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树皮提取紫杉醇难以长期持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红豆杉醇) (taxol)已经由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晚期卵巢癌,有一些医生还希望批准用于其它癌症。它是1963年发现的,存在于生长缓慢的常绿树短叶紫杉(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 )的树皮中。十年前被试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美国每年诊断出新卵巢癌病人达2万1千人,每年有1万2千名妇女因此病死去。用紫杉醇治疗,每  相似文献   

2.
为从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中分离产紫杉烷的内生真菌,从其幼茎、树皮和叶片中分离纯化了491株内生真菌,经筛选获得25株内生真菌具有产紫杉烷的能力,其中,4株可产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8株能产紫杉醇和巴卡亭Ⅲ,1株能产紫杉醇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1株能产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6株仅产紫杉醇,5株仅产巴卡亭Ⅲ。根据内生真菌的来源,幼茎中有11株产紫杉烷的内生真菌,叶片中有9株,而树皮中仅有5株。这些菌株的紫杉醇、巴卡亭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产量分别为0.64~9.87、0.48~3.42和0.20~1.00μg L~(–1)。因此,南方红豆杉中具有紫杉烷类代谢途径的内生真菌来源广,数量多,是研究真菌中紫杉烷类化合物代谢途径的良好材料,也为紫杉烷类抗癌药生产提供了潜在的真菌种源。  相似文献   

3.
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如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等的树皮或枝叶提取到的紫杉醇(Tax-ol)是一种具有强抗癌活性的二萜烯类化合物[1].作为一种治疗晚期卵巢癌、乳腺癌的新药已经在欧美等一些国家被批准上市,成为迄今从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药之一[2].但由于紫杉树皮来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如紫杉醇的化学合成、半合成,从真菌中提取紫杉醇以及改善红豆杉的栽培措施等等均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离实际应用还相差太远[5,6].而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方法替代砍伐天然红豆杉树皮来提取紫杉醇,也已成为近几年来红豆杉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7].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是分布于我国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含量在我国现有的几种红豆杉植物中属于较高的一种[3],在我国,近些年来亦有不少实验室在红豆杉细胞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文献报道的较少[8-10].本文报道利用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方法来生产紫杉醇,以最终取代从天然来源的树皮和枝叶中提取的可能性,对云南红豆杉进行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 (Taxol)又称双萜生物碱 ,化学结构清楚 ,此化学物质是当今治疗女性癌症 (卵巢癌、乳腺癌 )的有效药物 ,对肺癌、皮肤癌、结肠癌等也有显著疗效。这种药剂每克售价 2 0 0 0美元 ,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于 1992年 12月正式批准为新型抗癌药物 ,并投放市场 ,在美国 ,曾以太平洋沿岸的短叶紫杉等树皮为原料制取这种紫杉醇 ,获取 1公斤紫杉醇要消耗 10吨树皮 ,毁掉 40 0 0~ 10 0 0 0株成材紫杉树。由于产量低 ,原材料需求量大 ,此珍贵树种的命运也受到威胁。有鉴于此 ,各国研究者采取不同生物途径开发紫杉醇 (注 :也有人工合成紫…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比较了三种安徽宣城采集的不同颜色果实的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利用三氯甲烷料液比1:5,回流提取2 h,活性炭脱色后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法,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乙腈(24:30:36)为流动相,在227 nm波长下检测紫杉醇含量。检测发现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为0.000 564 mg/g,黄色果实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为0.000 785 mg/g,金黄色果实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为0.000 703 mg/g。安徽宣城发现的黄色果实红豆杉和金黄色果实红豆杉树皮中的紫杉醇含量比红豆杉高,初步明确了黄色果实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为进一步发掘其产品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七十年代发现了紫杉醇(taxol)独特的抗癌机制一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微管蛋白解聚后,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紫杉烷类二该化合物的资源调查和化学研究倍受重视。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科的大多数植物中,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全球大约有11种,我国有4种和1个变种。我们从采自湖北神农架的红豆杉(Tchinens周树皮中分离得到8个结晶性物质,本文报道其中已鉴定的3个成分,即taxinineJ(l),ldiydroxybaccatinl(2)和taxol(3)。据文献报道,已经从红豆杉分离得到二十多种紫杉烷类化合物l'l,而我们分离得到的1和2…  相似文献   

