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进  李京淑 《真菌学报》1996,15(3):197-200
用^3H-葡萄糖对紫萁小菇进行氚标记,然后用标记的紫萁小菇伴播天麻种子,发现标记姑在侵入天麻胚柄状细胞后,菌丝即被溶解,消化,未被侵染的大型细胞中有标记化合物的踪迹,随着胚的发育,在胚顶端分生细胞中也有大量标记物的显影银粒云集,表明同化的标记化合物由细胞壁进入并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运输,直观证明了紫萁小菇为天麻种子萌发提供了营养。  相似文献   

2.
供给天麻种子萌发营养的真菌—紫萁小菇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徐锦堂  郭顺星 《真菌学报》1989,8(3):221-226
  相似文献   

3.
天麻消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郭顺星  徐锦堂 《真菌学报》1990,9(3):218-225
  相似文献   

4.
从天麻种子发芽的原球茎中,共分离到12种可供给天麻种子萌发营养的真菌,其中最优良的01号菌株,诱导培养出子实体,经鉴定为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 Lange),属国内新纪录。用01号菌株及紫萁小菇培养的染菌树叶,伴播天麻种子都可发芽,经酯酶同工酶凝胶电泳分析,二者酶带条数、迁移率(RF值)基本相同,证明鉴定结果可靠(标本保存在医科院药植所真菌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天麻种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丝及营养繁殖茎消化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紫萁小菇侵入种胚后,染菌胚细胞的细胞器逐渐消失,其细胞质产生囊状体起消化菌丝的作用,存在于胚细胞中的紫萁小菇菌丝有脱壁或失去细胞质成为空腔等变化;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消化紫萁小菇的方式同胚萌发阶段类同。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的营养繁殖茎后,皮层细胞产生消化酶类颗粒或囊状体包围并分解蜜环菌菌丝;被皮层细胞消化的菌丝残物或部分菌丝进入皮层内面的大型细胞,此时大型细胞的代谢功能显著增强,该细胞中的各种水解酶颗粒及液泡等完成对菌体物质的最终同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先后在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侵染供给其营养,但菌丝被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被消化方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天麻原球茎生长发育与紫萁小姑及蜜环菌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天麻种子与小菇属真菌共生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锦堂  范黎等 《菌物系统》2001,20(1):137-141
  相似文献   

8.
天麻种子萌发过程与开唇兰小菇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黎  郭顺星等 《菌物系统》2001,20(4):T001-T002
实验表明开唇兰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可与天麻Gastrodia elata种子共生促进其萌发形成原球茎,菌丝自胚柄端的柄状细胞侵入天麻种子原胚,进一步在皮层细胞中扩展,在外皮层细胞中形成发育良好的菌丝结,菌丝完整而有活力;在内皮层细胞中则被消化,菌丝衰败,扁化,菌丝在原球茎细胞内的分布被限制在原球茎基部的柄状细胞,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菌丝均被电子透明物质包围,外围环绕有原球茎细胞质膜,该界面使侵入的菌丝与原球茎细胞质相隔离,也是两共生生物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所在,上述菌丝仞入至被消化的过程在整个原球茎发育过程中可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9.
对紫萁属Osmunda五种植物:狭叶紫萁D angustifolia Ching、紫萁O japonica Thunb.、华南紫萁O vachellii Hook.、粗齿紫萁O banksifolia(Presl)Kuhn和粤紫萁O.mildei C.Chr.的体细胞染色体形态和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五种紫其属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狭叶紫萁,紫萁、华南紫萁和粗齿紫萁染色体配对和联合行为正常,中期I染色体构型多为环状二价体,粗齿紫萁偶尔可观察到三价体和单价体,狭叶紫萁中期I偶可观察到1-2个提早分离的单价体,后期II可观察到染色体桥和断片,据此推测易位和倒位等染色体畸变作用在紫萁属植物物种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粤紫萁是华南分布的一个特有珍稀种、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到中期无染色体配对和联会,导致染色体后期行为异常,80%的孢子母细胞有落后染色体和不均等分离现象,形成的孢子几乎完全败育,基于粤紫萁减数分裂显著偏离正常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和联会现象,结合核型方面和形态学方面证据,认为粤紫萁是一个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实验表明开唇兰小菇Mycena anoectochila可与天麻Gastrodia elata种子共生促进其萌发形成原球茎。 菌丝自胚柄端的柄状细胞侵入天麻种子原胚,进一步在皮层细胞中扩展,在外皮层细胞中形成发育良好的菌丝结,菌丝完整而有活力; 在内皮层细胞中则被消化,菌丝衰败、扁化。菌丝在原球茎细胞内的分布被限制在原球茎基部的柄状细胞、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菌丝均被电子透明物质包围, 外围环绕有原球茎细胞质膜, 该界面使侵入的菌丝与原球茎细胞质相隔离,也是两共生生物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所在。上述菌丝侵入至被消化的过程在整个原球茎发育过程中可反复进行。  相似文献   

