相似文献   

12.
阴茎形态学特征是研究哺乳动物亲缘关系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在近缘种之间。本试验选取鼩鼱科内的黑齿鼩鼱(Blarinella quadraticauda)、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大纹背鼩鼱(S. cylindricauda)、云南鼩鼱(S. excelsus)、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和灰麝鼩(Crocidura attenuata)6 个种共31 号阴茎标本观察其阴茎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这6 个种的阴茎均缺乏阴茎骨;在6 个种的阴茎横切面上,尿道靠近阴茎腹侧面为阴茎海绵体包裹,没有单独的尿道海绵体存在,输精管由阴茎海绵体包裹,在阴茎末端形成两条输精管侧支;黑齿鼩鼱的阴茎具有独特的舌状结构,可作为鉴定黑齿鼩鼱的一个重要特征,鼩鼱属内的小纹背鼩鼱、大纹背鼩鼱和云南鼩鼱的阴茎头界限很难观察到,而黑齿鼩鼱、四川短尾鼩和灰麝鼩的阴茎头则具有明显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2008 年8 月利用陷阱法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了4 号鼩鼱类标本,个体皆小, 尾长小于32 mm,貌似姬鼩鼱,颅全长在16. 50 ~17.24 mm 之间,大于姬鼩鼱(15 mm)。为了确证该4 号标本的物种类型,本文测定了它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从GenBank 下载的鼩鼱类序列构建系统进化关系。发现测定序列和下载苔原鼩鼱序列很好地聚在一起并形成单系。标本间及与下载的苔原鼩鼱间遗传距离小。从分子角度确证了标本为苔原鼩鼱,证实了苔原鼩鼱在中国的分布。本文对标本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食虫类及常见种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省的食虫目动物,以往已有一些记述,报道的有关食虫动物共有4科5属8种。我们曾在全省有代表性的45个县、市进行调查,发现全省的食虫目动物共有4科6属9种,其中以臭鼩鼱和灰麝鼩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正>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 Milne-Edwards,1872)隶属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科(Soricidae)鼩鼱亚科(Soricinae)短尾鼩属,其模式产地为中国四川宝兴(Milne-Edwards,1872)。短尾鼩属的物种分布于亚洲中南部,共有4种,即A.assamensis、A.schmidi、A.squamipes和A.yamashinai(Wilson and Reeder,2005)。短尾鼩  相似文献   

16.
<正>甘肃鼩鼱(Sorex cansulus)由Thomas (1912)根据采集于甘肃省洮州(今临潭县)的鼩鼱标本首次进行描述,为中国特有种,无亚种分化。多年来,甘肃鼩鼱的分布记录仅在模式产地甘肃临潭;后有来自西藏东部的分布记录(Smith和解焱,2009),但没有提供详细的地点,而Burgin和He(2018)认为甘肃鼩鼱不大可能分布在西藏;最近报道云南省西北部有甘肃鼩鼱的分布(宋文宇等,2021)。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山西榆社盆地上新世鼩鼱科的两个新种:Peisorexpliocaenicussp.nov.,Soriculuspraecursussp.nov.,并列出了该盆地晚新生代地层中采集到的其它食虫类名单。  相似文献   

18.
大纹背鼩鼱(Sorex cylindricauda)和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的划分,国外Corbet(1978,1980);Honacki,ctal.(1982);R.S.Hoffmann(1987)多已承认。本文拟通过在卧龙所采18号标本的研究,对其分类问题进行讨论。分布两种都属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特有种。从水平分布看,小纹背鼩鼱除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和陕西等省外,还分布于缅甸和尼泊尔。而大纹背鼩鼱目前仅发现在我国四川,为我国特有种。垂直分布也有差异,笔者1986年在卧龙采得这两种动物,小纹背鼩鼱分布区的海拔(2500—2900米)低于大纹背鼩鼱(2900—3600米),前者主要分布针阔混交…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藏鼩鼱(Sorex thibetanus)和甘肃鼩鼱(Sorex catnsulus)的分布范围和生物学资料了解较少.2017年,在云南省西北部的高山区域采集了 48号鼩鼱属(Sorex)动物标本.用形态学和基于Cyt b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对采集标本进行了物种鉴定.结果显示来自4个地点的27号标本形态上与藏鼩鼱相符...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在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59′04.73″N,116°04′44.36″E,海拔1 228 m)采集到鼩鼱形动物雄性个体1只。该个体体色棕灰,尾长约为体长的80%,颅全长大于19 mm,上颌有3枚单尖齿,齿式为1.3.1.3/1.1.1.3=28,符合川西缺齿鼩鼱(Chodsigoa hypsibia)的形态特征。通过测定其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结合从Gen Bank下载的缺齿鼩鼱属4个物种的同源区序列,构建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该个体与川西缺齿鼩鼱聚合并形成单系,同时该个体与Gen Bank中所检索到的川西缺齿鼩鼱遗传距离最为接近。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该个体为川西缺齿鼩鼱。这是川西缺齿鼩鼱第一次在安徽省被发现,扩大了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