7.
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ChengetL .K .Fu)的一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经过 8年多的继代培养 ,仍保持较稳定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能力。从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悬浮培养物中分离到 8个紫杉烷类化合物 ,经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数据分析 ,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是 2 ,5 ,10_三乙酰氧基_14_丙酰氧基紫杉二烯 (1)、2 ,5 ,10_三乙酰氧基_14_(2′_甲基丙酰氧基 )紫杉二烯 (2 )、2 ,5 ,10 ,14_四乙酰氧基紫杉二烯 (3)、2 ,5 ,10_三乙酰氧基_14_(2′_甲基_3′_羟基丁酰氧基 )紫杉二烯及其差向异构体 (4和 5 )、巴卡亭Ⅳ (6 )、巴卡亭Ⅲ (7)和紫杉醇 (8)。化合物 3、5 - 7为首次从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定性分析表明 ,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与培养细胞中的相似。另外 ,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紫杉醇含量可高达 0 .3% ,可用来进行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8.
溶氧水平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杉醇 (Taxol)是源自红豆杉提取物的一种高度衍生化的二萜类化合物 ,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对于卵巢癌、乳腺癌、胃肠道癌等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1] ,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并已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批准用于卵巢癌与乳腺癌的治疗[2 ] 。到目前为止紫杉醇仍然主要从树皮中提取 ,但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 ,天然资源非常有限 ,加快其替代来源的研究势在必行。利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3 ,4 ] 。本文研究了摇瓶及 2 0 L反应器培养过程的溶氧水平对细胞生长及紫杉醇…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是重要的抗癌药物之一,已经证明其对多种癌症具有显著疗效。目前,人们主要是从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紫杉醇,但由于红豆杉为生长缓慢、散生、濒危的珍稀植物,且随着紫杉醇临床用途的不断拓宽,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单纯依靠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紫杉醇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了解决紫杉醇的药源不足,科学家已把目光从红豆杉树分离提取紫杉醇转向了其他替代方法,如化学全合成、半合成、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杉醇等。因此,了解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和遗传调控机制,对解析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机制、构建高产紫杉醇基因工程菌株和早日实现内生真菌紫杉醇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本课题组多年来的科研工作,概述了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的优势、产紫杉醇内生菌的分离研究现状和生物多样性及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内生真菌生物发酵合成紫杉醇是可以无限生产、大量获取紫杉醇、解决紫杉醇药源短缺问题的很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是重要的抗癌药物之一,已经证明其对多种癌症具有显著疗效。目前,人们主要是从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紫杉醇,但由于红豆杉为生长缓慢、散生、濒危的珍稀植物,且随着紫杉醇临床用途的不断拓宽,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单纯依靠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紫杉醇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了解决紫杉醇的药源不足,科学家已把目光从红豆杉树分离提取紫杉醇转向了其他替代方法,如化学全合成、半合成、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杉醇等。因此,了解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和遗传调控机制,对解析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机制、构建高产紫杉醇基因工程菌株和早日实现内生真菌紫杉醇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本课题组多年来的科研工作,概述了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的优势、产紫杉醇内生菌的分离研究现状和生物多样性及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内生真菌生物发酵合成紫杉醇是可以无限生产、大量获取紫杉醇、解决紫杉醇药源短缺问题的很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的一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经过8年多的继代培养,仍保持较稳定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能力.从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悬浮培养物中分离到8个紫杉烷类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数据分析,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是2,5,10-三乙酰氧基-14-丙酰氧基紫杉二烯(1)、 2,5,10-三乙酰氧基-14-(2′-甲基丙酰氧基)紫杉二烯(2)、 2,5,10,14-四乙酰氧基紫杉二烯(3)、 2,5,10-三乙酰氧基-14-(2′-甲基-3′-羟基丁酰氧基)紫杉二烯及其差向异构体(4和5)、巴卡亭Ⅳ(6)、巴卡亭Ⅲ (7)和紫杉醇(8).化合物3、 5-7为首次从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定性分析表明,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与培养细胞中的相似.另外,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紫杉醇含量可高达0.3%,可用来进行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12.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892-892
索取紫杉醇(taxol)的传统方法需要砍伐大量紫杉树木,取其树皮以提取紫杉醇,其代价很高。采用细胞-组织培养索取紫杉醇的方法正在积极实验研究之中。我国第四军医大学曾采用非生物方法即手性催化技术合成紫杉醇及多烯紫杉醇取得成功。目前,国内外采用微生物方法生产紫杉醇已经取  相似文献   