11.
Four fungal species of Mycena were identificated from the strains isolated from the protocorm and roots of Orchidaceae species.M anoectochial was isolated from the Proocorm of G.elata, M orchidicola, M.dendrobii and M anoectochila respectively separated from the roots of Cymbidium sinense, Dendrobium candidum and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The symbiotic germination test beteen G. Elata seeds and the above fungal spec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flingal species can stimulate the seed germination, Which means t…  相似文献   

12.
天麻大型细胞消化蜜环菌过程中溶酶体小泡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Fr.)菌丝由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皮层细胞经纹孔侵入大型细胞。初期大型细胞的原生质膜凹陷,同时细胞壁产生乳突状加厚阻止菌丝侵入。当菌丝侵入大型细胞以后,凹陷的质膜将菌丝紧密包围,大量由单位膜围成的小泡聚集在其周围。随后这些小泡的膜与质膜融合并将其内含物释放到菌丝周围的空间中,凹陷质膜逐渐膨大成为一个包围菌丝的消化泡。小泡和消化泡中均具酸性磷酸酶活性反应产物,证实其分别相当于植物溶酶体系统中的初级和次级溶酶体。菌丝在消化泡中被彻底消化。  相似文献   

13.
天麻Gastrodiaelata种子与石斛小菇Mycenadendrobii的共生萌发试验表明,石斛小菇可与天麻共生,促进天麻种子发芽并形成原球茎。菌丝主要分布于原球茎的柄状细胞、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在外皮层细胞中形成菌丝结,内皮层细胞中的菌丝则被消化。原球茎细胞中的菌丝均被电子透明物质和原球茎细胞质膜包围而与原球茎细胞质相隔离,菌丝进一步液泡化并最终被水解。含有衰败菌丝的原球茎细胞常被菌丝重新定殖。这一菌丝被消化及菌丝的重新定殖过程在整个原球茎发育过程中可不断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天麻Gastrodiaelata种子与石斛小菇Mycenadendrobii的共生萌发试验表明,石斛小菇可与天麻共生,促进天麻种子发芽并形成原球茎。菌丝主要分布于原球茎的柄状细胞、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在外皮层细胞中形成菌丝结,内皮层细胞中的菌丝则被消化。原球茎细胞中的菌丝均被电子透明物质和原球茎细胞质膜包围而与原球茎细胞质相隔离,菌丝进一步液泡化并最终被水解。含有衰败菌丝的原球茎细胞常被菌丝重新定殖。这一菌丝被消化及菌丝的重新定殖过程在整个原球茎发育过程中可不断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天麻及其近缘植物酚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及其近缘植物共16个样品的8种酚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用于检验中药天麻的质量、亦可用于筛选新的天麻素药物资源,并为其化学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天麻胚胎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麻的一个花药内通常包含300—400个大小不等的花粉团,每个花粉团内复花粉粒的集合范围一般是几百个至一千个左右。小孢子四分体形成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绒毡层属分泌型,细胞具单核。胚珠结构十分简化,单珠被发育不完全,不形成珠孔。胚囊合点端仅一个珠心细胞,成熟胚囊由珠孔端四细胞组成。传粉到受精的时间间隔为4天,双受精正常。初生胚乳核少有一次分裂,常于受精后6—7天解体。种子于开花后20—21天成熟。16—20天的种子人工萌发率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被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侵染的天麻(Gastrodia elata B1.)皮层中,由外至内形成三种类型的染菌细胞:菌丝结细胞、空腔细胞和消化细胞。外部两类细胞中的酸性磷酸酶定位显示,一些位于空腔细胞或衰老的菌丝结细胞中的菌丝内部逐渐产生大量酸性磷酸酶,随后菌丝发生自溶。这两类细胞中未发现明显的释放水解酶消化菌丝的现象。当菌丝进入消化细胞以后,情况与此不同,大量包含酸性磷酸酶的微小颗粒出现在菌丝周围,随后这些酶颗粒相互融合,形成包围菌丝的消化泡,菌丝被溶酶体水解酶所消化。最后消化泡变为包含代谢废物的残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3H-葡萄糖以打孔浇灌法标记天麻。用标记的天麻伴栽蜜环菌,追踪标记化合物是否存在蜜环菌中。显微放射自显影的结果表明:天麻自身能吸收标记物,同化的标记物其长距离运输靠天麻的纵向维管组织进行。天麻表皮外的蜜环菌菌索的光镜、电镜自显影显示,蜜环菌能从天麻中获取营养,蜜环菌和天麻之间存在营养物质的相互交流,菌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