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TNNI2突变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构建pEGFP-tnni2转基因构件,TNNI2基因的第175个氨基酸缺失,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法。把线性化、纯化后的外源基因pEGFP-tnni2注射入BDF1小鼠受精卵中。胚胎移植给同期发情的假孕受体母鼠,获得子代小鼠。用PCR和Southern方法检测子代鼠尾DNA鉴定基因型。通过RT-PCR方法检测tnni2基因表达。结果移植注射胚胎115枚给4只假孕小鼠共出生了23只后代鼠。经PCR和Southern方法检测得到4只阳性小鼠。对其子代进行RT-PCR检测,tnni2基因在肌肉、心脏内表达。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使外源基因pEGFP-tnni2(TNNI2基因的第175个氨基酸缺失)在小鼠基因组中得到整合,建立了转pEGFP-tnni2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2.
由于pMCLacI/neo转基因小鼠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LacI靶基因,有别于以往所建立的只含有一种靶基因的系统。因此,建立一种能快速、有效的分析这两种靶基因的检测方法,成为该转基因小鼠建立后的又一新课题。通过适当方法将pMCLacI/neo中两种LacI靶基因分析后,采用了新近建立的M9/L正向选择系统进行检测,并用已知的LacI基因突变作为阳性对照,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提示,M9/L正向选择系统可应用于pMCLacI/neo转基因小鼠中两种LacI靶基因的检测;实验中所建立的突变检测方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3.
在荧光定量PCR基础上建立一种简单有效并且高度灵敏的TB-ARMSkras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评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针对kras基因8种常见的点突变类型,通过设计并优化突变特异性引物、野生型特异性封闭引物并综合应用突变富集扩增反应条件等多种手段,提高点突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已知野生型基因组样品和构建的突变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方法学评价;通过对临床样本的检测及与现有商品化试剂盒的比较进行性能验证;通过对术前血浆和配对组织样品的对比检测,评估方法是否适用于血液样本的检测。建立了TB-ARMS kras突变检测的新方法,能检测的最低突变率可达到0.01%。通过综合采用野生型特异性封闭引物和突变富集扩增条件等方法证明了其0.01%的突变检测灵敏度。检测准确性优于现有商品化试剂盒,血浆DNA TB-ARMS qPCR检测结果与配对组织DNA测序结果相符合。因此,TB-ARMS kras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既适用于临床组织样品的检测,也可应用于液体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TNNT3(R69H)突变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构建pEGFP-TNNT3(R69H)转基因构件,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方法将线性化、纯化后的外源质粒pEGFP-TNNT3(R69H)注射入BDF1小鼠受精卵中,胚胎移植至同期发情的假孕受体母鼠输卵管内,获得子代小鼠。用PCR和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子代鼠尾基因组DNA,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TNNT3基因表达。结果 8只假孕小鼠共移植注射后的胚胎82枚,出生40只子代鼠,经PCR和Southern方法检测得到5只转基因阳性小鼠。对其子代小鼠进行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NNT3在转基因小鼠心脏和骨骼肌中表达量明显增多。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使外源基因pEGFP-TNNT3(R69H)在小鼠基因组中整合,成功建立了TNNT3(R69H)突变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5.
赵永忠 《生命的化学》2000,20(6):273-273
错配化学裂解法 (chemicalcleavageofmismatch ,CCM )检测点突变的原理[1] 是 :野生型和突变型DNA形成的异源杂合双链中含有错配碱基 ,其中错配的T和C可分别被四氧化锇 (OsO4)和羟胺修饰 ,而哌啶能够裂解修饰后部位的核酸骨架 ,以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裂解片段即可判断突变的存在及大体位置。CCM在突变检测中有肯定价值 ,因为理论上CCM具有 1 0 0 %的突变检出率 ,基本不受待检DNA片段长度的影响 ,且能给出突变位置信息。但CCM需应用OsO4等剧毒物质 ,且OsO4对 1 / 3的T/G错…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GRK4γ野生型和三种GRK4γ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小鼠,并对其血压进行动态分析,建立高血压模型。方法把人GRK4γ野生型、GRK4γR 65L、GRK4γA142V和GRK4γA486V三个突变基因分别插入鸡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 GRK4野生型和突变的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采用Western Blot鉴定GRK4在心脏、肾脏和肾上腺中的表达筛选高表达转基因品系。用无创血压测量仪分析转基因小鼠动态血压。结果建立了在心脏、肾脏和肾上腺均高表达GRK4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转基因表达人GRK4γ野生型和GRK4γR 65L突变的小鼠血压正常,转基因表达人GRK4γA142V突变的小鼠在正常的钠盐摄入情况下即可发生高血压,而转基因表达人GRK4γA486V突变的小鼠只有在增加钠盐摄入情况下才发生高血压。结论 GRK4γA142V转基因小鼠可作为自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GRK4γA486V转基因小鼠可作为盐敏感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单碱基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碱基突变的检测吴学军,柴建华(复旦大学遗传所,上海200433)关键词单碱基突变,检测在临床上有很多遗传病是由基因内的单碱基替换所致。如何快速简便地进行检测,发现这种点突变,是临床医学家的需要。1.