13.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4,20(3):402-402
曾报道紫杉(红豆杉)产生的紫杉醇抗癌药,用于癌症治疗具有广谱性和特效性(本刊2002,18(1):5;18(2):177)。优质的紫杉醇每千克18美元。探究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生产紫杉醇仍然是今后的目标,关键是提高紫杉醇的产率。别的植物同样蕴藏着潜在的抗癌物质资源,有待积极开发。法国一组研究发现红酒中含有一种潜在的抗癌物质叫acutissimin  相似文献   

14.
紫杉醇是一种二萜类生物碱,主要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提取。目前采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提高紫杉醇产率、保护稀缺资源红豆杉、解决紫杉醇药源紧缺的一种最有效方法。该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采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包括红豆杉细胞系的建立、悬浮培养条件的研究、生物反应器培养以及紫杉醇合成代谢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论述了前体、诱导子和代谢支路抑制剂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的影响,为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茉莉酸甲酯对中国红豆杉胚性细胞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杉醇(taxol)是一种复杂的二萜类生物碱,最初是从红豆杉类(Taxus)植物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紫杉醇作为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药物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成为当今世界上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但其天然资源十分稀少,解决其药源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普遍认为采用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是很有希望的途径之一。而提高红豆杉细胞生长速率以及细胞中紫杉醇的含量是实现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的两个关键因素,笔者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简称MJ)在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的代谢调节作用。茉莉酸甲酯是茉莉属(Jasminum)中的素馨花…  相似文献   

16.
裸子植物中的红豆杉科植物,全世界现存有五个属,即穗花杉属(Amentotaxus)、澳洲红豆杉属(Austrotaxus)、白豆杉属(Psu-dotaxus)、红豆杉属(Taxus)和榧树属(Torreya),共23种,其中除澳洲红豆杉属(一属一种)产于南半球的新喀里多尼亚以外,其余四个属都分布在北半球,我国就有4属12种1变种和1栽培种。 近年来,由于人们从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出了一种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从而使这类植物的名声大振、身价倍增。尽管如此,人们对红豆杉以及同科其它成员树皮的构造却了解甚少,特别是对树皮中的含晶韧皮纤维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的一些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经过8年多的继代培养,仍保持较稳定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能力。从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悬浮培养物中分离到8个紫杉烷类合物。经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数据分析,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是2,5,10-三乙酰基-14-丙酰氧基紫杉二烯(1)、2,5,10-三酰氧基-14-(2′-甲基丙酰氧基)紫杉二烯(2),2,5,10,14-四乙酰氧基紫杉二烯(3)、2,5,10-三乙酰氧基-14-(2′-甲基-3′-羟基丁酰氧基)紫杉二烯及其差向异构体(4和5)、巴卡亭Ⅳ(6)、巴卡亭Ⅲ(7)和紫杉醇(8)。化合物3、5-7为首次从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定性分析表明,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与培养细胞中的相似。另外,此株紫杉高产细胞系的紫杉醇含量可达高0.3%,可用来进行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18.
生长在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的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是一种矮小且生长缓慢的植物。从它的树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二萜生物碱类成分——紫杉醇(taxol),是一种植物抗癌药。  相似文献   

19.
1.引言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为Taxol),是从紫杉树皮中分离提取到的一种天然抗肿瘤物质。1992年,美国FDA已批准将其用于治疗难治的卵巢癌和转移性乳腺癌。紫杉醇独特的抗癌活性机制在于它属于有丝分裂抑制剂或纺锤体毒素,不但能抑制细胞...  相似文献   

20.
产紫杉醇真菌的研究概况与紫杉醇工业生产的一个新思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离自太平洋红豆杉的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市场需求日益增强,但工业产量受原料红豆杉树木短缺的制约,供需存在巨大差距。1993年,Stierle等分离到一株与太平洋红豆杉共生的真菌安德烈紫杉菌,证实产生紫杉醇,为利用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带来可能。通过分析目前工业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产紫杉醇真菌研究的进展及其重要意义。认为利用真菌大规模发酵生产紫杉醇或其中间体,是摆脱制约的一条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以带动其他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