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变形虫和草履虫常被采取作为原生动物实验的主要代表,但是从自然环境或不纯粹的培养液中取得的变形虫和草履虫常常掺杂着其他小生物.学生在一个视野可以看到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小生物,和所要观察的变形虫、草履虫混淆不清,难于识别.教师一一解释,应接不暇,感到十分被动;这样就大大减低了实验的效果.为了要使学生便于观察和提高实验效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都知道,在进行生物学各科教学的时候,显微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直观教具;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我们就能解决很多教学上的问题.但是一般学校显微镜的数目是不够多的,因此我们可以发动同学创造条件,制作简易的玻璃球视筒——简单的显微镜,来解决没有显微镜和显微镜不够的困难.我先把这具简单显微镜发现的经过说一说,在1950年北京大学孔非吾同学设计了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显微镜,(见科学普及通讯1950年第1期)我和北京四中的同学就开始学习制作,但是用起来感到普通显微镜的切片不能用它来看,因此我们就开始改装,经过三年来很多次的试验和使用才改装成目前所介绍的这种样式.它可以看学校里普通显微镜的切片,并且  相似文献   

3.
“观察草履虫”实验是初中动物学的第一个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和大家共同探讨这堂课的教法,现将我进行实验教学的具体教法介绍如下。 (一)教材分析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如果学生掌握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教材中其他原生动物方面的知识便能迎刃而解。再者,学生在《植物学》中虽学过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所观察的大都是静态的东西,所以该实验是由静到动进行观察的转折点。因此,该实验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消化、排泄、感应性等生理活动,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活动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草履虫活体观察实验的一点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典型代表 ,在水里游动非常迅速。要观察活体草履虫必须设法将其固定。一般的实验指导书上通常都是用棉纤维来固定 ,棉纤维直接取于棉絮。这样所取的棉纤维不易分开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仅是黑的一片 ,根本看不到草履虫 ,如果作如下改进效果较好。实验室里擦镜纸是必备的 ,擦镜纸既薄又细腻 ,纤维与纤维之间容易分开。我们可以就地取材 ,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刮下少许擦镜纸上的纤维 ,再在刮下的纤维上滴上草履虫培养液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在显微镜下一根根纤维纵横交错 ,把草履虫的活动空间隔成一间间小室。草履虫活…  相似文献   

5.
几种常见的限制草履虫运动的方法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丽红  魏开 《四川动物》2007,26(3):717-717
草履虫在分类上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动物。由于它易采集和培养,常被用做中学生物课以及高校生物专业学生学习原生动物的实验材料。但是,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较快,这影响了实验者尤其是初学者对草履虫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详细观察,而且草履虫的观察实验一般安排在课程的第一次,因此  相似文献   

6.
初中《动物学》教材第7页,关于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有这样一段话:“……还可将稻草秆切成1寸左右的小段,浸泡在盛有淡水的培养器里,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两周后,在液体上层可以看见很多游动的小白点,这就是草履虫”。我认为这句话说得不准确,容易使人误认为草履虫是由稻草长出来的,同时在实践中,有的同学根据上述方法做实验,并未培养出草履虫。其关键是没有介绍出稻草秆上要粘有草履虫的胞囊。因此,我建议将上述方法修改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中等学校及农业学校生物学在进行显微镜观察的困难,是显微镜数目少,一班学生的观察时间要很长;而且老师不能直接指着映像来讲解,因此学生对切片各部的称造是不容易完全了解清楚的。解决的办法可以裝置在白天上课时能使用的显微镜幻灯。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能自由运动的微生物(如草履虫、(?)毛虫、眼虫、轮虫以及能活动的藻类)时,时常遇到一个很苦恼的事,就是因为它们能“活动”。当我刚找到了它准备教学生观察时它又跑掉了。反过来学生在显微镜下突然发见一个有趣的动物带着惊异的心情来问我:“这是什么东西呀?!”可是,当我再去看时却不见了。这样不但使学生大失所望,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于时间上效果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在这样情况下,过去我们也使用过各种方法来克服这个困难。如在培养时使生物个体数目加多;在观察时尽量撤去水分;或者用棉絮等物来限制它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很大的缺点与困难。後来终久被我找到了一个很好限制它们活动的方法,就是用一种植物茎内的“髓部”的细胞壁作为限制它们的工具。我曾用过菊芋(洋(?))、向日葵(不如菊芋好用)、麻稈等的髓部切成薄片,因为这里的细胞比较大而且在乾燥后内容物都消失了只剩了一个空的小匣子。当你切成很薄的片时,正好把上下两面削去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多角形的空格子,它的大小正好装下两个  相似文献   

9.
小动物是难以用肉眼观察活体的。如蚜虫、红蜘蛛、草履虫、剑鱼蚤等一般是死后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放大到几百倍观察,这样由于视野所限,只能见到一部分,往往失掉其真实感,又多占用了课堂时间,当再见到实体时仍然不认识,常常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讲棉红蜘蛛时(虫体不超过1毫米),提前二十天把它们养在自己  相似文献   