单碱基检测方法的回顾用来检测单碱基错配的方法有等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pc DNA3.1-EV71-2A的突变质粒(EV71-2Amut),并对其功能进行检测,为进一步研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2A蛋白酶的活性位点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定点诱变技术,定点突变编码EV71-2A第21His、39Asp和110Cys氨基酸的位点,构建EV71-2Amut,并测序鉴定。将所构建突变质粒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介导的真核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RL-CMV)共转染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细胞),通过观察转染组的EV71-2Apro和EV71-2Amut对pRL-CMV荧光强度的影响,判断突变质粒的细胞内酶活性。将EV71-2Apro或EV71-2Amut质粒转染BALB/c小鼠股四头肌,用RT-PCR检测局部相应质粒的mRNA水平,并观察局部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构建的突变质粒EV71-2Amut经测序及比对,结果与预计突变位点一致;在细胞学水平检测到的pRL-CMV荧光强度,EV71-2Amut组比EV71-2Apro组显著增高(P0.05);小鼠股四头肌注射局部均检出EV71-2Apro和EV71-2Amut的mRNA表达,且与EV71-2Apro组相比,EV71-2Amut注射组的肌肉组织的肌肉凝固性坏死、炎症反应病理损伤较轻。结论成功构建了突变的EV71-2Amut质粒,为研究EV71-2A蛋白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APP695^K595N/M596L(Swedish突变)转基因小鼠和评价痴呆表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方法将APP695^K595N/M596L突变基因插入到小鼠朊蛋白(mouse prion protein)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APP695^K595N/M596L突变转基因C57BL/6J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表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突变基因表达。Thioflavin-S染色检测不同年龄转基因小鼠大脑病理改变。Morris水迷宫动态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结果建立了人APP695^K595N/M596L转基因小鼠,Thioflavin-S染色显示转基因小鼠9月龄时在脑海马区可检测到老年斑形成,并且在11、12月龄时明显增多。Morris水迷宫结果发现与同月龄野生型小鼠相比,该转基因小鼠5月龄开始出现学习记忆能力缺陷,7、9、11月行为学结果证实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缺陷随年龄增加而日趋严重(P<0.05)。结论建立了人APP695^K595N/M596L转基因小鼠,并能再现人类阿尔茨海默症的行为学及神经病理学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将人类淀粉样前体蛋白瑞典型突变基因(APPSW)与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α链(PDGFα)的顺式调控因子结合,构建成PDGF-APPSW转基因;并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法将之导入C57小鼠受精卵内,成功地获得PDAPSW转基因小鼠模型,共出生22只仔鼠,其中5只基因组内有PDAPSW整合。  相似文献   

12.
肿瘤靶向药物治疗需要检测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尽管已开发出多种基于模板扩增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但由于存在扩增产物交叉污 染的风险,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基于信号扩增的核酸侵入反应,由于不存在扩增产物污染的风险,并且具有良好的单碱基识别特异性, 非常适用于基因突变的检测。因此,一系列基于核酸侵入反应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应运而生。综述若干基于核酸侵入反应的基因突变检测 方法原理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接合作用将携带有转座子 Tn5—Mob 的“自杀”性载体质粒 pSUP5011引入紫云英根瘤菌 SR72,得到卡那霉素抗性(Km~r)菌落的频率为6.99×10~(-6),测得受体菌的 Km~r 自发突变频率<10~(-8)。从对1071个 Km~r 突变体进行的植物砂培结瘤试验中筛选出结瘤不固氮(Nod~ ,Fix~-)突变株17个,不结瘤(Nod~-)突变株4个。另外,还从近3000个 Km~r 突变体中选出腺苷营养缺陷型突变株3个。通过 Tn5探针进行的菌落原位杂交试验证明:这21个共生固氮突变株中均含有 Tn5序列,进一步通过接合作用将协助质粒 RP4—4(Tc~r)引入 Nod~ ,Fix~ 突变株,获得了含有 Tn5—Mob 和 RP4—4的新突变株 SR72ZR(Km~r,Tc~r),但试图通过它们的协同作用将SR72中的大质粒诱动转移到根癌农杆菌 A136的试验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抑癌基因ING1是否在鼻咽癌和胃癌中存在基因突变,以确定该基因在鼻咽癌、胃癌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运用PCR-SSCP法分别对鼻咽癌和胃癌组织ING1点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对30例鼻咽癌组织和26例胃癌组织的ING1外显子1b扩增的PCR产物进行SSCP分析,结果未发现所扩增的片段有泳运速率的改变,以上结果可以初步排除ING1在鼻咽癌和胃癌中以基因突变方式失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对收集的16例未见血液雌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女孩性早熟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利用PCR-SSCP方法筛查了雌激素受体基因编码区的可能突变。结果在1例患者发现:其雌激素受体基因8号外显子编码精氨酸的548位密码子,1个C→T转换导致精氨酸残基被半胱氨酸所替代;这一突变使DNA序列中产生1个BtsⅠ酶切位点,通过PCR-RFLP实验证明此患者为Arg548/Cys548杂合体。为证明该突变在性早熟发生中的作用,构建了一个雌激素受体反应元件报道质粒pGL3-promoter-ERE;成功将野生型ESR1基因定点突变,并克隆于PCR3.1真核表达质粒。报道质粒和表达质粒共转染CMF-7细胞,Cys548突变能够增加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产生。结果证明该突变雌激素受体在体外具有高活性特征,因而推测在体内也可能具有相应的过高活性,从而导致女孩的性早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借助穿膜肽TAT高效跨膜的特性和LacI前头肽突变体(LacI HPM)高亲和力结合DNA的特性,建立-种安全高效、无基因插入片段大小限制的基因转导系统。方法:在TAT-LacI HPM片段C端和N端分别添加GST标签,构建pET-28a(+)-TAT-LacI HPM-GST和pGEX-GST-TAT-LacI HPM重组表达载体,可溶性表达TAT-LacI HPM-GST及GST-TAT-LacI HPM融合蛋白并纯化,获得TAT-LacI HPM二聚体,免疫荧光检测TAT-LacI HPM融合蛋白穿过HeLa细胞膜的情况,观察EGFP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检测TAT-LacI HPM融合蛋白介导质粒DNA进入细胞的能力。结果:表达、纯化并获得二聚体融合蛋白,体内实验表明其具有跨膜能力,能介导带有LacI结合序列的DNA质粒进入细胞,并在转染细胞里检测到了目的蛋白。结论:初步证实TAT-LacI HPM融合蛋白作为-种新型通用性非病毒DNA转运载体的可行性,为评价这种新型DNA疫苗载体在提高免疫效果方面的可行性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用于定量检测基因点突变的电化学发光PCR方法。该法采用三联吡啶钌标记的上游引物和生物素标记的下游引物对待测基因进行PCR扩增;随后,采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由于野生型样品和突变型样品间存在酶切位点的变化,其中只有一种基因型样品能被切断;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珠连接,将生物素标记的DNA片段收集到样品池中;进行电化学发光检测,通过所得信号的有无可以判断其基因型。我们分别将该法用于Presenilin-1基因和H-ras癌基因的点突变检测,结果均可明显区分突变型样品和野生型样品。该法具有灵敏、快速、简便、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基因点突变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DSAP)是一种以多个浅表的角化性皮损,边缘轻微嵴状角化性隆起为特征的少见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往的研究将该病基因定位于12q23.2—24.1区域(DSAP1)和15q25.1-26.1区域(DSAP2)。本研究对2个无关的六代DSAP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DSAP家系在D12窝4位点的最高累积LOD值为8.28(θ=0.00)。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DSAP家系致病基因位于12q24.1-q24.2(D12S330和D12S354)之间8.0cM的区域内。该区域与DSAP1的致病区域部分重叠。对重叠区域内6个候选基因(CRY1,PWP1,ASCL4,PRDM4,KIAA0789和CMKLR1)的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在DSAP病人中未发现突变位点。提示该6个候选基因可能与这2个DSAP家系的发病机理无关。  相似文献   

19.
Conventional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focuses on algorithms to improve detection efficiency. These algorithms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image acquisition means, and usually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This often results in poor flexibility and reusability. Insect compound eyes offer unique advantages for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and these advantages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 new system for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We used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of insect compound eyes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 control, and function. We discussed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onic control circuit, and introduced the propos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bionic compound eyes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object detection. After this the integrated system wa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Our paper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for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This approach effectively tackles some of the well-known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view, resolution, and real-time processing problems in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相似文献   

20.
对收集的16例未见血液雌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女孩性早熟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利用PCR—SSCP方法筛查了雌激素受体基因编码区的可能突变。结果在1例患者发现:其雌激素受体基因8号外显子编码精氨酸的548位密码子,1个C—T转换导致精氨酸残基被半胱氨酸所替代;这一突变使DNA序列中产生1个BtsⅠ酶切位点,通过PCR—RFLP实验证明此患者为Arg548/Cys548杂合体。为证明该突变在性早熟发生中的作用,构建了一个雌激素受体反应元件报道质粒pGL3-promoter—ERE;成功将野生型ESR1基因定点突变,并克隆于PCR3.1真核表达质粒。报道质粒和表达质粒共转染CMF-7细胞,Cys548突变能够增加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产生。结果证明该突变雌激素受体在体外具有高活性特征,因而推测在体内也可能具有相应的过高活性,从而导致女孩的性早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