10.
绿草履虫、天蓝喇叭虫和绿喇叭虫都是有色原生动物。这三种单细胞生物的身体都带有颜色。绿草履虫和绿喇叭虫体内均含有共生的绿藻,体呈绿色,天蓝喇叭虫全身带天蓝色。绿草履虫长约100—150μ,宽约50—60μ,体扁平。天蓝喇叭虫体形大,肉眼就可看见,在显微镜下,还可看到念珠状的大核。它能伸能缩,当数个或十几个虫体聚集吸附在一个地点,并向四周伸展开来时,很象一朵鲜花。绿喇叭虫同天蓝喇叭虫相似,但体形略小。这三种原生动物运动较缓慢,其中两种喇  相似文献   

11.
生物显微镜的原理与使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明视野显微镜。正确而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应首先掌握的基本技能。作者在多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操作问题主要有 3方面 :1)没法把握不同物镜的工作距离 ,用调焦旋钮大幅度反复升降载物台仍难以找到标本图像 ;2 )只考虑用调焦旋钮对焦寻找物像 ,而没有重视聚光器的作用 ,导致待观察标本不清晰 ,甚至将物镜下的标本调到焦点位置也看不到图像 ,如用血球计数板测定细胞数量实验时 ,不少学生常报告找不到或看不清划线反差较小的计数室 ;3)分不清视野中物像来源 ,将目镜上的污染物误认为是…  相似文献   

12.
分离草履虫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也是实验生物学的重要材料。实验过程中一般都要有原种检出 (从其他原生动物中分离出草履虫 )或种间检出 (将不同种的草履虫分开 ) ,这些过程无疑都涉及草履虫的分离。但迄今为止 ,仍未有一种快速高效的分离方法 ,作者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对比 ,总结出一种新的方法。1 原理与其他原生动物比较 ,草履虫对牛肉汁的敏感性要大得多 ,而且较其他培养液 ,牛肉汁较为澄清 ,易于观察到液体中的草履虫 ,因此可利用牛肉汁分离草履虫。单纯的使用牛肉汁 ,分离速度较慢 ,分离时间过长则会引发原液干涸和其他原生动…  相似文献   

13.
黑板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基本的教学用具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它写出或画出非言语所能理解的或言语上难以理解的东西,并可通过它明确地有条理地书出“讲授重点,以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知识。所以教师在一节课里应该写些什么?怎样写?什么时候写?都需要在备课时作周密的考虑,并应在制订课时计划时列为重要项目之一。教师在新课中,话说的不清楚、不技术或说错了,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的困难或形成错误的概念。而板书如写的不清楚、不技术或写乱写错了,也同样会给学生在理解问题上带来困难或形成错误的概念。甚至写错了一句话或画错了一个东西比讲错了一句话留给学生的印象还要深。因为学生坐在课堂上,两眼是紧紧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在自然科学方面,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以新颖的科学知识,以便他们在今后实际工作中予以应用;而且要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教学工作中的如何贯徹思想性的问题。一门课程,教师如果很好地考虑如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不但使同学对该门课程感到很大兴趣,而且常可借此触类旁通,加深了同学们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深入鑽研的良好习惯;但是如果牽强付会,  相似文献   

15.
草履虫培养材料的筛选及与其生长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履虫培养材料的筛选及与其生长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合肥一中学生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我们在准备草履虫实验中发现,常规稻草液的培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虫体长宽值,群体密度都不十分高,直接影响了观察实验的效果。为此,我们从常见的禾本科其他植物和富含蛋白质的花生米入...  相似文献   

16.
草履虫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外采来的水中,除有草履虫外,也还会有其他一些微小生物,如眼虫、轮虫和藻类,应设法把草履虫从其他小的生物中分离出来。取玻片平放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然后用清洁的小吸管取牛肉汁(用1两牛肉2两水蒸熟),滴一滴在玻片左端,再用另一吸管取草履虫液,滴一滴在玻片右端两端相距2厘米左右,用解剖针从肉汁一端,引一条沟,将此两滴连接起来(见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苴履虫对牛肉汁反应较敏感,它们可以经过小沟引渡到牛肉汁这一端来。而其他小动物对牛肉汁反应不如草履虫敏感,游动很慢。不等这些小动物游过沟,即把小沟用吸水纸切断、擦干。这样,就将草履虫与其他小生物分离开了。  相似文献   

17.
草履虫肛门的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草履虫的口、咽道、伸缩泡等小器官,学者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正确的记载和图片,但是一提到肛门,就不免有点模糊了。从来的说法,都认为草履虫所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是从口底下一个小点的部位上排挤出来的,要正当排出时才可以看到这—点,过此以后就看不见了。也正因为这缘故,所以称之为肛门点(anal spot,boutonniere du cytopyge)。最近出版的动物学教程也是这样的称呼。1928年Wenrich  相似文献   

18.
王春喜  刘海涛 《生物学通报》2014,(4):17-18,F0003
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学生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草履虫的结构、运动、趋性、取食、消化、排出残渣等生命活动,形成"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代表动物。在培养与保存草履虫的过程中,培养液中草履虫密度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效果。实验证明,草履虫的生长、繁殖受温度影响比较大。草履虫培养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时间长短不同,草履虫的密度不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了温度和时间对草履虫密度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以实物进行课堂演示,对改进生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实际进行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如有的动植物因体形小,演示时看不清,要观察其内部则更不容易了,对某些生物还要在堂上说明它的生活史,如果单靠讲述和画图效果也是不高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困难也都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组内生物教师在鑽研教材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开动脑筋用纸做成活动模型和剪贴图来代替实物进行演示,在教学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与学习,初步找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